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活动活动记录
小学科技活动活动记录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认识科学家
活
动
过
程
1、搜集关于科学家的资料。
2、学生汇报他们的事迹、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野
4、谈自己的理想、
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学生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树立了热爱科学的观念。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科学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带电的气球
活
动
过
程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观察发现,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后生电,气球和头发分别带上了正、负不同的电荷,因异性电荷相吸,所以气球和头发会吸在一起。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科技环保小制作
活
动
过
程
第一阶段:调查我们的生活环境。
第二阶段:学生完成预期的(如下)一些制作,并且尝试自己的新想法,自己的具体安排:
过
程
1.、我们把筷子放在水中的时候,会发现筷子在水中不是直得,看起来好像被折了一样。
2、 让学生说说这是怎没回事。
3、 通过实验证明光的折射。
4、 应用折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科技活动记录表1

活动
主题
云的形成
活动
时间
我的
思考
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呢?
科
技
活
动
内
容
准备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活动过程:
1、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食用醋加上小苏打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烛火会熄灭。
活动
思考
会吃鸡蛋的瓶子
活动
时间
我的
思考
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科
技
活
动
内
容
准备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活动过程:
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活动
思考
汤匙变磁铁
活动
时间
我的
思考
你知道金属汤勺为什么变成了磁铁呢?科技活动
内
容
准备材料:金属汤匙、磁铁、铁钉、曲别针
活动过程:
1、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
2、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
3、汤勺将铁钉、曲别针吸起来了。
4、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汤匙的磁力又消失了。
看到的
4、松开手,笔帽又回到瓶子顶部。
看到的
现象
笔帽沉下瓶底,又回到瓶子顶部。
原因
笔帽里的空气使它漂浮。
小学科技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2年10月15日地点:五年级一班教室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五年级一班全体同学一、班会主题本次班会的主题是“科技创造未来”,旨在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的热爱,培养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 科技知识讲座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科技,张老师邀请了一位科技专家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科技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的发展历程科技专家从古代的四大发明讲起,依次介绍了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等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使同学们对科技的发展历程有了清晰的认识。
(2)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科技专家通过举例说明,让同学们了解到科技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
(3)科技对未来的影响科技专家分析了科技对未来的影响,包括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解决全球性问题等方面。
3. 同学们分享科技作品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科技作品。
这些作品包括:(1)太阳能小车(2)水火箭(3)风力发电车(4)智能机器人同学们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分享了作品背后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4. 科技创新讨论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张老师组织了一场科技创新讨论。
同学们就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如何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2)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如何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5. 总结发言最后,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在科技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科技、热爱科技,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班会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技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最新小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优秀7篇)

最新小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优秀7篇)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篇一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的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师引导初三学生进行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的实验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所做的许多探究实验,既包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又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强烈的兴趣。
现总结如下:1、活动及时,兴趣小组初具规模,我们对报名的学生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在学习之前便对学生进行了实验的培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获得了基本的物理实验知识并熟悉了基本的实验操作。
2、在内容安排方面,此次给予学生准备的物理实验都是针对学生经过挑选的趣味性实验,同时又结合了物理的学习内容,既学到了基础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其中有几个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例如:“物体的惯性”,由于该实验现象非常直观非常有趣,所以一开始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跃跃欲试,其实该实验就是应用到了初三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五节内容,同时又让学生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又如实验“难舍难分”、“无法漏掉的果汁”、“跳动的盐粒”、“水乐”、“叠加成像”等等。
3、及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在此次活动中,兴趣小组的成员表现出来很高的积极性,从实验的准备到现场演示场地的布置等方面给予了老师很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了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一种对科学的热爱以及对学校活动的支持,应该说,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我们的活动是没可能获得成功的。
我们将现场演示活动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并且由于活动成员之前在各班的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充足,所以活动现场的气氛还是比较热烈的,很多学生对我们所演示的实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项目都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且很多同学现场就向演示的同学请教实验的原理等。
4、不足之处:在我们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也不能忽略,例如:由于各种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冲突,一部分学生缺席了我们的实验培训。
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起初兴趣大,后来活动不够积极,出现比较散漫的现象等。
小学科学活动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小学科学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教研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应用”。
三、教研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教研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教研活动参与人员1. 小学科学教研组全体成员2. 其他相关学科教师3. 学校领导六、教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2. 教学观摩3. 研讨交流4. 总结反思七、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备人:XX老师(2)备课内容:《植物的生长》(3)备课过程:1)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设计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实验操作、总结归纳。
3)制定教学评价方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课堂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4)讨论与修改:教研组成员对备课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完善教学设计。
2. 教学观摩(1)观摩课程:《植物的生长》(2)观摩教师:XX老师(3)观摩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生长现象。
4)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植物生长的规律。
3. 研讨交流(1)教师分享教学经验:XX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提出改进建议:教研组成员针对观摩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如改进实验操作步骤、丰富教学资源等。
(3)交流心得体会: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纷纷表示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4. 总结反思(1)教研组长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应用。
小学科技活动实践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本次科技活动的主题为“探索科技,创新未来”。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3日四、活动地点我校科技活动室五、活动对象全校四至六年级学生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伊始,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勇于创新。
2. 机器人表演在活动现场,我校机器人社团的同学们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机器人表演。
他们操控着机器人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赢得了在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3. 科技小制作本次活动共设置了五个科技小制作项目,包括:风力车、太阳能小车、悬浮球、电动飞镖和激光灯。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亲手制作出了一件件富有创意的科技作品。
4. 科技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还安排了一场科技知识竞赛。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环节,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多个学科。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5. 科技讲座在讲座环节,我校邀请了知名科学家为同学们讲解科技发展史和前沿科技。
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同学们对科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6. 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一些有趣的科技产品,如VR眼镜、无人机等。
他们纷纷排队尝试,感叹科技的魅力。
七、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科技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习了丰富的科技知识,还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1. 活动效果显著。
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收获颇丰。
2. 活动内容丰富。
本次科技活动涵盖了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小学科技实践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探索科技奥秘,点亮创新梦想”为主题的小学科技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1. 科技知识讲座活动当天,我校邀请了知名科技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技知识讲座。
专家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使同学们对科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科技实践体验在科技实践体验环节,同学们分组参加了多个科技项目,如机器人编程、3D打印、航模制作等。
在这些项目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操作,共同完成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作品。
(1)机器人编程在机器人编程项目中,同学们通过学习编程语言,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特定的任务。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从最基础的编程语句学起,逐步掌握了机器人编程的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了许多编程难题。
(2)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兴技术。
在3D打印项目中,同学们学习了3D建模软件,并尝试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制作成实物。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不仅掌握了3D建模的基本方法,还学会了如何使用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
(3)航模制作航模制作项目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习了航模制作的基本技巧,共同完成了一架架精美的航模。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
3. 科技成果展示在活动最后,同学们将自己的科技作品进行了展示。
通过展示,同学们不仅分享了彼此的创意,还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为今后的科技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小学生科技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小学生科技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24年5月10日活动地点:本校实验室活动一:机器人制作与竞赛我们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在科技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机器人制作与竞赛的活动。
活动开始前,科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我们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台专属的机器人套件。
我们通过拼装零件、编程和调试,最终完成了一台可行走、摇头、喊话的机器人。
在制作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机器人竞赛。
比赛分为两个环节:速度赛和障碍赛。
我们利用遥控器控制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赛道上进行比赛,也在布满障碍物的赛道上进行了机器人的障碍赛。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熟练的操作和准确的判断来提高机器人的表现,并取得好成绩。
活动二:电子产品拆解与组装我们小学六年级的同学进行了电子产品拆解与组装的活动。
活动开始前,科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电子产品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如手机、电视等。
然后,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废旧电子产品。
我们首先进行了电子产品的拆解。
我们用螺丝刀和钳子小心地拆卸电子产品,并将各个部件分类整理。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如电池、电路板、芯片等。
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了解了这些部件的功能和内部机制。
在拆解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电子产品的组装。
我们根据之前的学习,将各个部件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组装过程中,我们要小心操作,确保电子产品正常工作。
最终,我们成功地将拆解的电子产品重新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测试了其功能。
活动三:科技创新项目展示在科技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还进行了科技创新项目的展示。
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并通过展板、模型、演示等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们。
我准备的科技创新项目是智能垃圾桶。
我设计了一个可以自动识别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通过图像识别和物体识别技术,垃圾桶可以自动识别不同的垃圾,并将其分别收纳到相应的垃圾箱中。
我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模型来展示垃圾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演示向观众们展示了它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1.、我们把筷子放在水中的时候,会发现筷子在水中不是直得,看起来好像被折了一样。
2、让学生说说这是怎没回事。
3、通过实验证明光的折射。
4、应用折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所以,当你站在岸边,看着清澈见底的水,千万不要贸然下去,避免发生危险。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准备:学生事先收集、积累各种贝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过程:将已经收集起来的贝壳放在一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先将贝壳铺在白卡纸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考虑需要改变颜色的贝壳,用蜡笔涂上。最后用强力胶把已经摆好的贝壳粘在白卡纸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固定在白卡纸上了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后生电,气球和头发分别带上了正、负不同的电荷,因异性电荷相吸,所以气球和头发会吸在一起。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科技环保小制作
活
动
过
程
第一阶段:调查我们的生活环境。
第二阶段:学生完成预期的(如下)一些制作,并且尝试自己的新想法,自己的具体安排: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声音的传播
活
动
过
程
1、学生说说自己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能听到声音。
2、教师点拨,使学生明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3、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声音在坚硬的物体中传播得更快。
学生兴趣高涨,通过拓展,学生会分析一些实际的问题,如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靠什么来交谈。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认识科学家
活
动
过
程
1、搜集关于科学家的资料。
2、学生汇报他们的事迹、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野
4、谈自己的理想、
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学生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树立了热爱科学的观念。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小发明。
第三阶段: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一个制作发明,留作评分成绩。
调查活动:1.调查学校的植物种类,查找资料,知道种植的方法。
2.在自己住的周围,主要有什么植物,还有什么。
3.调查在我们宣城附近有多少条河,检验水的质量。
4.收集雨水,用PH试纸检验梅溪河附近的雨水的酸碱度。
5.访问垃圾处理站,咨询垃圾的处理方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筷子的神力
活
动
过
程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做个土电话
活
动
过
程
1.、教师出示今天的活动主题:做个土电话
2、介绍互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自行探究,研制土电话。
4、成果展示:展示自己做的土电话,并注出优劣点。
学生都能做出土电话,并且在玩土电话的过程中,找出了优劣点,探讨出了土电话的原理。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沸点
活
动
过
程
1、谈话引入,水开时会冒出很多气泡,也就是说谁在沸腾。2、我们包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它的沸点。
学生实验,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一样的。
3、教师小结。实验效果很好,水和酒精的沸点就不同。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6.调查人们在扔垃圾时,主观上有没有把垃圾分类扔在桶里的习惯。
7.询问调查,过去宣城有而现在却很难看到的动物。
8.调查附近的几个快餐店,有多少家是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快餐店,一天要用去多少斤。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热胀冷缩
活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自制热气球
活
动
过
程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动
过
程
1、把装满开水的杯子盖拧紧了后,很难打开,但放到冷水中泡泡就很容易打开了。
2、学生说说其中的原理。
3、说说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解决的一些难题。学生明确了热胀冷缩的原理。理解了自然界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ຫໍສະໝຸດ 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光的折射
活
动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自制小贴画
活
动
过
程
材料:各种各样的贝壳、白卡纸、强力胶、蜡笔
科学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鸡蛋浮起来
活
动
过
程
1.在玻璃杯中倒入多半杯水。
2.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发现鸡蛋沉入水中。
3.在水中放入盐,观察发现随着食盐的放入,鸡蛋渐渐上升,最后浮出水面。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造成鸡蛋所受的重力大于水。对鸡蛋的浮力,所以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
科学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带电的气球
活
动
过
程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观察发现摩擦后的气球可以吸在头发上。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活动成员
兴趣小组学生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小风车
活
动
过
程
1.、教师出示今天的活动主题:小风车
2、介绍互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教师指导,制作小风车。(强调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4、玩风车,通过玩风车,体会风车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力的效果。学生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风车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产生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