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第二版)课件第5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第二版)课件第5章

一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

对国家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作用的探讨

资本主义经济波动与经济危机理论
一、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时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的时期。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势头一度有所减弱。 第三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动员使资产阶级国家经济的调节功能得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 的影响和干预进一步增强。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完成了把垄断组织的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结合 成统一结构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编写组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节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第一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第一次深入结合起来其中无论是积累的重要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还是深刻教训和理论探索偏误都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进影响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
• 第一,必须以高速度来发展工业化。 • 第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就是重工业化。 • 第三,高速度发展重工业化的办法就是向农民收取“贡税”。
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对于推进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克 服它们经济和技术上的落后、建成社会主义和保证人民福利增长的决定条件。但是,经济赶超思想导致了实践 中重速度而轻质量,过分强调重工业,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很缓慢。“剪刀差”的存 在也导致了工农业发展的不平衡,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经济学说史 瑞典学派 ppt

经济学说史 瑞典学派 ppt

维克塞尔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
威克塞尔在经济思想史中占有特殊地位。一来自面,他发展了庞巴维克的资本利息
论和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是传统经济学的维护者;另一方面,他首创了累积过程学 说,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他对经济学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有: 第一,威克塞尔第一次把处于分离状态的传统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融为一体。威克
古典经济学所宣扬的自动充分就业均衡论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现实面前已渐
趋破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不得不在理论上另辟蹊径,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 的统治。瑞典学派就是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需要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维克塞尔的经济学说
瑞典学派的先驱者--维克塞尔, 他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对奥地 利学派、剑桥学派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货币经济理论, 也即累积过程理论(cumulative process),首先突破了此前经济学家 普遍持有的“货币面纱”论,试图将 货币与实际经济结合起来,并且对包
括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理论发展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出 现在1898年的《利息与价格》 (Interest and Prices)一书中。

1893年维克塞尔的第一部著作《价值、资本和租金》问世。 在这部倍受庞巴
维克和瓦尔拉斯称道的著作中,维克塞尔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综合,他把杰文斯、 门格尔和马歇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应用于庞巴维克的资本分
的生产扩大、利润上升,生产的扩大进而扩大了对劳动的需求,因而
个人的工资也随之上升,所以整个社会收入上升,增加了国内需求。 国内商品一时不能满足扩大了的国内需求,于是进口增加。
进口的增加在繁荣阶段的晚期往往会超过出口的增加,因而国际收
支出现赤字。在繁荣阶段的高峰时期,由于国际市场对瑞典出口商品 需求的降低,会导致瑞典出口的下降,因而国内生产增长率变缓,国

第21章凯恩斯的经济学说.pptx

第21章凯恩斯的经济学说.pptx
• 这次危机最先以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表现出来。 股票市场的崩溃带来了货币金融危机,银行倒闭, 生产萎缩,失业增长,物价和工资急剧下降。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一节 概述
• 为了维护本国的企业和就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在对外贸易中毫无例外地采取了“以邻为壑”的 政策。一方面以津贴补偿的办法来刺激出口,另 一方面又用关税壁垒等手段制止进口。其后果是, 外贸锐减,各国俱受其害。真正使资本主义世界 走出大萧条阴影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凯恩斯便辞世而去。
经济学说史教程
13
第二节 凯恩斯的基本经济理论
2.凯恩斯定律
•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投资与储蓄是由不 同的人群所进行的,没理由相信二者的数量永远相等 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下,社会 上必然存在多余的生产能力,社会总能生产出与需求 相等的供给量。即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这一说法被 一些西方学者称之为凯恩斯定律。
经济学说史教程
3
第.生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经
济学家,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经济学,后 任该院院士并执教。1906年,进入统治印度的机关 1913—1914年,为印度通货与皇家委员会成员;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财政部工作。战后充任该部驻 巴黎和会的代表,嗣后成为英国财政大臣顾问团的顾 问和英格兰银行的董事。1944年,率领英国代表团, 参加国际货币会议,为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 复兴和开发银行两个机构做出了贡献。他也是国家互 助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
• 如果公众没有把所有的钱用来购买产品,企业就会亏 本,这个国家就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即处于萧条 状态。这是第一个方面的宏观经济问题。

《经济思想史》课件

《经济思想史》课件

古希腊思想家
古罗马帝国
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思
以斯多葛派学说和贸易发展为特点,
想家为代表,关注公正与财富分配。 注重个人道德和市场自由。
现代经济思想
经济自由主义
支持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权, 强调自由竞争和个人权利。
凯恩斯主义
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财政 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波动。
制度经济学
关注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强调市场规则和机制设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
剩余价值理论
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产生
与分配的理论分析。
3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学说的核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 济基础决定的。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
以中国和印度的古代经济思想为代 表,注重农业发展和社会秩序。
结论和要点
通过学习经济思想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经济学的基石和理论框架,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经济学派别
古典派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主张自由市场和劳动分工。
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为代表,主张市场自由和边际 效用理论。
以奥利弗·威廉姆森为代表,关注制度对经济行为的 约束和影响。
经济思想的发展趋势
现代经济思想不断发展,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方法。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数 字化经济、社会企业等。
《经济思想史》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经济思想史》PPT课件!本课程将带领您深入了解经济思想的 演变和发展,让您成为经济领域的专家。
经济思想史概述
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为 主线,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思想内容和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学说史》课件

《经济学说史》课件

详细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说的代表人物 是科斯,他认为市场交易成 本、产权界定和制度变迁是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 降低交易成本、明晰产权和 优化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经 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
总结词
新制度经济学说对传统经济 学的市场失灵理论提出了挑 战,认为政府在制度变迁中 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详细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说认为,在某 些情况下,市场失灵并不是 因为缺乏竞争,而是因为制 度安排不合理。因此,政府 应该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 法律,促进市场交易和经济 发展。
现代经济学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经济 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出现了许 多杰出的经济学家,如马歇尔、 凯恩斯等,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 影响力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如宏 观干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等。
02
古典经济学说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总结词
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
详细描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分工与市场自由竞争的重要性,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
• 详细描述: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认为,政府干预会扭曲市场信号和破坏市场 过程的自然秩序,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和创新。因此,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 的干预,让市场过程自然地发挥作用。
06
经济学说的比较与评价
古典经济学说与新古典经济学说的比较与评价
1 2
古典经济学说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强调市场自由竞争和“看不 见的手”的作用,认为经济能够自我调节。
详细描述
新熊彼特经济学说认为,静态均衡理论无法解释 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因为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 创新和模仿的过程所推动的。因此,经济学家应 该关注创新和动态均衡的研究。
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
• 总结词: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强调了市场过程和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市场过程和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济学说史全

经济学说史全
第一节 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 1.配第其人:
水手,残疾,自学成医,土地总监,爵士 2.配第其书:
赋税论.1621,爱尔兰政治解剖.1672, 政治算术.1676,货币略论.1682 3.经济思想: 强调统计;更正财富观念;提出价值标准; 论述地租;认识货币;论述分工、生产劳动 4.遗留问题: 如何将土地的贡献折合为劳动?
二、主要经济思想 1.财富是维持生活、方便生活和使生活富裕的资料;2.价 值由生产中使用的土地和劳动的数量来度量;3.供求波动 的结果是使市场价格符合价值比例;4.货币是历史产物, 必须具有内在价值;5.利息与借贷人数和经营利润有关;6. 社会分为农场主、手工业者和地主三大阶级,农产品在他 们之间的分配构成社会总的商品流通。
二、主要经济思想 1.土地收益减少导致消费不足;2.农业是财富的源泉, 应给予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权利;3.商品交换应遵循“比例 价格”来进行,这是经济的“自然法则”;4.取消货币以 维持各个生产部门的平衡。
第四章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坎替龙的经济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简介
理查德.坎替龙(1680-1734)生于爱尔兰,长期活动于 法国,精通金融业务,第一次使用“企业家”一词。主要 著作是《商业性质概论》(1755)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于1776年3月9 日。全书共分5篇,分别论述经济增长、资本积累、经 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理论。
第六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第二节 经济人与自由放任 经济人思想源于爱而维修;是“无形的手”的前提
每个人都努力这样来利用自己的资本,以便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最 大的价值。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既不想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 知道会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公共的利益。他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 益,但是,在这一场合,象在其它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 见的手的指导,去达到一个他并非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说,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 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经济学说史课件 (49)[38页]

经济学说史课件   (49)[38页]

1、1926年斯拉 法在《经济学杂 志》上发表了一 篇题为《竞争条 件下的收益律》 的文章,着重批 判了边际生产力 分配论。
2、新剑桥学派认 为,所谓边际生 产力不外乎是增 加一个单位劳动 或资本所增加的 单位产品的价值。
3、新剑桥学派坚 持用自己的分配 理论来代替边际 生产力理论。
第一节 概述
3.新剑桥学派理论的基本特点
(二)经济增长与分配理论
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在于她将有效 需求理论运用到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并着 重探讨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首先,罗宾逊着重考虑了历史的时间因素,区 分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等概念。
其次,罗宾逊着重考察了制度的影响。增长理论中, 琼用“黄金时代”来描述一种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的经 济增长状况。
第二节 罗宾逊的经济学说
2.罗宾逊的经济思想
(三)价值与价格理论
第四,现代生产越来越复杂,投入很少有像(新)古典学派所假 设的那样只有一种。
第五,按照新古典学派的边际生产率理论,劳动、资本、土地等 生产要素都可根据各自提供的生产率而“公平”地获得应得的报酬 (工资、利息和地租)。但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三方当事人都有 “平等的谈判能力”以及每个集团内部都有“自由竞争”。但在现 实经济生活中,很难满足这些条件。
卡尔多和卡莱斯基的经济学 说
第一节 概述
1.新剑桥学派的形成
新剑桥学派是以琼·罗宾逊为首的英国经济学 家,同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就增 长理论、资本理论等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形成的。
这个学派主要成员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因 而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这个学派论证的对手——萨缪尔森和索罗等任 教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所在地也叫剑桥, 因此他们之间的争论也叫“两个剑桥之争”。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学课件 第1章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学课件 第1章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2)货币的职能:购买手段、贮藏手段(如 白银)
21
4.国家财富职能观
• 针对雅典贡赋减少的现状,他提出了增加 政府财政的主张:
(1)鼓励吸收移民,增加人头税。 (2)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3)国家投资基础商业结构。 (4)国家投资规模递增行业。
8
二、物物交换的荷马时代
• 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 • 背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私有制出现、阶
级分化、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其中最典型的是 雅典和斯巴达。 • 代表:荷马著《荷马史诗》 • 主要观点: (1)财富占有:以家畜多寡来衡量 (2)“市场”由领会场所变为财货交换地。 (3)物物交换中,一般等价物出现,如家畜。
• 第二: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和手工业,并从奴隶主立场 出发论证社会分工。
• 第三,对商品经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第四,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反对大商业和放贷取息,
严厉谴责高利贷,认为用货币增殖货币的行为是不自然的。
6
第一节公元前6世纪及前期古希腊的 经济思想
一、公元前6世纪及以前的古希腊社会 • 古代希腊是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 • 古代希腊时期形成的文化对后来西方文化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也产 生于古代希腊。 •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 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 代”。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的 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7
一、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社会
(一)荷马时代—物物交换 (二)赫西俄德—市场经济观念 (三)梭伦时代—经济运行法制化的先声
• 约写作于公元前387—前371年之间,是用记录 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 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 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 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假定,大多数厂商在完全竞 争下生产和销售,部门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决定商品的均衡价格。斯拉法指出,这种局部 均衡的方法没考虑到买主购买商品时对不同的 售卖者的态度。各个厂商对他们产品的需求曲 线不会是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线。
马歇尔理论体曲线的影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理论已不能为资本主义制度辩 护,西方经济学界被迫另谋对策,对传统理论进行 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经济学说史教程
5
二、 西方经济学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微观经济理论方面,出现了张伯伦的“垄断 竞争”理论和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 无差异曲线在需求理论中的运用以及对需求理 论的其他修改、补充等。
1926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皮罗·斯拉法(在《经济学杂 志》上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分析了马歇 尔完全竞争假定与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不相容的情况, 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放弃关于竞争的研究转向对 垄断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说史教程
7
斯拉法对马歇尔经济理论的诘难,主要围绕着 完全竞争的不现实的假定展开:
响。他认为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不会与完全竞
争的假定相冲突而。斯拉法认为,从长期看,
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都是与竞争部门的局部均
衡分析不相容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
8
斯拉法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放弃关于
自由竞争的研究方法,转入研究垄断问题。在 斯拉法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 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几乎同 时独立地发表了论述垄断竞争理论的著作,标
2.《垄断竞争理论》
在书中,张伯伦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进 行了检查分析,系统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这种 理论的基础就是他创造的产品差别的概念。
经济学说史教程
10
① 张伯伦的分析是从“纯粹竞争”的概念开 始的。
他把纯粹竞争的条件分为两个部分:a.市场必 须存在大量的买主和卖主。b.市场上的厂商 都生产同样的产品。对于产品差别的概念, 他认为每一产品都会由于它的销售环境的独 特性质、它的位置、它的商标和质量上的差 异而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产品。垄断正是由 某种形式的产品差别造成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第一节 概述
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 两件事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 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垄断 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本质特征。
2.1929—1933年出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 济大危机,进一步危及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
在她的著作中,几何分析工具则占有突出地位。 她使用分析工具得出了关于经济福利的结论。 她直接从垄断均衡对不完全竞争进行分析。她 成为的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利润最大化行为。 还对垄断因素在劳动市场造成的“剥削”进行 了分析。
经济学说史教程
13
1.罗宾逊的边际分析
罗宾逊认为,利用总成本和总收益的概念 分析垄断利润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造成 了垄断分析与竞争分析方法的割裂。她主 张用边际曲线和平均曲线来代替。
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出现了瑞典学派的宏观 动态均衡理论和以凯恩斯《通论》发表为标志 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就此微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成为两个相 对独立的部分,确立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学。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学说
一、不完全竞争学说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因 素不断加强,垄断组织日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 繁出现,失业现象加剧。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 学派”理论难以解释清楚的。
志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不完全竞争学说的确 立。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学说
1.生平和著作: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伦(1899—
1967)。在1927年,他就完成了以《垄断竞争理 论》为题的博士学位论文。1933年,与英国的 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同时,出版 了《垄断竞争理论》一书。这两本微观经济理论 专著,系统阐述了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理论, 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的基础。
她认为,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方法 理解价格与数量决定问题,既适用于竞争 和垄断情况的分析,也可用于任何一种市 场结构的分析,具有普遍性的优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
14
2.对劳动的剥削
这是罗宾逊关于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的 论点。
罗宾逊指出,由于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 工人实际得不到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而是受到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双重剥 削。
本章重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学说
第三节 均衡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货币数量论与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 论
阅读书目 思考题
经济学说史教程
3
本章重点
20世纪20—30年代传统西方经济学向现代西 方经济学过渡。在这一时期经济学家有英国的 皮罗·斯拉法、琼·罗宾逊、约翰·希克斯;美国 的张伯伦、欧文·费雪;俄国的斯拉茨基;瑞典 的威克塞尔等。他们在垄断竞争理论、消费者 均衡理论、货币数量论等方面提出了与传统西 方经济学不同的新论点,为现代西方微观经济 理论及宏观经济理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经济学说史教程》
Textbook of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商学院 姜羽
经济学说史教程
1
第七篇 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第二十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说
第二十一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二十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教程
11
② 垄断竞争的均衡。
价格
D
d Pm
C
d’
A
B
O
Qm
垄断竞争均衡既在d′d′与LAC的切点上, 又在d′d′与DD的交点上
D Qn
d LAC
d’
产量
他的结论是,垄断竞争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市
场类型,垄断竞争将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学说史教程
12
三、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
罗宾逊写《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目的在于, 作为一箱工具而献给分析经济学家的。这是一 篇讨论经济分析方法的论文。正因如此,罗宾 逊的分析更为抽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