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 第三十五讲 巧求周长(一)

合集下载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摘要:一、巧求周长奥数题背景介绍1.奥数题的概念和作用2.巧求周长题目的特点二、三年级巧求周长奥数题解析1.题目描述2.解题思路分析3.解题步骤详解三、巧求周长奥数题训练方法1.理解题意,分析题目类型2.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3.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四、对学生的启示和建议1.培养数学兴趣和自信心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正文:一、巧求周长奥数题背景介绍奥数,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种针对中小学生的数学竞赛。

它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数学天赋和兴趣的学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奥数题目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包括几何、代数、组合、数论等多个领域。

巧求周长题是奥数题中的一种,主要考察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二、三年级巧求周长奥数题解析题目描述: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 厘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题思路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 个边长之和,而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边长的平方。

因此,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将周长除以4,然后求平方即可。

解题步骤详解:1.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周长24 厘米÷ 4 = 6 厘米2.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边长6 厘米× 6 厘米= 36 平方厘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 平方厘米。

三、巧求周长奥数题训练方法1.理解题意,分析题目类型: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分析题目类型,找出解题的关键点。

2.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对于巧求周长题,要让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多做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四、对学生的启示和建议1.培养数学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发现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一起学奥数--巧算周长(三年级)

一起学奥数--巧算周长(三年级)

形的方法,按边长进行分类计数:
D
C
只有一个基本单元组成的正方形个数:4×4个,所以2、
3、4个基本单元组成的正方形个数分别为3×3、2×2、1×1个。 因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所以基本单元的正方形边长为1cm,
周长为4cm。 由此,先进行分类计算各类正方形周长: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4×4×4×1=64cm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3×3×4×2=72cm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2×2×4×3=48cm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和为:1×1×4×4=16cm 所以,所有正方形周长的和是64+72+48+16=200cm
例2:下图是由若干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土山”两个字,已知每个正方形 的边长是3厘米,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分析】“土山”这两个由小正方形组成的字,即有内部 的线,又有边线,而字的周长应该仅是边长。所以,首先 可以对这两个字画边。
因为组成这两个字的正方形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数出 所描边线上有多少个正方形的边就可算出每个字的周长了。
通过动画演示,原先不规则的图形就变成了 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动动手: p.93随堂4
例5:求下图的周长。(单位:厘米)
【分析】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先演示下, 注意下面图形的变化过程。
20
变化后的图形是规则的长方形,就比较容易
算出周长。
周长=(20+25)×2=90厘米
25
小结:再回头看下例4与例5的原图,从图的左下角开始顺时针沿图 走,可以发现,由往上走时一旦开始向下转,就不会再往上,往右 走后一旦开始转为向左转,就不会再往右走。这样的图形,是可以 变为规则图形的。
巧算周长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共33页PPT资料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共33页PPT资料

9、把边长是9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三个同 样大小的长方形,算一算每个长方形的 周长是多少厘米?
宽:9÷3=3(厘米)长:9厘米 周长:(9+3)×2=24(厘米) 答: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
10、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将9个这样的正方 形如下图一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这个大正 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规则:每一题都有对应的分值(1、2、3),共13题
(1)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2)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1、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 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 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
6÷2=3(厘米) 3×4=12(厘米) 答: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的地毯呢?
谢谢!
2米
记住了,这叫做平移法!
3米
我教你一种 方法吧,看
仔细了!
2+3=5(米)
一个三年级的同学每天锻炼身 体,坚持从家跑到学校,他想 找最长的路线锻炼,那么他应 该选择哪条路线?
先回答我几 个问题吧!
3
你可以告诉我怎么在 图形王国找到魔法地
毯吗?
2 1
1路线和线是一样的,都是最长的
还是平移法,不就 多移几次吗?
疯狂操练2
1、下图是由5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 形,求此图形的周长。
家庭作业
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 的正方形组成的,求此图 形的周长?
马车来了!
小丫头, 还挺厉

这个应该也难 不倒你
(8+4)×2+2×2=28(厘米)
谢谢您!
就送到这里了,你 去云朵上去找剪刀 姐姐,她会带你去 的。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1、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求出它的周长,那么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与宽,也可以求出
长方形的长,我们可以进行逆向思维:
❖长方形的长=(周长-宽×2)÷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2、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它的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如果四边形的周长没有直接告诉,必须依据题目的条件先求出周长,再解答。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2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一层、两层、三层地摆下去,摆完第十五层,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3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摆成如图13—4的形状,求该图形的周长。

例4图13—6共有8条边,分别用a、b、c、d、e、f、g、h表示,要测量它的周长,至少要测量哪几条线段的长度?
例5求图13—8的周长.单位为厘米。

2.比较图13—14中哪个图形的周长长?
3.求图13—15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正方形被分成了五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图13—6)?
1.一张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从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边长为1分米
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如图13—10所示的多边形,它的
周长是多少厘米?
3.用1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图13—11的形状,求它的周长。

4.求图13—12所示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
互平行)的周长。

5.用边长为10厘米的五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13—13的形状,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知识点与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知识点与习题

巧求周长我们知道:这两个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用途却十分广泛。

用它们可以解决许多直角多边形(所有的角都是直角的多边形)的周长问题。

这是因为直角多边形总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或长方形。

例如,下面的图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当然分割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由此,可以演变出许多只涉及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题目。

例1一个苗圃园(如左下图),周边和中间有一些路供人行走(图中线段表示“路”),几个小朋友在里面观赏时发现:从A处出发,在速度一样的情况下,只要是按“向右”、“向上”方向走,几个人分头走不同的路线,总会同时达到B处。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分析与解:如右上图所示,将各个交点标上字母。

由A处到B处,按“向右”、“向上”方向走,只有下面六条路线:(1)A→C→D→E→B;(2)A→C→O→E→B;(3)A→C→O→F→B;(4)A→H→G→F→B;(5)A→H→O→E→B;(6)A→H→O→F→B。

因为A→C与H→O,G→F的路程一样长,所以可以把它们都换成A→C;同理,将O→E,F→B都换成C→D;将A→H,C→O都换成D→E;将H→G,O→F都换成E→B。

这样换过之后,就得到六条路线的长度都与第(1)条路线相同,而第(1)条路线的长“AD+DB”就是长方形的“长+宽”,也就是说,每条路线的长度都是“长+宽”。

路程、速度都相同,当然到达B处的时间就相同了。

例2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解:(1)将图中右上缺角处的线段分别向上、向右平行移动到虚线处(见左下图),这样正好移补成一个正方形,所以它的周长为25×4=100(厘米)。

(2)与(1)类似,可以移补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为(10+15)×2=50(厘米)。

例3求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解:(1)与例2类似,可以移补成一个长(15+10+15)厘米、宽(12+20)厘米的长方形,所以周长为(15+10+15)×2+(12+20)×2=144(厘米)。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一)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一)

36×(2×2)= 144 (厘米)
笨羊!你 拐来拐去 多绕远啊!
羊村 B
小样!我这走 的都是短路, 哪有你走的那 么长!
A
你们都 说错了!
孔家庄 200米
110米
两条路一样长,都是 110+200=310(米)
平移法
下面是一个“凹”字形的花 圃,你能算出花圃的周长吗? (单位:米)
先回答我几 个问题吧!
5×3×4=60(厘米)
答:拼成的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
【精讲5】将一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4个完成一 样的小正方形纸片,问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 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将边长36厘米的正方形, 沿竖直方向剪一刀,周长的和就比原来 大正方形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沿水平 方向剪一刀,周长的和又增加2个边长 ,一共增加(2×2)个边长。
(8+4)×2=24(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4厘米。
还是平移法,不就 多移几次吗?
【精讲4】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将9个这样的 正方形如图所示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这个大 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思路导航】从图可以看出,9个小正方 形共有3排,每排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已知小正方的边长是5厘米,所以大正方 形的边长就为5×3=15厘米
巧求周长
什么布切不断?
一只蚂蚁居然从四川爬到了上海,可能吗?
什么牛不会吃草?
周长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我想在台阶上铺层红地 毯,可是我应该买多长 的地毯呢?
记住了,这叫做平移法!
4米
2米
4+2=6(米)
我教你一种 方法吧,看 仔细了!
【精讲2】下图是由6个边长是2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 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最新版】
目录
1.题目概述
2.巧求周长的方法
3.例题解析
4.练习建议
正文
【1.题目概述】
巧求周长奥数题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一道经典数学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在这类题目中,通常会给定一些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一种巧妙的方法来求解周长。

【2.巧求周长的方法】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例如: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长 + 宽)×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边长×4,圆形的周长公式是 2πr(其中 r 为半径)。

此外,还可以利用平移、切割等方法,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3.例题解析】
例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6 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长 + 宽)×2=(8+6)×2=28 厘米。

【4.练习建议】
对于这类题目,学生需要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可以从简单的图形入手,逐步增加难度,例如:组合图形、多边形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善于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巧求周长奥数题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周长公式和解题技巧,就能够轻松应对。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义-巧求周长(PDF,通用版,无答案)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义-巧求周长(PDF,通用版,无答案)

一、周长的概念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例1】(★★)
求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学而思对喷水池进行重新改建,你能求出改建后喷水池的周长吗?(单位:米)最近北京植物园举行花展,其中一个正方形的花圃被分成了四个相等的长方形花圃,种植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郁金香。

已知每个长方形花圃的周长都是40米,求正方形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下图是由四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和一个周长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边长是11分米的大正方形,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如图,长方形ABCD中有一个正方形EFGH,且AF=16厘米,HC=13厘米,长方形ABCD的周长为____厘米。

正方形ABCD边长为4cm,每边被四等分,你们能找出图中所有正方形并求出周长的和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
年级三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巧求周长(一)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专题简析:
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它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正方形这些标准图形的周长,那么怎样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巧妙地求一些复杂图形的周长呢?
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它们的周长,我们可以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它转化为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利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将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图形周长就会增加几个长或宽;反之,将若干个小长方形或正方形合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图形周长就会减少几个长或宽。

例题1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求此图形的周长。

2米
3米
思路导航:如果把每层台阶的宽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层台阶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台阶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下层的台阶长度一致的地方(如下图),这样楼梯侧面图就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然后我们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求出此图形的周长。

2米
3米
(2+3)×2=10米。

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如果在阶梯上铺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可以怎样测量?
2,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玲同时从学校到少儿书店,小明沿A路线行走,小玲沿B路线行走。

如果两人速度一样,谁先到少儿书店?为什么?
A B
学校
3,下图是一个“凹”字形的花园,求花园的周长。

(单位:米)
12
12
30
60
例题2 下图是由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这题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将它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如下图:
这个长方形的长含有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长为2×4=8厘米;宽含有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宽为2×2=4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2×2)×2=24厘米。

练习二
2,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求此图形的周长。

3,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题3 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当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两个正方形的8条边就减少了2条,而已知两条边的和是6厘米,那么一条边长就是6÷2=3厘米。

所以,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米。

练习三
1,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

原来一个
2,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8分米。

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把边长是4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算一算,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题4 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为,将9个这样的正方形如下图一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思路导航:从图上可以看出,9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共有3排,每排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5×3=15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就是15×4=60厘米。

练习四
1,把16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把6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如下图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厘米?
3,把6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小长方形如下图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例题5 将一张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将边长36厘米的正方形,沿竖直方向剪一刀,周长的和就比原来大正方形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沿水平方向剪一刀,又增加2个边长,一共增加2×2个边长。

所以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36×4=144厘米。

练习五
1,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那么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大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2,把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的和与原来的正方形相比,增加了多少厘米?
3,将一个长为8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