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_开口

合集下载

第7章-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答案

第7章-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答案

第7章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7.1 概述1、风力发电包含了由风能到机械能和由机械能到电能两个能量转换过程。

2、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常用的发电机有异步发电机、双馈异步发电机、永磁或电励磁同步发电机。

3、异步发电机按转子结构分有鼠笼式异步发电机和绕线式异步发电机。

4、鼠笼式发电机主要用于定桨距风电机组。

5、按正弦曲线规律变化的电流(或电势)就叫正弦交流电。

6、感应电势的频率决定于同步电机的转速和极对数,熟悉公式P176,额定功率因数公式、额定输出功率公式、同步转数计算公式。

7、什么是同步转数:我国规定,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因此同步发电机的转速n和电网频率f之间具有严格的关系。

当电网频率一定时,同步发电机的转速为一恒定值。

为了保证发电机发出恒定频率的交流电,在原动机上都装有机械或电子调速器,实现转速稳定。

要使得发电机供给电网50Hz的电能,发电机的转速必须为某些固定值,这些固定值称为同步转速。

例如,2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3000r/min,4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1500r/min,依次类推。

只有以同步转速运转,同步电机才能正常运行,这也是同步电机名称由来。

8、同步电机的主要运行方式有三种,即作为发电机、电动机和补偿机运行。

9、获得励磁电流的方法称为励磁方式。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直流发电机作为励磁电源,另一类是用硅整流装置将交流转化成直流后供给励磁的整流器励磁系统。

10、发电机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SN (VA,kVA,MVA等)或额定功率PN(W,kW,MW等)-指电机输出功率的保证值。

额定功率PN-在额定运行条件下,发电机能发出的最大功率,单位kW。

额定电压UN-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电机定子三相线电压值,单位为V或kV。

额定电流IN-额定运行时,流过定子绕组的线电流,单位为A或kA。

功率因数-额定运行情况下,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

额定频率f-额定运行情况下输出交流电的频率。

额定转速nN-额定运行时转子的转速,单位为r/min。

7-1 开口机构

7-1 开口机构

综丝下端的小重锤回综。
第一节 开口机构 三、提花开口机构
1.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2)选综装置 由花筒、纹板、横针、横针板组 成。花筒由纹板(图7-21)包覆。 横针同竖钩垂直配置,数目相等, 且一一对应,每根竖钩都从对应 横针的弯部通过,横针的一端受 小弹簧11达到作用而穿过横针板 12的小孔再伸向花筒13的小纹孔。
综框联动式开口机构
第一节 开口机构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
(以织制平纹为例)
(2)开口周期图 AB弧线:综框在下方静止 CD弧线:综框在上方静止 B-C:上升弧线 D-A:下降弧线
开口
闭合
开口
闭合
综平
上方静止
综平
下方静止
第一节 开口机构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
(以织制平纹为例) (2)开口周期图
拉刀拉钩式、偏心盘回转式
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 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 达32页综框。
提花开口机构
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 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复动式提 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 花开口机构、电子提花开口机构 的升降,如1400号提花机。
一、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
第一节 开口机构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
(以织制平纹为例)
(1)作用原理 a.一个凸轮与吊综分别控制一页综框的下降、 上升。当织制平纹组织时,需要两个凸轮呈 180°相位差共轭配置,来控制平纹的两页综框。
b. 转子5受凸轮2大半径作用被压下时,综框10 下降;同时另一个转子4受凸轮1小半径作用而 上升,综框9通过辘轳8受吊综带的拉动而上升, 如此形成了一次开口。 c.梭口的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 作用臂的长短来决定。 d.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的外廓曲线形状决定。

机织学习题

机织学习题

机织学习题第一章络筒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是什么?2.络筒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筒子卷绕的方式有哪几种、各种卷绕方式的特点是什么?4.筒子成形由哪两种基本运动组成?完成两种运动的方式是什么?5.试述圆柱形和圆锥形筒子卷绕的基本原理。

6.何谓纱圈卷绕角?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7.何为传动点、传动半径?8.在1332型槽筒式络筒机上,计算当锥形筒子大小端直径为45/82、65/102、85/122(单位:mm)时的传动半径和平均半径的大小,并求其差值,根据实际差值的变化写出结论。

9.槽筒对筒子作摩擦传动时,若槽筒的表面线速度为600m/min,计算当筒子大小端直径为170/200、70/100、30/60(单位:mm)时,圆锥形筒子大小端圆周速度,并分析说明圆周速度与筒子半径的关系。

10.槽筒对筒子作摩擦传动时,圆柱形筒子、圆锥形筒子的纱圈卷绕角、纱圈节距随筒子直径的增加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11.试述影响筒子卷绕密度的主要因素,锥形筒子卷绕密度的分布规律,为实现卷绕密度的均匀应采取什么措施。

12.络筒时纱线为何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不当有何不利?13.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14.何为气圈、导纱距离、分离点、退绕点?15.说明退绕管纱的一个层级和整只管纱退绕时的张力变化规律。

造成管底退绕张力突增的原因是什么?16.络筒.常见张力装置的作用及对张力装置的要求。

累加法、倍积法、间接法的原理及各自的特点。

17.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理由。

18.简述纱圈产生重叠的原因,说明槽筒络筒机的防叠方法、重叠筒子对后道工序的影响。

19.简述清纱器的形式和工作原理,对比几种电子清纱器的主要工作性能。

20.常用的捻接方法有哪些?其工作原理如何?21.电子定长的目的是什么?其工作原理如何?22.络筒工序的工艺参数有哪些?确定各工艺参数的依据是什么?23.络筒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包含的内容是什么?24.试述自动络筒机发展的趋势。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7章--刘强--整理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7章--刘强--整理

第七章第一节降水的形成与诊断一、降水形成过程(一)一般降水的形成过程(有三个条件)1、水汽条件:水汽由源地水平输送到降水地区2、垂直运动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3、云滴增长条件: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前两个条件决定于天气学条件,是降水的宏观过程,第三个条件主要决定于云物理条件,是降水的微观过程。

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决定于云层厚度,而云层厚度,由决定于水汽和垂直运动的条件,所以在降水预报中,通常只要分析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即可。

一般任务云滴增长的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冰晶效应”可促使云滴迅速增长而产生降水,在中高纬度,这种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另一种是云滴的碰撞合并作用,尤其是云层发展较厚时,这种过程更明显。

(二)暴雨的形成条件凡是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50.0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

有三个普遍的主要条件,分别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另外还有一个地形条件,就是有利的地形条件。

1、充分的水汽供应暴雨是在大气饱和比湿达到相当大的数值以上才形成的,700hpa上比湿≥8克/千克(对北京来说,比湿≥5克/千克),是出现大、暴雨的必要条件;有了相当高的饱和比湿条件,还必须有充分的水汽供应,因为只靠某一地区大气柱中所含的水汽凝结下降量很小,因此必须研究水汽供应的环流形势。

2、强烈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只有在不稳定能量释放时,才能形成,因此暴雨预报必须分析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问题,研究形成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

二、水汽方程和降水率(一)水汽方程水汽方程是表示水汽输送和变化的基本方程。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称为水汽通量。

水汽方程表达式:此式说明,一个运动的单位质量湿空气块,其比湿的变化等于凝结率及湍流扩散率之和。

单位时间内,某一体积所含水汽的变化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水平方向上水汽的净流入量,垂直方向上水汽的净流入量,凝结量,湍流扩散。

(二)降水率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总降水量,称为降水率或降水强度。

工程传热学-第七章 气体流动

工程传热学-第七章 气体流动

qm
Ac f v
const
A1c f 1 v1

A2 c f 2 v2
dA dc f dv 0 A cf v
2、能量方程式
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1 2 q dh d (c f ) gdz w s 2
dz 0
w s 0
1 2 2 q h2 h1 (c f 2 c f 1 ) 2
c f ,cr ccr kpcr vcr
c f ,cr p 2k cr p0 v0 1 k 1 p0
k 1 k

按临界流速等于当地音速的关系,可以推得 对理想气体、定熵流动时:
cr
pcr 2 p0 k 1
dc f dA 2 Ma 1 A cf
当Ma>1时,超音速,dcf>0 dA>0,应该渐放。 因而当气体流速由小于 声速增加到大于声速时,整 个喷管应该由渐缩形的前段 和渐放形的后段组合而成,如图所示。这种 喷管称为拉法尔喷管或称缩放喷管。显然在 缩放形喷管的喉部即其最小截面积处,气体 的流速正好等于声速。
5.过程方程式
pv const
Tv
k 1
1 k k
k
dv dp k 0 v p
dv dT ( k 1) 0 v T
1 k dp dT 0 k p T
const
Tp
const
k 1 k
p2 T2 T1 p 1
pB / p0 cr pB / p0 cr
出口p2 pB 出口p2 pcr
其他计算和设计计算类似。

流体力学 第7章 不可压缩流体管道运动

流体力学 第7章 不可压缩流体管道运动

在节点4与大气(相当于另一节点)间,存在1— 4管段、3—4管段两根并联的支管。通常以管段 最长,局部构件最多的一支参加阻力叠加。而另外 一支则不应加入,只按并联管路的规律,在满足流 量要求下,与第一支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图7-16 枝状管网
管网计算基础
管网计算基础
(7-49)
求出管径d,并定出局部构件型式及尺寸。 最后进行校核计算,计算出总阻力与已知水头核对。
图7-2 孔口收缩与位置关系
2.孔口淹没出流
,求解得 ,则出流流量为
孔口淹没出流
2—2断面比C—C 断面大得多,所以
图7-5 孔板流量计 μ值
孔口淹没出流
【例7-3】 房间顶部设置夹层,把处理过的清洁空 气用风机送入夹层中,并使层中保持300Pa的压强。 清洁空气在此压强作用下,通过孔板的孔口向房间流 出,这就是孔板送风 (见图7-6)。求每个孔口出流的 流量及速度。孔的直径为1cm。
图7-1 孔口自由出流
孔口自由出流
由于水在容器中流动的沿程损失甚微,故仅在孔口处发生能量损失。图7-1所示 具有锐缘的孔口,出流与孔口壁接触仅是一条周线,这种条件的孔口称为薄壁孔口。 若孔壁厚度和形状促使流股收缩后又扩开,与孔壁接触形成面而不是线,这种孔口称 为厚壁孔口或管嘴。
无论薄壁、厚壁孔口或管嘴,能量损失都发生在孔与嘴的局部,称其为局部损失, 对比管路流动而言,这正是该流动的特点。
(7-39)
管路的串联与并联
将式(7-40)和式(7-38)代入式(7-37)中得到
(7-41)
(7-43)
管路的串联与并联
以上两式即为并联管路流量分配规律。 式(7-43)的意义在于,各分支管路的管段几何尺寸、局部构件确定后,按 照节间各分支管路的阻力损失相等的原理来分配各支管的流量,阻抗S大的支 管流量小,S小的支管流量大。

【安全课件】第7章室内火灾简介

【安全课件】第7章室内火灾简介
A fire in solid fuel which is heat-limited (energy-limited) or ventilation limited will smoulder.
A Heat-limited Smouldering Fire
A Ventilation-limited Smouldering Fire
When a fire occurs in free space, heat and smoke generated would be lost to the ambient (环境) rapidly. But for a compartment fire, most of the heat and smoke generated would be confin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mpartment.
After Ignition Two Kinds of Fires May Follow:
3.2 Flaming Fires
A flaming fire may develop immediately after ignition, particularly in cases of arson (纵火), or may develop from a smouldering fire after a delay which may be hours.
通风 通风因子 开口因子
1.Definition of compartment fire
A compartment fire (室内火灾) means a fire that takes place in a compartment.
A compartment is an enclosure with walls, roof and openings (such as windows and doors).

(完整版)(机织学)答案第七章、开口

(完整版)(机织学)答案第七章、开口

2. 常见开口机构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1)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可用2-8页综框。

2)多臂开口机构:织制比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用32页综框。

3)提花开口机构: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降,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

3.什么是经纱位置线和经直线?答: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自之口到后梁同有关机件相接触的各点连线称为经纱位置线。

如果D(经停架中导棒)、E(后梁)两点在B(织口)C(综眼)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将是一根直线,称为经直线。

5.何谓开口时间(综平时间)?何谓织机开口工作原图?答:开口时间是指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运动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即梭口由闭合转为开启的瞬间,亦即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闭口与开口的交接点。

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标注在织机主轴回转的圆周图上,即是织机开口工作原图。

7.从梭口形状分析,影响经纱拉伸变形的因素是什么?答:经纱拉伸变形主要是由开口引起的,此外还有上机张力,即综平时的经纱静态张力。

从梭口形状分析,影响经纱拉伸变形的因素有:梭口高度,梭口后部深度及后梁高度。

(1)梭口高度的影响A)经纱变形几乎与梭口高度的平方成正比;B)在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梭口高度以减少断头。

(2)梭口后部深度的影响A)在梭口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后部深度愈长,经纱变形量愈小;B)增加梭口的后部深度,经纱张力下降,断头降低。

(3)后梁高低的影响A)当后梁在经直线上,上下层经纱变形量=0,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形成等张力梭口;B)当后梁在经直线上方,上下层经纱变形量>0,下层经纱张力>上层经纱,形成不等张力梭口;C)后梁过高,开口不清(上层经纱张力小,下层经纱张力大);D)后梁过低,下层经纱张力不足,对梭子运动不利。

9. 什么是综框运动角?答:在织机工作圆图中,开口三个时期的长短,一般用织机主轴一回转中所占角度来表示,即: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梭织机梭口高度的确定: 有梭织机梭口高度的确定:
梭口满开,钢筘处于最后位置时, 梭口满开,钢筘处于最后位置时,上层经纱高于梭子前壁高 距离x,此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为: 度hs距离 ,此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为:h' =hs+x 梭子进( 梭口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h' 梭子进(出)梭口时,梭子前壁处的梭口高度 < 梭子的前壁高 度hs,经纱对梭子形成挤压
h’ hs x H
其挤压程度用挤压度衡量
hs − h' P= ×100% hs
根据x值的大小设计综框的开口高度 根据 值的大小设计综框的开口高度H 值的大小设计综框的开口高度 棉织机: 出梭口的挤压度分别为25 棉织机:进、出梭口的挤压度分别为 %和70 %
2. 梭口长度
1 1 d 2 经纱的拉伸变形: 经纱的拉伸变形: λ = ( + ) ⋅ h ± ⋅ h 2l1 2l2 l3
织机的分类: 织机的分类:
根据引纬方式分为: 根据引纬方式分为:
有梭织机: 有梭织机:使用传统的梭子引纬 棉织机:织造中厚 中厚型织物 棉织机:织造中厚型织物 毛织机:织造厚重 厚重型织物 毛织机:织造厚重型织物 丝织机:织造轻薄 轻薄型织物 丝织机:织造轻薄型织物 无梭织机: 无梭织机:使用新型引纬方式 喷气织机 箭杆织机 片梭织机 喷水织机 多梭口织机: 多梭口织机: 同时形成多个梭口, 同时形成多个梭口,引入多根纬纱
常用于低速提花开口机构
2. 全开梭口
梭口满开时,下一次开口: 梭口满开时,下一次开口:不需要变换位置的经 纱保持不动, 纱保持不动,只有需要变换位置的经纱才上升或 下降
h 综平
第1纬 纬 第2纬 第3 纬 第4纬 纬 1 2 3 4
t
特点: 特点:
(1)形成梭口时只有部分经纱在运动,能耗低、速度快 形成梭口时只有部分经纱在运动,能耗低、 形成梭口时只有部分经纱在运动 (2)开口过程中经纱受拉伸次数少,经纱断头少 开口过程中经纱受拉伸次数少, 开口过程中经纱受拉伸次数少 (3)综平时所有经纱可能不在一个平面,需设平综装置, 综平时所有经纱可能不在一个平面, 综平时所有经纱可能不在一个平面 需设平综装置, 处理断头
常用于凸轮或高速提花开口机构
半开梭口: 半开梭口:
由于开口机构的设计缺陷, 由于开口机构的设计缺陷,而出现的一种开口形式 缺陷 按全开梭口设计,但上层的经纱, 按全开梭口设计,但上层的经纱,闭口时略有下降
h 综平
第1纬 纬 第2纬 第3 纬 第4纬 纬
t
拉钩 拉刀
1
2
3
4
底板
特点: 特点:与全开梭口相近 常见于拉刀、拉钩式开口机构 常见于拉刀、
开口
引纬
打纬
开口
引纬
打纬
开口
引纬
打纬
第七章 开口
开口机构的任务: 开口机构的任务:
1.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为引纬做好准备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 2. 根据织物的交织规律,控制综框(综丝)的升降顺序 根据织物的交织规律,控制综框(综丝)
纬纱 1/1 平纹织物
Ⅱ Ⅰ Ⅱ Ⅰ 1 2 1 2 Ⅰ
第二篇 织造
织造:使经、纬纱相互交织, 织造:使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 织造的任务: 织造的任务:将纱线变成织物 织造工艺流程: 织造工艺流程: 梭口 钢筘
织物 胸梁 卷取辊 筘座 卷布辊 筘座脚 织轴 纬纱 织口 综框 综丝 经停片 眼
后梁 经纱
经纱从织轴上退绕出来,经后梁、经停片,综丝眼、钢筘、胸梁, 经纱从织轴上退绕出来,经后梁、经停片,综丝眼、钢筘、胸梁,卷 取辊, 取辊,最后卷绕到卷布辊上 织造过程 织物形成过程: 织物形成过程: 开口:综框上下运动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 上下运动, 开口:综框上下运动,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 引纬:引纬器将纬纱引入梭口 引纬:引纬器将纬纱引入梭口 打纬:钢筘向前运动 将纬纱打向织口, 向前运动, 打纬:钢筘向前运动,将纬纱打向织口,经纱和纬纱在织口处相互 交织,形成织物 交织, 卷取:卷取辊将织物引离织口,织物卷到卷布辊上 卷取:卷取辊将织物引离织口, 将织物引离织口 送经:织轴放送一定长度的经纱,保持适当的经纱上机张力 送经:织轴放送一定长度的经纱, 放送一定长度的经纱
织口
H1 H2
H3 H4
目的:使第1、3页综与第 、4页综的综平位置错开, 目的:使第 、 页综与第2、 页综的综平位置错开, 页综与第 页综的综平位置错开 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 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有利于开清梭口 应用:细特高密平纹织物(如府绸、羽绒布等) 应用:细特高密平纹织物(如府绸、羽绒布等)
二、梭口形成方式
开口过程: 开口过程:
开口阶段: 开口阶段:经纱由综平位置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 静止阶段: 静止阶段:经纱位于梭口满开位置静止不动 闭口阶段: 闭口阶段:经纱由满开位置回到综平位置
梭口形成方式:中央闭合梭口、 梭口形成方式:中央闭合梭口、全开梭口 1. 中央闭合梭口
每次开口,经纱均由综平位置出发,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闭口 每次开口,经纱均由综平位置出发,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 时,上下两层经纱都回到综平位置
2/2 斜纹织物
经纱
Ⅳ Ⅲ Ⅱ Ⅰ 1 2 3 4
开口机构的组成: 开口机构的组成:
Ⅱ Ⅲ
1. 综框(综丝)升降机构 综框(综丝)升降机构 Ⅳ 提综机构、回综机构组成 由:提综机构、回综机构组成 2. 综框(综丝)升降顺序控制机构 综框(综丝) 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三种形式 分: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三种形式
a c 1 1 + ) − h⋅( + ) 2l1 2l2 l1 l2
2
λ下= BC2 + C2 D − BC − CD
x2 简化公式: 1 + x ≈ 1 + 2
(| x |≈ 0)
2 2 = l12 + (h + a)2 + l2 + (h + c)2 − l12 + a2 − l2 + c2 ≈ h2 ⋅ (
h 综平
第1纬 纬 第2纬 第3 纬 第4纬 纬 1 2 3 4
t
特点: 特点:
(1) 各根经纱张力变化一致,可进行张力集中调节 各根经纱张力变化一致, (2) 综平时所有经纱在同一平面,挡车工处理断头方便 综平时所有经纱在同一平面, (3) 经纱运动频繁,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多,易发生经纱断头 经纱运动频繁,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多, (4) 梭口形成时,所有经纱都在运动,能耗大、不适于高速织机 梭口形成时,所有经纱都在运动,能耗大、
织机的组成: 织机的组成:
开口机构 引纬机构 打纬机构 卷取机构 送经机构(含经纱张力自动控制) 送经机构(含经纱张力自动控制) 断经自停装置 断纬自停装置 夹梭自停装置(有梭织机) 夹梭自停装置(有梭织机) 自动补纬机构(有梭织机) 自动补纬机构(有梭织机) 选纬机构(多色纬织机) 选纬机构(多色纬织机)
3. 半清晰梭口: 半清晰梭口:
织口
下层经纱处在一个平面内 上层经纱不处在一个平面内 特点:介于清晰梭口与非清晰梭口之间, 特点:介于清晰梭口与非清晰梭口之间,有梭织机常用
4. 小双层梭口(非清晰梭口) 小双层梭口(非清晰梭口)
不论在上层或下层,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1页综 不论在上层或下层,第3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页综,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页综,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2页综的经纱 第4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页综的经纱 页综的经纱高于第
开口机构的类型: 开口机构的类型:
1. 凸轮开口机构
综片数为: 综片数为:2 ~ 6页 页 可织制平纹、斜纹、缎纹等简单织物 可织制平纹、斜纹、缎纹等简单织物
2. 连杆开口机构
只能织制2页综的平纹织物(用于高速织机) 只能织制 页综的平纹织物(用于高速织机) 页综的平纹织物
3. 多臂开口机构
一般为16页综,最多可达 页综 一般为 页综,最多可达32页综 页综 可织制小花纹织物 可织制小花纹织物 综片数越多, 综片数越多,可织的花纹越复杂
λ与梭口长度成反比 与梭口长度成反比 经纱的相对拉伸变形:δ ≈ 经纱的相对拉伸变形:
λ
l1 + l3 × 100 %
真丝强力小, 真丝强力小,∴丝织机的后部梭口长度大 在织造高密织物时,可将后部梭口长度缩短, 在织造高密织物时,可将后部梭口长度缩短, 以增大经纱的张力, 以增大经纱的张力,使梭口更加清晰
织口
H2 H1
特点: 特点: 前部梭口上层经纱在一个平面, 前部梭口上层经纱在一个平面,下层经纱也在一个平面 前部梭口清晰,有效空间大, 前部梭口清晰,有效空间大,引纬条件好 综页数较多时,后几页综框的梭口高度大,经纱伸长大, 综页数较多时,后几页综框的梭口高度大,经纱伸长大, 易产生断头
L1 L2
吊综绳
三、梭口清晰程度
根据梭口满开时的清晰程度,梭口可分为: 根据梭口满开时的清晰程度,梭口可分为:
清晰梭口、非清晰梭口、半清晰梭口 清晰梭口、非清晰梭口、
1. 清晰梭口: 清晰梭口:
梭口满开时,梭口高度 与该页综到织口的距离L 梭口满开时,梭口高度Hi与该页综到织口的距离 i成正比
H1 H 2 = =L L1 L2
四、经纱的拉伸变形
(一)经纱拉伸变形的计算 经纱拉伸变形的计算
胸梁 A b a 织口 B C1 h C 综平 l1 C2 l2 l3 H 经停片 D c 后梁 E d
λ上 = BC1 + C1D − BC − CD
2 2 = l12 + (h − a)2 + l2 + (h − c)2 − l12 + a2 − l2 + c2 ≈ h2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