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2010-2019年)物理真题精选分类汇编专题01 直线运动(word含答案)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直线运动》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直线运动》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选择题:1.(2019•海南卷•T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 2。
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A.10mB.20mC.25mD.5om2.(2019•全国Ⅲ卷•T7)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kgB. 2s~4s 内,力F 的大小为0.4NC. 0~2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3.(2019•全国Ⅰ卷•T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 4.(2018·浙江卷)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A. 速度、位移B. 速度、路程C. 速率、位移D. 速率、路程5.(2018·新课标I 卷)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6.(2018·浙江卷)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
十年高考物理试题汇编直线运动部分

一.2012年高考题精选1.(2012·上海)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取10m/s2)()(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 (2012·海南物理)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 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
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是3.(2012·山东理综)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4. (2012·江苏物理)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6. (2012·上海物理)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 -t 关系如图所示。
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
二.2011年高考题精选1.(2011海南物理)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2011安徽理综卷第16题)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2。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01 直线运动(解析版)

10年高考(2010-2019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1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3年)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解析】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s-t图象。
较容易。
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相同,此前a车在前b车在后,由图象斜率可知,b车速度大于a车,因此,是b车追上a车。
由于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因此,a车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b车先是减速运动,速度减至零后又开始反方向的加速运动。
t2时刻两图象的斜率一正一负,两车速度方向相反。
选项AD错误BC正确。
【答案】BC【注意】注意s-t图像斜率的正负。
2.(2016年)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解析】设在t =3s 时两车的位置坐标为0,则因为从t=1s 到t=3s ,两车位移相等(图象中的面积相等),所以在t=1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A 错误;从t=0到t=1s ,甲车的位移为m 52110=⨯,乙车的位移为m 5.12121510=⨯+,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B 正确;t =2s 时,两车速度相等。
并不是并排行驶,况从t=2s 到t=3s ,两车的位移不等,所以C 错误;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t=1s 到t=3s 两车的位移大小,即m x 40223010=⨯+=(以甲车计算),所以D 正确。
【答案】BD【点评】本题考查v -t 图像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中等。
专题01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历年高考物理真题精选之黄金30题(解析版)

近十年高考物理真题精选之黄金30题专题01 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一、单选题1.(2021·浙江·高考真题)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C.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答案】A【解析】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猫看做质点,选项A正确;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旋转球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C.研究图丙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鸟儿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马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2.(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排列并保持“70”字样编队从天安门上空整齐飞过。
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则()A.以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B.以乙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C.以甲为参考系,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都是静止的D.以乙为参考系,“70”字样编队中所有直升机都是静止的【答案】D【解析】AB.甲和乙相对静止,所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相反以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故AB错误;C.观众相对甲有位置变化,所以以甲为参考系,观众是运动的,故C错误;D.乙和编队中的直升机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乙为参考系,编队中的直升机都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3.(2021·辽宁·高考真题)某驾校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沿直线路段练习驾驶技术,汽车的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 .D .【答案】 A 【解析】x t -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速度,在10~t 时间内,x t -图象斜率增大,汽车的速度增大;在21~t t 时间内,x t -图象斜率不变,汽车的速度不变;在23~t t 时间内,x t -图象的斜率减小,汽车做减速运动,综上所述可知A 中v t -图象可能正确。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全集汇编附答案(1)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全集汇编附答案(1)一、选择题1.2019年9月13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海域。
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
如图是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舰在0~66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7.5 m/s B.美舰在6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美舰在66~96 s内运动了225 m D.美舰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那么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24m B.25m C.96m D.96m或24m3.将质量为1kg的物块从距地面20m处自由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sg=,则物块在落地前1s内重力做功的功率为()A.100W B.150W C.175W D.200W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s时刻图像乙的切线交时间轴t=1.5s点处,由此判断质点乙在t=0时刻的速度是质点甲速度的()A.15倍B.25倍C.38倍D.58倍5.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它们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0t=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0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时,甲、乙两车相遇A.2s~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B.04sC.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mD.相遇前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8m6.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点静止于x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0时刻开始,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速率平方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t=4s时物块位于x=2m处C.前2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为2mD.2~4s时间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B. C. D.8.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像,从t=0开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刻离出发点最远B.t2~t3时间内,加速度沿负方向C.在0~t2与t2~t4这两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在t1~t2与t2~t3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9.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t=0时刻起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20-0.2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4sC.t=0时刻的初速度为20m/s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10.假设在质量与地球质量相同,半径为地球半径两倍的天体上,发生的下列事件中,不可能的是()A.跳高运动员的成绩会更好B.用弹簧秤称体重时,体重数值变小C.从静止降落的棒球落下的速度变慢D.用手投出的蓝球,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变大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高尔夫球将逐渐成为普通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2019高考物理新题精选分类解析专项01直线运动

2019高考物理新题精选分类解析专项01直线运动一、直线运动1.〔2018广东汕头市期末〕如图,实线记录了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A.小车做曲线运动B.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小D.在0-t 1的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2、〔2018上海市闵行区期末〕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下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C解析: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物体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的选项是C 。
3、(2018北京房山区期末)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某一深度处、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那么最能近似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答案:D解析:最能近似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D 。
3、〔2018江苏四星高中调研〕一个质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速度v 随位移s 变化的图线如下图,关于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i STWL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D、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4、〔2018安徽省太湖期末〕a、b两物体从同一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当t=5s时,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B、当t=10s时、a、b两物体间距最大C、当t=15s时,b物体在a物体的前面D、当t=20s时,a、b两物体第二次相遇答案:D解析:当t=10s时、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选项AB错误;当t=15s时,b物体在a物体的后面,当t=20s时,a、b两物体第二次相遇,选项D正确C错误。
5、〔2018北京丰台期末〕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那么该质点A、第2s内的位移是14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8m/sC、任意相邻的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答案:D6、〔2018安徽省池州市期末〕一块石头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2019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直线运动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直线运动14.[2018·新课标Ⅱ卷]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14.A [解析] vt 图像中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时间相同,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 正确,C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 1+v 22来表示,乙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B 错误;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代表加速度的大小,则甲、乙的加速度均减小,D 错误.14. [2018·全国卷] 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 =0时位于x =5 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当t =8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x =3 mB .x =8 mC .x =9 mD .x =14 m14.B [解析] 本题考查vt 图像. vt 图像与x 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即位移为s 1-s 2=3 m ,由于初始坐标是5 m ,所以t =8 s 时质点在x =8 m ,因此B 正确. (2018上海)8.在离地高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她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υ,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 )(A (B )(C (D [答案]A13. [2018·广东卷] 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 .0~2 s 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3.B [解析] 0~3 s 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选项A 错误;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3 s 内和第4 s 图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1 s 内和第4 s 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 错误;第3 s 内和第4 s 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0~2 s 和0~4 s 内位移相同,但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不相等,选项D 错误.5.[2018·江苏卷]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C 5.A [解析] 设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1,则由运动学公式得2a 1x =v 2,由此可知选项C 、D错误;设刹车时汽车的位移为x 0,速度为v 0,其后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2,则减速过程有v 2-v 20=2a 2(x -x 0),这里的v 20=2a 1x 0,x>x 0,则v 2=2a 1x 0+2a 2(x -x 0)=2(a 1-a 2)x 0+2a 2x ,即v =2(a 1-a 2)x 0+2a 2x(x>x 0,a 2<0).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 正确.15.[2018·山东卷]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 .t 1B .t 2C .t 3D .t 415.AC [解析] t 1时刻速度为正,加速度也为正,合外力与速度同向;t 2时刻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合外力与速度反向;t 3时刻速度为负,加速度也为负,合外力与速度同向;t 4时刻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合外力与速度反向.选项A 、C 正确.1. [2018·天津卷]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应用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的正负代表了运动的方向,A 错误;图线的斜率代表了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B 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代表了物体的位移,C 错误,D 正确.22. [2018·全国卷] 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 ;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 1、x 2、x 3、x 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 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9.80 m/s 2.单位:cm(1)物块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22.(1)4.30(填“4.29”或“4.31”同样给分) (2)物块加速度小于g h s =5.88 m/s 2(或:物块加速度小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解析] (1)根据逐差法求出加速度a =(x 3+x 4)-(x 1+x 2)(2T )2=4.30 m/s 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gsin θ=g h s =5.88 m/s 2,由于a <a′,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精校版10高考真题(课改):考点1直线运动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 直线运动1.(2010·新课标全国卷·T 24)(14分)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 和l9.30s 。
假定他在100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
200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m 时最大速率的96%。
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命题立意】本题以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立意命题,考查考生分析运动过程建立运动模型的能力和运用相应的运动规律列方程以及数学运算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规范解答】(1)设加速所用时间t 和匀速运动达到的最大速率v ,则有 100)15.069.9(20=--++t v t v ① 2006.90)15.030.19(20=⨯--++v t t v ②由①②式联立解得:s t 29.1= ③ s m v /24.11= ④(2)设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 tv a =⑤解得:2/71.8s m a = ⑥ 【答案】(1)s t 29.1=s m v /24.11=(2)2/71.8s m a =分析运动过程 建立运动模型 解方程得结果选用运动规律列方程2.(2010·广东理综·T17)图 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 0~2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s 内的加速度 D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v-t 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高考分类汇编(2010—2019)专题01直线运动题型一、追击现象与图像综合考查1、(2018全国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2、(2018全国2)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3、(2016全国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3t s =时并排行驶,则( )A. 在1s t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0t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2s t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4、(2015福建)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 图像如图所示,求:摩托车在0-20s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摩托车在0-75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5、(2015广东)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6、(2014·全国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v7、(2014·全国卷1)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 m B.x=8 C.x=9 m D.x=14 m8、(2014·广东卷)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9、(2014·江苏卷)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10、(2014·山东卷)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A.t1B.t2C.t3D.t411、(2014·天津卷)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12、(2010年全国1卷)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s 内的v-t 图线;(2)求这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题型二、运动学基本公式与推论的准确应用13、(2019全国1卷)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14(2017全国2)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 0和s 1(s 1<s 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
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
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
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15、(2017年海南)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 m 。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A .10 m/sB .20 m/sC .30 m/sD .40 m/s16、(2016全国3)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t s B. 223t s C. 24t s D.28t s 17、(2015江苏)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和2s 。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2/m s 由静止加速到2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 .关卡2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18、(2015山东-14)距地面高5m 的水平直轨道A 、B 两点相距2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 ,如图。
小车始终以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可求得h 等于A .1.25mB .2.25mC .3.75mD .4.75m19、(2011年安徽)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1212122()()x t t t t t t ∆-+B .121212()()x t t t t t t ∆-+C .1212122()()x t t t t t t ∆+-D .121212()()x t t t t t t ∆+- 20、(2011年全国1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4m s 210gm s =十年高考分类汇编(2010—2019)专题01直线运动题型一、追击现象与图像综合考查1、(2018全国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考点】x-t图像的准确理解【答案】CD【解析】A选项:X-t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t1时刻甲车图线对应的斜率更大,因此甲车的速度更大;B选项:乙车的起始点与甲车的起始点不同,相对于甲车更靠前,在t1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只能说明乙车的路程小于甲车的路程;C选项:t1时刻甲乙两车所处的位置相同,t2时刻两车两车所处的位置也相同,两车向同一方向运动,可知两车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选项:根据x-t图像的斜率代表着物体的速度,由图像可知在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图线的斜率相同;故D正确2、(2018全国2)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考点】v-t 图像的准确理解;【答案】BD【解析】根据v-t 图像的斜率大小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所以可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故C 错D 对;v-t 图像与x 轴所围的面积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从0-t2 时刻很显然甲车与x 轴所围的面积更大,但t2时刻甲乙两车并排,说明开始时甲车在后乙车在前;从0-t1时间内可知乙车的位移更大,所以t1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过A 错B 对;3、(2016全国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3t s =时并排行驶,则( )A. 在1s t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0t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2s t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考点】图像与追击问题【答案】BD从0到2s 的时间里根据图线的斜率可以分别求得甲、乙两车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10s m a =甲 2/5s m a =乙0到3s 的时间里,根据位移公式可以分别求得:m x 45310212=⨯⨯=甲m x 5.5235213102=⨯⨯+⨯=乙根据题意两车在3s 时刻相遇,由此可得,开始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7.5m 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故B 选项正确;,如图所示,假设经过时间t 甲、乙两车在A 处相遇,则有:2210215.752110t t t ⨯⨯+=⨯⨯+求得: s t 11= s t 32=所以s t 1=时甲乙两车相遇,故A 错;C 错;假设甲、乙两车t=1s 时第一次相遇的位置在A 处,t=3s 时第二次相遇的位置在B 处,以甲车为研究对象,根据位移得:40m 11021-3102122=⨯⨯⨯⨯=AB x故:D 答案正确4、(2015福建)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 图像如图所示,求:摩托车在0-20s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摩托车在0-75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v【考点】v-t 图像的准确理解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答案】(1)1.5m/s 2 (2)20 m/s【解析】(1)v-t 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0-20s 内图像的斜率为1.5,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也为1.5m/s2;(2)根据v-t 图像与x 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可求在0-75s 时间内位移为x =1500m ,所以平均速度为 5、(2015广东)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