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What is the past tense of the verb "go"?A. goedB. wentC. goneD. goes2. Which word is an adjective?A. happyB. quicklyC. runD. sleep3. Choose the correct form of "be":I _______ a student.A. amB. isC. areD. be4. What is the plural form of "child"?A. childsB. childesC. childrenD. childs'5. What is the opposite of "big"?A. smallB. largeC. hugeD. tiny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Cat" is the singular form of "Cats". (T/F)2. "Run" can be a noun and a verb. (T/F)3. "He don't like apples" is a correct sentence. (T/F)4. "I am going to the store" is in the present tense. (T/F)5. "They are liking the movie" is in the correct form. (T/F)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I _______ (to be) a teacher.2. She _______ (to watch) TV every evening.3. We _______ (to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4. They _______ (to eat) pizza for lunch.5. He _______ (to do) his homework now.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ke" and "love"?2. Expl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 do" and "I am doing".3. What is a conjunction? Give an example.4. What is the past perfect tense? Give an example.5. How do you form questions in English?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Write a sentence using the word "because".2. Chang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to the future tense: "They are playing soccer."3. Write a question using the word "where".4. Mak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negative: "She can swim."5. Write a sentence using the phrase "used to".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Analyz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f I had known, I would have told you."2. Expl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 have been to Japan" and "I went to Japan".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Write a short dialogue between two people meeting for the first time.2. Describe your favorite place using at least 5 adjectives.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人教版语文初一上册第一单元考试题目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初一上册第一单元考试题目及答案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排比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 下列诗句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 下列诗句中,描写了自然景物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4. 下列诗句中,属于对比的修辞手法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5. 下列诗句中,描写了四季变化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非选择题1. 将下面这句诗改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改写为:白云间,黄河远上,万仞山孤城一片。
2. 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美丽山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A.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得娇柔而缠绵,多情而纤细,持久而含蓄。
B.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C.他说话这样的不客气,真是咄咄逼人....。
D.森林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发髻.(jī) 对峙.(zhì) 莅.临(lì) 咄咄..逼人(duō)B.嘹.亮(liáo) 化妆.(zhuāng) 粗犷.(kuàng) 淅淅沥沥.(lì)C.棱.镜(léng) 应.聘(yīng) 屋檐.(yán) 水何澹澹.(dàn)D.镶.嵌(xiāng) 静谧.(mì) 菜畦.(qí) 水涨.船高(zhǎ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朗润凄冷水墨画秋风箫瑟B.健壮高邈水银柱繁花嫩叶C.竦峙骄媚绿茵茵干净利落D.蓑笠喉咙摇蓝曲毫不掩饰4.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被称为“诗圣”。
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选自《全元散曲》。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通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老年人其实需要更多的关爱。
(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王大爷是个跳绳高手,每分钟能跳大约160个左右。
(语意重复,应去掉“大约”或“左右”)C.赵丽宏的《童年河》这本书字数不多,然而细节密密麻麻,就像绣花一样,既美丽又妥帖。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第一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4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朗润(rùn)酝酿(liàng)应和(hè)抖擞(sǒu)B.贮蓄(chǔ)着落(zhuó)棱镜(líng)静谧(mì)C.高邈(miǎo)粗犷(guǎng)黄晕(yùn)咄咄逼人(duō)D.莅临(wèi)干涩(sè)吝啬(lìn)池畦(wā)答案:C解析:A 项中“酝酿”的“酿”应读“niàng”;B 项中“贮蓄”的“贮”应读“zhù”,“棱镜”的“棱”应读“léng”;D 项中“莅临”的“莅”应读“lì”,“池畦”的“畦”应读“q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喉咙宽敞骄媚呼朋引伴B.淅沥建壮花苞花枝招展C.莅临草垛干涩咄咄逼人D.缭亮静谧抖擞淅淅沥沥答案:C解析:A 项中“骄媚”应为“娇媚”;B 项中“建壮”应为“健壮”;D 项中“缭亮”应为“嘹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他的演讲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爱不释手。
D.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要勇于面对,不能退缩。
答案:B解析:“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用在演讲中不恰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答案:D解析:A 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 项否定不当,删去“不”;C 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可将“改进”改为“提高”。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单选题(60分)1.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①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肮②越来越踏实,放纵自己,放飞自我③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④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为了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需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下列对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需要规划,有了规划就能走向成功B.制定规划时,目标越大越好C.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D.规划可以让我们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3.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一生与钢琴为伴,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艺术家的“工匠精神”,“若有真爱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老艺术家对音乐不变的执着启示我们()A.珍视团队合作B.我们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C.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D.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4.下图漫画告诉我们()A.有目标就有希望B.要提高生存技能C.为者常行,行者常至D.努力需要立志和方法5.我们确定个人发展目标的要求是()①请老师和家长的帮助②要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③设定长远的发展目标④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一位同学升入初中后,在日记中写道: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老师从“里里外外”到“大幅放权”;同学从“街坊邻居”到“五湖四海”……这段话主要说明()A.初中的课程比小学的难度要大得多B.这位同学不喜欢初中生活C.初中生活充满了各种机会与可能,我们应尽情玩乐D.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了新的变化,这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7.为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需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下列对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需要规划,有了规划就能走向成功B.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C.不合理规划也可以让我们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D.制订规划时,目标越大越好8.从中学新生活角度,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是()A.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提升自己B.超越自己,包容自己,学会合作C.越来越具有主见,敢于表达自己D.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高思维水平9.有位马拉松长跑选手在比赛开始前曾计划自己一口气跑到40多千米外的旗帜处,可他跑到10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而当他把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后,却轻轻松松跑完了全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评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评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酝酿.()黄晕.()静谧.()枯涸.()贮.蓄()吝啬.()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4分)繁花嫩叶暖和安适淅淅呖呖披蓑带笠顷盆瓢泼高邈深远呼朋引伴秋风箫瑟3、诗文默写。
(7分)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③,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④,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他们的草屋,,。
(朱自清《春》)4、解释词语的含义。
(6分)①宛转:。
②吝啬:。
③咄咄逼人:。
二、阅读与理解(一)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20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3分)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3分)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分)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6、“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分)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8、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3分)A、描写质地的:B、描写色泽的:C、描写生长旺盛的:9、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
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3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大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0、给这段话写一个标题。
(2分)11、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4分)12、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分)13、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10分)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
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
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
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数学七年级上册试卷第一单元

数学七年级上册试卷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5的相反数是()A. 5B. -5C. 1/5D. -1/5.嘿呀,相反数就是和原来的数相加等于0的数啦。
那-5加上啥等于0呢?当然是5喽,所以这题选A。
2.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2B. 0C. 0.5D. -1/3.正数就是比0大的数呗。
-2和 -1/3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只有0.5是正数,这题选C。
3. 计算: -3 =()A. -3B. 3C. 1/3D. -1/3.绝对值就是一个数到0的距离,不管是正数还是负数,到0的距离都是正数哦。
-3到0的距离就是3,所以这题选B。
4. 在数轴上,位于 -2和3之间的整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咱们来数数看,-2和3之间的整数有 -1、0、1、2,一共4个呢,所以选C。
5. 比 -3小1的数是()A. -2B. -4C. 2D. 4.比一个数小几,就用这个数减去几呗。
-3 - 1=-4,这题选B。
6. 如果向东走3米记作 +3米,那么向西走5米记作()A. +5米B. -5米C. +3米D. -3米。
东是正方向,那西就是相反方向啦,向西走5米就记作 -5米,选B。
7. 两个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A. 都是0B. 互为相反数C. 互为倒数D. 无法确定。
和为0的两个数就是相反数呀,这是相反数的定义呢,所以选B。
8. 计算:1 - (-2) =()A. -1B. 1C. -3D. 3.减去一个负数就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哦。
1 - (-2)就等于1+2 = 3,选D。
9. 下列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A. (-2)+(-3)B. (-2)-(-3)C. (-2)×(-3)D. (-2)÷(-3)A选项,两个负数相加还是负数,(-2)+(-3)= -5;B选项,(-2)-(-3)= -2 + 3 = 1;C选项,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2)×(-3)=6;D选项,两个负数相除得正数,(-2)÷(-3)=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52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小憩()丘壑()瞬间()伶仃()
诱huî() xuān()腾 chuî()泣盘qiú()卧龙
2、选出对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侯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回忆起来十分有趣,表现了童趣童乐。
B.《蝉》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C.《紫藤萝瀑布》作者中回忆起家门前的紫藤萝从稀落到毁掉的命运,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D.《童趣》以生动的笔墨,记叙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
3、找出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B.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没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C.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D.因为我听见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4、下列对《紫藤萝瀑布》一文,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因作者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赞美了生命的美好和顽强。
C.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D.本文中多次使用了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由十几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引发了作者的回忆。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忽然记起许多年前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___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像在试探什么
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A.③②④①⑤ B.②③①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②③①④⑤
7、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2分)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
(2)孩子们正是盛开的花朵。
()8、下面A、B两个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更富有表现力?为什么?(3分)
A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B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答:句更富有表现力,因为
9、写出《西游记》或《水浒》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
(2分)
10、语文综合性活动。
(9分)
《汕头特区晚报》报社将组织中学文学社社员进行“母亲河溯源”活动,沿着家乡的韩江上溯考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
你很想参加这次活动。
请填写报名表中的下面3项内容。
(1).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你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愿望。
(必须运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2).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口号。
(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3).对这次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提出两条建议。
(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
(20分)
⑴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天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1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4分)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
15、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中。
1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驱之别院 C为之怡然称快D使之冲烟飞鸣
17、在文中空白处填出原文。
(2分)
18、《童趣》一文的作者,选自《》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
他做这件事感受到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6分)
三、现代文阅读 (18分)
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
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起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上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克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克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控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9、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空行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空行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2分)
20、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子是:﹙2分﹚
21、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2分)
22、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是对“我”哪个方面的描写?(3分)
23、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3分)
24、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不少于100字。
﹙6分﹚
答1、qìhèshùn líng tà惑喧啜虬辜 2、一丝不苟庞然大物仙露琼浆肃然起敬忍俊不禁.3.A 4.C 5.D 6.C 7.略 8.通感比喻 9. 略 10.略 11.略 12.
①再试一次!②不要因为一点点风浪就使我们弃船上岸,不要一次小小的碰壁就使我们裹足不前,不要一个小小的打击就让我们放弃了一切梦想和努力 13.(1)参考示例一: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一名文学青年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
参考示例二:我是韩江河畔一棵小树,渴望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
请允许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2).参考示例一:追溯韩江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
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韩江,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3).示例:(1)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韩江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
(2)建议将这次考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14、脖子同“僵”,僵硬慢慢用 15、⑴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⑵夏天蚊子的叫声像雷声一样,我私下把它比作一群白鹤在空中飞舞。
16、A 17.略 18.略 19.应在最后一段之前(或“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之后,或“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与“我曾屡次发现……”之间,或其他正确的表述)20.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21. 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个题目可以答得很简略,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也可文字稍多一点,如“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距离有多远,也不管过程是多么艰险,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而且一步一步地稳稳当当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22.心理描写23.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的人(诸如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等答案同样给分)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