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2020年度届高三整理完全语文试卷精彩编辑汇编-附加题

合集下载

2020届江苏省 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及参考答案

2020届江苏省 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及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苏州期初调研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C.洒脱特立独行谨慎D.潇洒狂放不羁谨慎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 。

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

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①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②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的美③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④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⑤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⑥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A.①⑤④⑥②③B.④⑥③①⑤②C.④⑥①⑤③② D.②③①⑤④⑥3.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D.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4.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国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保障个人的发展。

但是当国家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当个人沦为它的工具和意志方面的弱方,于是所有各种细微的价值就全丧失了。

石头必须破碎开以便让植物生长,土壤必须先疏松开才能使植物果实累累,只有当社会疏松到足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

A.国家和社会对个人造成束缚。

B.要个人发展就不能接受社会和国家的管理。

C.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2020届江苏省 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及参考答案

2020届江苏省 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及参考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苏州期初调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解“执”余英时①一谈到执,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固执”、“执迷不悟”等概念,于是我们对“执”字便有了恶感,以为“执”总是要不得的。

尽管破“执”者如此之多,“执”在各方面之存在却依然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世间万事万物之存在都有其存在之理由,“执”自然也不能例外。

婴儿初出世时即有“猿握”的本能,而此种“猿握”也就是“执”的表现。

如此说来,“执”倒是与生俱来的。

②中国古代讲“执”字最为中肯者是儒家。

《中庸》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故儒家是反对“执一无权”,孟子亦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这便是儒家反极端、反调和的中庸之道。

关于这一点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持有同样的见解,亚氏的中庸说认为一切美德都是处于两极端之间。

我们把儒家与亚氏的中庸理论比附而观之,可见他们都是不反对“执”的,问题乃在于所“执”者是否正当而已。

③问题谈到这里,我们对“执”的种种看法可以加以澄清了。

首先,我认为绝对地破“执”是不可能的,即便超脱如佛家,也还要另悬一涅槃的境界,终还是有“执”,算不得真解脱。

禅宗说佛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把极端的“执”改变为中庸的“执”,依然承认了“执”的存在价值。

哲学地说,“执”是有,极端地破“执”是无;欲以无来代替有实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感受了苦痛,转而向宗教领域中去求得精神上的抚慰,并不等于说人们已从“执”走向了“无执”,而是人们的物质之“执”转化成精神之“执”,而其为“执”则根本无殊。

④其次,“执”的本身却无好坏之分,但视所执者的性质而定。

我们不又常听到所谓“择善固执”的成语吗?可见即使是固执也还不打紧,如果它真的是择善的话,问题亦在于标准如何。

据我的看法,中庸仍然是其中的重要关键,固执极端总是要不得的事。

我们平常做人喜讲“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正是“有所固执”,如果一个人毫无个性,没有一点固执之处,即便是孔子所说的乡愿了。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word版本试题;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word版本试题;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一、单选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画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①,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②,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③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通过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二、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专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考试试卷精选汇编:附加题专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附加题专题南京市 2020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一、阅读材料,完成 22~24 题。

(10 分)史迁创列传之体,列之为言,排列诸人为首尾,所以标异编年之传也。

然而列人名目,亦有不齐者。

或爵,淮阴侯之类。

或官,李将军之类。

或直书名。

虽非左氏之错出,究为义例不纯也。

或曰:“迁有微意焉。

”夫据事直书,善恶自见,《春秋》之意也。

七十列传称官爵者偶一见之余并直书姓名而又非例之所当贬。

则史迁创始之初,不能无失云尔。

(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 处)(4 分)七十列传称官爵者偶一见之余并直书姓名而又非例之所当贬。

23.文中的“史迁”“左氏”分别指我国历史上哪两位史官?(2 分)24.关于《史记》列传命名方式不统一的原因,材料中有哪两种观点?请简要概括。

(4 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前往柴桑舌战群儒,说服孙权建立了孙刘联盟,可见他洞悉天下大势,才智过人,胆略出众。

B.《边城》中,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同走“马路”,在夜晚轮流为翠翠唱歌,翠翠被二佬傩送的歌声打动。

C.《哈姆莱特》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的复仇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三线交织推动剧情发展。

D.《家》通过对高家三少爷觉慧和丫鬟鸣凤之间爱情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罪恶。

E.《药》中,正面描写了革命者夏瑜在狱中的斗争,他劝牢头阿义“造反”,还说“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因此遭到阿义的殴打。

26.简答题(10 分)(1)《红楼梦》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是哪个人物的判词?请简述其性格特征。

(6 分)(2)《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像饿虎扑向熟睡的儿童那样朝梳妆盒扑过来”,请简述小说中与这个“梳妆盒”相关的情节。

(4 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7~29 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3)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3)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完整)江苏省2020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推荐文档

(完整)江苏省2020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推荐文档

写作专题苏州期初调研八、作文 (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心:“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培根有一句关于“成见”的名言,他也认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偏见。

八、写作 (70分)21.参照高考要求。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期初测试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分)材料一: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整体表现乏力的背景下,《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让国人大呼“国漫崛起”,横扫动画电影内地国产动画电影总票房、动画电影内地总票房记录,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动画电影票房记录“大满贯”。

然而,一部《哪吒》大火,就能代表国漫崛起吗?一部《哪吒》的热度,又能让国产动漫高潮多久?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白蛇》,每一次国漫的“高光”时刻,国人都激动地喊出“国漫崛起”。

然而每次振臂一呼之后,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下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

所以有人形容国漫是“间歇性爆发,超长空窗期”,而这样“青黄不接”的状态,怎么能称作崛起呢。

材料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不管是人们对妖的成见,还是对哪吒的成见,很难转变。

正如这些年,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成见也是一座大山。

一提起国产动画,就嗤之以鼻,而这种现状,因为《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作品的出现得到改善,人们看到了属于国产动画的美好未来。

整部电影笑中带泪,泪点与笑点的切换自然,剧本走心,电影传递的价值观特别正。

特效、画面、动作、故事情节等都体现了幕后团队特别高质量的水准,如果这样的一群人能够不忘初心,那国产动画真的就崛起了。

写作略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八、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秒在巧。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同步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2020届江苏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及参考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及参考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汇编:古诗词鉴赏及参考答案古诗词鉴赏苏州期初调研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湖上即事陈起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9.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效果。

(6分)10.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人形象。

(5分)三、古代诗歌鉴赏(11分)9.选取早春湖边的典型景物;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而后又到远;视听结合,白鹭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明,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呼应;呈现出早春特有的湖上风光;作者寓情于景,在对湖光山色的描摹中表达自己醉心山水的愉悦之情。

(6分)10热爱自然、随性自由、任情洒脱的诗人形象。

穿青鞋、携短杖,写出诗人的从容随性自由;“吟莫尽”,”酩酊”“乐浮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5分)南京市六校联合体期初测试三、古诗词鉴赏(11分)天香贺铸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蛩①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

惊动天涯倦宦,骎骎②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③、以春相付。

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

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蛩:蟋蟀。

②骎骎: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③东君:司春之神。

9.词的上片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

(5分)10.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9.运用视听结合,“横林”“山沉”“黄昏”等是视觉,“蛩鸣”“砧杵声”等为听觉,渲染了宁静幽寂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与孤寂。

10.①对时光易逝年华已老的感伤;②对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忧愁;③对漂泊羁旅的愁苦、思乡念亲却归家不得的惆怅;④对万物萧条的悲秋之情。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8月测试三、古诗词鉴赏(11分)剑门关①陆游剑门天设险,北向控函秦②。

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

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题苏州期初调研(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23.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出自《▲ 》(作品名),后来有成语“▲ ”形容颜回这一品质。

(2分)24.作者举颜回的事例有何作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二、名著阅读题 (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呐喊》中王九妈、抬棺木的脚夫等一干人,对宝儿的丧事都开过口、动过手,在办完宝儿丧事以后,吃过晚饭便回去了,可见当时的社会人情还是有温暖的。

B.《茶馆》中原国会议员、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不满现实,他对王利发说“中国非亡不可”,表达了他对国家一腔热血冷却后的失望与悲观心理。

C.《家》中鸣凤之死使觉慧真正觉醒,他本来已经准备放弃鸣凤了,但得知鸣凤的死讯后,又陷入自责,觉得自己以及“这个家庭”“这个社会”都是凶手,于是决心离开“这个家”。

D.《边城》中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遇到了傩送,两人的感情从一句“大鱼来咬你”的玩笑而起,后来的端午节因为傩送的缺席而无味。

第三个端午节,大老天保送了爷爷鸭子。

E.《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是因为他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膨胀,变得自尊自大、刚愎自用。

他违背“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外交路线,蔑视陆逊,最终上了陆逊的当,失荆州走麦城。

26.简答题 (10分)(1)阅读《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又听A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B听了,心中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

”B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选文中A、B分别是谁?“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说的是何人何事?从A和B 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二人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2)《欧也妮·葛朗台》第六章中,欧也妮接到查理背叛的信后,“人家用哀怨的眼神和感伤的言语对她表示关切,她居然能报以笑容。

”请说明欧也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拓展着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这个过程中,一个虚拟和现实交相辉映的全新时代或许正在加速到来。

虚拟现实并非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并应用于模拟军事训练中。

与单一的人机交互模式不同,虚拟现实旨在建立一个完全仿真的虚拟空间,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正因如此,虚拟现实被视作下一代信息技术集大成者和计算平台。

虚拟现实还处于起步阶段,打造更高交互水平的人机互动系统需要攻克不少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虚拟现实只有赋能各个领域的创新,才能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如何把看似“虚”的技术变成“实”的产业,需要各地在实践中加以探索。

实践表明,单个企业的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虚拟现实真正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蝶变、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必须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先机”二字格外重要,谁抢占先机,谁就能在创新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

发展虚拟现实已写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有十余个地市发布了专项政策。

在核心技术上,我们相比发达国家有些差距,这背后有人才缺乏、科技攻关不足等多种原因。

再比如,当前虚拟现实内容相对匮乏,产品存在低端化、同质化的情况,这恐怕和企业热衷资本跑马圈地、忽视产品质量提升的做法不无关系。

破除这些制约短板,方能为虚拟现实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好在一个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一个更为理性的市场环境,正在为虚拟现实的突破和发展提供土壤和阳光。

(选自2018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7.虚拟现实的技术特点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4分)28.如何打造更高交互水平的人机互动系统?请结合材料加以探究。

(5分)29.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发展虚拟现实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6分)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22.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6分,每处1分。

少于6处,见对给分;多于6处,见错扣分) 23.论语安贫乐道(2分,每空1分)24.用颜回的箪食瓢饮、甘居陋巷与自己的疲累现状对照,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习的道理。

(2分)【参考译文】从前,我年少读书时,曾暗地里奇怪,颜回用一个竹器盛饭,一个瓢盛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连旁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始终不改变他认为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私下认为即使不想从政做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官吏,也可以养活自己,并且对学习没有不利,何至于困窘受辱、贫穷困苦到如此地步呢!可是等到我来到筠州,在管理盐米事务之间操劳,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

虽然想抛弃世俗,解脱束缚,回到能修身养性、培养道德的场所去,但每每被繁杂的事务缠绕住而身不由己。

从这以后才知道颜回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薪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确实是因为他害怕对治学有所妨碍啊。

25. A (人情如纸般凉薄)D.(第二个端午节大老送了鸭子)(5分)26.(1)A是袭人,B是薛宝钗。

(2分)“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说的是宝玉终日在林黛玉、史湘云处厮混,和姐妹们没有任何的避讳,甚至吃胭脂。

(2分)袭人贤惠,对宝玉不守男女大防深感担忧;宝钗有城府,待人不疏不亲,不动声色。

(2分)。

(2)(4分) 这个神态描写,意味着欧也妮的成熟(1分),她已经由一个遇事慌乱、没有主见的柔弱女子(1分),在家庭的变故、爱情的挫折中(1分)迅速成长为喜怒不形于色的成熟的人。

27.(4分) 虚拟空间完全仿真;互动体验更加丰富;人机交互水平更高。

(每点1分,答出3点给4分)28.(5分) 赋能领域创新;加强实践探索;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抢占发展先机,提升核心技术水平。

(每点1分)29.(6分) 培育和引进攻坚人才;强化科技攻关;丰富虚拟现实内容;提升产品质量;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建立理性的市场环境。

(每点1分)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抽测(2020届高三)高二年级语文(附加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

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3.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名著除了钟嵘的《诗品》,还有刘勰的《》、的《典论·论文》等。

(2分)24.根据材料,概括钟嵘关于诗歌创作的主张。

(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鲁迅小说《药》采用双线并进结构,明线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暗线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

B.《哈姆莱特》在刻画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环境描写、独白等手法来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C.《三国演义》中,曹昂随父亲曹操出征,在宛城之战中把坐骑让于曹操,自己却被乱箭射死。

D.《红楼梦》中,妙玉是带发修行的居士,这和她的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相符的。

E.《边城》中,老大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小节,老二傩送不爱说话、聪明而富有感情,二人都喜欢翠翠。

26.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十九回中,袭人试探宝玉说自己要被赎回去,除非宝玉答应几件事她才留下来。

请简述袭人要求的几件事,并据此概括袭人的形象特点。

(6分)(2)《欧也妮·葛朗台》中,德·蓬丰对查理说“咱们都有喜事相告了”,两人的“喜事”分别是什么?(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9题。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应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共享机制。

相对于传统用人机制而言,人才共享机制在多方面实现了突破。

在传统人才使用观念中,人才是为某一个用人主体服务的,为用人主体独占。

建立健全人才共享机制,打破旧观念,盘活人才资源,有利于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同时,在传统用人机制下,人才流动存在不少制度性障碍。

人才共享机制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实现人才资源与用人主体的精准对接,突破传统用人机制的刚性约束,降低供需双方的搜寻和匹配成本,更好促进人才流动。

众所周知,人才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有限的,已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制约。

近年来,为了获取高端人才资源,各地相继出台人才引进和留用政策,甚至出现了区域间人才恶性竞争现象。

人才共享机制重在盘活现有人才资源,通过人才共享机制做大人才“增量”,可以满足更多用人主体对人才的需求。

探索构建人才共享机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在“共享”一词已成为社会热词,共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在选人用人方面,我们也应该树立人才共享理念。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人才共享,要为人才松绑,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用人才。

要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为人才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提供通道。

构建人才共享机制,要防止出现对人才只讲使用不讲培育的情况。

要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机制,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推动人才工作一体化发展,打破用人单位之间、区域之间人才培养的藩篱。

27.构建人才共享机制有哪些好处?(3分)28.人才共享机制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突破?(6分)29.探索构建人才共享机制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6分)附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22. (4分)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23. (2分)《文心雕龙》曹丕24. (4分)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应同等重视;比兴和赋应结合使用。

评分建议:每点2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参考译文: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是“兴”,二是“比”,三是“赋”。

文辞已经结束然而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

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的最高的境界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