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2015新规版)

合集下载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 GB50016-2014 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教育资料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教育资料5.5.21-1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教育资料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教育资料5.5.21-2释:1教育资料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 餐饮 办公 展览)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 餐饮 办公 展览)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疏散宽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人员从某一场所疏散出去所需的最短时间。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是指通过一定的参数计算出疏散宽度的数值,以便评估场所的疏散能力和安全性。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参数:1. 场所的总人数:指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疏散的人员总数,包括工作人员和游客等。

2. 出口的数量:指场所内的紧急出口数量。

3. 出口的通行能力:指每个出口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行的人数。

4. 疏散时间:指人员从场所开始疏散到全部疏散完毕所需的时间。

根据上述参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疏散宽度:疏散宽度 = 场所的总人数 / (出口的数量× 出口的通行能力× 疏散时间)在实际应用中,疏散宽度的计算需要结合场所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例如,在高峰时段或人员密集的场所,需要增加出口的数量或提高出口的通行能力,以满足疏散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疏散时间,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出场所。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对于评估场所的疏散能力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疏散宽度,可以判断场所是否满足疏散的需求,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疏散能力。

同时,疏散宽度的计算也可以用于制定应急预案和疏散指引,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除了计算疏散宽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提高场所的疏散能力。

例如,合理设置出口的位置和通道的宽度,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到达出口;增加疏散标志和指示牌,提供清晰的疏散指引;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等。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是评估场所疏散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计算疏散宽度,并结合其他措施来提高场所的疏散能力,可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并减少潜在的伤亡风险。

因此,在场所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疏散宽度的计算,以确保场所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

商业建筑疏散宽度计算

2疏散宽度的计算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规》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规》)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建规》条文如下: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表1和表2与《商规》第4.2.5条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筑》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B(m)=S'(m2)×K2×b(m/100人)×a(人/m2)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m2)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0.7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地下与地平高差10m以内不小于0.75(m/100人),高差10m以上,不小于1(m/100人)。

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地下二层0.80(人/m2),地下一层0.85(人/m2),地上一二层0.80(人/m2),地上三层0.77(人/m2),地上四层0.60(人/m2)。

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但Sˊ怎样确定。

3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但可以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条文: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1.营业厅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当室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以增加到37.5米。

(2)高层建筑物内,柜架式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2.高层裙房和多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当采用商铺式营业区域的布局方式时,商铺营业厅中疏散走道与商铺之间隔断应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隔断应砌筑到楼板底。

商铺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米,当商铺位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40米,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2米。

大于24米以上的高层商业建筑,当商铺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0米。

注:(1)多层建筑商铺式营业区域里,当安全出口之间的走道为敞开式外廊时,商铺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为45米。

(2)二层商铺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商铺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商铺出口到最近非封闭楼期间距离为35米。

当商铺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时,商铺疏散出口到非封闭楼梯间距离为20米。

3.商业建筑多层疏散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当确有困难时,其直通室外的距离超过15米不大于30米部分,应设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应与安全出口相连,且安全疏散通道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或乙级防火门与相邻的营业厅及首层其余区域完全分隔,安全通道不得通过其他房间通往室外。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21.5.5GB50016-2014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百人(m5.5.21-12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m5人2计算。

m/5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2。

人/m0.75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2)m人/(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21-2.5.5表.5.5.21-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 GB50016-2014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5.5.21-1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5.5.21-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GB50016-2014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5.17规定的袋形走道两 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仓储 0.34 0.30 0.27 < < < 辅助 0.32 0.25 0.18 楼层位置
疏散人数及宽度计算公式(直接输入
楼层建筑面 积 商店面 积折算 值 0.70 0.70 0.70 0.70 0.70 0.70 0.55 0.55 0.55 0.55 疏散人 楼层总疏散人 数换算 数(人) 系数 0.56 0.60 0.56 0.60 0.43 0.43 0.39 0.30 0.30 0.30 -
建筑设计规范》
-2层 -1层 -2层 -1层 1层 2层 3层 4层及以 上各层 4层 5层 6层
B50016-2015
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 0%确定。
散门每100人的净宽度(m) B50016-2015 一、二级 0.65 0.75 1.00 0.75 1.00 三级 0.75 1.00 1.25 - - 四级 1.00 - - - -
算公式(直接输入计算)
每100人疏散宽度(按多规计算) 每100人疏 消防性能化分 楼层要求总疏 散宽度 析后,打折系 打折后楼层 散宽度(m) (m) 数 疏散总宽度 1.00 1.00 0.75 0.75 0.65 0.65 0.75 1.00 1.00 1.0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
《建筑 设计防 火规范 》(GB
50016-
名称
《建筑 设计防 火规范 》(GB
500162015)中 的规定
一、二级 幼儿及老年人建筑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 单层、多层 高层(病房部分) 高层(其他部分) 单层、多层 高层 25 25 35 24 30 35 30 30 40 40
三级 20 20 30 30 35 一
大于表5.5.17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 。
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三级 15 15 15 20 20 一 20 一
四级 10 10 10 一 15 一
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
本表增加5m。 可按本表和本表附注1的规定增加25%。
不应大于表5.5.17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
四级 一、二级 15 15 25 25 25 一 20 9 20 12 15 22 15 15 22 20
医疗 建筑 教学 建筑 其他 建筑
高层旅馆公寓展览建筑 单层、多层 高层
注:1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 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 2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 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和本表附注1的规定增加25%
关于商业疏散宽度计算
商店建筑面积分配比例 表3.1.2《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商店建 筑面积分 配比例 建筑面积 >15000 3000~15000 <3000 营业面积 > > > 0.34 0.45 0.55 商店疏散人数计算 商店疏 散人数的 计算原则 规范名称及版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5 < < < 仓储
3 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使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 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处 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5.17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 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表5.5.17 名称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人/㎡) B50016-2015 地上第三层 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 0.39-0.54 0.30-0.42
合下列规定: 的距离应符合表5.5.17规定;
房间位于两个楼梯之间时,按表5.5.17的规定减 5.5.17的规定减少2m;
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 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处;
疏散人 数换算系 数
关于疏散距离计算
1 2 5.3.1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5.5.17规定;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之间时,按表5.5.1 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5.5.17的规定减少2m;
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 建筑,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30%确定。
关于每 100人疏 散宽度的 规定
表5.3.17-1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100人的净宽度(m) 规范名称及版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5 楼层 一层、二层 地上三层 地上四层及以上各层 与地面出入口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与地面出入口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表5.5.21-2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 规范名称及版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5 楼层位置 人员密度 地下二层 0.56 地下第一层 0.60 地上一、二层 0.43-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