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考古学理论简介共50页文档
西方考古学理论简介

环境考古
瑞典和丹麦人19世纪中期已经开始做植 物和动物考古。北欧人一直是环境考古 ,农业考古和古环境科学的先驱。 三四十年代在剑桥大学,Grahame Clark 跟一些生物学者开始做环境考古。他也 把生态学和结构功能主义结合起来。20 世纪中期的生态学理论强调生态的平衡 状况,所以它和结构功能主义相结合。
后现代主义侧重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的位 置。比如说,人类学家批评西方人类学 和欧洲帝国主义的密集关系。 考古学家也会讨论考古跟政治的关系。 考古学经常跟政府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关 系。那样的目的而不能算完全科学。我 们哥伦比亚大学有一门课关于以色列的 考古和现在以色列政治系统的关系。另 外,西方的国际考古思想跟西方的全球 霸权地位也是分不开的。
Grahame Clark, Archaeology and society 1953年的 考古学课本
多方式考古 Clark也要求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跟他一 起做研究。从那时候开始,每一个西方的 考古学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类型学, 土壤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每次 做考古发掘应该有不同的专家。Clark的 学生很多,所以他的影响很大。 西方的考古工作一般从社会理论开始,没 有中国这种“科技考古”的概念。比如说 ,植物考古学家研究的是古代人民的生活 方式、经济,以及那些跟社会的关系有关 的事情。
可是苏联还使用了十九世纪的单 线社会进化,所以他们没法研究 俄罗斯和中亚自己的历史过程。 另外,他们的类型学很弱 三四十年代西方的考古学家学了 苏联考古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V. Gordon Childe
柴尔德
三十年代柴尔德已经是历史文化考古 学的一个大家。1935年他去了苏联, 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考古的影响。后来 他把历史文化考古的类型学和马克思 对技术,经济,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 。苏联考古学里社会一直在进步,可 是柴尔德认为社会进化的妨碍也是要 研究的。
西方考古学理论简介共52页文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第二章 欧美考古学史PPT课件

进化论的重现
威利(G.R. Willey):五大阶段 斯特瓦德(Julian H. Steward):
多线进化论、文化生态研究 怀特(Leslie White) 梅格斯女士(Betty J. Meggers):主张进化论
2
第二章 欧美考古学史
第四节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1960-1980)
一.背景
9
第二章 欧美考古学史
第四节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1960-1980) 二.美洲新考古学的形成
弗兰纳瑞(Flannery): (1968)<考古学系统论与中美洲早期历史> (Archae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Early
Mesoamerica) 标志着文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在文化与生态的系统中, 技术系统是理解文化与生态关系即人如何适应环境的 关键。
第二章 欧美考古学史
第四节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1960-1980)
上个阶段: 泰勒(Walter W. Taylor) 等对文化-历史logy)
1948
1
第二章 欧美考古学史
第四节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1960-1980)
一.背景
10
第二章 欧美考古学史
第四节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1960-1980) 二.美洲新考古学的形成
考古学研究内容:
1.重建文化史,即构建时空框架和谱系; 2.重建史前的文化形态,主要包括生产力、社会组织
和意识形态; 3. 解释文化过程,主要是发展变化的原因。它们之间
的关系是互相以前者为基础,因而构成了考古学 研究的三个层次。
路易斯·宾福(Lewis R. Binford): <考古学的系统论与文化进程研究>(1965) (Archaeological Systematics and the Study of Cultural
历史考古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历史考古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一、考古学的定义与概念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学科,通过对遗址、遗物等古代文化遗存进行科学研究,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和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
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分支,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明、发展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考古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考古学:早期的考古学主要是贵族和探险家的个人爱好和兴趣驱使,如19世纪的沙利和斯基齐等。
他们通过发掘考古的方式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古代遗址和遗物。
2. 现代考古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考古学逐渐成为正规学科。
20世纪初,斯潘塞、摩根等人提出了一些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
三、考古学的基本理论1. 文化演变理论:考古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人类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和发展的。
通过研究文化遗物和遗址,我们可以分析和了解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2. 文化内涵理论:文化遗存不仅仅是物质的遗迹,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遗址、遗物和文字资料等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古代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和演进。
四、考古学的实践方法1. 考古调查方法:考古学家通过对地表的勘察、探测等方式,确定潜在的考古遗址。
这是考古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考古过程的基础。
2. 考古发掘方法:考古发掘是对遗址进行实地勘探和挖掘的过程。
通过挖掘,可以获得丰富的考古资料,并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
3. 考古资料处理方法:考古学家需要对挖掘获得的文物、遗址等进行清理、鉴定和分类等工作。
此外,对于一些有特殊价值的文物,还需要进行保护和修复,以保证其完整性和可读性。
五、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与意义1. 提供历史证据: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为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填补了文献史料所无法解答的问题,使我们对古代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保护文化遗产:考古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发展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考古学通论 第三部分 考古学基本理论

考古学文化
• • • • 出自人类学的理论解释模型 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用来对概括多处具有相同特征的遗址 所谓相同特征:
– 某几类形制的陶器在不同遗址反复出现 – 某些装饰图案或附件的反复出现 – 某些独特的埋藏死者的习俗 – 房屋建筑型制等。
– 常见例子是火塘、墓葬、窖穴和道路。
• 遗迹可以区分为简单遗迹和复合遗迹。
– 类似房子、储藏建筑、寺庙、宫殿的复合遗迹都是以 地面、柱洞、墙和门道遗迹相互联系的简单遗迹(如 火塘和灰坑)的有规律布局出现的。
c.自然遗物
• 是非人工制成但具有文化意义的实物遗存。 • 即,虽然并非由人类活动直接创造或改变, 但它能提供有关过去人类行为的重要信息。 • 其实例
考古学理论的三个层次
• 中程理论
– 通过思考作为人类行为和其他因素结果的考古 学遗存的形成过程而在古代行为和物质之间建 立关联。 – 它将我们发现的石器、骨器和陶片与它们反映 的古人行为联系起来,并为此概括出相应的操 作程序。
• 考古遗存的分类、年代学(断代与测年方法和理论 ),类型学(指导室内资料整理),地层学(发掘 )......
•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 会成员所获得的的任何能力和习惯。
• 文化是人类用以适应环境的主要方式,并 与其它生命形式的遗传(生物性)适应相 区别。
• 文化是由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并由语言使 其世代相传的能力构成的。 • 文化是人类通过非遗传方式适应环境的主 要手段,并在三个层面上规范人类行为。 • 这三个层面是:
– 为什么存在观察到的分类现象? – 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和分类
西方考古学的产生人文教育付金才

西方考古学的产生——从意大利收藏热、西方古器物学到“三期说”考古学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欧洲首先出现的。
从十五世纪开始,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处于上升阶段,他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相应的发展了科学、技术和文化。
考古学就是随着各门科学的产生而在欧洲出现的。
一、意大利收藏热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古典时代的语文和美术史的兴趣,从而开始搜集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和碑铭,意大利、希腊人以及在希腊、罗马地区的旅行者是这一古物学新阶段的先行者。
十五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收藏热潮。
教皇、红衣主教和其他显贵把自已的别墅装点成古代艺术的宝库。
在这种收藏活动之外,私人的发掘也出现了。
早期收藏的罗马时代古物流散到了威尼斯、马德里、巴黎、幕尼黑等地的博物馆中。
意大利的古典研究始终不绝如缕。
所以在十四世纪,它率先在文化领域中打出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掀起一场波及全欧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在运动的高潮中,人文主义史学应运而生,近代欧洲对希腊罗马世界的认识从此开始。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古典著作的搜集、校勘与出版。
人文主义对古典世界的认识主要是从搜集、阅读古典著作开始的。
代表人物是彼特拉克(1304—1374)与波基奥·布拉乔利尼(1380-1459)。
彼特拉克利用自己在各城市游览的机会大量搜集、购买古典作品,有是亲自动手抄录。
使西塞罗写给其友人阿提库斯的书信和李维著作的某些残篇被人所知。
波基奥·布拉乔利尼更是深入各地的修道院中,搜寻各种古典作品的手稿。
许多古典著作都依赖他才得以重见天日,如西塞罗的8篇演说词、卢克莱修的《物性论》、昆体良的《雄辩术》、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等。
十五世纪,随着人文主义影响的扩大,罗马教皇的世俗化和教廷的意大利花,罗马教廷也开始大量收集古典著作。
人文主义从教会得到这些手稿以后,须对其进行校勘。
恰值此时,印刷术在欧洲得到广泛利用,从而扩大了古代文化遗产的影响。
第二章 欧美考古学史

第二章
第四节
欧美考古学史
(1960-1980)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五.新考古学的假说-验证法与所谓中间理论 (中程理论middle-ranged theory)
考古学的中间理论从何而来? 1. 实验考古学 民族考古学 “直接历史法”
2.
第二章
第四节
欧美考古学史
(1960-1980)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第二章
第四节
六.新考古学中的系统论观点
欧美考古学史
(1960-1980)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系统思想避免了流于mentalism(唯心主义)的问题, 也避免了单方面原因的解释。 系统论思想为推测提供了可能
第二章
第四节
欧美考古学史
(1960-1980)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七.评价
1. 新在哪里?
与文化历史学派的关系、 与年代学、文化序列、功能主义、进化论等理论方法之间的关系
五.新考古学的假说-验证法与所谓中间理论 (中程理论middle-ranged theory)
Lewis R. Binford:
中间理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必须独立于普遍理论之外, 2. 应基于一个前提(a uniformitarian assumption), 即需要假定过去的“条件”与“现在”条件相类似, 否则类比不成立。
新进化主义和新考古学
路易斯· 宾福(Lewis R. Binford) <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1962 ) (Archaeology as Anthropology)
美国的考古学就是人类学,所以它的目标和人类学一样,就是 “说明和阐释整个时空内的人类生存物质及文化上的异同现象” American Archaeology is anthropology or it is nothing (Kroeber 1953). Its objective is to “explicate and explain the total range of physical and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entire spatial-temporal span of man's existence”。
第七讲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

福柯的知识 考古学理论
一、福柯的学术背景
法国人,世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 一。其思想和理论对传统观念、 正统观念具有颠覆性的震撼力量, 他的理论为我们认识社会、社会 秩序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视 角。 《精神病和心理学》 《疯癫与文明》 《临床医学的诞生》 《事物的秩序》 《知识的考古学》 《话语的秩序》 《规训与惩罚》 《性史》
二、知识考古的基本要素
◆话语实践。
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揭示语言所指的物与物之 间的关系,是怎样被语言建构起来的,又是怎 样在语言的控制下存在、断裂和变异的 。
◆历史社会学。
福柯对过去的考古与考古学对历史的发掘不同, 不是在今人的世界发掘古人的遗迹,而是在对 古人知识的追忆中揭示现存世界的存在、异变 和扭曲的根源,如是观之,福柯的“知识考古 学”是一种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研究现实生活 的新社会学,亦可称为在时间过程中理解现实 的“历史社会学”。
建构历史事实或社会事实中的核心作用。
考古学将叙述的历史和真实的过去分开,把过 去的真实悬置起来不去讨论,而是讨论一层层 的包装是怎样通过操纵话语实践而建构起来的。
五、知识考古学的核心内涵
◆第一,用考古的方法,重新考察我们现在普遍 接受的知识、思想、信仰等被建构起来的过程。 ◆第二,所有的知识、思想和信仰,都和权力有 关系,特别是话语的权力。 ◆第三,考古学方法揭示我们现在习惯接受的知 识、历史、常识、思想等的合法性及合理性, 它的基础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们凭什么得到 这些合法性,并拥有了合理性。 ◆第四,历史、知识、思想和信仰都是被话语权 力建构起来的,考古学方法是解构这个建构过 程、呈现另一种思想的有效视角。
◆1.陈述。 命题、句子、言语不是陈述,而一幅画、一张 表、一个公式、一条曲线、某人的面部表情、 云层分布等,都是陈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