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窃读记》导学案鄂教版(new)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窃读记》导学案鄂教版(new)

1《窃读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2.能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①结合导学案,关注学习目标,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在书上批注(不少于3处),并独立完成“预习作业"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

②针对预习训练和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师的点拨。

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出错的地方要用红笔及时纠错。

1。

填写拼音或汉字。

众目睽睽..( )尴.()尬煞.( )有介事踉踉..( )跄跄 jī cháng()辘辘( )qīng pén()大雨 diàn( )起脚尖支chēng(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难堪尴尬难受), (涨羞映)红了脸.②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想法念头) (逼迫催)使我再度停下来.③有时我(挨靠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④我慌忙把眼睛(放搁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二、交流展示问题1:“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⑴偷;⑵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⑶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在本文标题《窃读记》中,“窃”的含义是什么?题目《窃读记》如何理解?问题2: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

快速默读全文的1——14自然段,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概括一下。

假装询问价钱—→()—→( )-→以雨天避雨为借口问题3: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林海音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教师点拨】三、引导探究探究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窃读记.导学案doc

窃读记.导学案doc

1、《窃读记》导学案【导学提示】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读精彩语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激情投入,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 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 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并认真做好批注。

本文的批注不少于4处,并写出你的理解。

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4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一、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两遍,在书中用“”找出本课的生字,用“”画出本文的四字词,用“﹌”线画出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描写……的动作词等。

用铅笔写出自己的体会,并过好下面的字词关和读文关。

(一)字词关:1、字(1)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画出下列生字词,多读几遍,再把带点字的拼音及词语抄写一次,可别抄错哦!qiâchǎo guōdiǎn窃.读()炒.菜()锅.勺()踮.起()yâyōâlán腋.下()哎哟.()饿.狼()贪婪.( )jùchōng yán zhòu惧.怕()充.足()屋檐.()皱.起()wǎn suān chēng guì一碗.()酸.痛()支撑.()书柜.()lù饥肠辘辘..()(2)正确地读出下面的生字和词语,并给字再组一个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再多读几遍。

窃.(窃.读)()炒.(炒.菜)()锅.(锅.勺)()踮.(踮.起)()哟.(哎哟.)()饿.(饿.狼)()惧.(惧.怕)()充.(充.足)()檐.(屋檐.)()皱.(皱.起)()碗.(一碗.)()酸.(酸.痛)()撑.(支撑.)()柜.(书柜.)()2、词: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窃读记》优秀导学案

《窃读记》优秀导学案

1.《窃读记》展练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我会有感悄地朗读课文。

我要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倍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3.我要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在車点部分作记号。

[学习重难点I1.课文主要rt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领悟一些表达的方法。

【学时安排】2教时。

【自学自练】(课前完成)1•通过上网、图书査阅林海音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有关背景,从而更好地了解、认识书籍《城南旧事》。

2•自读课文3遍以上(1遍有感悄朗读,2遍自山方式朗读人标记自然段, 并完成以下练习:(1)注音)窃炒锅踮哟饿惧充檐皱(2) 学习和理解以下词语: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我要多读儿遍。

)我把它们再写一写我能读准这些字词,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给加点字碗酸撑柜辨字组词。

3•通过学习生字词语,我能独立完成以下练习:以上词语中最难读的是(最难写的是((1)窃()锅()炒() 惧()踮() 砌()窝()秒() 俱()iffi( ) 切()蜗()妙() 飓()惦()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担忧()惧怕()充足()鼓励()(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贪婪()适宜()充足()饥肠辘辘(4.通过初步阅读课文,我能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林海音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读书的?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主要表现出了作者热爱读书、喜欢读书的?你从“贪婪、饥肠辘辘、倾盆大雨、依依不舍”等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2)作者为了要看到更多的图书,都采用了些什么方法?分别是:【课堂展练建议】第一课时主持人或老师: 介绍林海音。

1《窃读记》导学案

1《窃读记》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课文类型_精读课文主备人—姚启英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合作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
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2.解释带点的词语。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
..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
..的滋味!
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
..再读下去
的时候,我会知趣
..地放下书走出去。

3.填空
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寄语】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学习什么】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支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怎样学习】通过默读、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书的热爱。

【体验学习】(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遇到不懂的问题标出来。

(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

(再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的学生来说说听读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由评价的 同 学 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1、课文按照窃读的过程可以分成三大部分,怎样分?请概括段意。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作者为什么这样醉心于窃读,请自由读全文 找出两个关键句进行理解:(1)描写复杂矛盾心理的句子。

(2)体现读书重要性的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精 讲 点 拨【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Chăo cài chōng zújī’ èwūyán huán jìng ( ) ( ) ( ) ( ) ( ) Kǒng pàlĭyou zhīchēng gūlĭjùpà( ) ( ) ()()()2、比一比,再组词窃()碗()酸()吵()窍()婉()俊()烧()3、根据意思写词语●饿的肚子直叫。

()●形容雨下得很大,像用盆子倒下来。

()●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学习反馈】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或诗歌。

《窃读记》导学案(第二课时)编写:龚柳红单位:君堂镇大江中心小学【教师寄语】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学习什么】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的热爱、求知的的渴望并受感染。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4.学生能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作者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风格差异。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窃读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能独立完成课后阅读练习。
2.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提高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4.学生能在课堂讨论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理解《窃读记》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其文学特色和表达技巧。
2.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本课的新词汇,如:窃读、贪婪、享受等,并能在口语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3.学生能分析并背诵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提高对语文知源自的积累和感悟。2.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互动讨论
1.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师针对文章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展开课堂讨论。
2.设计意图:
提问法和讨论法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互动讨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学生对故事性的文章通常具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可以将文章的故事性作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道理,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情感体验。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窃读的概念,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内容:阅读《窃读记》全文,关注文章中的新词汇和优美句子,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

《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导学案

11.窃读记【学习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表达。

【学法指导】运用摘录和概括的方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自学互助】1.教材助读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等。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的的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5岁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

2.自学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窃.读()踮.脚()腋.下()尴尬..()..()狼狈贪婪.()屋檐.()撅.着()诅咒..()..()踉跄众目睽.睽()煞.有介事()饥肠辘.辘()(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四平八稳:废寝忘食:众目睽睽:饥肠辘辘:煞有介事:踉踉跄跄:若无其事:尴尬:(3)“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如果改为“偷读记”好不好?为什么?3.我的疑惑【展示互导】(请教师根据学生学情,结合“自学互助”环节,确定展示的内容和方式。

《窃读记》教案3篇

《窃读记》教案3篇

《窃读记》教案3篇《窃读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__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式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学习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3、学习主人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之精神二、重点难点: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检测自主学习成果,营造课堂氛围(2)、教师导语,为走进新课作铺垫(3)、交流作者资料2、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整体感知课文(1)、理解题意作为切入点,带动对全文的总体把握(2)、“我”为何窃读?以“这是一个讲述的故事”为题每人说一句话,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的.目的第二部分:多方梳理课文(1)、划出文中描写“我”窃读的语句,分析理解“我”当时的心情(2)、找出自己最感动的语段与同伴分享,并说明理由(3)、每人说话练习:“我是一个的人”,把握人物特点第三部分:细细品读课文(1)、质疑、讨论、解惑(2)、主旨概括3、结束、作业《窃读记》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2、了解倒叙的作用;3、继续训练学生圈划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概括总结的能力;4、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通过与自己优越的读书条件进行对比,加倍珍惜并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读书机会。

二、教学重点1、学习将两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的写法;2、加倍珍惜、充分利用并积极创造优越的读书条件。

三、教学难点1、品味其中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充分感受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2、__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四、教学突破口:对于课题的理解:“窃”的含义,“读”的心理,“记”的内容五、教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1、熟课文,查清生字生词,把握__脉络。

2、布置学生互相走访调查同学们的读书环境(包括学校和家中的,如家中藏书、班级图书馆、上网看书等),至少每人走访两人以上。

(二)导入新课:是的,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读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文,扎实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文内容。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读精彩语句,抓住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激情投入,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
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并认真做好
批注。

本文的批注不少于4处,并写出你的理解。

反复朗读文,力争把握主要内容。

3
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4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作者
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2词语理解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
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要求不高,只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

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难以实现。

【自学导航】
读一读,写一写。

(用你智慧的眼光发现文中重要的字词——本较难写的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积累下来,再通过组内交流补充)
2
请认真品读,说说文的主要内容,找出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的那句话并仔细品味。

【合作探究】
联系文研讨,感悟重点语句。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
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
本虽没有曲折的情节,可作者的内心却因窃读而波澜起伏。

这篇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对读书的酷爱,你能找出相关语句细细品读体会吗?
【练练测测】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是根据拼音写汉字。

目的(
)地
踮(
)起
暂(
)时
qiè读
锅shá
īháng辘辘ù

屋án
真suān 支hēng
qīng
pén大雨ī
ī不舍
2查查字典,“窃”有几种解释?你觉得在题里应该取哪一种?
【拓展提升】

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根据本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