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9--B 中国的对外开放

合集下载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9课  对外开放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 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邓小平题词
邓小平1984年南巡
4.意义: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 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 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起了怎样的作用?
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 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 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 为它对着台湾;……。”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经济特区 特 在哪里?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 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极 大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相关史事:
浦东地处上海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 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 以致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 自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 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一时间,数条黄浦江地下隧道和杨浦、南浦等数座跨江大桥把 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道路、绿地和高楼大厦迅速取代了原有的农田和工厂厂房,“东方明珠”电视塔 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浦东 机场相继展露新姿.....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 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城的经济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练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

※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

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是A.深圳B.厦门C.汕头D.珠海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中国对外开放是指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吸引外国投资,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自由化: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和规则的制定。

中国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进口市场开放,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

2. 投资自由化:中国通过放宽外商投资限制,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

中国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引进。

3. 金融开放:中国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逐步放宽外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服务的准入限制,提高金融业务的便利性和竞争性。

4. 科技合作: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合作和创新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合作项目,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

5. 文化交流:中国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国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展览和演出,推广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艺术,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不断发展与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中国对外开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市场准入条件的不对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中国对外开放是指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包括:1. 贸易开放:中国通过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促进贸易自由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融入国际贸易体系的关键一步。

2. 外商投资:为吸引外资,中国逐步放开了很多行业对外资的限制,实施更加开放的外商投资政策。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港等是加强对外资开放的一些尝试。

3. 金融开放:中国逐步放开金融业对外资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4. 人员流动:放宽对外国人才的工作签证限制,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华工作。

同时,推动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促进人才的国际流动。

5. 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推动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6. 文化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互鉴。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合作制作影视作品等方式,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7. 国际合作与援助:参与全球性组织和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国际援助,推动国际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力量。

8. 自由贸易区:在区域和双边层面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促进贸易自由化。

9. 环境保护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这些开放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同时也为中国自身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9课 对外开放
加入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 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开动拓人了民新生空活水间平。的提高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 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 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
1980年经济特区 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地 1992年开放内地
说一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如何进一步扩大?
乌鲁木齐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环渤海 地区
满洲里
沿
经秦皇岛
海 开
天津
长江三济
放连 烟台 青岛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
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 易区。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
上海浦东已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
贸易中心,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 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020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简称WTO)
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有 “经济联合国”之称。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多哈签署 中国入世议定书。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30张PPT)

B
2.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D
3.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4.在对外开放中,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 ( ) A.广东 B.安徽 C.福建 D.浙江
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2、时间: 2001年12月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 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机遇:1、可以使我国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具有主动权,
【探究】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 什么不同?
比较 开放 前提 开放 目的 开放 近代开放 当今中国的开放 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 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4)1988年划定海南 为经济特区 海南岛
上海 浦东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 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三步】
环渤海 地区 长江三 角洲
厦漳泉三角 区
珠江三角洲
(3)19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4个经 济特区。之后我国又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 海城市。 ( 1 )材料一中的通商口岸和材料二中的特区,分别是什 么时间开放的? 材料一:1842年。材料二:1980年。 ( 2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城市的开放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一:被迫开放。材料二:主动开放。

初中历史_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课堂导入师: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播放视频)四十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像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大地,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歌曲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谁?“圈”指的是什么?(生答)经济特区是如何建立的?对外开放又是怎样发展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二、学习目标1:识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基本史实;2: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及作用,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重点、难点)3: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三、自主探究(任务一:结合教材42-44页,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1、对外开放(1)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扩大: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个沿海城市。

1985年起中国又把___、___ 、___和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___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1992年,相继开放了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__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___ 开辟了新途径,为____ 开拓了新空间。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对外开放》导学任务单,任务一,《对外开放》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四、合作探究任务二1.识读《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示意图,说出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2.观察教材44页《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探讨经济特区选在东南沿海的原因;3.观看视频,归纳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及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9课 对外开放

小小电影院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阅读课文回答:对外 开放领域扩大有哪些 重要事件、我国对外 开放格局及其特点是 什么?
一 二 一 探究点: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
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增设特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谐音:“生下三头猪”
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四地创办特区的原因?
广东、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位于东 南沿海,交通便利,原有的经济基 础好;靠近靠近港澳,资源丰富、 便于吸引外资等。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 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 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 影响。”——《邓小平文选》
经济特区“特”在哪?
“特”在:特殊的经济政 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为什么要创立经济特区

• 1、发展当地经济; • 2、发挥“窗口”作用; • 3、可以发挥改革的试验 场作用。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 开放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 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 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 优惠条件
浦东,应改革开放 而生,因改革开放 而兴,以改革开放 为己任。开发开放 25年来,浦东经济 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成为“中国改革开 放的象征”和“上 海现代化建设的缩 影”。上海浦东新 区的变迁,是一个 从农村到城市的历 史,其变化简直就 是新旧两个世界的 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Nowadays in this world, fewnationcould develop itself in an isolation.
In today’s world, a country can hardly develop in isolation.
互利共赢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tradeisthe main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nowadays.
Today, the mainstrea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o share success with all as winners.
Original
Homework
Reference
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推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Open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decisions ofchina, and also a long-term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china.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China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stick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in more range ,the wider fields and the higher level, and promote Activel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the direction benefit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二十多年来,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
Since thepast twentyyears, china’s multi-directional opening-up situation has accomplish basically, and open economic has being developing rapidly.
This has not only given astrong boost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createfavorable conditions forbusinesse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seek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conduct cooperationin china.
China will unswervingly implement the opening-up policy,steadily expand its opening-up in the areas of commodity and service trade, create a level playing field for open and fair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regime for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which suits China’s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rovide the overseas enterprises in China with increased and more stable access to the Chinese market so as to facilitat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
China’sEconomic and technical exchangesand cooperation with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wordhaswidelyconducted.
China has engaged in extensiv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各国各地区企业到中国寻找商机、进行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thisall not only have played a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also have createdadvantagesfor companie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arrive at china to seek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engage incooporation.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a major decision China has made to advance its modernization drive; it is also China’s long-term basic State polic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more, a multi-directional opening-up pattern has, by and large, taken shape in China and its open economy has grown rapidly.
Following;the trend of economicglobalization, china is participating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on an ever larger scalein wider areas andat higher levels in an effort to pus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countries.
中国将要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步骤的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为国内外企业创造公开、公平、平等竞争的条件,建立和健全符合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为国外企业来华进行经贸合作提供更多、更稳定的市场准入机会。
China will carry out opening-up policyunswervingly,expand the opening up to outsides in the trade of Goods and services, create an open, fair and equal competitive situation, establish the disciplineaccor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ulesand perfect theeconomic framework for tradeto outsides fitting china’s state actual conditions, and provide much moreopportunities to access morestable markets for foreign companies arriving china to engage i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中国坚持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不断为全球贸易持续增长做出贡献。
China insiston carrying outthe opening-upstratagemwith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strategy,insist on develop the trade relations with all countries across the world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mutual benefit and mutual reciprocity, andcontinuously make much contribution for the continuous growth Global trade.
China adheres to its opening-up strategy for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outcomes, develops it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on the basis of equality,mutual benefit and reciprocity,and makes cons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ustained growth of global tra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