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热力:热力管网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热力:热力管网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热力:热力管网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背景:

?北方地区供热公司,冬季要对所辖区域内的供热系统进行温度数据监测,保障用户室内温度达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温度范围内),以减少用户投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某市供热公司从平升公司购置电池供电遥测终端机RTU,远程监测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组建供热管网供回水温度监测系统,为生产调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项目情况及需求:

?1.楼宇内壁挂安装遥测终端机RTU,采集2路温度传感器数据;

?2.由于楼宇内取市电,需要和电力部门做相关沟通,周期长,影响项目进度,而且电费不好核算,所以现场需要电池供电;

?3.现场4G和GPRS网络信号较好;

?4.监控软件要直观显示管网测点的温度数据。

?5.电池更换时间间隔大于180天,保证一个供暖期内无需更换电池。

?6.产品采取防破坏措施,预防孩童因好奇进行破坏。

?解决方案:

?综合项目情况及需求,建议客户选用平升电池供电遥测终端机RTU (DATA-6216B),微功耗设计,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使用周期长,符合现场应用场景,满足客户需求。监控软件选用亚控组态王,通信方式选择4G并向下兼容GPRS网络。

?系统组成:

?

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太原邦意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一、 引言 集中供热因具有节约能源和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日益成为城市公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和环保措施。随着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规模也不断扩大,科学的管理热力管网具有非常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对于该供热自控系统,既要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保证终端热用户的室内变化不超出某一范围(18±2℃,最低不低于16℃),这样既保证终端热用户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同时也要实现在换热站的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中控室可以远程调度每个热力站的参数,保证整个热网的热力平衡,供热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地运行。并初步实现热网热量的计量。 二、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各个换热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系统、监控中心管理系统三个部分构成。(见系统构成示意图) 换热站PLC 控制系统可独立完成本地控制。各个换热站利用通讯系统将现场监测数据、运行状态数据传给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同时接受监控管理软件进行的运行参数调整。各个换热站与监控中心采 用GPRS 通讯方式。 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安装在中央调度室的工控机上,通过GPRS 网络和下位的换热站通讯模块相连,完成换热站运行 与管理系统数据之间的数据交换,既可以监视各换热站的运行情况,也可以调整 工程师站 操作员站其它站点 天线 通讯模块控制系统 输入检测 输出控制 温度输入压 力输入泵状态输入 电动调节阀调节控制 报警输出 补水系统调节控制 循环系统调节控制 其它控制 水箱水位输入1#换热站 热量计 进口温度输入一次流量输入 水泵电参数输入 电动调节阀输入 出口温度输入除污器差压输入 除污器控制 除污器控制 除污器差压输入 出口温度输入电动调节阀输入 水泵电参数输入 一次流量输入 进口温度输入热量计 1#换热站 水箱水位输入其它控制 循环系统调节控制 补水系统调节控制 报警输出 电动调节阀调节控制 泵状态输入 压 力输入温度输入输出控制 输入检测 控制系统 通讯模块天线 系统构成示意图

热力站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三河市新天地小区二期工程招标文件; 二、三河市新天地小区二期工程换热站设计施工图; 三、现场勘察取得的资料、数据; 四、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节、编制原则 以满足业主期望为目标,按照“技术领先、资源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标书: 一、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为依据,通过仔细的现场和调查,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质量目标明确,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严格管理,保证措施完善,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争创精品工程。 三、安全目标明确,安全措施可靠,制度完善,确保施工安全。 四、工期目标明确,合理进行施工部署,制定可行、高效的施工进度计划,协调统一,确保总体工期要求的实现。 五、施工中做到安全、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同时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 六、遵守招标文件中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认真贯彻业主及其授权人或代表的指示、指令和要求。 七、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严密监控、科学管理的原则。 八、对业主负责,强化精品意识,同时搞好外部及配合单位的协调工作。 第三节、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 一、《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四、《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 五、《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六、《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七、板式换热机组(CJ/T 191-2004) 八、北京市热力集团供热系统技术标准和室外热力管线施工的有关标准、规范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天津迎光丽苑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城建学院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级名称: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授 学历:本科 2017年3月3日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采暖是人们为了保证适宜的生活条件而创造的。因此采暖方式与设备便成为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心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水平程度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供暖方式日新月异,当然,每种供暖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保障冬季供热工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规范,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让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晰的了解供热系统及换热. 站的设计不走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规范;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出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佳。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工程概况,选择采暖系统,供水方式,计算热负荷; (2)选择散热器种类或者采用地暖,并计算散热器片数或者地暖热负荷; (3)计算管径和水利平衡并进行采暖管路布置; (4)选择换热器型号及数量; (5)选择水泵、水箱等设备并确定水泵、水箱等设备的布置位置; 室内供暖系统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整栋楼达到水力平衡,使每户温度在设计温度。室外管网要考虑怎样进行室外管网的最优设计,使其既经济合理,又不影响小区的整体规划美观,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方便检修;换热站的设计中设备、各种附件等的选型与布置,要保证其提供的热量能够满足各用户的需求,并且方便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等。 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据《供热通风与通条工程设计资料大全》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0m/s,冬季最多风向

换热站监控方案报告

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 沈阳凌控科技有限公司

1、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城镇集中供热,改变原来各单位、各片区自己供热、单独建立锅炉房给城市带来的污染,由城市外围的一个或者多个热源厂提供热源,市内各片区建立换热站,统一给用户供热。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燃煤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省了能源,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项即造福当代人民又造福后代子孙的伟大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控制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人们对供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能源紧张的今天,提高供热质量同时节约能源势在必行。所以,目前各地供热公司新建换热站大多都是无人值守换热站,同时对老的换热站的改造也在向无人值守换热站靠拢。 供热系统是一个多参量、大滞后的复杂系统,供热系统综合节能控制技术,有针对性的解决供热系统热源、管网、终端用户三个部分实际问题,提供三个主要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热源控制一体化,管网智能化,终端用户信息化;解决了系统整体过量供热,管网存在水力失调,室温存在冷热不均及锅炉冷凝水的问题,达到整个系统的节能目的;提高了供热品质及舒适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我公司研发的无人值守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全面地监测热网的运行参数,控制热网的供热温度,为“按需供热”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2、需求分析及设计目标 建立以热网控制中心为核心的一级或多级热网监控系统。实现换热站的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和巡检核查登记系统,是本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宏观掌握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运行质量。 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进行全自动调节,解决各换热站的耦合影响,消除热网水平失调,平衡供热效果。 以节省总供热量为目标,在满足热网用户基本采暖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总供热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更好地进行供热系统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及时检测报告供热系统故障,作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为热网如何经济高效运行提供分析基础和分析依据。通过记录的热网运行历史数据,在一个采暖期结束后与前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查出主要能耗来源,为今后的节能挖潜改造提供条件。 3、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稳定性原则 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将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性作为设计的首选原则。 终端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严格全面的权限管理。 只有安全可靠的系统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方案设计时,首先应考虑选用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技术,使其具有必要的冗余容错能力,为用户提供高

换热站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第2页 第一节工程概况第2页 第二节施工部署第3页 第三节施工依据的工程建设标准第4页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第5页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第6页 第四章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第9页 第五章机械设备、办公及检测设备投入计划第11页 第六章施工的重点、难点、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分析及解决案第12页 第一部分换热站设备基础施工第12页 第二部分换热站设备、管道安装第15页 第三部分换热站给排水和采暖工程第28页 第四部分换热站电气和热控系统安装第50页 第五部分换热站系统试运转第58页 第七章合理化建议第58页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和违约承诺第59页 第九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违约承诺第61页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第61页 第二部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第83页 第三部分违约承诺第84页 第十章新技术应用第84页 附图-1 项目组织机构第85页 附表1 施工总平面布置第86页 附表2 施工进度计划第87页 附表3 劳动力计划表第88页 附表4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第89/90页附表5 工程的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工艺分析和解决案第91页 附表6 施工每日作业时刻表第98页

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热力站工程 建设单位:发电供热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霎哈市图井子区 施工工期:45个日历天 工程质量目标:优良 主要工程容: 新建热力站的换热形式为水-水换热,采用换热机组换热。供热面积23.4万平米。 换热站设四套系统,分别为:住宅低区A,住宅低区B,住宅高区,散热器区。主要安装施工围包括:换热站的板式换热器安装、循环水泵、补水泵和相应管道、阀门、管件安装及管道防腐保温。安装项目还包括水箱制作、给水、采暖系统安装以及电气热控设备安装等。 第二节施工部署 1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和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的新建热力站规模较大,热力站包括了住宅低区A,住宅低区B,住宅高区,散热器区等四个系统。为便于施工管理,拟将换热站的设备和工艺管道安装按系统划分为四个施工分区。开工后首先组织热力站设备基础等土建工程施工,同时适当展开给排水等工程的施工,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后,适时组织四套设备、工艺管道等专业施工分队进入全面安装。对于各系统设备安装、管道安装以及热力站的给排水、采暖安装以及电气和热控安装等分部分项工程,将根据具体工程容和工程量划分为1-2个施工段,在每个施工段,组织各工序穿插施工,多工序相互协调配合作业。

供热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供热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一、我厂供热现状 目前我厂现有换热站房3个,目前3个换热站房均依靠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导致换热站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存在大量人员费用与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本次改造目标是在现有换热站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改造、优化(能保留的保留),实现换热站的集中控制、无人值守,最终达到减员增效、降低运行各项成本的目的。 二、改造技术要求 1、改造原则 先进性 采用国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效益高,投资少,所有设备及设备安装须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的标准,具有科学、先进、便于维修和管理的特点,可以保证在未来5~10年不落后于最新技术的发展。 稳定性 系统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图形界面友好,无故障运行时间长。 经济性 减少一次性的投资,并确保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极低的故障率,将功能变更、运行与维护费用减至最低限度。 安全性 严密的技术防范措施保障系统安全。在确保供热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与基础上,可以实现其经济性,节约能源。 可靠性 系统对使用环境(温度-25℃~50℃,相对湿度5%~95%)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确保具有极低的故障率。 可扩展性 包含硬件的可扩展性和软件的可扩展性两个方面,升级扩充只需要增加模块,保护投资成本。 2、总体要求

利用先进的工业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创建换热站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系统实施更科学、更规范的监控管理,提高中心调度的监控能力。 2.1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当前供热的现状及应用需求,供热集中控制监控系统设计原则是以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产品生命周期长、管理维护方便、系统集成度高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主要技术特色,以适应当前应用和后续发展的需要。设计指导思想以“实用、可靠、先进、经济”为基本原则。 易操作 良好、直观的人机界面,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操作人员不需要经过特别专业训练就能够进行使用,工作效率高。 易管理 实现分级管理,授权服务的原则,设置程序管理员,对于不同的级别权限使用进行合理的管理。 易维护 平台的一致性强,便于维护,并具备自诊断功能,支持多种通讯方式:RS232、RS485、TCP/IP网络及GPRS无线通讯等。 保证质量 远程操作与自动控制能及时调节各种参数,并反馈迅速,保证所调温度在用户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系统在调节过程中应流畅,不能无故出现卡涩、停顿等故障。 节约投资 另外在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投资是每一个工程项目都要面对的问题。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供暖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改造资金。 三、系统组成及要求 系统由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各个换热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系统、监控中心管理系统三个部分构成。(以下图为例)

能源站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与单体独立空调系统的方案对比

能源站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与单体独立空调系统的方案对比 ——王伟欢 一、项目概述: 长沙明发商业广场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北纬28°00’,东经113°08’,属夏热冬冷地区。总商业面积40万平米,酒店/写字楼/公寓占60%,约24万平米,纯商业占40%(其中:商业销售部分/持有部为64500㎡/95500㎡,即4:6),约16万平米。各建筑位置相对集中。 二、方案简述: 1、单体独立空调系统方案:各单体独立的冷水机组+热水锅炉。 2、能源站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方案: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水蓄冷+水蓄热+区域供冷供热。 三、方案对比: 1、各栋单体空调运行状况表 名称面积(㎡)总冷负荷(kW)使用时间 酒店40000 5707.82 0:00~24:00 办公楼32000 4431.64 8:00~18:00 SOHO+LOFT 办公 88000 10026.39 8:00~20:00 百货+超市+电 器城+运动用 品 61000 8594.04 10:00~21:00 主题街区52000 7395.27 10:00~23:00 休闲美食娱乐35000 5598.4 10:00~2:00 家庭服务14500 1829.25 8:00~20:00 2、方案经济性对比表 2.1.1 单体独立空调系统方案主要设备概算表: 单体名称冷源热源冷热源主要设备价格 酒店冷水离心650RT×2台+冷 水螺杆325.5RT×1台;冷 却水泵4台(备1台)+ 冷冻水泵4台(备1台)+ 冷却塔2台+自控设备。总 功率约1814kW。燃油锅炉 1800kW ×1台。 107×2+57+2×8+18 ×2+18+86=427(万 元) 办公楼冷水离心500RT×2台+冷 水螺杆244.2RT×1台;冷 却水泵4台(备1台)+ 冷冻水泵4台(备1台)+ 冷却塔2台+自控设备。总 功率约1255kW。燃气锅炉 1400kW ×2台。 85×2+43+2×8+17× 2+16+70×2=403(万 元) SOHO+LOFT 办公冷水离心1200RT×2台+ 冷水离心600RT×1台; 燃油锅炉 2400kW 197×2+99+2×10+22 ×3+21+112×3=936

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的优化设计

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7-08-16T10:03:00.7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作者:张文军 [导读] 一般我们的室外用管网都是枝状管网,所以说必要的调节手段是二次系统所缺乏的,还有的问题就是水力失调。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前在我国普及率很高的是集中供热系统,因为集中供热系统既便于管理又对于提高居民的取暖质量有利,并且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效果非常的高效率,集中供热系统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集中供热系统同样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消耗十分巨大的能源。当今的世界处在一个能源危机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之下,我们的供热系统的改进就应该降低能源的消耗。如果能够降低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就能够对热能的利用率进行提高,这样的做法能够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优化设计 1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1.1严重的水力失调 一般我们的室外用管网都是枝状管网,所以说必要的调节手段是二次系统所缺乏的,还有的问题就是水力失调。造成热网管水力失调的原因供热管网的阻力不平衡,追根溯源是偏差的管网设计、管网改造、管网运行等等。现在的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使用能源问题。所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紧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够保证供热网管的水力平衡。 1.2管网失水严重 供热系统能量消耗的又一大原因是严重的失水问题。我们目前在供热系统管网的衡量指标是失水率,如果说我们能够对供热系统管理的良好,那么失水率就能够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甚至那些比较先进的供热系统可以把失水率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五以下,但是有些差的供热系统情况并不乐观,失水率可能达到百分之十,所以说供热系统里存在着非常大的能量差值,同样的,节能的潜力就很高。一般来说造成供热管网失水有以下几个方面;老旧失修的供热管网存在严重的漏水现象;有一些素质差的居民窃用供热管网中的水,私自使用;有些不懂供热系统原理的居民遇到散热器温度降低的情;R时,会对散热器放水。在设置分段用的阀门时候,未曾按照规划好的标准安装,最终会导致发生事故方交水量比较大。 供热的质量不好也可能是失水造成的。一般情况,供热系统损失多少水就应该补充多少水,但是供热系统中损失的是热水,补充的时候只能是冷水,水的温度存在差距,这样一来供热质量就会下降。供热质量的下降就会导致有些用户在冬天得不到有保障的供暖,结果就是室内的热舒适性下降。用户会将情况反应给有关部门,对供热单位投诉,引起矛盾冲突。 1.3供热系统不能够适时有效的调节供热流量和供水温度 目前的供热系统管理只是粗放式的、只针对设备的,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缺乏考虑,对于用户的室温监测达不到效果,所以对于供热的水平以及质量无法正确的把握住,管理的人员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操作。不能保证气候补偿,“看天供热”的方式依旧占主要地位,仅仅是通过人的手工调节操作,达不到按需供热、自动供热,所以说采暖初期会有热量存在着大量的浪费。 2建筑物采暖热负荷经计算后汇总确定,并考虑建筑物朝向,层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建筑物采暖总热负荷进行适当调整;新入网的小区在第一年供暖季开始供热后,当地集中供热公司应实际入户考察小区供热情况,确定管网选型是否满足或者超过实际用热需求,为供暖系统运行实行动态调整提供数据依据。 2.1通过对集中供热管网整体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实现供暖季管网内动态水力平衡;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水力失调现象主要体现为水力运行工况失衡,流量分配不均,造成部分供热区域温度过低;如果只是通过增加流量和提高水泵扬程的方式来解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力失衡的问题,甚至引起管道超压、倒空、气化的危险;笔者认为解决水力失衡的有效方案之一便是整体规划和设计供热管网,在小区建筑物管网入口处添加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将动态水力失调通过自力式压差控制阀转化为静态水力平衡状态,实现水力平衡。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主要由一个自动平衡阀和一个手动调节阀组成,设定好流量后,通过自动平衡阀控制节流后压力与出口压力的差值不变,通过手动调节阀控制阀体开度,实现消除采暖系统富裕压头的作用;供热系统中采用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来进行水力平衡的调节,必然会增加热力施工的建造成本,但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分析:在供暖期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在节电,节煤,节水方面都能带来很好的节能效益;并且热力管网达到水力平衡后,不仅能有效改善管网运行情况,还可以提高热用户的室内温度,满足热用户的需求,减少用户投诉,提高热用户的满意度。实际施工时,由于采暖系统设计软件存在局限性,并且受到实际施工质量的影响,集中供热管网投入使用初期,需要实际检验供热管网的水力工况,并且对自力式压差控制阀进行微调。 2.2根据居住建筑与商业类建筑负荷峰值差异,调整换热站供热温度;城区的集中供热已经实现,并且在节能和环保方面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集中供热系统由于供热面积大,造成供暖区域内建筑物功能的多样性,实际供热中,考虑是否可以根据建筑物功能,实现模块化供热。 集中供热一般由热源,一次供热管网,换热站,二次供热管网和热用户组成;现在太原市热力公司正在建设三级供热系统,虽然还在试行阶段,但已经在国际上取得技术的认可和肯定;三级供热系统比二级供热系统所带面积更大,热网区域内热用户更多,热力交换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因此对于热力管网稳定性要求更高;如果天气改变或者其他外界原因影响,需要临时调整供热温度,供热管网的热交换时间的增加,管网内的水无法及时调整,很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用户体验和能源的浪费。笔者认为三级供暖系统所带区域极大,需要借鉴模块化系统的优势来调整供暖策略,换热站后二次网管线按建筑物功能划分开,比如住宅类建筑白天负荷低,夜间负荷高;商业类建筑(除医院、旅馆等夜间开放的建筑外,下同)恰恰相反,一般白天负荷较高,夜间热负荷低;供暖需求峰值不同,换热站供热温度可根据功能调整供水温度,如果将多种功能建筑由同一条管网供热,将造成能源的浪费;供热公司一般根据日照和气温的变化,在白天供热温度低,夜间供热温度高;供水温度白天满足商业类建筑升温,夜晚由于同一管线内住宅建筑而供热升温,而商业类建筑此时热负荷很低,而且商业类建筑一般都采用空调采暖,夜间如果供水温度很高,为了防止供热系统管道内压力过高,只能在夜间被迫的情况下开启空调散热,以防止管道因为高温高压爆管,造成电能和热能的双重浪费。换热站采用模块化供暖管网设计时,可根据峰值不同分别调整供热温度,白天降低对住宅

热力站一次线-试运行方案

常营三期剩余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热力一次线工程 试 运 行 方 案 北京市特欣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 2016 年1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3页 第二章工程概况-----------------------------------------3页 第三章试运行要求------------------------------------------------------------4页第四章试运行部署------------------------------------------------------------4页第五章试运行组织机构-------------------------------------------------7页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9页 附图1试运行指挥部网络图----------------------------------------------12页附图2试运行组织机构表-------------------------------------------------13 页附图3管线试运行平面图页附图4管线试运行纵断图 页附图5小室平面设备图页 -------------------------------------------------14 -------------------------------------------------15 ---------------------------------------------------16

供热工程大作业_某小区换热站与室外热网方案设计

课程大作业设计计算 说明书 课程《供热工程》 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德英 2010年1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1) 1.1工程概况 (11) 1.2设计容 (11) 2设计依据 (11) 2.1 设计依据 (11) 2.2 设计参数 (11) 3负荷概算 (11) 3.1 用户负荷 (11) 3.2 负荷汇总 (11) 4热交换站设计 (11) 4.1 热交换器 (11) 4.2 蒸汽系统 (11) 4.3 凝结水系统 (11) 4.4 热供热水系统 (11) 4.5补水定压系统 (11) 5室外管网设计 (11) 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 5.2 热补偿 (11) 5.3 管材与保温 (11) 5.4 热力入口 (11) 5.5补水定压系统 (11) 课程作业总结 (11) 参考资料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 1.1.2 地理位置:地区 1.1.3 本工程为某小区的供热系统设计,为小区的住宅楼和公寓楼采暖提供热源,各热用户如下表1 表1 1.2 设计容 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 2 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德英。供热工程。中国建筑工业,2004 2,《流体输配管网》.中国建筑工业 3, 王飞. 建伟. 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中国建筑工业, 2007 4,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1993。 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CJJ34-2002 6,《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GB0019-2003, 7,《城市热力网设计规》CJJ34-2002,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 9,《城市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CJJ/T81-98, 10, 国斌.冷热源系统安装. 中国建筑工业, 2006 11, 金和. 图解供热系统安装. 中国电力. 2007 2.2 设计参数 冬季采暖设计供水温度80℃,,回水温度60℃, 3 热负荷概算 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及汇总 一、 确定总负荷: 利用公式Qn '= q f ·F ×10ˉ3 可以计算出各栋楼的热负荷,汇总列入下表2: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XXXXXX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目录 1 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 (2) 2 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自动控制模式 (2) 3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2) 3.1 供热自动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2) 3.2 节能自控系统的组成 (3) 3.3 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 (5) 3.3.1 设备配置 (5) 3.3.2 监控管理软件 (5) 3.3.3 监控管理主机 (12) 3.3.4 系统组态功能 (13) 3.3.5 人机界面的特点 (14) 3.4 各换热站的设备功能 (14) 3.4.1 数据采集 (15) 3.4.2 DDC智能控制器 (15) 3.4.3 触摸式操作显示屏 (15) 3.4.4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16) 3.5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配置 (16) 4 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拟选设备简介 (18) 4.1 DDC智能控制器 (18) 4.2 一体化彩色液晶触摸屏(工控机) (19) 4.3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19) 5 热网监控系统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益 (20)

XXXXXX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供热节能主要包括热源厂节能、供热管网系统节能和用热系统节能三大部分,要做到合理供暖,杜绝浪费,首先要解决这三大部分的热能供需匹配问题。也就是说:保持能耗的动态跟踪,控制热能供需平衡,从而实现节省燃煤(或燃气),节省热能、电能,节省与此相关的人力、物力、场地和运输费用。因此,按需供暖、减少或杜绝热能浪费,是最有效的节能手段,这是首要问题。其次,在保证热源厂供热总量的前题下,解决如何提高热效,实现节能的问题。 本方案从供热管网系统和用热系统的能耗的动态跟踪与节能自动控制着手,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原则,结合各换热站设施和供热用途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换热站原有的温度、压力传感设备和控制设备,改装水泵电机变频器的控制线路,加装DDC智能控制单元,通过自动控制软件设定的节能程序,根据用热需求量的变化,控制供热管道阀门开度、控制水泵转速,变人工主观控制为节能自动控制,变全热全程供暖为分时分温按需供暖,并逐步实现全管网的智能化控制。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方案按以下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 ●分时、分温、分区供暖的自动控制模式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节能效益分析 ●系统拟选设备简介

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集中供暖的发展概述 集中供暖是在十九世纪末期,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集中供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集中的热源向一个城市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集中供暖不仅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与传统的分散供热相比,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1 国外集中供暖发展概况 集中供暖方式始于1877年,当时在美国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区域锅炉房向附近14家用户供热。20世纪初期,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利用发电厂内汽轮机的排气,供给生产和生活用热,其后逐渐成为现代化的热电厂。在上世纪中,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集中供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集中供暖事业长期以来是实行以积极发展热电厂为主的发展政策。原苏联集中供暖规模,居世界首位。地处寒冷气候的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中供暖事业发展迅速,城市集中供暖普及率都较高。据1982年资料,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集中供暖普及率为35%;丹麦集中供暖系统遍及全国城镇,向全国1/3以上的居民供暖和热水供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废墟中进行重建工作,为发展集中供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目前除柏林、汉堡、慕尼黑等城市已有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暖系统外,在鲁尔地区和莱茵河下游,还建立了联结几个城市的城际供暖系统。 在一些工业发达较早的国家中,如美、英、法等国家,早期多以锅炉房供暖来发展集中供暖事业,锅炉房供暖占较大比例。不过这些国家已非常重视发展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方式。 1.1.2 国内集中供暖发展概况 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真正起步是在50年代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国务院1986年下发《关于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的报告》,对我国的集中供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国这些年来集中供暖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目前采暖系统相当落后,具体体现在供暖质量差,即室温冷热不均,系统效率低下,不仅多

热力站系统设计方案

内蒙热力站控制系统 设计方案 山西科达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本设计方案适应于集中供热、生活热水等换热系统,2007年内蒙赤峰热网改造工程共有10个热力站,每个热力站由进线柜、电容补偿柜、低压配电柜、补水变频柜和循环软起控制柜组成。循环泵共有一个11KW(一用一备),一个22KW(两用一备)、一个37 KW(四用)、一个45 KW(一用一备)、一个45KW(两用一备)和五个55KW (一用一备);补水泵都采用一用一备,由七个4KW、一个3KW和一个11KW电机组成。其中,补水泵变频控制柜采用本公司标准产品BBY 系列供水设备,循环泵均采用软起控制方式。 1.低压配电柜 1.1 柜体结构 ●柜体采用通用柜的形式,构架采用8MF冷弯型钢局部焊接组装而成,构架 零部件及专用配套零件由型钢定点生产厂配套。通用柜的零部件按模块原理设计,并有20孔模的安装孔,在柜体上下端均有不同数量的散热孔,当柜内电源元器件发热后,热量上升,通过散热孔排出,达到散热的目的。 ●采用黄金分割比的方法设计柜体和外形和各部分的分割尺寸,使柜体美观大 方,面目一新。 ●柜门用转轴式活动铰链与构架相连。柜内的安装件与构架间用滚花螺钉连 接,整柜构成完整的接地保护电路。 ●柜体的顶盖在需要时可拆除,便于现场主母线的装配和调整,柜顶的四角有 吊环用于起吊和装运。 ●柜体的防护等级为IP20

配电柜内包括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流互感器、信号灯及设备正常运行时必须的各种元件,详细配置见低压柜配置清单。 1.2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柜符合下列标准 1、IEC439-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2.电容补偿柜 与固定式低压柜配套 2.1 一般性能参数 1) 电容器是低损耗介质型 2) 电容器设备包括具有IP保护等级的外壳 3) 自寓式,金属化膜,真正无油式并联电容器 4) 工作温度:-25℃℃~55℃ 5) 所有单元提供放电电阻来使单元不超过300秒内峰值电压放电至50伏 6) 电容器能通过开关接入和切除。电容器应能将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到0.95 以上。 7) 低压补偿具有功率因数自动调节功能。 8) 在主电路接触器下端串联低损耗、高性能、小型化补偿电抗器,并且补偿基 波无功率的同时,兼有滤除谐波的功能,串联电抗器确保对5次谐波不产生放大,且将投切电容器时产生的过电流限制在规定标准以下。 9) 采用可编程功率因数控制器。 2.2 设计规范和标准

解析热力管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解析热力管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第一部分:概述 (1)城市热网发展现状及系统应用背景 城市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热用户(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组成的庞大、封闭、复杂的循环系统。供热对于北方的城市来说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传统的分散供热方式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集中供热拥有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优势。 目前,在北方地区多数集中供热系统为间供系统,即城市热网(一次网)为高温热网,经过街区换热站将高温热水转换为低温热水,通过小区热网(二次网)向热用户供热的形式。这种供热形式具有供热面积大、输送距离远、调整方便、一次网失水率小、舒适度较高等优点。 (2)集中供热系统简介及工作流程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热源所产生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网

向全市或部分地区的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换热站是集中供热网络与热用户的接口,是热源与热用户之间的“热交换站”,换热站能否高效运行对改善整个热网的热力不足、提高供热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换热站热力系统由一次网供回水系统、二次网供回水系统、补水系统、热计量系统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热源经过一次网供水管路进入热交换器,经过充分的热交换后,再由一次网回水管路流回热源。而二次网中的水在热交换器中充分受热后经二次网供水管路进入热用户,用户取得热量后,二次网循环泵将水通过二次网回水管路再进入热交换器,如此循环供热给用户。 (3)我国现行集中供热存在弊端 由于城市供热地理位置的分散性,供热调度部门需要对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换热站、供热管道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集中实时监视,并控制换热站中各设备的联动运行。同时,需要根据从现场监测到的各换热站运行参数,调节热电厂运行工况,保证冬季整个供暖的稳定运行。 我国现行的热力站运行管理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影响了集中供热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主要反映在:缺少全面的参数测量手段;无法对运行工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系统运行工况失调难以消除,造成用户冷热不均;供热参数未能在最佳工况下运行;供热量与需热量不匹配;运行数据不全,难以实现量化管理等。因此,科学有效的管理换热站,不仅能减少人力浪费,还能及时发现热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通知供热调度部门解决问题,以达到节约能源和提高热源利用率的效果。并且对于保证热网与热源的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热力管网温度压力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热力管网温度压力自动化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1.热力系统发展趋势 近年来,政府对集中供热系统建设的投入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270亿元增至2013年的450亿元。受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及供热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影响,集中供热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国的集中供热面积和供热量得到稳定增长。2013年,全国的集中供热面积约58亿平方米,当年集中供热总量约30亿吉焦,供热管网长度约18万公里。按热力消费市场的终端客户划分,热力供应行业可划分为工业市场和居民采暖市场两大类。目前工业部门是我国热力消费的主要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70%,但是居民采暖的热力消费增速高于工业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约30%且比重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城镇化的提升,受益于原有大中城市供热面积快速增长(新增建筑+旧区改造)和新兴县镇供热市场(超过1100个)逐步开启,预计城市供热市场未来3-5年将保持15%的复合增速。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显示,目前,供热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设备更新、技术进步阶段,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外资、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已进入供热市场,供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供热市场准入、特许经营、用热商品化、热计量收费等改革将逐步深化,节能高效、多热源、大吨位、联片集中供热、地源供热、科学运行等运营方式将不断推进行业发展。 2.XX热力集团基本情况 XX热力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集中供热企业,具有五十多年光荣供热历史,隶属于北京能源集团,担负为XX市民和XX政军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供热保障职责。 XX热力集团集供热生产运营、供热规划设计、供热工程建设、供热技术研发、供热设备制造于一体,拥有供热运营企业X家,为供热运营提供保障的企业X家,员工X多名。2015年底,集团总资产X亿元,营业收入X多亿元;供热总面积X亿平方米,供热用户X万户;一级供热管线X公里,热力站X座。

换热站监控方案

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沈阳凌控科技有限公司

1、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城镇集中供热,改变原来各单位、各片区自己供热、单独建立锅炉房给城市带来的污染,由城市外围的一个或者多个热源厂提供热源,市内各片区建立换热站,统一给用户供热。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燃煤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省了能源,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项即造福当代人民又造福后代子孙的伟大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控制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人们对供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能源紧张的今天,提高供热质量同时节约能源势在必行。所以,目前各地供热公司新建换热站大多都是无人值守换热站,同时对老的换热站的改造也在向无人值守换热站靠拢。 供热系统是一个多参量、大滞后的复杂系统,供热系统综合节能控制技术,有针对性的解决供热系统热源、管网、终端用户三个部分实际问题,提供三个主要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热源控制一体化,管网智能化,终端用户信息化;解决了系统整体过量供热,管网存在水力失调,室温存在冷热不均及锅炉冷凝水的问题,达到整个系统的节能目的;提高了供热品质及舒适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我公司研发的无人值守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全面地监测热网的运行参数,控制热网的供热温度,为“按需供热”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2、需求分析及设计目标 建立以热网控制中心为核心的一级或多级热网监控系统。实现换热站的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和巡检核查登记系统,是本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宏观掌握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运行质量。 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进行全自动调节,解决各换热站的耦合影响,消除热网水平失调,平衡供热效果。 以节省总供热量为目标,在满足热网用户基本采暖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总供热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更好地进行供热系统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及时检测报告供热系统故障,作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为热网如何经济高效运行提供分析基础和分析依据。通过记录的热网运行历史数据,在一个采暖期结束后与前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查出主要能耗来源,为今后的节能挖潜改造提供条件。 3、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稳定性原则 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将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性作为设计的首选原则。 终端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严格全面的权限管理。 只有安全可靠的系统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方案设计时,首先应考虑选用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技术,使其具有必要的冗余容错能力,为用户提供高

热力站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及工程管理目标 1.1、工程简介 1.1.1本工程位于xxxxxxxxx市区内,由两座换热站,即x xxxxxx支线工程(最大管径DN400)组成。 1.1.2、土建工程

1.1.3、水电及支线工程 1.1.3.1 滨海左右站: 成套配电柜3台;配电箱1台;各种型号电缆140米;PLC柜1 台及配套自控仪表;低区换热器机组2台;钢制水箱1台;室内热动 管道171米;室外直埋预制聚氨脂保温管1056米;以及采暖给排水 系统等。。。。。。。 1.3.2呼铁佳园站: 成套配电柜3台;配电箱1台;各种型号电缆154米;PLC柜1 台及配套自控仪表;低区换热器机组1台;高区换热机组1台;钢 制水箱1台;室内热动管道196米;室外直埋预制聚氨脂保温管1270米等。 1.2、编制依据 1.2.1呼呼和浩特市2010年热力站及支线工程(二标段)招标文件1.2.2国家和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3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建设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1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02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CJJ28-89 《城镇直埋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81-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1.2.3 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施工规范、规程 1.2.4 建筑施工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