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的和玺彩画和南派的苏氏彩画
【古建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彩画各时代特征

【古建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彩画各时代特征在我国的古建筑历史上,彩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建筑彩画是极富特色的装饰,在柱、梁、枋等处绘制图案花纹,在美化了建筑构件的同时,又增加木料防腐防蛀性能,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筑物寿命。
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彩画的雏形,六朝和隋唐时期则是彩画发展的高潮,到了宋朝,宋式彩画在《营造法式》中有专门的记载。
清朝,彩画发展到了高峰。
下边,一起来了解下彩画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发展和特征吧!1、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与建筑彩画此时期的殿堂和庙宇,均在墙壁表面施色涂饰,广泛流行墙面涂白,但也有佛寺中用红色涂壁的,如洛阳北魏永宁寺塔“内壁彩绘,外壁涂饰红色”。
南朝建康同泰寺和郢州晋安寺,也用涂饰红色的做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题材,仍沿袭汉制,以云气、仙灵、圣贤为主。
佛教题材的壁画,早期仅有维摩、文殊等诸菩萨相,至南朝梁武帝时渐趋兴盛。
近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此时期砖石墓内壁彩画更是丰富多彩。
建筑构件彩画,由于此时期地面木构建筑实物早已不存,故只能从绘画、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了解其概况。
《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胡统寺和高阳王寺的“朱柱素壁,甚为佳丽”、“白壁丹楹,窈窕连亘”,以及考古发掘的同时期墓葬材料等,可知其木柱多涂饰朱红色;《洛阳伽蓝记》记载及敦煌莫高窟的彩画情况是在门楼彩画云气纹和绘出神灵奇异之象,木塔之柱子和斗栱也施以彩画。
替木、散斗、栱和栌斗皆以土红为地,石绿界边,以黄色绘忍冬纹和流云纹。
柱子是在红地绿边内绘黄、黑和石绿相间的卷草纹。
随着佛教艺术的发展,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人了“晕”或“晕染”的绘画技法,如梁丹阳一寺门楣上所画凹凸花纹,为文献记载的“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常如凹凸,就视即平”相符。
这种画技在敦煌石窟中也有实例,即画青绿山头时,趁湿在石绿峰峦边缘加染石青,使二色相接,使二色形成渐进的过渡。
使单色涂饰更进一步,在木构件表面形成五彩缤纷的彩画(图1)。
2、隋唐五代时期彩画隋唐时期彩画艺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延岭一梁面彩绘装饰1、包袱式彩绘,如“苏式彩画”中心的包袱包裹在梁身上;2、梁枋上的彩饰多分布在中心和两边,中部称为“枋心”,枋心两头有如意纹的、回纹的,形式多样;3、枋心中彩画的内容随建筑性质的不同而不同;4、根据图案、用色的不同,大体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二、和玺彩画1、彩画中的最高等级,使用在主要的宫殿上;2、将梁枋全长分为三段。
中央部位为“枋心”,约占全长的三分之一,左右两端为“箍头”,“箍头”与“枋心”之间为“藻头”;3、三部分都用龙纹做装饰,枋心用行龙,左右相对,中有火焰宝珠,构双龙戏珠画面;4、枋心相邻的左右藻头中绘龙头在上的升龙或龙头朝下的降龙。
两端箍头绘正面端坐的坐龙;5、所有龙和各部位之间的线路贴以金箔,在蓝或绿的底子上闪闪发光,金碧辉煌所以“和玺彩画”也称为“金龙和玺彩画”;6、紫禁城的主要宫殿太和殿、乾清宫的外檐梁枋上都用“金龙和玺彩画”;7、交泰殿是皇后接受朝拜的殿堂,外檐梁枋上出现“龙凤和玺彩画”;8、次要殿堂梁枋上,枋心画龙,箍头画植物花草,称“龙草和玺彩画”;三、旋子彩画1、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的一种彩画,多用在紫禁城次要殿堂的梁枋上;2、布局与和玺彩画一样分为三部分,但藻提部分不画龙而画旋子花纹;3、标准的旋子花纹为圆形,内外由多层组成,中心圆为花心,也称旋眼,花心周围环以一层或两层花瓣,花瓣之外环绕一圈旋涡状额花纹称为旋子;4、从次要殿堂、宫门到群体建筑两边屋房,都用旋子彩画,分若干种;5、上下二层枋心,枋心一画龙纹,一画凤纹的称为“龙凤枋心旋子彩画”;一龙纹一锦纹的称为“龙锦枋心”;只画一道墨线的称为“一字枋心”;什么都不画的称为“空枋心”;6、彩画中金色的多少也有区分,用金处多的等级高,直至全部用金;四、苏式彩画1、从南方的包袱彩画发展而来,梁枋中部用圆形包袱覆盖;2、早期的包袱内多为简单的团花、锦纹,沈阳故宫的是龙纹,清代多为山水、人物、禽兽、植物花叶,不拘一格;3、藻头常用葫芦、桃、树叶、扇面、椭圆等形状作盒子,盒子内绘山水、人物动物、植物等。
苏式彩画PDF

清代皇家建筑苏式彩画苏式彩画简称苏画或苏作采自江南苏杭一带民间建貌笢筑彩画传统做法。
江浙自古盛产丝织图案花锦丰富、多彩笢。
宋《营造法式》画作多采锦纹为饰后世艳称貌痔「宋锦」、「宋龙」。
明清在江南设织造署统笢理苏松五府织造工业专为帝王舆服服务。
永乐修貌北京宫殿大量征用江南苏松五府工匠江南的民间艺术因昜痔此流传于北京。
随着一些艺术工匠进入京城把苏州式痔样的彩画带入了皇家建筑宫殿并与北方皇家建筑固有的彩画昜相融合成为官式彩画中的一种。
近些年来有的学者称其笢貌为官式苏画。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官式苏画最痔早要数清中期乾隆年间的遗物了。
如故宫的宁寿宫花园笢痔、北海的快雪堂等几座大式建筑及游廊的彩画。
清笢貌代中期官式苏画题材较多如山水人物、花鸟鱼笢痔虫、吉祥图案等。
到了清晚期西洋楼阁、戏出人物杂出其痔间渐失苏画原有的特色。
这种官式苏画与真正的貌笢苏州地区彩画相比差别很大原苏画基昜笢本形已没有了不是苏画的式样、苏州的昜痔画法它在题材、构图和装饰手法等方面都别具一格。
昜痔官式苏画主要装饰皇家园林建筑一昜笢般多应用于离宫别馆游憩之所中的亭、阁昜、轩、榭、垂花门、游廊等建筑。
紫禁城内的宁寿痔昜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后已烧毁、慈宁笢宫花园、御花园等几处园囿的彩画也是如昜此。
后来宫廷内比较重要的建筑如故宫皇极殿及后宫笢寝殿也广泛施用。
除此之外皇家敕建的痔笢某些寺院的生活区、清朝皇帝的行宫及王府的宅院也采昜貌用官式苏画。
《清工部工程做法》昜上列举了三种苏式彩画的类型如「花锦枋心苏式笢昜彩画」即方心式苏画「福如东海苏式彩画搭貌笢袱子」即包袱式苏画「桁条刷粉三青地仗海墁昜花卉」即海墁式苏画。
这是发现最早的关于苏式彩画类痔昜型的描述。
◆枋心式苏画痔昜枋心式苏画是清代皇家园囿建筑彩画中的主要类别痔貌其主要特征是主体框架线与官式彩画的昜笢另一种类别——旋子彩画是近似的。
在建筑的笢每一开间上架大木檩、垫、枋构件的痔两端画两条大约100毫米宽的带子称为箍头痔两端箍头内侧的画面分三部分即三停中间带圆弧形头的笢长方形画框称为枋心枋心到两端箍头内侧的部位称为貌找头找头内大多画锦纹、团花、卡子、痔聚锦、黑叶子花卉等纹饰枋心内大多画笢昜龙纹、凤纹、西蕃莲等纹饰在清中期从卡子的痔笢组合上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无卡貌子枋心式苏画在梁枋大木的两端箍头内侧的找头部位不貌痔绘卡子纹饰只装饰锦纹地或素地其间绘团花、聚锦貌痔、黑叶子花卉、博古、海棠盒及开光等图案。
官式彩画的分类

官式彩画的分类
哇塞,你知道官式彩画有哪些分类吗?这可真是超级有趣的知识呢!
官式彩画呀,主要可以分成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这三大类。
先来说说和玺彩画吧,就像皇宫里的那一身身华丽龙袍!故宫里好多宫殿的建筑上都能看到它呢。
那精美的图案、鲜艳的色彩,简直让人惊叹不已!你想想看,那些龙啊、凤啊在建筑上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要飞起来一样,这得多震撼啊!
再讲讲旋子彩画,好比是一位优雅的舞者。
它的图案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那种美感真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你去过那些古建筑群吗?看到旋子彩画的那一刻,你一定会被它吸引住,心里不禁会想:“哇,这也太美了吧!”
苏式彩画呢,就像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它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花鸟鱼虫,还有各种故事场景呢。
这不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吗?活灵活现,特别有意思。
你可以想象一下,走在一座古老的园林中,抬头看到苏式彩画,是不是会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呀?
官式彩画的每一种分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们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啊!无论是那威严庄重的和玺彩画,还是那优美灵动的旋子彩画,亦或是那充满生活趣味的苏式彩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展示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欣赏、保护它们,让这些美丽的彩画一直流传下去啊!。
中国古代建筑:宫殿内陈设

宫殿内陈设
课件提纲
一、彩画 二、藻井 三、宝象、仙鹤和香亭
彩画
(一)和玺彩画: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 卉图案,沥粉贴金,等级最高。
(二)旋子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等级 次于和玺彩画。
(三)苏式彩画: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等,等级低于前两种。
三者区别:和玺彩画等级最高,以龙凤锦纹为主题,用于最高级建筑, 如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和后三宫;旋子彩画等级其次,以旋子花为主题,用于 宫殿中次要建筑;苏式彩画又称“园林彩画”,以山水、花卉、禽鸟、人物 为主题,多见于园林和民宅。
彩画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彩画
苏式彩画
藻井
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汉族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
藻井
宝象、仙鹤和香亭
(一) 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 (二)仙鹤象征长寿; (三)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宝象、仙鹤和香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御座 蟠龙金柱
宝象
雕梁画栋话彩绘——试论古建彩绘中的南北差异

关键词 : 古建彩绘; 南北风格; 差异 与融合 苏式彩绘 除了有生 动活泼的图案 外 , “ 包袱” 内还 有人物 、 故事 、 中国最早的建 筑皆为木架构 , 也许 , 最 初的木屋 , 只是 为了遮风 山水等 。 典型 的苏式彩绘是将檩枋联在一起 , 画成半 圆形 的“ 包袱” , 挡雨 。 但, 渐渐 的木屋有 了别致 的造型 , 又在别致 的造型间附上彩色 内层 “ 烟云” , 外层 “ 托子” 。 金琢墨苏画 : 这是苏式彩绘 中最华丽的一 斑斓 的纹样 , 给肃穆 的建筑穿上华 美的外衣 , 这便是彩绘 。 种, 用金量大 , 包袱 内的画面很 精致 。金线苏画 : 这是一种常用的苏 主要线条用贴金法 。 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 。 这些苏画 内均无 彩绘是于木构表面涂绘 的色彩装饰画 。 它 的实际作用一是装饰 式 彩绘 , 建筑 , 二是保 护木构 。 明清两代在施绘彩画时 , 先在木构表面涂上厚 大型包袱 , 花型 、 图案等也较简单。 厚一层 以猪血 、 面粉 、 桐油 、 砖粉等材料组合 的一种 如混凝 土一样的 4南 此 差异 保 护壳 , 专业术语称为地仗 , 它 既保 护了木构 , 又装饰 了木 构 , 二者 从历史 文化背景上 , 南北方文化素养存在差异。南方文人多 , 读 书人多 , 他们追求颜 色不 炽烈 、 色彩不鲜艳 , 于是就把建筑装饰转 向 是相辅相承 的。 砖雕 、 木雕 、 石雕 。即便有 了彩画, 象苏 州地方彩 画 、 浙江 雕梁 和画栋 , 就是指建筑表面装饰彩画 。 很多人认 为 , “ 雕梁 ” 多 了建雕饰 : 指南方 而“ 画栋” 侧重于北方 , 但是 , 不管雕梁还是 画栋 , 在彩绘 的形 彩画 , 颜色一般 比北方彩画要淡雅 的多 , 纹式也纤 细的多 , 不是那种 式风格 , 南北方都有差异。 以明清皇家宫殿为代表 的北方彩绘 , 多 以 大红 、 大绿 、 龙、 凤纹样。 大都以各种 编织 的锦纹 、 写 生的花鸟为 主的 青蓝 , 大红 、 大绿 、 鎏金 、 龙、 凤纹样 为多 , 有 锦纹 、 吉祥图案 、 写实花 装 饰 。 卉。 形式规范化 , 程式化 , 多用金 , 且色彩华 贵艳丽辉煌 。 而以清雅文 从地 域地 理学上 , 由于 气候原 因, 中国版 图上 , 南 北方 温差很 人为代表的南方 园林彩绘 , 基 本都是锦纹 。形式 多以设色 自由, 素雅 大 , 南方 四季如春 , 常年 一片青绿 , 不缺少 颜色 。而北 方 , 漫长 的冬 天, 树、 植物 、 花草枯萎 了, 风景一 片素淡 , 需要颜色 的衬托 。正因为 无华, 少用金 。所以 , 素有“ 南素雅 、 北艳 丽” 之说 。 2北 方 彩 绘 的 特 点 地理上 的差异 , 就形成南方彩画多素雅少 , 北方彩画多艳丽 。 北方彩绘 , 大气 , 色彩艳丽华美 , 金碧辉煌 。其代表首选 和玺彩 5南 北 融合 画, 其次是旋子彩 画。 古建彩绘 , 尽管最初南北风格形成 时有所差 异 , 但是 , 经历历 史 2 . 1 和玺彩 画 发展 的变迁 , 又渐渐相互影 响相互融合。 例如苏式彩画 , 传人北方宫 以和玺彩画为代表的北方宫廷彩绘 , 是 彩绘 等级 最高级。用于 廷 , 形成 了新 一派彩画 “ 官式苏画” 。 在明永乐年 间北京城营修宫殿 宫殿 、 坛庙等大建筑 物的主殿 。梁枋上 的各个部位是 用“ 口” 线条分 时 , 大量征用江南 工匠 , 苏式彩画 因之传人北方 。历经几百年变化 , 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 白粉或加晕 。用青 、 绿、 红 苏式彩画的图案 、 布局 、 题材及设色都发生 了变化 , 与原江南彩画有 三种底 色衬托金色 , 看起来非常华贵 。 了不 同, 尤 以乾隆 时期 的苏式彩画 , 艳丽装饰华 贵 , 称“ 官式 苏画 ” 。 和玺彩画主要用 于紫禁城外朝 的重要建筑 以及 内廷 中帝 后居 紫禁城 的很 多内廷 花园都画有苏 画 , 当年 慈禧 特别喜欢苏 画 , 将其 可 以说是苏式彩绘 住的等级较 高的宫殿 。太和殿 、 乾清官 、 养心殿等宫殿 多采用 “ 金龙 居住的宁寿宫等处该作苏 画。颐和 园中的长廊 , 和玺彩 画” ; 交泰殿 、 慈宁宫等处则采用 “ 龙凤 和玺” 彩画; 而太和殿 的展览画廊。 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堪称精美 , 红楼一梦 中的宝钗扑蝶 、 前 的弘义阁 、 体仁 阁等较次要 的殿 宇使用 的则是龙草和玺彩画。 晴雯撕扇 等情 节极为生动 。又如苏州太平天 国忠王府 内的苏式彩 2 . 2 旋 子 彩 画 画, 其华 丽 , 讲究程度可以看 出, 北方 皇家宫廷彩绘 的风骨 。 结 束 语 在 明清 官式 建筑中 , 旋 子彩画运用最 广 , 常 见于宫殿 、 衙署 、 寺 观、 坛庙 、 园林等各类 建筑 。就 三段 构图 、 大线分划 和找头 的一整二 彩绘 , 是 中国古代建 筑与艺术结 合的经典产 物 , 历经千 百年 形 破等特点来说 , 旋子彩画最晚在 明初就 已定型 , 清代进一步程式化 。 成 了 自己的风格和地位 , 集历史 、 人文, 艺术 , 绘画 、 建筑 多重 元素于 身, 它的价值无法估量 。 它 的文化 内涵 , 艺术价值值得我们长期探 传 承关 系是显而易见的。 旋子彩绘是用或 圆润饱满 、或 流畅柔韧 的各 色线 条旋 转盘结 究 和思 考 。 而成 , 带 给我们 的却是满 眼的瑰丽奇巧 , 眩 目迷幻 。旋子彩绘 比和 玺、 苏式彩绘的形成时间都早 , 是 中国建筑装饰史上使用 时间最长 , 使用范围最 广的彩绘种类 。 表现形式上仅次于和玺彩 画 , 有 明显 、 系
古建筑彩画知识之一:和玺彩画

古建筑彩画知识之一:和玺彩画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装饰图案,清代时彩画发展达到了顶峰,主要形成了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三种主要形式。
如今清代留存的古建筑最多,所以清代彩画也最常见,无论是参观故宫、颐和园还是江南园林,到处可以见到清代的彩画,这些彩画构成了欣赏古建筑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以清代彩画为例,分别从欣赏角度,相关构件、名称和技法等方面对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做一简单介绍,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中等级最高的,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
藻头呈“Σ”型,图案多以龙纹为主,枋心多是二龙戏珠,藻头上绘制升龙或降龙,比较长大的藻头也绘制生龙和降龙的二龙戏珠,箍头上绘制坐龙。
和玺彩画的主要纹样和线条都贴金,金线边缘衬以白线,显得明快亮丽、富丽堂皇。
故宫太和殿梁枋上的彩画都是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还细分为金龙和玺彩画、龙凤和玺彩画和龙草和玺彩画。
金龙和玺彩画的主要图案全都是龙,龙纹周围还常配以云纹或者火焰纹,金龙顿生腾云驾雾之感。
金龙和玺彩画用金量极大,不仅龙纹贴金,主要线条也贴近,金碧辉煌,尽显皇家气派,只用在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之上。
故宫的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等宫殿多采用金龙和玺彩画。
龙凤和玺彩画从形制上看略低于金龙和玺彩画。
枋心、藻头、盒子等部位以龙、凤为主题纹样交替构图,枋心内有二龙戏珠、双凤昭富、龙凤呈祥等组合形式。
故宫交泰殿、慈宁宫等采用“龙凤和玺”彩画。
龙草和玺彩画从形制上又略低一些,用于较为次要的宫殿建筑,如太和殿前的弘义阁、体仁阁等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就是龙草和玺彩画。
较高建制的喇嘛教建筑也用龙草和玺彩画。
龙草和玺彩画的图案主要有龙纹和大草纹构成,枋心、藻头、箍头都有草纹出现,一般是绿地儿画龙,红地儿画草。
大草还常与法轮相配,叫做法轮吉祥草,或者叫做“轱辘草”。
(本文转自本人张华杰l老师,希望老师的文章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
清式彩画名词解释

清式彩画名词解释清式彩画,亦称“宫廷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风格,是以龙和玺作为主要的特征,但比龙和玺有更强的政治色彩,为清代帝王的建筑专用图案。
这种彩画的构图十分严谨,线条都向中间靠拢,只有外缘保留很宽的空白。
1、和玺彩画。
也称“御用和玺彩画”,是用多种图案组成的。
内容主要有龙纹、象纹、祥云纹、莲纹、蕉叶纹等,一般施于内檐及堂屋重檐上,构图复杂,用色丰富。
2、旋子彩画。
又名“和玺彩画”,主要是直线图案,由许多个小方块排列在一起,小方块中间穿以连续花纹,如同一个个花篮,故称“旋子”,如此构成的图案,叫做“旋子彩画”。
主要施于天花、斗拱和藻头。
其形式轻盈活泼,用色较淡雅,线条疏朗明快,表现出一种清新活泼的气息。
2、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属平涂类,以多层多色的“和玺”或“旋子”彩画为多,其彩画是用大笔刷蘸各色平涂而成。
3、苏三彩,又称素三彩。
在陶瓷工艺的基础上,将色釉三种(黄、绿、紫)调合成色,以瓷质造型,烧制成的素三彩器物。
4、珐琅彩。
珐琅彩又称“料彩”、“料器”。
它是在胎上先施一层浅蓝色的玻璃白釉,再绘画各种图案,最后入窑低温烧烤而成。
5、五彩。
五彩是以红、黄、绿、紫和蓝(翠)为主,所以称之为“五彩”,又称“硬彩”,因它不用青花勾勒线条,全部是用各种颜色填绘轮廓,再经低温焙烧而成,故无论在色彩上还是烧成上都比粉彩更胜一筹。
3、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也叫“玉作”彩画,它与和玺彩画相反,是以直线图案为主,线条疏朗明快,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气息,因而在清代建筑彩画中运用很广泛。
在这里介绍的是另外一种彩画——“苏式彩画”。
3、旋子彩画以圆形图案为主,这种彩画的色彩较单一,没有和玺彩画那样繁杂艳丽的感觉,却具有宁静安详之美,且体现了满族民俗的含义。
4、福寿喜三星彩画。
福寿喜三星彩画由福、禄、寿三星彩画衍化而来。
清朝时期的彩画也比较复杂,但这种由三个吉祥文字组成的图案多是对称出现,因而叫做“福、禄、寿”三星彩画,它寓意着福、禄、寿,用于门两侧或顶棚,寓意吉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派的和玺彩画和南派的苏氏彩画
调
研
报
告
视觉:1104
姓名:陈铭文
古建筑彩绘分类
旋子彩绘:旋子彩画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为简单不成熟,如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梁枋彩绘,但对下一代的明清建筑旋子彩画起到了奠基作用。
明代迁都北京以后,开始大兴宫殿及寺庙建筑。
从此彩画工艺在建筑上的应用逐步扩大、图案题材多变,为建筑彩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旋子彩绘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绘,在构图上也有明显区别,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
这种彩绘用途极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
和玺彩绘:玺彩绘是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
梁枋上的各个部位是用特别的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和加晕。
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
苏式彩绘:苏式彩绘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四合院。
苏式彩绘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
颐和园中的长廊,应是苏式彩绘的样板画廊。
地方彩画:地方彩画是根据国内局部地方习俗审美的一种彩画技术。
多由苏轼,旋子,和玺彩画演变而成。
其美观程度与其他彩绘效果大致一样,却体现了当地的特色习俗与审美。
地方彩画的规矩性模糊,并不与其他彩画的规矩性强。
古建筑彩绘鉴赏
旋子彩画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为简单不成熟,如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梁枋彩绘,但对下一代的明清建筑旋子彩画起到了奠基作用。
清代在明代建筑旋子彩绘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使建筑彩绘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旋子彩绘颇为盛行,成了当时庙寺建筑彩绘的主要形式。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了规制。
无论是图案的线路、做法、设色,题材以及用金最多寡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
和玺彩绘是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
和玺彩绘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及龙草和玺之分。
龙凤和玺的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
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
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
苏式彩绘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四合院。
苏式彩绘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
颐和园中的长廊,应是苏式彩绘的样板画廊。
金琢墨苏画是苏式彩绘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金线苏画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绘,主要线条用贴金法。
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
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
彩绘木雕
彩绘木雕属于观赏性木雕,是陈列、摆设于橱、窗、台、几、案、架之上,供人观赏的小型艺术品。
它是利用立体圆雕或半圆雕的工艺技术雕制,产品形象逼真、生动可爱、色泽鲜艳,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历史人物等。
世泽彩绘木雕倍受市场青睐和市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