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一课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音乐第一课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音乐第一课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音乐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音乐基本概念:音高、音符、拍子、节奏等。

2. 认识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3. 能够识别简单的旋律,并能够演唱。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音高、音符、拍子、节奏等。

2. 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3. 简单的旋律识别和演唱。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音乐教学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符、拍子、节奏等,并让学生模仿口哨声、拍拍手、鼓掌等方式进行音乐鉴别练习。

2. 学乐器: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例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钢琴分为黑键和白键两种,黑键指的是那些短小的键盘,也称半音阶键。

吉他主要有三种弹奏方法:扫弦、拍弦和弹拨。

小提琴是一种弓弦乐器,通常由四根弦组成,分别是 G 弦、 D 弦、 A 弦、 E 弦。

3. 旋律演唱: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认真听,并请志愿者上讲台演唱。

在提升学生识别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

4. 小结:总结刚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音乐概念、乐器名称、演奏方法以及演唱的旋律。

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音乐鉴别练习,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听辨法:让学生通过听、分析并筛选出所听到的信息,识别音乐概念和旋律。

3. 互动探究法: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乐器的音色、演奏方法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互动讲解: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进行讲解、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3. 以歌曲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易于理解、充满活力的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轻松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情感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准确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以及简单旋律的识别和演唱,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优秀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推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音乐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

3.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了解音乐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培养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

3.如何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四、教学准备1.音乐教案。

2.音响设备。

3.乐器及其它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小学音乐教育开学第一课,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音乐和音乐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引入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介绍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我们要让学生了解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音乐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音高、节奏、旋律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品味这些概念背后的美妙之处。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乐器的使用,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通过简单的演奏示范,让学生感受到乐器演奏的美妙之处。

接着,我们要让学生了解音乐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和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合适的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孩子的学习和综合能力。

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自然地接受音乐教育。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接着,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不断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学习方式,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开学音乐第一课教案8篇

开学音乐第一课教案8篇

开学音乐第一课教案8篇开学音乐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内容分析:旋律的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内容选自选自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1)》,该单元选择了一首经典的根据《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改编而来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我们大家跳起来》为c大调,3/4拍,a+b+a+b1的一段体结构,旋律明快,情绪活泼,是一首能清晰表现出旋律进行的歌曲。

教学对象分析:这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从认知角度接触音乐中的“旋律”要素,在以往的`两年多音乐学习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唱了许多歌曲,也能进行一般的视谱,对旋律的进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同时三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求知欲强,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应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目标:1、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2、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教学重点:学习旋律的进行,理解“级进、跳进、同音反复”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教学课时:10—15分钟(微型课)教学准备:卡片、钢琴、ppt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

2、打手势唱歌谱。

(1)唱歌谱第一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提示做到“音唱准、拍要稳,手势也要对”。

(2)唱歌谱第二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因第二乐句音型相对密集,教师应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3)齐唱第一、第二乐句歌谱并打手势,请能力强学生到前面做小老师。

3、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

(1)旋律进行的引出师:同学们,刚才在你们的手势里,已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旋律进行的三种形态—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2)思考、观察并找出旋律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a.教师打手势演示,学生也同时打手势并观察,共同找出第一乐句前1、2小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b.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第二乐句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3)学生分组练习a.将学生分四个小组,边做手势边讨论,每组负责2个小节,找出第三、第四乐句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教师指导。

2024年中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课件

2024年中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课件

2024年中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课件开学第一课:音乐的魅力一、教学内容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一册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2. 乐理知识;3. 音乐欣赏;4. 音乐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音乐符号的识别,音高的判断。

重点:音乐的基本概念,乐理知识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黑板。

学具:乐谱、音符卡片、音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首动听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音乐基本概念讲解:介绍音乐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3. 乐理知识讲解:音、节奏、节拍、音符、休止符等。

4. 音乐欣赏: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识别音乐符号,判断音高。

6. 音乐创作: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板书设计音乐的基本概念1. 音乐的定义2. 音乐的特点3. 音乐的分类乐理知识1. 音2. 节奏3. 节拍4. 音符5. 休止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乐理知识。

答案: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声音为载体,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乐理知识是音乐的基础,包括音高、节奏、节拍、音符等。

2. 作业题目:请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赏析。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乐理知识,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起源、特点和分类,掌握了音高、节奏等基本要素。

在音乐欣赏和创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音乐知识,欣赏更多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同时,可以尝试进行音乐创作,将所学的乐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音乐课程标准》第一册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2. 乐理知识;3. 音乐欣赏;4. 音乐创作。

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0篇)

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0篇)

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0篇)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1活动内容:歌唱歌谣《虫儿飞》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XX|X—X—|,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2【活动目标】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样子。

2、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感受音乐表演活动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第一课溜溜山歌》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一课溜溜山歌》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一课溜溜山歌》五年级下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美丽的山歌》,具体内容包括:1. 溜溜山歌的歌词学习与演唱;2. 分析溜溜山歌的旋律特点;3. 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4. 了解溜溜山歌的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溜溜山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地演唱;2. 培养学生对二声部合唱的兴趣和初步合作能力;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协调与配合;2. 教学重点:溜溜山歌的歌词、旋律及背景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溜溜山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2)邀请学生分享对山歌的认识和印象。

2. 歌曲学习(1)教唱溜溜山歌,逐句教唱,注意歌词的吐字、发音;(2)分析溜溜山歌的旋律特点,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3)分组练习,进行二声部合唱。

3. 例题讲解(1)讲解溜溜山歌的二声部合唱技巧;(2)示范合唱,让学生跟随练习。

4. 随堂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溜溜山歌;(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3)小组合作,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2)拓展了解其他地区的山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第一课溜溜山歌》2. 内容:(1)溜溜山歌歌词;(2)溜溜山歌旋律;(3)二声部合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溜溜山歌,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溜溜山歌,并进行二声部合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族音乐,了解我国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协调与配合;2. 歌曲学习:逐句教唱、歌词吐字、发音及正确呼吸方法;3. 例题讲解:溜溜山歌的二声部合唱技巧;4. 作业设计:二声部合唱练习。

小学音乐课件第一课小红帽课件

小学音乐课件第一课小红帽课件
分析《小红帽》歌曲的节 奏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 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旋律模唱
音高感知
通过模唱简单的音阶和旋律片段,帮助学生建立 音高概念,熟悉不同音高的声音特点。
旋律模仿
教师演唱《小红帽》歌曲的旋律片段,学生模仿 并跟随演唱,逐渐熟悉并掌握歌曲的旋律。
歌曲旋律分析
分析《小红帽》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程跳进、 同音反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歌曲。
达。
学生谈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和体会。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歌曲,如旋律的优美、节奏的明快、歌词的生动等。
04 歌曲学唱与指导
发声练习
呼吸练习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通过深呼吸和慢呼气来放松身体 和喉咙。
发声器官准备
引导学生了解发声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并进行简单的口腔、喉咙和 舌头运动。
完整聆听歌曲
播放《小红帽》歌曲, 让学生完整聆听一遍。
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轻 轻拍手或点头,感受 歌曲的韵律。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 旋律、节奏和歌词内 容。
分段欣赏歌曲
将歌曲分为若干段落,逐段播放 并讲解。
针对每个段落,引导学生关注不 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的起伏、
节奏的变化、歌词的意境等。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
创作年代
歌曲创作于20世纪初,与童话故事的 流传几乎同步,成为儿童音乐中的经 典之作。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
歌曲《小红帽》的曲作者为巴西 作曲家和音乐家,是巴西儿童歌
曲的杰出代表之一。
代表作品
除了《小红帽》之外,他的代表作 品还包括《小星星》、《摇篮曲》 等,都是广受欢迎的儿童歌曲。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1课 古风新韵 《但愿人长久》课件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1课 古风新韵 《但愿人长久》课件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 这一轮明月!
明月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弟弟 父亲
zhé
苏辙
xún
苏洵
苏轼
“三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 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 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思念弟弟, 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 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 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 呢?……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 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 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 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 么亮呢?……
思念 埋怨
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 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 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 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 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 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 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 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小提问
当地的人们在过 节时的心情是怎 样的?而苏轼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 绪 不 宁
1苏轼是怎样过中秋的?从哪能看 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DRD格式--可编辑--
第一课《茉莉花》1
教学目标: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

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

教学难点:
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 2004 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生:茉莉花 2 、谈谈感想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 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二、唱花 -- 学唱歌曲《茉莉花》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
看:( CAI 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 2 、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
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

让我们都变成一只
美丽的蝴蝶,尽情的吮吸这芳香的花蜜吧!
(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 3 、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①指导学生用柔
美的声音演唱歌词
师:你们刚才的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也一定唱得更美。

②解决歌唱难

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我来将你接下,送给别人家。

”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

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乐句,
感受八分休止符“03”。

③表现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

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力度
加强,更加深情的赞美。

④随 CAI 有感情地渲唱歌曲。

三、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引导学生从速度、歌词、情绪、语言、演唱方法等艺术要素出发,挖掘江苏和河北两首《茉
莉花》的不同特征。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茉莉花》,流传最广的是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

(CAI 出示两首茉莉花的歌谱及音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