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课程设计报告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报告书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工作的主流。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提高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我们参加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
本文将详细阐述实训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感,以期对今后会计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二、实训目的1. 熟悉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3. 培养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能力;4. 提高会计信息化素养。
三、实训内容1. 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输出,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我们主要学习了用友U8和金蝶K3两种会计电算化软件。
实训内容包括:(1)系统初始化:设置会计科目、录入初始数据、设置会计期间等;(2)总账管理:录入凭证、审核凭证、记账、查询、打印等;(3)固定资产管理: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变动处理、查询、打印等;(4)工资管理:设置工资类别、录入工资数据、计算工资、查询、打印等;(5)报表管理:生成报表、分析报表、打印报表等。
3.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以某企业为例,进行了以下实务操作:(1)设置会计科目体系,录入初始数据;(2)根据企业业务,录入凭证,并进行审核、记账;(3)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变动处理;(4)录入工资数据,计算工资,进行工资发放;(5)生成各类报表,进行财务分析。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了会计电算化技能;2. 掌握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为今后会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3. 提高了会计信息化素养,适应了现代会计发展趋势;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2)在实务操作中,对部分业务处理不够熟练;(3)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了解不够深入。
电算化会计课程设计

电算化会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电算化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电算化会计的原理与方法、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实施与管理等方面,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电算化会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决策和管理。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2.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运作模式。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可以运用电算化会计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电算化会计概述1.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2.电算化会计的本质含义。
3.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比较。
4.电算化会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原理1.电算化会计的信息处理方式。
2.电算化会计的信息流和资金流。
3.电算化会计的数据存储和信息查询。
4.电算化会计的信息安全控制。
第三章电算化会计的基本方法1.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工作流程。
2.电算化会计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3.电算化会计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法。
4.电算化会计的会计报表制作和财务分析方法。
第四章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实施与管理1.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2.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日常运作管理方法。
3.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法。
4.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四、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实验成绩等。
2.考试成绩占60%:经期末考核,包括笔试和上机操作。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等。
其中实验占较大比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使用及相关操作技能。
六、参考教材1.《电算化会计理论与实践》2.《电算化会计基础与实务》3.《电算化财务管理》七、结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电算化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课程设计 (2)

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已经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如此,为了适应现代的会计工作需求,我们需要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设计旨在完整地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用技巧,使同学们能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2.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
3.了解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4.熟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类应用功能和操作技巧。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此处列出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请根据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相关修改。
3.1 课程内容•第一讲: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讲: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第三讲:会计电算化报表的检查与分析;•第四讲: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技巧;•第五讲: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2 教学安排本课程将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讲:2学时(1小时讲授 + 1小时实践)。
•第二讲:4学时(2小时讲授 + 2小时实践)。
•第三讲:6学时(3小时讲授 + 3小时实践)。
•第四讲:8学时(4小时讲授 + 4小时实践)。
•第五讲:10学时(5小时讲授 + 5小时实践)。
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出席率:出席率将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出席率将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计算。
2.实用操作: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际操作,操作完成后将进行评分。
3.理论考核:学生需要进行闭卷考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5.1 教材教材《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第二版)作者:李丽5.2 参考书目•会计电算化系统概论作者:韩承钧•会计电算化工作案例作者:陈昕•会计电算化技术与运行管理作者:葛建强六、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电算化会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算化会计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及意义电算化会计是财务会计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其核心理念是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改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报告,从而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课程旨在介绍电算化会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为以后从事财务相关职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二、课程目标•熟悉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和流程;•掌握电算化会计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电算化会计手段处理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情况并提出决策意见;•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升财务决策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与流程•财务会计概述•财务会计流程•会计凭证和账簿•财务报表基础知识第二章电算化会计基础•电子表格软件 Excel 的使用•数据库软件 Access 的使用•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第三章电算化会计过程应用•电算化会计过程应用•财务报表制作•税务申报和纳税申报•费用与成本管理第四章财务分析与决策•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财务指标分析和报表分析•投资、财务和风险决策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通过讲解案例和实操操作相结合,既传授理论知识,又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并通过课堂作业、课程设计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五、课程设计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以后进入就业市场提供必要的技能支持。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能够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并编制出相应的财务报表。
并能够就财务数据提出相应的操作和风险意见。
设计内容1.学生自选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财务数据的总账、明细账、科目余额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学生对这家企业的投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其财务状况提出合理建议;3.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过程进行反思,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生成、数据备份等。
3. 学会分析会计数据,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经营决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培养学生解决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软件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
2. 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阶段及作用-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会计软件操作流程- 会计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模块的操作方法3. 会计数据分析和运用-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 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4.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 日常账务处理操作实例- 财务报表生成与数据分析实例5. 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软件操作技巧及优化建议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周:会计软件操作流程第三周:会计数据分析和运用第四周: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第五周: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实务操作。
电算化会计课程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我们学校特开设了电算化会计课程,并安排了为期四周的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得以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会计电算化技能。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
3. 提高会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电算化会计基本原理2. 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3. 会计凭证处理4. 会计账簿管理5. 财务报表编制6. 会计电算化审计四、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对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学习,了解了电算化会计的定义、发展历程、优势与特点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为实际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 软件操作: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我们开始学习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
实训过程中,我们熟练掌握了用友、金蝶等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系统初始化、凭证录入、账簿管理、报表编制等。
3. 实际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
以一个模拟企业为例,我们按照会计业务流程,从凭证录入、账簿管理到财务报表编制,全面掌握了电算化会计的操作技能。
4.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操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五、实习成果1. 掌握了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练掌握了用友、金蝶等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
3. 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实习总结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会计电算化技能。
2. 提高实践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们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解决能力。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一、引言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设备进行会计工作的一种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课程目标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3. 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4. 掌握会计电算化中的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知识;5. 能够分析和解决会计电算化中的常见问题。
三、课程内容1.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及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 常用会计软件介绍及功能;- 会计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介绍;- 会计软件的数据输入和输出;- 会计软件的报表生成和分析。
3. 会计电算化案例分析- 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处理;- 使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报表编制;- 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 使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
4. 会计电算化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数据安全与信息保护的基本概念;- 会计电算化中的数据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会计电算化中的信息保护和权限管理。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全面的了解。
2. 实践操作:通过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技能。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完成会计电算化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电算化会计应用教程课程设计

电算化会计应用教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2.掌握电算化会计系统软件的应用方法;3.熟悉电算化会计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4.学会使用电算化会计系统软件进行会计操作与处理;5.加深对电算化会计管理的认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算化会计系统概述1.会计信息化简介2.电算化会计系统概述3.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实施和应用第二章会计电算化软件基础1.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功能2.典型会计电算化软件制作和使用方法3.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界面管理第三章典型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1.费用会计软件的应用2.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3.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4.其他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第四章电算化会计系统常用功能操作1.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建立2.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查询、修改与删除3.电算化会计系统账目调整和汇总4.电算化会计系统财务报表查询和输出第五章电算化会计系统案例1.电算化会计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2.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的管理与查询三、教学策略1.采用多元教学策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在授课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数理化及其所感知的经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3.组织实验、实习和调研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由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2.实验法:让学生参与实验,亲自操作电算化会计系统;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观点和提出问题;4.课堂演示法:教师进行系统演示,模拟实际操作流程,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操作。
五、考核要求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核等;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六、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高,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2.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能够熟练应用电算化会计系统软件;3.学生能够加深对电算化会计管理的认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4.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一、实验目的 .......................................................................................................二、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 ............................................................................................ (一)实验内容概述................................................................................................. (二)实验结果.....................................................................................................三、各个子系统初始设置 ............................................................................................ (一)实验内容简述.................................................................................................(二)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三)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五)应收/应付管理子系统初始设置.................................................................................四、企业财务会计日常业务处理 ......................................................................................(一)实验内容简述.................................................................................................(二)实验结果.....................................................................................................五、企业财务会计期末业务处理 ...................................................................................... (一)实验内容简述.................................................................................................(二)实验结果.....................................................................................................六、报表系统 .......................................................................................................(一)实验内容简述.................................................................................................(二)实验结果.....................................................................................................七、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电算化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的了解,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电算化会计软件在企业实际会计工作实践活动的使用情况,全面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在企业实际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一)实验内容概述i.建立单位账套。
2 •增加操作员。
3.进行财务分工。
4 .输入基础信息。
5.备份账套数据。
6.修改账套参数.(二)实验结果1、创建账套2、设置参数3、设置操作员设置学生本人为账套主管设置孙淑芬为资产管理员和薪酬经理设置钱有财为总账会计和应收应付会计设置李纳为出纳5、设置操作员权限三、各个子系统初始设置(一)实验内容简述1.初始设置:由用户根据企业的需要建立账务应用环境,将用友通用账务处理系统变成适合本单位实际需要的专用系统。
主要工作包括选项设置、起初余额的录入等。
2.凭证管理:通过严密的制单控制保证填制凭证的正确性。
提供资金赤字控制、支票控制、预算控制、外币折算误差控制以及查看最新余额等功能,加强对发生业务的及时管理和控制。
完成凭证的录入、审核、记账、查询、打印,以及出纳签字、常用凭证定义等。
3.出纳管理:为出纳人员提供一个集成办公环境,加强对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管理。
可完成银行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随时出最新资金日报表,余额调节表以及进行银行对账。
4.账簿管理:强大的查询功能使整个系统实现总账、明细账、凭证联查,并可查询包含未记账凭证的最新数据。
可随时提供总账、余额表、明细账、日记账等标准账表查询。
5.辅助核算管理:(1)个人往来核算(2)部门核算(3)项目管理(4)往来管理6. 月末处理自动完成月末分摊、计提、对应转账、销售成本、汇兑损益、期间损益结转等业务。
进行试算平衡、对账、结账、生成月末工作报告。
(二)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1、启用总账2、企业机构设置3、增加档案项4、设置人员类别5、设置人员档案6、对总账系统业务参数要求的设置7、新增会计科目8、修改会计科目9、结算方式的设置10、外币设置11、新增项目大类12、本单位开户银行的设置13、往来信息设置客户分类地区分类行业分类15、新增计量单位16、新增存货档案17、新增供应商档案18、起初余额的录入19、指定现金科目(三)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1、建立工资套和参数设置2 、人员档案资料录入3 、工资项目设置4、录入等级工资5、正式人员工资项目以及计算公式表录入6、试用期人员工资变动(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1、固定资产系统的业务控制参数设置2、资产类别设置3、部门及对应折旧科目设置4、固定资产增减方式设置5、固定资产原始卡片资料录入(五)应收/ 应付管理子系统初始设置1、应收款系统的业务控制参数设置2、应收款系统的常用科目3、应收款系统的结算方式科目4、应收款系统的坏账准备相关参数设置5、应收款系统的账龄区间设置6、应收款系统的报警级别设置7、应付款系统的业务控制参数设置8、应付款系统的核算规则设置四、企业财务会计日常业务处理(一)实验内容简述1、填制凭证凭证的内容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凭证头部分,包括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凭证日期和附件张数等;二是凭证正文部分,包括摘要、会计分录和金额等。
如果输入会计科目有辅助核算要求,则应输入辅助核算内容;如果一个科目同时兼有多种辅助核算,则同时要求输入各种辅助核算的有关内容。
(1)生成和调用常用凭证(2)修改凭证(3)作废/恢复凭证(4)整理凭证(5)制作红字冲销凭证(6)查看凭证有关信息2、审核凭证(1)出纳签字(2)审核凭证3、凭证汇总二)实验结果1、业务一:在总账当中填制凭证2、业务二:在应收系统中做发票及收款单,并生成凭证3、业务三:在总账系统中填制凭证4、业务四:在应付系统中做发票,并生成凭证5、业务五:在应付系统中做发票,并生成凭证6、业务六:在应付系统中做付款单,并生成凭证7、业务七:在应收系统中做发票,并生成凭证8、业务八:在总账系统中填制凭证9、业务九:在应付系统中做发票,并生成凭证10、业务十:在总账系统中填制凭证11、业务十一:在应付系统中做付款单,并生成凭证12、业务十二:在应收系统中做发票及收款单,并生成凭证13、业务十三: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录入固定资产卡片14、业务十四:在总账系统中填制凭证15、业务十五:在总账系统中填制凭证16:、业务十六:在应收系统中做发票及收款单,并生成凭证17:业务十七:在总账系统中填制凭证18:业务十八: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填制部门转移19:业务十九:在应收系统中做收款单,并生成凭证20:业务二十:在应收系统中做发票及收款单,并生成凭证21、业务二十一:在应付系统中做付款单,并生成凭证22、业务二十二: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录入固定资产卡片,并生成凭证23、业务二十三:在固定资产系统中计提折旧,并生成凭证24、业务二十四:在人力资源系统中做新增与调整人员基本信息鮒加信息厂停发工资F i-mP中方人债厂调出厂核算计杵工資厂现金腹啟银行名称I中国工商舉存银钉账号|询2丽O9CI0教据拦案I第I 上| 下一亍| 末一亍| 确定I 取消 |HJiBrTHiM■Hi”K 巫 AS-V«B帕?■! ■ 『TJ umiMim [ 3 BH 秫L | v*^rAMtf™ 1mut JlMl£tA.RU L_id • #1■曹啊FP * r HriFlRF l*25、业务二十五:计提本月折旧费用,并生成凭证26、 出纳李纳签字27、 钱有财审核凭证28、 账套主管记账五、企业财务会计期末业务处理(一) 实验内容简述1 •银行对账2 •自动转账3.对账4•结账FBiTW AC w* 11 ttii ■ zd ■'.M*E .1 fl ii n ir ・n ^sa ~3 / Mt属w护阳 1 it 鱼” J U ■特■rraAiMia'VR* 吕 ■K 匕 ita* *y m 亠 ±l st 土血 FMAt * 口 fiUfci, 口 01 .h 少和 *mxM i 2?J4M 31.W ■NAF! I ««W : 书DU | Wirtlt ] JCSfflrW ---------- TiB MH ITO® 沁Wu^a KT# Z PJ .CO L.XM CO t . XM-X> 誇FT 1 as L.W'4Q 0 Q4t 9QQ QQf 1 WOO QU"I T «1*14A1hlEfl#'ni-Bflf-rri | S>1I2 11IMltfl rrg.WUft- .1 魅巴匚聾屮].和 f H 1 17 n 』| - ” *+ CSWSit -严 A -PW(二)实验结果1、各个子系统结账2、对应结转设置3、总账期末自定义转账(1)计提短期借款利息(2)摊销当月应负担的无形资产(3)计算税金及附加(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3、定义工资费用分配的转账分录4、银行对账5、期末银行对账6、转账生成(1)自定义转账(2)对应结转(3)销售成本结转7、月末结转损益8、月末对账9、月末结账应收系统结账应付系统结账固定资产系统结账薪资系统结账总账系统结账六、报表系统(一)实验内容简述1. 自定义一张报表2. 利用报表模板生成报表(二)实验结果1、设置报表模板并生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1)打开UFO报表,新建文件(2)打开报表模板(3)修改公式(4)生成资产负债表(5)生成利润表2、自定义报表(1)、设置报表尺寸(2)定义组合单元(3)定义单元公式(4)审核定义公式七、实验总结(300-500 字)会计电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为我们省去了手工操作的复杂性,减小了犯基本错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