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概述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外交学概论》课件

《外交学概论》课件
外交政策的特点
外交政策具有目标性、手段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政 策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手段包括外交、政 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灵活性则表现在根据国际形势 和国家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
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外交战略的概念
外交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采取的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它涉及到国家在 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02
外交历史与理论
古代外交
古代思想家对外交的看法 与思考。
古代外交思想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 的外交实践案例。
古代外交实践
古代外交的发展历程、特 点与影响。
古代外交概述
近代外交
近代外交概述
01
近代外交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影响。
近代外交实践
02
欧洲列强的外交实践与案例,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
近代外交思想
现代外交实践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涉及多边 主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以应对全 球性挑战。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外交实践更加注重 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例如,联合国和其他 国际组织的成立,旨在通过集体行动应对全 球性挑战,如难民援助、气候变化和恐怖主 义等。
案例分析: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外交政策的制定
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多个方面。政府、议会、利益集团、 媒体等都会对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影 响。
外交政策的类型与特点
外交政策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外交政策分为多种类型。例如 ,根据政策手段,可以分为强硬政策和温和政策;根据对外 关系对象,可以分为对发达国家政策和与发展中国家政策等 。
治稳定。

外交学(第三版)PPT chapter1 外交学概述

外交学(第三版)PPT chapter1 外交学概述

外交学(第三版)
▪ 近代外交 显著特点:
• 第一,外交制度基本形成 • 第二,外交活动日益频繁 • 第三,外交范围有所扩大
有关外交的发展与变化
• 外交人员专业化 • 外交行为规范化 • 外交理论系统化 • 外交活动集团化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外交学(第三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外交范围
• 以正式的官方交 往与沟通,即外 交人员之间以其 正式的官方身份 所进行的正常的 交往与沟通
外交学(第三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 古代外交
古代外交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 其一,外交活动混沌无序 • 其二,外交理论尚未形成 • 其三,外交范围非常狭小 • 其四,外交手段较为单一
外交学(第三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外交的本质
广义的外交
• 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 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 权的一种官方活动,共同构成了广义的外交概念。目前,在世界各国, 尤其是在学术界,人们在具体涉及外交时,大都运用的是广义的外交概 念。
狭义的外交
• 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作为外交 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 行。
外交学(第三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 外交的定义
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 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
外交学(第三版)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笔记

笔记

第一章外交学概述外交的界定:外交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的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的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没看过(概念当中包括了:外交主体,外交客体,外交基础,外交目的,外交方式,外交范围)古代外交:古代外交只能称之为外交的萌芽,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当奴隶制国家纷纷建立之后,外交就随之开始萌芽。

理论上讲,外交的出现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国家形成,国家的主权独立,众多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

古代外交的基本特征:1,外交活动混沌无序2,外交理论尚未形成3,外交范围非常狭小4,外交手段较为单一。

为近代外交的主要贡献在于:1,使节制度2,结盟制度3,外交途径。

近代外交:学术界公认的看法是外交大体于17世纪形成,其实整个世界刚刚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1648年10月24踢所正式签订的《维斯特伐利亚条约》(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 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它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

定义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形成下述定义: • 外交是主权国家之间,由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
通过声明、交涉、抗议、谈判、缔约和其他价 值主张的重要手段。
外交学
• 美国《韦伯斯特词典》说外交学是“有关国际关系的科 学”。
• 严格地说, 外交学, 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研究成果上讲, 与 自然科学, 甚至与社会科学学科相比, 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 同, 它既包括了科学的内容, 也包括了技术、技巧和艺术, 应该说它是介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一门学问。
• 这些部门在外交中各自都起什么作用?
外交决策
• 外交政策是如何形成的? • 理性、官僚政治、组织程序和认知模式
外交业务与外交人员的培训
• 外交特权、交涉与谈判、礼仪与技巧、选用与培训等
本课的目的及计划
• 本课主要介绍和分析上面提到的问题, 其中包括外交的起 源和演变、外交的目的及作用、外交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外交决策、外交的形式与内容以及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对 外交的冲击和影响等。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能帮助大家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外交及外交学的一些基本 知识和理论。
安排和要求
• 根据讲课与讨论相结合的原则,每堂课由教员先讲,然后 就讲课内容提出问题和讨论。教员讲授期间,如果有问题, 也可以随时提出讨论。
• 考核办法: 期中和期末考试 • 判分标准: 期中考试: 40%;期末考试: 60% • 阅读材料
• 《辞海》给外交下的定义是: 外交是国家为实行其 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外 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 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 织等对外活动。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 要手段。
• 英国的《牛津英文字典》的定义是: “外交就是用 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国际关系;是大使和使节用来 调整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法;是外交官的业务或 技术”。

外交学 笔记摘抄

外交学 笔记摘抄

G 行政处(办公室) 行政处(办公室)
• 行政处的职责有以下:行政与协调、秘书 行政处的职责有以下:行政与协调、 和档案、保卫、技术和通讯、当地雇员、 和档案、保卫、技术和通讯、当地雇员、 会计。 会计。
双边外交的非常规 添加 五p109双边外交的非常规形式 双边外交的非常规形式
例子: 例子:2003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驻美大使馆 伊拉克战争 在第三方领土上工作 90年代海湾战争 年代海湾战争 (但是会使两国外交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 但是会使两国外交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 • (1)利益处 )利益处(Interests Sections ) • 由一国外交人员组成,他们挂靠在另外一国的旗 由一国外交人员组成, 帜下,在第三方的领土下工作,尽管也有例外。 帜下,在第三方的领土下工作,尽管也有例外。 他们在保护国的支持下工作。 他们在保护国的支持下工作。 • 利益处,大都被允许在原先的使馆里工作,而且 利益处,大都被允许在原先的使馆里工作, 所有利益处都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所有利益处都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 与使馆相比,他们的工作也遇到很多障碍。 与使馆相比,他们的工作也遇到很多障碍。
E 文化处
• 文化处的职责主要有以下这些。一,签订 文化处的职责主要有以下这些。 协定或文化合作协定。 和执行文化交流 协定或文化合作协定。 • 二,搜集驻在国家有关文化方面的情报, 搜集驻在国家有关文化方面的情报, 调查研究,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调查研究,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 三,结交文化界的各种人士,邀请外国文 结交文化界的各种人士, 化界的著名人士来本国访问。 化界的著名人士来本国访问。
• 第二,与驻在国有关方面的人士建立友好关系。 第二,与驻在国有关方面的人士建立友好关系。 结识外交部和其他重要政府部门的官员, 结识外交部和其他重要政府部门的官员,外交团 的同事,以及诸如报纸编辑、记者、议员、 的同事,以及诸如报纸编辑、记者、议员、政党 领袖、企业家和商人,学者等各界人士。 领袖、企业家和商人,学者等各界人士。 • 第三,对外宣传,向驻在国政府和人民宣传本国 第三,对外宣传, 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 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历史等各方 面的国情,努力增进驻在国对本国的了解。 面的国情,努力增进驻在国对本国的了解。 • 第四,办理各种案件,处理各项事务。 第四,办理各种案件,处理各项事务。

大外交各章读书笔记

大外交各章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大外交各章读书笔记篇一:大外交读书笔记集锦基辛格笔下的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大外交》的分析作者:黄涛摘要:本文基于基辛格博士《大外交》一书第25至31章,对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理解美国外交本质,文章最后分析了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历史对于中国开展对美外交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基辛格;外交;美国;中国《大外交》(Diplomacy)一书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重要代表作。

该书最初出版于1994年,中文版出版于1998年。

仔细阅读下来发现,该书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都具备幽默、风趣与智慧的特征。

正如一则评价所言,“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

(百度百科,“大外交”词条)可以说,该书不失为一本外交学力作。

除此之外,这本书也是国际政治学乃至历史学的重要作品。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理解美国外交运作和外交思想的重要平台,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和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美国外交决策、外交思想真实情况。

鉴于全书乃7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而本书评又有篇幅的限制,因此笔者与其选择对全书进行无关痛痒的、泛泛而谈式的评论,不如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该书的重要章节进行深入思考。

基于此,本文选择该书第25章至第31章内容进行重点思考,在这7章中(约占全书四分之一内容),作者系统论述、分析了自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历史,在内容上有其完整性。

本文主要意图是,试图理解这段历史时期内美国外交的变化以及美国外交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对美外交。

一、从艾森奥威尔到里根:基辛格笔下的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回顾美国介入越战,根据基辛格博士的理解,主要是基于普遍适用的价值观,目的在于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尤其是中南半岛的扩张。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外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60字左右,5-6题)1 外交庇护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其庇护,根据国际法规定,使馆馆舍享有不可侵犯权,外交庇护就是利用使馆的这种特权,把使馆作为遭到驻在国追捕的公民的避难所。

2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63年3月4日,联合国在维也纳主持召开关于领事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与4月22日通过《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该公约于1967年3月19日生效。

该公约对以职业领事官员为馆长的领馆的设立,领事职务等级以及委派领事官员和其他领馆人员的便利,特权和豁免等,作了系统的规定。

3 外交豁免指一国派驻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受接受国法律规范约束的待遇。

外交豁免权的全称是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

4 多边外交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两国以上的国家通过磋商、协商及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5 外交报复专指原伤害行为是外交性质的,受害国所采取的报复手段也是外交性质的。

如甲国驱逐乙国的外交官,乙国也以驱逐甲国的外交官作为报复,这就是外交报复。

6 外交调研指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

外交调研的最高目的是为一国对外决策机构尽可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情况、信息、观点和建议。

7 临时代办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履行职能时,被委派代理其职位的外交人员称临时代办。

临时代办由外交人员中等级最高者担任,他以临时代办的名义履行使馆首长的职能。

8 外交交涉指主权国家之间,各自通过它们的外交代表机关,在双边或多边国际关系中,就利害相关的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以求得适当的或为大家满意的解决办法。

金正昆外交学概论课堂笔记

金正昆外交学概论课堂笔记

2010年9月16日第二周第一讲外交学概论沈国放先生——联合国外交李维一先生——外交应对外交是什么?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1、能让我记住你吗?2、能让我对你有好印象吗?3、能让我给你机会吗?问好,没人记得你的,不问,别人惦记你的…其实外交就是讲规矩求大同,存小异君子不言他人之非大事讲原则,小事会变通喝红酒什么都不能加,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不成熟的表现:话多什么是外交?1、外交是国家之间的交往2、外交是合法政府(世界上多数国家承认的政府)之间的事3、外交是中央政府之间的交往(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外交是国家主权的核心,次政府外交4、外交是两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之间的交往,自古到今我们谈的外交都是双边的(严格意义上多边外交不算是外交,多边外交只能算是一种多边访谈)“外交学之父”——外交是秘密的。

该怎么外交?外交即沟通接待;客人来时吃什么,客人走时送什么,客人在时聊什么目的往往不重要,运动最重要外交最好的结果是双方妥协沟通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对方要什么中国国家地位提升:1、中国进入联合国,是中国政治上进入国际社会2、中国加入WTO,是中国经济上进入国际社会3、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国社会进入国际社会老师问问题不想要正确答案智者不言,言者不智(不乱说)陪蒙代尔教授逛雍和宫,不该聊什么?1、不讲历史典故,不要给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做科普扫盲2、不要问他来过北京吗(即使是偏远的地方也不要问)3、有敷衍之嫌的话(问天气,问对方的休息状况)该聊什么?1、对方感兴趣的问题(金老师喜欢萝卜炖牛腩)2、对方擅长的问题有效沟通,使你成功课后问题:补充一个聊天最好的问题《交谈的最好的三个问题》聊天的最好问题是“请教”2010年9月19日第三周(王星宇老师)主要内容1、外交学学科的研究现状2、外交的内涵与基本内容3、传统外交理念的外延与实践外交学学科的研究现状一、外交学学科研究历史回顾外交学研究的历史背景外交学研究的特征:多样性二、外交学研究的新动向与新发展外交学研究的历史新条件外交的功能与任务发生变化外交方式的转变外交是一个历史和动态的范畴调整1:一战后期,国际上提出反对秘密外交,开创了“新”外交的先河宫廷外交调整2:二战以后,超级大国成了国际关系中的主角,意识形态在外交中占有突出地位调整3:20世纪80年代以来,冷战结束后,多极化发展,意识形态作用和影响力下降,全球化发展外交学研究的特征:多样性多样性之一:外交学研究的多国化表现1:西欧的研究偏重于外交的职业技术等内容,如:德·卡利埃的《外交艺术》、尼科尔松的《外交学》、萨道义的《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白瑞智的《外交理论与实践》、巴斯顿的《现代外交》、德马格艾斯的《外交的纯概念》等表现2:美国的研究侧重在外交政策分析和历史研究方面,如:理查德·莫瑞斯的《对外政策分析》、巴布洛·伊农的《外交哲学》、基辛格的《大外交》、路易丝·戴蒙和约翰·麦克唐纳的《多轨外交》等外交中有一些先验论和经验论外交的体系分析和外交决策分析国际关系学界两大研究:基础研究(历史、发展、脉络)和对策研究(对具体案例的应对)表现3:俄罗斯的研究出史学研究之外,强调外交的对外政策工具性质是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外交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其主要著作有:波将金等的《外交史》、维辛斯基的《外交辞典》…表现4:中国的研究,主要专著有早年刘达仁的《外交科学概论》、李其泰的《外交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译著和著述包括:杨公素的《外交理论与实践》、周启朋等译的《首脑外交》、《国外外交学》(概念比较齐全)、鲁毅等编的《外交学概论》、黄金祺的《概说外交》、金正昆的《现代外交学概论》等表现5:其他地区的外交学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马耳他的地中海外交研究院出版的《现代外交学》、《双边外交》,韩国(注重政策分析,与美国的研究比较类似)全雄的《外交政策论》、印度(与前苏联的研究比较类似)罗伊德《外交学》、基尚·拉纳的《双边外交》多样性之二:外交学的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表现1:综合性的、理论性的外交研究异彩纷呈表现2:分类外交研究日趋增多:《多轨外交》(政府、商业、宗教)、《经济外交》、《公众外交》、《双边外交》、《会议外交》、《军事外交》、《首脑外交》表现3:国别外交成果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学概述
学习和研究外交学,首先有必要对外交的界定、外交的发展及外交的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并尽可能地明确自己的态度。

倘若对这些关键点避而不谈,或者含糊不清,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将有害而无益。

在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上述基本问题时,科学的态度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具进,既要善于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又要善于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

第一节外交的界定
学习和研究外交,一定要首先明确何谓外交。

假如对外交这一外交学最为基本的概念缺乏正确理解,则必将使外交学的学习和研究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无论是学习研究外交学,还是具体地参与外交学活动,实际上都有必要首先对外交做出明确的界定。

也就是说,一定要科学地准确地为外交学这一外交学的基本概念划定清晰的界限,并且严谨地具体地确定外交的内涵和外延。

一、外交的本质
外交的本质,在外交学研究中一向属于敏感之点。

从理论上进行概括,前人所使用的有关外交的概念,大致上可以被归纳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广义的外交,二是狭义的外交。

1、广义的外交
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概念,最早是从古希腊语“外交官”一词转变而来的。

使用罗马字母所拼写的这一古希腊的单词应为
“DIPLOMA”,它的本意为“证书”,指的是发给驻外使臣的经过折叠的一种专门证明其使节身份的文书。

到了1796年,英国学者埃德蒙·伯克正式采用“DIPLOMACY”来表示外交,“外交”一词方才正式出现。

著名学者欧内斯特·萨道义指出:“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属国家的关系。

”①
英国人费尔萨母认为:“外交的基础是国家之间(目前日益扩展到国际组织之间)交换彼此的思想和观点。

”②
周恩来总理曾明确表示:“外交是国家和国家间的关系,还是人民和人民间的关系?外交工作是以国家为对象,还是以人民为对象?……但就外交工作来说,则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

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

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里,外交的释义是:“国家以和平的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在《世界外交知识词典》里,外交“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交涉。

它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综观以上定义,可见其有四点共同之处:
①转引自[英]戈尔—布思主编:《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②[英]费尔萨姆:《外交手册》,1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336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④计翔翔等主编:《世界外交知识词典》,1页,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

其一,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

其二,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

其三,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

其四,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

二外交的定义
学习和研究外交学,不仅需要明确外交的本质,而且必须给出外交的准确定义。

做到这一点,既有助于深入地进行外交学的理论研究,也有助于科学地、正确地指导外交实践。

在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归纳现代外交实践的基础上,确有必要重新对外交进行更为科学、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定义。

本文在研究探讨外交这一外交学这一外交学基本问题时,试图对外交加以重新界定。

为此目的,本着取长补短、抛砖引玉的想法,在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力图给出一个更为全面、更为简洁的新的外交定义。

即:
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的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交往与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为周全起见,下面将对这一新的外交定义所具体涉及的外交主体、外交客体、外交基础、外交目的、外交方式、外交范围等等进行一番力求详尽严谨而系统的诠释,以便这一新的外交定义在理论上、逻辑上显得更为缜密、更为科学。

外交主体:独立的主权国家。

外交客体:独立的主权国家。

二者统称为外交实体,亦称外交行为体。

它所指的是外交行为者和外交行为指向者。

外交基础: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

外交目的:力图要在外交活动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或曰维护本国的主权。

外交方式:英国学者艾伦·詹姆斯认为:“联系是外交的核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