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试卷1(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 )(分数:2.00)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茅盾解析:2.台湾新文学运动出现于 ( )(分数:2.00)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 F代解析:3.《朝花夕拾》是 ( )(分数:2.00)A.散文诗集B.小说集C.剧本D.回忆性散文集√解析:4.不属于“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的有 ( )(分数:2.00)A.《斯人独憔悴》B.《两个家庭》C.《海滨故人》D.《红灯》√解析:5.《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叶绍钧B.郁达夫√C.鲁迅D.林语堂解析:6.下列不属于徐志摩的诗集的是 ( )(分数:2.00)A.《死水》√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云游集》7.以下不属于郭沫若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塔》B.《橄榄》C.《水平线下》D.《谈龙集》√解析:8.朱自清的《看花》属于其散文的哪类? ( ) (分数:2.00)A.社会性政治性强的题材B.描写亲情、友情、人情C.写景抒情D.表现生活情趣√解析:9.田汉公认的现实主义力作是 ( )(分数:2.00)A.《获虎之夜》B.《火之跳舞》C.《第五病室》D.《名优之死》√解析:10.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不包括 ( )(分数:2.00)A.王鲁彦B.许钦文C.台静农D.许地山√解析:11.以下不属于周作人的作品的是 ( )(分数:2.00)A.《自己的园地》B.《雨天的书》C.《谈虎集》D.《赤都心史》√解析:12.不属于《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的是 ( ) (分数:2.00)A.外冷内热B.以讽抒情C.奔放豪迈√D.形喜实悲解析: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 )(分数:2.00)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成仿吾、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许地山14.下面哪部作品出自郁达夫? ( )(分数:2.00)A.《多收了三五斗》B.《前途》C.《饭》D.《迟桂花》√解析:15.下面是赖和作品的是 ( )(分数:2.00)A.《短裤党》B.《不如意的过年》√C.《火灾》D.《她要何处去》解析:16.1918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 ( ) (分数:2.00)A.易卜生专号√B.萧伯纳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莎士比亚专号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有( )(分数:2.00)A.周作人√B.蒋百里√C.冯至D.沈雁冰√E.叶绍钧√解析:18.以下属于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作品的有 ( ) (分数:2.00)A.《补天》√B.《肥皂》C.《孔乙己》D.《孤独者》E.《铸剑》√解析:19.湖畔诗人包括( )(分数:2.00)A.汪静之√B.应修人√C.潘漠华√D.冯雪峰√E.闻一多√解析:20.下列哪项是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 ( )(分数:2.00)A.音乐美√B.绘画美√C.建筑美√D.韵律美E.格律美解析:21.以下属于郭沫若的历史题材戏剧的是( )(分数:2.00)A.《卓文君》√B.《王昭君》√C.《杨贵妃之死》D.《貂蝉》E.《聂莹》√解析:22.赖和的小说题材大致有( )(分数:2.00)A.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B.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C.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D.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E.表达个人情怀解析:23.下列关于冯至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有诗集《红烛》B.其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C.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D.有诗集《昨日之歌》√E.有诗集《北游及其他》√解析:2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 )(分数:2.00)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25.“新月诗派”(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月诗派作为诗歌流派始于1926年,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一、1917—1927 文学革命二、1928—1937革命文学三、1937—1947 抗战第一章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第一节文学革命运动一、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1、三个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性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学革命》,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2、1915年9月《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
发起人:陈独秀,胡适,胡提出“八条纲领”,刊载于《新青年》被称为“中国文界之雷声”。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标志: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918.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宗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二、“人的发现”和“人的文学”1、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2、是否有人道主义作为区分“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3、人是从动物进化的,人是从动物进化的。
三、新旧文学观念之激战1、响应方: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刘半农“双簧会”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2、反对方:①林纾:发表《妖梦》和《荆生》痛骂陈、胡、钱玄同辩:钱玄同和刘半农“双簧信”林纾发表《论古文之不宜废》辩:蔡元培《答林秦南书》②学衡派:根据地:南京东南大学(1922)刊物:《学衡》杂志总编辑:吴宓主要撰稿人:胡先骕和梅光迪论战以新青年胜利告终③甲寅派:1925年章士钊号召:读经救国。
第二节创作尝试和社团文学一、文学研究会1、1921年1月,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后”在北京诞生。
2、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耕济之3、代用刊物:《小说月报》,又创办了《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等月刊4、三个方面成绩显著:A、提倡“为人生”文学,B、大力介绍外国文学,C、推动写实主义“平民文学”创作5、杰出代表:①朱自清。
A家庭小品《背影》《给亡妇》,B海外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杂记》,C写景美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特点:诗歌以写实为主,兼用象征。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是胡适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重要文学主张,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
胡适先生在文中明确指出,文学革命的目的不仅仅是推翻旧的文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新的、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学。
他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打破文言文的束缚,推广白话文。
这一观点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
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文言文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被视为高雅、正统的文学语言。
然而,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和形式僵化,使得文学作品与广大民众产生了隔阂。
胡适先生主张以白话文为文学的工具,让文学能够贴近大众,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这种对语言工具的革新,为文学的普及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通过使用白话文,作家能够更自由、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更生动地描绘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
同时,胡适先生提出文学要有“真情感”和“真思想”。
这意味着文学不再是空洞的、形式化的堆砌,而是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
只有具备真情实感和深刻思想的文学作品,才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这让我意识到,好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灵魂的倾诉和思想的碰撞。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文学精神,去揭示生活的真相,传递人性的温暖,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此外,胡适先生强调文学的创新和创造。
他认为文学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内容。
这对于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文学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模式和套路中,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推动文学不断向前发展。
回顾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白话文的推广使得文学作品能够更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文学。
许多优秀的作家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深刻内涵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文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文建设的文学革命文学革命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它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的文学革命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文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创新,推动文学与社会相适应、相促进、相进步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服务。
建设的文学革命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学的革命性创新。
社会主义文学的核心任务是为人民服务,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引领人们向前进。
而革命性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文学的束缚,传统文学以古为尊、以师为宗,这种尊重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文学的要求。
因此,在建设的文学革命中,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创作实践创新,推动文学的发展。
首先,建设的文学革命要进行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推动文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建设的文学革命中,要对文学的本质、社会功能、审美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摒弃陈旧的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体系。
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定义和界定,明确社会主义文学的内涵和特点,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文学理念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建设的文学革命要进行创作实践创新。
创作实践是建设的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之中,通过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唤起人民的共鸣,引导人民的思考,激发人民的创造力。
同时,要推崇创新精神,鼓励作家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时代性与前瞻性。
只有进行创作实践创新,才能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
再次,建设的文学革命要进行艺术创新。
艺术创新是建设的文学革命的重要手段。
在创作实践中,作家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来丰富作品的艺术性。
艺术是人类情感思维的高度呈现,只有通过艺术的创新,才能更好地表现人民的情感与思想,激发人民的共鸣。
通过艺术的创新,作品可以更好地传达理念、反映现实,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选择填空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2、文学研究会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3、创造社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
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4、湖畔诗社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读后感最近读了胡适先生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这可真是让我思绪万千,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新世界的大门。
胡适先生在文中强调了建设新文学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深受启发。
他主张用白话文来创作,摒弃那些繁琐、晦涩的文言文,让文学能够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学习语文的经历。
那时候,课本里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
文言文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每一个字都要费劲地去理解,去琢磨。
而白话文呢,就亲切多了,就像身边的小伙伴在跟我聊天,一下子就能明白它的意思。
胡适先生说,要有“活的文学”,要有“人的文学”。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说,我们每天都会和家人、朋友交流,那些话语虽然朴实无华,但充满了真情实感。
这就是最真实、最“活”的语言啊!还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我走到一个卖蔬菜的摊位前,摊主是一位大妈,她满脸笑容地对我说:“姑娘,来看看我这青菜,新鲜得能掐出水来!”她的这句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是那种生动、形象,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青菜的鲜嫩。
这就是生活中的语言,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再想想现在的网络文学,有的作品追求新奇、刺激,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真情实感。
读起来就像是一堆空洞的文字堆砌,没有灵魂。
而胡适先生所倡导的建设新文学,就是要让文学回归到生活,回归到人的本身。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社区的活动。
那是一个关于环保的宣传活动,有一位志愿者上台发言。
他没有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感受。
他说:“咱们每天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咱们的家。
家里脏了,咱就得打扫;家里的东西坏了,咱就得修。
保护环境也是这个理儿,不能光说不做。
”他的这番话,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这就是“人的文学”,从人的内心出发,说出大家都能听懂、都能感受得到的话。
回过头来再看《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我越发觉得胡适先生的观点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茅盾正确答案:B2.台湾新文学运动出现于(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 F代正确答案:A3.《朝花夕拾》是( )A.散文诗集B.小说集C.剧本D.回忆性散文集正确答案:D4.不属于“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的有( )A.《斯人独憔悴》B.《两个家庭》C.《海滨故人》D.《红灯》正确答案:D5.《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A.叶绍钧B.郁达夫C.鲁迅D.林语堂正确答案:B6.下列不属于徐志摩的诗集的是( ) A.《死水》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云游集》正确答案:A7.以下不属于郭沫若的散文集的是( ) A.《塔》B.《橄榄》C.《水平线下》D.《谈龙集》正确答案:D8.朱自清的《看花》属于其散文的哪类? ( ) A.社会性政治性强的题材B.描写亲情、友情、人情C.写景抒情D.表现生活情趣正确答案:D9.田汉公认的现实主义力作是( )A.《获虎之夜》B.《火之跳舞》C.《第五病室》D.《名优之死》正确答案:D10.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不包括( )A.王鲁彦B.许钦文C.台静农D.许地山正确答案:D11.以下不属于周作人的作品的是( )A.《自己的园地》B.《雨天的书》C.《谈虎集》D.《赤都心史》正确答案:D12.不属于《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的是( ) A.外冷内热B.以讽抒情C.奔放豪迈D.形喜实悲正确答案:C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成仿吾、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许地山正确答案:B14.下面哪部作品出自郁达夫? ( )A.《多收了三五斗》B.《前途》C.《饭》D.《迟桂花》正确答案:D15.下面是赖和作品的是( )A.《短裤党》B.《不如意的过年》C.《火灾》D.《她要何处去》正确答案:B16.1918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 ) A.易卜生专号B.萧伯纳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莎士比亚专号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17.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有( )A.周作人B.蒋百里C.冯至D.沈雁冰E.叶绍钧正确答案:A,B,D,E18.以下属于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作品的有( ) A.《补天》B.《肥皂》C.《孔乙己》D.《孤独者》E.《铸剑》正确答案:A,E19.湖畔诗人包括( )A.汪静之B.应修人C.潘漠华D.冯雪峰E.闻一多正确答案:A,B,C,D,E20.下列哪项是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 ( ) A.音乐美B.绘画美C.建筑美D.韵律美E.格律美正确答案:A,B,C21.以下属于郭沫若的历史题材戏剧的是( ) A.《卓文君》B.《王昭君》C.《杨贵妃之死》D.《貂蝉》E.《聂莹》正确答案:A,B,E22.赖和的小说题材大致有( )A.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B.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C.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D.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E.表达个人情怀正确答案:A,B,C,D23.下列关于冯至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有诗集《红烛》B.其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C.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D.有诗集《昨日之歌》E.有诗集《北游及其他》正确答案:B,C,D,E2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 )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正确答案:B,D,E名词解释25.“新月诗派”正确答案:新月诗派作为诗歌流派始于1926年,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内容是什么陈独秀,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那么陈独秀三大主义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陈独秀三大主义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这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
陈独秀三大主义中主张的是推翻夸张的、不实用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淡的、能够表达情感的国民文学;推翻腐败的、陈旧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实用的写实文学;推翻曲折晦涩的山林文学,建立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1916年《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提出的。
全文的思想也就是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对封建旧文学的否定和批判,它也从启蒙思想的角度抨击了旧文学的阿谀奉承,陈独秀三大主义主张要以革新的文学作为我们改造社会、革新政治的主要途径。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来源和背景是陈独秀在1915年从日本留学回来返回上海,不久,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出版,在经过二次革命以后,陈独秀觉得要救中国,必须先进行思想改革。
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北京大学担任文学学长。
在陈独秀的推荐下,他的朋友李大钊也来到北京大学,于是他们几人一起主编《青年杂志》,之后改为《新青年》。
陈独秀在面对守旧派的诬蔑和被威胁时,毫不畏惧,最后将陈独秀等人逐出北大。
这一消息一出,于是马上就爆发了一场新旧思想的战争。
陈独秀是哪里人陈独秀是哪里人?他就是享有“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安徽安庆人。
1879年,也就是清光绪五年己卯八月二十四日乙丑,一颗巨星降落在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小家庭内,这颗巨星就是陈独秀。
陈独秀是哪里人?他就是安徽怀宁人。
陈独秀的父亲陈衍中因为瘟疫死在了江苏怀宁会馆,那时候陈独秀才刚刚满2岁,从此他就失去了父亲,感受不到父爱。
之后陈独秀先后由他的祖父陈章旭和他的大哥陈庆元将他抚养成人。
陈独秀在家中独自学习《四书》、《五经》,有人称赞他说,陈独秀长大后要不成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我的《文学改良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
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引起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居然受了许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
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
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
甚么桐城派的古文哪,文选派的文学哪,江西派的诗哪,梦窗派的词哪,聊斋志异派的小说哪,──都
没有破坏的价值。
他们所以还能存在国中,正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有价值,真有生气,真可算作文学的新文学起来代他们的位置。
有了这种「真文学」和「活文学」,那些「假文学」和「死文学」,会消灭了。
所以我望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对于那些腐败文学,个个都该存一个「彼可取而代也」的心理,个个都该从建设一方面用力,要在三五十年内替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
我现在做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建设新
文学的意见。
我且先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做的数据: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
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
这是我的「八不主义」,是单从消极的,破
坏的一方面着想的。
自从去年归国以后,我在各处演说文学革命,便把这「八不主义」都改作了肯定的口气,又总括作四条,如下: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这是「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一条的变相。
二,有甚么话,说甚么话;话怎么说,就怎
么说。
这是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这是「不摹仿古人」一条的变相。
四,是甚么的人,说甚么时代的话。
这是「不避
俗话俗字」的变相。
这是一半消极,一半积极的主张。
一笔表过,且说正文。
二我的
「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有文学的国语。
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
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
这是我这一篇文字的大旨。
我曾仔细:中国这二千
年何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我自己回答道:「这都因为这二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己经了的语言文字做的。
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
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
」我们为什么爱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呢?因为这两首诗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爱读陶渊明的诗和李后主的词呢?因为他们的诗词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爱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诸诗呢?因为他们都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不爱韩愈的《南山》呢?因为他用的是死字死话。
……
简单说来,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儿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
其余的都是没有生气的古董,都是博物院的陈列品!再看
近世的文学:何以《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可以称为「活文学」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一种活文字做的。
若是施耐庵、邱长春、吴敬梓、曹雪芹,都用了文言做书,他们的小说一定不会有这样生命,一定不会有这样价值。
读者不要
误会,我并不曾说凡是用白话做的书都是有价值有生命的。
我说的是,用死了的文言决不能做出有生命有价值的文学来。
这一千多年的文学,凡是有真正文学价值的,没有一种不带有白话的性质,没有一种不靠这个「白话性质」的帮助。
换言之,白话能产出有价值的文学,也能产出没有价值的文学;可以产出《儒林外史》,也可以产出《肉蒲团》。
但是那已死的文言只能产出没有价值没有生命的文学,决不能产出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只能做几篇《拟韩退之〈原道〉》或《拟陆士衡〈拟古〉》,决不能做出一部《儒林外史》。
若有人不信这话,可先读明朝古文大家宋濂的《王冕传》,再读《儒林外史》第一回的《王冕传》,便可知道死文学和活文学的分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