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温馨的回忆导学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导学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2.《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的重要人生经历。
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5.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之流。
6.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7.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在南京读书时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二、选择题1.下列对《朝花夕拾》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常》中鲁迅描绘了儿时在迎神赛会和舞台上所见的爽直、公正的“无常”形象。
B.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对传统“孝道”进行理性思考,认为要取其精华。
C.《五猖会》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可以引发读者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虽粗鄙,但善良,鲁迅对阿长充满感激与怀念之情。
【解析】《〈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选项中“鲁迅对传统‘孝道’进行理性思考,认为要取其精华”错误。
2.下列对《朝花夕拾》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中,“我”曾从蛇口中救下一只隐鼠,后来这只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我”隐鼠是被猫吃了,这使“我”决心和猫为敌。
B.作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选自《朝花夕拾》的散文中,都追忆了童年往事。
C.《藤野先生》一文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制作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组织能力。
2.过程与方法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情感与价值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及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制作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组织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匝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制作成一本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二、回忆往事六年的时间,发生非常多的事情。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个时间轴来回忆我们的小学生活。
1.填写时间轴。
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
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
如果有照片的话,可以把照片贴在相应的事件旁边。
2.大家做好时间轴后,可以分享自己的难忘回忆。
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三、阅读材料学生认真阅读书中所给材料。
部编版初一下“重温经典 致敬鲁迅”专题课堂设计

“重温经典致敬鲁迅”专题——课堂设计(一)课程设计“重温经典,致敬鲁迅”是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文本学习任务群十一的内容。
本单元分为两个板块:“温馨的回忆”,“理性的呐喊”。
初一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因此我们选取了“温馨的回忆”这个板块,该板块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篇文章。
本专题“情境体验”设置为初一年级成立“鲁迅研究会”,为加入研究会需完成闯关任务,共设计了四个闯关活动。
与情境设计相对应,学习目标为: 1.研读文本,梳理长妈妈和藤野先生影响鲁迅成长过程的关键事件,并分别两个人物做出个性化评价。
2.按照“鲁迅研究协会”的要求,搜集资料,模仿鲁迅的语言风格撰写一篇600字的《鲁迅自传》。
整个专题分为四个课时,配合使用说明,每个课时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第一课时闯关任务为要加入鲁迅研究协会,需要过寿镜吾老先生的资格审查关,以此来完成鲁迅及其主要作品的文学常识建构,并以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三篇选文中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三,找出长妈妈、藤野先生与鲁迅之间的关键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厘清情感变化。
第三课时为写作指导课,品析选文语言,总结语言风格,结合搜集的资料梳理鲁迅生平大事记,初步了解自传的写法。
第四课为鲁迅大型展示课,鲁迅研究会入会仪式,通过入会誓词、他人评说、诗歌朗诵、话剧展演等使同学们对鲁迅认识更深入,之后再展示学生的作品《鲁迅自传》。
整个专题在大情境下有序展开,任务驱动,环环相扣。
(二)课堂设计今天上午第一节语文公开课,学习“重温经典致敬鲁迅”主题的第一课时——预习课,整合后的鲁迅专题“重温经典致敬鲁迅”共有三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上学期就学过,《阿长与山海经》和初二的课文《藤野先生》。
结合学习任务,我将学习目标制定为:1. 1.阅读文本梳理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并画出时间轴并标注关键人物;2.仿照案例,用一句话概括拟最难忘的场景、情节、人物。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第【1】篇〗[设计理念]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
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好,对课文的体验也就越深刻。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提示,深入到课文中去,和作者一起感受李大钊的伟大人格,一起体验失去李大钊的巨大的悲痛。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如果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补充要点:(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2)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1、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
(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要注意纠正。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课前已布置预习,预习重点要求之一是“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
课上,可要求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事,想想课文写那个时间里发生什么事。
只要能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对事情的概括也就不难。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那个时间里的事:(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
(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
(3)“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非常沉着、机智。
(4)“28日”、“第2天”:听到父亲李大钊遇害消息,全家人十分悲痛。
三、深入理解重点词句(1)教师:在每件事的叙述中,都有值得深入体会,揣摩的句子。
这些句子,有的是写人物的神态、语言,有的强烈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第【1】篇〗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读出来。
课文3—6段,引导学生体会一向慈祥的父亲,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况,再次体会时局的严重,读出情况的紧急。
课文7段,课件出示李大钊说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父亲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重点读好父亲的话。
过渡语:是啊,尽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紧张,尽管同志们多次劝他离开北京,尽管母亲不止一次劝说他,可父亲总是坚定地说(课件出示父亲的话)读好父亲的话,从读中体会父亲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2、学生汇报被捕时部分汇报10—11段,从“不慌不忙”一词体会父亲镇定自若,体会父亲为事业早已做好各种准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第【1】篇〗第六单元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教师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
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四、明确方向。
1.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2.教师小结: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事情都可以,例如:第一次……学会了……高兴的或难过的事……五、群策群力。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本次实践活动的提示语,共同讨论策划:1.纪念册的内容可以有哪些在纸上写出你想好的内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六年级语文组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六年级语文组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
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
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六年级语文组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
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六年级语文组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
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
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语文百花园三
备课日期:设计者: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
备课日期:设计者:班级:学习达人:
语文百花园三
备课日期:设计者:六年级语文组班级:学习达人:
审批:。
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XX导学案答案及教案回忆我的XX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导学案,答案及教案回忆我的导学案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导学案【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2、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真挚深沉的爱。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自主学习】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佃农() (2)祖籍() (3)妯娌() (4)勉强()(5)迁徙() (6)溺死() (7)瞒着() (8)衙门()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②任劳任怨():③为富不仁():④聊叙:解决方法:学生借助刘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扫除字词障碍,XX学习组长于课前检查完成情况。
2.整体感知:文章回忆了的一生,赞颂了的优秀品质,叙述了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的决心。
解决方法:通过提问学生,师生讨论,得出最终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1、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表现了的什么品质?(完成第二页的表格)文章按照顺序选取八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的事情来写。
解决方法: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小组内展示交流,得出一致意见,并派代表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全班同学一致得出最终答案,教师呈现参考答案。
2、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文中这些事情来写?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解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讲解,达到预定目标。
(学生对第一个问题存有疑难,需老师引导才能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处得按照组别、人名写(暂不列出)
五、出谋划策(修改阶段)。
温馨的回忆
张甜
岁月的脚步在不停的走着,转瞬即逝。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但每一个关于不同季节的回忆都是唯一的,是与众不同,也是永恒的。
春天,我记忆中的春天是在田野间放风筝。跑在松软的沙地上,一手拿着细轴,一手拿着风筝,与儿时的小伙伴比着谁放的风筝高。望着自己那在高空中的风筝,心里美滋滋的!我欢呼着,跳跃着。大大小小的风筝在春日的蓝天和阳光的衬托下更加的缤纷绚丽。
逝者已去,然而这一幅幅充满温情的画面就像是一股股暖流让我的鼻子不听使唤地一阵阵发酸。珍重那过去的日子,爱所有曾在你的记忆中留下过痕迹的人,不要在心里与他们有隔阂,不要因为他们的一点过错而乱发脾气,逝者已去,生者珍惜。
叩三个头于亲人们坟前,愿全家人一生平安。
学生评价
修改
夏日里的傍晚,没有一丝风,太阳已经落山,然而暑气却依然没消,整个天空都被热的朦胧不清,这个时候,二伯就会拿一把蒲扇从屋中走出,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给我讲他以前的故事。二伯身材肥胖,且总是一副笑脸,让所有和他在一起的人都没有了距离。他讲的很投入,常常讲过一段以后,自己忘情的笑上一阵……(天气依然那样闷热,天空也依然被热得朦胧不清,而我这时却总会感到一阵阵的微风掠过,让我忘记那难熬的酷暑。)如今,门前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夏日的酷热依然按时到来,但这又有什么呢?那一段段故事、那爽朗的笑声总会适时带来清凉。
现在,我不能再给爷爷倒酒喝,不能再给爷爷吸墨水。但爷爷的那个摇椅还在小屋里放着,时不时妈妈会去把它上面的灰尘擦去,但那上面依然保留着爷爷淡淡的烟草香、书香和茶香,仿佛爷爷不曾离去。一有烦心事,我还会坐在爷爷的摇椅上,没有人让我喝茶,没有人为我扇扇子,但闭上眼睛,全是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烦恼也会随之飘去。
爷爷总是“闲静少言”,无论谁说什么,爷爷总不爱搭腔。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因此大爷爷们都叫爷爷“五刘”,这是从五柳先生那里借的。
看吧!这快吃饭了,爷爷依然安静的坐在摇椅上,左手拿烟,右手举书,摇椅旁边的小书桌上还放了一杯热茶。我给爷爷倒好了酒,大叫一声“酒倒好了”,爷爷仍然不动,可谓“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忙碌碌的妈妈告诉我先去把酒热一下,再叫爷爷吃饭。不知把酒温了几回,爷爷终于看完书来到饭桌前。他轻轻的坐在椅子上,缓缓拿起酒杯,倒满酒,慢慢的品尝。我爷爷有一种文人雅士的气派吧!快看!快看!爷爷醉了,但他不恋酒桌,“既醉而退”了。接着又拿起他那支古老的钢笔,写吃饭前读的那篇文章的感受。若是钢笔没墨水,这工作便是我的了,我把钢笔喂得饱饱的,爷爷会很高兴。我爷爷有那么一种五柳先生的气派吧!
夏天,我记忆中的夏天是与朋友一起捉蜻蜓。淡绿色的蜻蜓振动着它那双薄如纱的翅膀,在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是那么的无拘无束、令人神往。我欢呼着,奔跑着,和小朋友在烈日下享受树林间采集形状各异的树叶。秋风吹拂,落叶满地,于是地上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厚厚的,软软的。那些树叶已经变得枯黄,但他们叶片上的脉络仍然依稀可见。有直的,有弯的,有粗的,有细的……自己却也领悟到了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化几张烧纸于亲人们坟前,一股潮潮的、温馨的回忆于心中涌起。
冬日里的土炕头上,奶奶盘腿坐着,手里不停地剪鞋样、纳鞋底,她想让一家老少都能穿上合脚舒适的鞋。太阳光懒懒地从窗户照进来,外面北风呼啸,而屋内却是那样温暖。依偎在奶奶身旁,有时将头枕在奶奶腿上,有时又滚到奶奶身后,小孩子永远没有片刻的闲暇,而奶奶却永远眯着那双笑眼,静静地欣赏她的孙女玩耍子。有时,奶奶被我缠的紧了,便会打只苍蝇使其不死,剪一纸蝎子负其身,让苍蝇在炕上爬动,我一下子被这没见过的玩具吸引,也许整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奶奶总能想出这样的新鲜玩意儿来。如今,不管冬日如何严寒,陪伴我的都是那一屋子暖暖的阳光、奶奶安详微笑的面庞。
有一次,在学校竞选失利,回到家默默地抹眼泪。爷爷问明缘由,轻抚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名利身外物,“忘怀得失”才是福。”有这样一位淡然豁达的爷爷陪在身边,还有什么值得“戚戚”的事情呢?
偶尔我也有调皮、和爷爷抢摇椅的时候,他从来不生气,总是眯着一双笑眼把我摇来摇去。而我呢,偷喝掉爷爷的茶不说,还会不知轻重地吩咐:“满上、满上。”爷爷就一溜小跑,果真为我满上。倦怠了,昏昏睡去,不知过了多久,感到丝丝凉意徐徐吹来,原来是爷爷为我轻摇蒲扇呢。
课题
“温馨的回忆”作文讲评课
课型
新授
课时:1
备课人
彭忠艳
授课时间:
2011年5月12日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习从表达和交流方面评价作文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感受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真挚感人
学习
重点
学习从表达和交流方面评价作文
学习
难点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二、出示作文题目及要求:
冬天,我记忆中的冬天是与小朋友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我们耐心的把他们堆成一个白白胖胖的、活灵活现的雪人,看起来很可爱。忽然,一个雪球砸过来,不知谁把刚堆好的雪人弄坏了,于是一场“战争”就悄然无息的开始了——霎那间,惊叫声,欢乐声交织成一片,穿梭的雪球,追逐的身影,形成一幅唯美的画面……
岁月的脚步在不停地走着,转瞬即逝,我童年的回忆,是那么的美好。他像一只小船载着我的梦想在这时光中自由的穿梭。儿时的笑声,嬉戏声一直会响在我的耳畔……
湿漉漉的秋日里的雨夜,但听得屋檐下的石阶上点点滴滴的声响,四伯总是坐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很沉默的忙着他的手里的活计。我也总是托着腮帮子坐在四伯对面,享受着这份宁静,因为我们之间似乎有着一种默契,整个晚上可能都这样静静地度过,但从来没有感到过寂寞。有时四伯见我困倦了,他会悄悄起身,不声不响走到院子中,从黄瓜架上摘下两根带着雨水、顶着黄花的嫩嫩的黄瓜塞到我手里,没有一句话,然后便继续他手中那做不完的活。如今,每到寂静的雨夜里,那带着雨水的凉凉的黄瓜都会伴我温馨入睡。
六、老师试笔(比较评价阶段)。
温馨的回忆
今年清明,老家的坟地里多了一座新坟,奶奶宁静安详地在孙男娣女们地簇拥下入土为安,从此在这个本就寂寞的世界上,我又少去了一位至爱的亲人。捧一掊新土撒在奶奶的坟头,仿佛一切就在昨天。亲人近在咫尺,却已阴阳两隔。曾经那样呵护我的人们呀,为何要这样匆匆地从我的生命中走过?
三、佳作共赏(自评阶段)。
温馨的回忆
刘琳
童年是一道五彩的虹,童年是一条七彩的路,童年是一本精彩的书。当我再次翻开它时,一股温馨的暖流在心中淌过,还带着一些留恋和向往。
我的童年似一部电影,主角自然是我,配角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次配角自然就是大姑她们啦!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我主要和我的“配角”生活在一起。在我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爷爷,爷爷也最喜欢我。
春天里的清晨,小河的岸边,小草已经偷偷钻出了头,稀稀疏疏的,远远望去已经是绿而欲滴的一片了。我跟在姥姥身后,去野地里挖那新长出来的野菜。姥姥是小脚,因此走起路来会一晃一晃的,而且很慢,可她还会不时地回过头来,唤我跟上,即使我离的她已经很近很近。也就是在这样的春天里的夜晚,大舅常会骑着“铁驴”,半光着那漆黑的脊梁,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厂里下班回来。他满眼充满温情,捧出手绢让我瞧,我不相信的睁大眼睛,手绢里满是我盼望了很多天的动物饼干。如今,春天里的河岸又已经是绿而欲滴的一片了,那一晃一晃的姥姥的背影和那漆黑的大舅的脊梁又来伴我享受这旖旎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