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合集下载

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危害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我国约有0.2亿多公顷盐渍土地,因此研究盐分胁迫下农作物的基础生理响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玉米( Zea mays L)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盐胁迫下Na+、K+、Cl-在植株各部位的分布及其光合能力、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等指标,探讨了玉米对NaCl 胁迫的生理响应。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的培养和处理3月初将玉米种子(农大108)播种于盛有干净细沙的塑料盆(直径23 cm,高26 cm)中,玉米长至5cm 高时,进行疏苗,每盆保留5株。

玉米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盐处理,以0、50、100 mmolL NaCl 处理7 d后,分别取样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每个处理3次重复。

12鲜重、干重的测定将植株从培养盆内取出,用无离子水快速冲洗干净,再用吸水纸吸干称鲜重;鲜材料放105的烘箱中杀青10min后, 80烘干至恒重,称干重。

13玉米地上部和根部Na+、K+、Cl-含量的测定将植物材料烘干、磨碎、称重后置马伏炉550灰化。

灰分用浓硝酸溶解,再用无离子水定容,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日立Z8000型)测定Na+、K+离子含量。

用滴定法测定Cl-含量[1]。

14液泡、细胞质、质外体中Na+含量的Xray 微区分析取植株第1片完全伸展叶片的相同部位进行测定,样品的制备按照Fritz( 1989) [ 2]和Li and Fritz ( 1990) [ 3]的方法进行,每一组织区域所测定的微区测试7个点,求出其平均值。

15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CO2浓度的测定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植株顶端向下第1片完全伸展叶的净光合速率( P n)、气孔导度( Gs )、细胞间隙的CO2浓度( Ci )。

16xx荧光测定及荧光参数的计算采用英国Hansatech 公司生产的植物效率仪(PEA,即非调制式荧光仪)测定F o 和Fm ,计算FvFo (光系统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它表示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向PS 转化的潜力,能够反映光能吸收转化机构的完整性)、FvFm (光系统的潜在活性) ,其中F v = Fm -Fo 。

[玉米]盐胁迫对玉米的影响及抗逆栽培

[玉米]盐胁迫对玉米的影响及抗逆栽培

盐胁迫对玉米的影响及抗逆栽培摘要:介绍了植物在盐胁迫发生时的生理响应机制,并且论述了盐胁迫对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针对现阶段我国盐碱地的不同特性,对在盐碱地上种植玉米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玉米抗逆栽培措施。

关键词:盐胁迫;玉米;抗逆栽培Abstract:The physiological reaction of plants to salt stress was introduced and 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maize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of salt stres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maize cultivation on saline-alkali soil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adverse-resistant cultivation of maize.Key words:salt stress;maize;adverse-resistant cultivation1 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盐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原生胁迫(Primary stress),即由于植物体内积累的Na+直接对细胞所造成毒害作用;二是次生胁迫(Second stress),即植物体内由于Na+的积累而引起的渗透胁迫和营养胁迫等。

1.1 原生胁迫高浓度盐分诱导的次生胁迫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渗透胁迫,二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缺失。

土壤中过多的盐分使植物根际周围土壤溶液的水势低于植物细胞内的水势,土壤中的水分很难进入植物细胞,植物很容易失水[15]。

植物细胞失水会导致其他代谢过程的紊乱,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16]。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玉米 幼苗水 培 培养 一 周后 , 行 处 理 。即将 进 两个 品种 的玉米 幼 苗 分 别 分 成 五组 。每 组约 4 0 棵 玉米幼 苗 。然后 将各 组 玉 米 幼苗 分 别 置 于 A, B, D, C, E五个 含 H al d培养 液 的 塑料筐 里 培 oga n 养 。其 中 培养 液 中 N C 的浓 度 分 别 为 0 0 1、 a1 、. 0 2 0 3、. lL . 、. 0 4mo 。每天光 照 1 。经胁 迫 3 / 4h 、 4 5d后 , 、 分别取 各 浓度 N C 下 玉米 的根 , , a1 茎 叶 进 行生 理指标 的测定 。
据。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玉米 品种沈玉 1 8和沈农 8 。 7
12 方 法 . 1 2 1 玉 米 幼 苗 培 养 . .
分别 将处 理 3 4 5 d后 的玉 米 幼苗 取 出 , 、 、 用 无 离子水 洗净 吸干后分 别称其 茎 , 叶和根 的鲜重 ,
第 3期
胡 宝 忱 等 : 胁 迫 对 玉 米 幼 苗 生 长 的影 响 盐
l7 6
生长 的非 常健 壮 , 色 浓 绿 , 系长 而 粗 壮 。0 1 叶 根 .
的增 高 而 减 少 。沈 农 8 7和 沈 玉 1 8根 的鲜 重 在
0 4m lL N C 下 比 0m lL N C 处理 下分 别减 . o/ a 1 o a1 / 少 了 4 % 和 4 . % 。在盐 胁迫 5d时 , 4 17 沈农 8 7和 沈玉 1 8根 的鲜 重在 0 4 m lLN C 下 比 0m lL . o a 1 / o / N C 处 理下 分别 减 少 了 5 . % 和 4 . % 。 即随 a1 88 63 着 盐处理 时 间 的延 长 和盐 处 理 强 度 的增 大 , 米 玉

CaCl2浸种对盐胁迫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

CaCl2浸种对盐胁迫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
水 势 测 定 方 法 为 阿 贝折 射 仪 法 ; 渗 电 导 率 测 定 方 法 为 外 DD 2 0 S 3 7电导 率仪 。
2 结果 与分析
米 幼 苗 , 进 行 盐胁 迫 , 测 玉米 幼苗 生 理指 标 的 变化 , 再 观 以 便 为耐盐 性 育种和 指导 生产 实践 奠 定理 论基 础。
限 制农 作物 产量 进一 步提 高 的重要 环境 因子之 - [ 玉米 是 ” 。 我 国 主要 的 农作 物 之 一 , 少量 钠 的存 在 对其 生 长 有 一定 的 意 义 , 量就 会产 生毒 害作 用[1盐胁 迫对 玉米 的主要 伤害 过 2。 - 3 是 盐离 子在 细胞 内大 量 积累 , 导致 离子毒 害和 离 子不 平衡 。 高 浓度 N 置换 质膜和 细胞 内膜 系统所 结 合 的 C z, 系 a可 a+膜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1 第 5期 0 2年
农业基 础科 学
C C 2 种对 盐胁 迫 玉米 幼 苗 的生 理效 应 a I浸
于龙 凤 安福 全
( 沧 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 校 , 南 临 沧 6 7 0 ) 临 云 7 0 0
摘 要 采 用 营养液 培养 的方 法, 究 了 C C2 液浸 种对 盐胁 迫下 玉米 幼苗 生长 的一 些生 理指 标 的影 响。 研 a1溶 结果表 明 ,a1溶液 浸 种提 CC2 高 了玉米幼 苗脯 氨酸 含量 , 降低 了玉米 幼苗相 对 电导 率和水 势 ; 盐胁 迫 下, a 1溶 液浸种 提 高玉米 幼 苗叶绿 素含量 , 在 C C2 增强 了根 系活 力 。
( icn ec es C l g , icn Yu n n6 7 0 ) Lna gT a hr ol e Ln a g n a 7 0 0 e

植物受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遗传调控研究

植物受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遗传调控研究

植物受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遗传调控研究高盐胁迫是现代农业中生产力和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

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受盐胁迫的影响非常大,这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会导致严重的减产和死亡情况。

因此,研究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遗传调控是现代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盐胁迫的效应盐胁迫是指在土壤中存在高浓度的盐分,浸泡植物根系,以至于根系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

盐胁迫之后,植物的叶子变黄,干燥和凋亡,进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二、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1. 渗透调节物质由于盐分使得细胞外液体浓度升高,使得植物细胞的水分浓度降低,因此植物在盐胁迫下会通过合成某些渗透调节物质来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以保持细胞水分平衡。

例如,葡萄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可以有效地减少植物对盐的反应。

2. 避免盐离子和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在盐胁迫下,会避免过量的盐离子和水分的吸收,以提高对盐的耐受力。

植物的根系分泌一些有机物质,如根泌素和萜类物质,以从土壤中释放有益的微生物,从而提高对盐的抵抗力。

此外,植物还可以调节离子吸收和运输来克服盐胁迫的影响,如通过调节Na+/K+和Ca^2+/Na+、K+等离子的流动来减少对盐的反应。

3. 激活信号分子在盐胁迫下,植物会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来激活信号分子,如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

随着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变化,有些钙依赖性蛋白激酶被激活,并进入到细胞核中,激活某些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从中调节植物对盐离子的响应。

三、植物受盐胁迫的遗传调控研究目前,在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对植物受盐胁迫响应的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

通过鉴定和解析与植物盐胁迫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机制,可以揭示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培育高盐胁迫耐受性植物提供基础。

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调控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植物生理阶段和组织中,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技术手段检测,发现许多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包括某些特定的应激蛋白和家族转录因子基因。

盐胁迫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及毒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及毒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及毒性的影响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盐化土地已经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盐胁迫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盐胁迫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盐胁迫对玉米的幼苗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

在高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高度减小,根系变浅,根系生长速度变慢,植株根系发育不良。

同时,盐胁迫还会影响叶片的形态、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此外,盐胁迫还会导致玉米过度开花,减少生物产量。

二、盐胁迫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盐胁迫会导致玉米植株内离子平衡的失调,从而影响了植株的生理特性。

具体来说,盐胁迫下,玉米植株会出现离子渗漏、胞内纤维素降解、细胞壁破裂,以及叶片脱水等现象。

同时,盐胁迫还会导致细胞色素的降解、叶片的黄化、叶片的代谢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下降等。

三、盐胁迫对玉米毒性的影响盐胁迫对玉米的毒性是由盐分在植物体内积累的过程中,引起物理毒性和生物毒性的效应。

当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植物体内的生化平衡被破坏,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此外,盐胁迫还会导致玉米植株发生代谢失调、减少叶绿素含量、抑制生长分化等现象。

四、对策为了减轻盐胁迫对于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及毒性的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选取能够耐盐的玉米品种,从根本上提升玉米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其次,合理施肥减轻土壤的盐分含量,采用有机肥料和农家肥等进行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科学灌溉,保障玉米的适量水分供给,以及采取植物保护和土壤改良等技术,加强玉米的管理和保护。

总之,盐胁迫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及毒性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来降低其对玉米的影响,以确保玉米能够正常地生长和发育,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盐胁迫已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和生产的最大因素之一。

盐胁迫是指在土壤中存在过量的盐分,这些盐分可以通过蒸发和灌溉水中的含盐量进行积累。

盐胁迫会直接影响可食用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对于维持作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分为生长、发育和成熟三个阶段。

盐胁迫对作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干旱、脱水、离子平衡、生理代谢和光合作用等方面进行干扰和破坏。

具体的影响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离子吸收和转运盐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营养元素,尤其是对钾和钙的吸收和利用减弱。

同时,在过量盐分的作用下,植物细胞内的钾、钠离子含量会显著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高浓度的盐分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植物的循环。

2.影响生理代谢盐胁迫会显著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从而导致植物合成某些化合物的能力下降。

具体来说,如核酸、蛋白质、酶、叶绿素等主要代谢产物都会受到减弱,从而影响植物繁殖能力和植物的抗逆性能力。

3.影响光合作用盐胁迫会显著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

由于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在盐胁迫下植物通常不能完成光合作用,从而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能力。

同时,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状况的负面影响也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尤其是在面临严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时,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和相应的生理机制,可以为培育更具抗性的作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在探究盐胁迫背后的生理机制的过程中,也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提供完善的科学方法和措施。

总之,盐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探究其具体的生理机制,并相应地采取措施以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优化农业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和农村的需求。

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摘要:研究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指导盐碱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以两种基因型玉米德美亚1号(耐盐碱型)和长丰1号(盐碱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4个时期对玉米进行中性盐(NaCl和Na2SO4)与碱性盐(NaHCO3和Na2CO3)胁迫处理,于成熟期采样分别测定子粒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淀粉的含量。

结果表明,两玉米品种拔节期进行NaCl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并且,不同生育期进行的盐碱胁迫处理使得子粒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苗期进行NaHCO3处理的可溶糖含量达到最大值;抽雄期进行Na2CO3处理的总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对不同盐碱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着玉米子粒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关键词:玉米;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子粒品质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纯数量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再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状况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使得盐碱化、次生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从而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品质的提高,进一步地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1]。

土壤中的盐碱成分在各个生育期都会对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对有些作物而言,盐碱成分的敏感性随着生育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1,2]。

有关玉米耐盐碱生理机制的文献,大多是关于玉米生长早期,尤其是幼苗期的研究[3-7],且多以NaCl为胁迫因子[8-12],然而对不同生育期作物的耐盐碱性的研究较少[13-15]。

所以,试验以前期筛选出的耐盐碱性较强和对盐碱较敏感的两个基因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法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进行不同种类的盐碱胁迫处理后分析玉米子粒品质相关指标,旨在揭示不同生育期盐碱胁迫与玉米子粒品质的关系,为指导盐碱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打下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危害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 , 我国 约有 0 2 亿多公顷盐渍土地 , 因此研究盐 分胁迫下农 作物的 基础生理响应 ,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本文 以玉米 ( Zea mays L ) 为 材 料 , 系 统 研究 了 盐 胁 迫 下 Na+ 、 K+ 、 Cl- 在植株各部位 的分 布及其 光合 能力、 叶绿 体超 微结 构的变化等指标 , 探讨了玉米对 NaCl 胁迫的 生理响应。
+ +
K 的变化
+
单行排 列 在 细 胞 壁 周 围 , 垛 叠 类 囊 体 片 层 排 列 清 晰 , 100 mmol L NaCl 处理 7 d, 玉 米叶 绿体 的双 层膜 部分 出现 损坏 , 基粒片层之间的连接出现断裂 , 类囊体内腔膨大。
K
+
in shoots of Zea mays
于细胞质。 2 3 盐处理对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 、 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 CO2 浓度的影响 如表 1 所示 , 随盐处理 浓度 的升高 , 叶 片净光 合速 率降 低 , 气孔导度降低 , 细胞间隙 CO2 浓度升高 。
间隙的 CO2 浓度 ( C i ) 。 1 6 叶绿素荧光测 定及荧光参数的计算 采用英国 Hansatech 公司生产 的植 物效率 仪 ( PEA, 即 非 调制式荧光仪 ) 测定 F o 和 F m , 计算 F v F o ( 光 系统 的原 初 光能转化效率 , 它表 示天线 色素 吸收 的光 能向 PS 转化 的 潜力 , 能够反映 光能 吸收 转化 机构 的完 整性 ) 、 Fv Fm ( 光 系 统 的潜在活性 ) , 其中 F v = F m - F o 。测 定玉 米第 一片 完 全伸展叶 , 测定前需暗适应 20 min 。 1 7 叶绿体超微结 构的观察 取叶片 中部 切成 0 5~ 1 0 mm2 小块 , 按 照王 丽燕 [ 4] 的 实验方法 , 在 JEM 100CX 型透射电镜下观察拍照。
2 4 盐胁迫对玉米 叶片 F v F m 及 F v Fo 的影响 如图 5、 图 6 所示 , 随 盐处理 浓度的升 高 , 玉米 的 F v F m 和 F v F o 下降。
图 2
不同盐度下地上部和根部离子含量的变化 Fig 2 Effect of NaCl on ion content in shoots and roots of Zea mays
Som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Zea mays under Salt stress
WANG Li Yan1 , ZHAO Ke Fu2, *
( 1 Institute of Plant Stress , Shandong Normal Univ ersity , Jinan 250014, Shandong, China; 2 Biology Department , Dezhou College , Dezhou 253023, Shando究发展规划项目 ( G1999011700) 。
作者简介 : 王丽燕 , 女 , 硕士, 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研究。 * 通讯作者 : 赵可夫 , 男 , 教授, 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研究。 Received( 收稿日期 ) : 2003 11 24, A ccept ed( 接受日期 ) : 2004 04 04
[ 9] + -
受到
了损伤 , 因盐胁迫 下玉 米叶片 积累 Na 、 Cl , 加速 荧光 猝 灭 , 使 PS 的光化学 活性和原 初光能转化 率下降 , 不利于 叶 绿体把光能转化为 化学能。 对玉 米叶绿 体超 微结构 的观 察 发现 , 100 mmol L NaCl 处理 7 d, 使玉米叶 绿体的双 层膜部 分 损坏 , 基粒片层之间 的连接 出现断裂 ( 图 7) 。类囊体 膜是 叶 绿体 光能吸收、 传递 和转 换的 结构基 础 , 植物 体从事 光能 吸 收、 传递和转换的 各种色 素蛋 白复合 体分 布于 类囊体 膜上 , 叶绿 体精细结构的解 体 , 必定 导致色 素蛋 白复 合体不 稳定。 有实验表明 , NaCl 胁 迫会 导致 PS 捕 光色 素蛋 白复 合体 的 伤害 , 发生降解 , 光能转换能力下降 [ 10] , 必然降 低叶绿体对光 能的吸收利用。以上结果说明 , 盐胁 迫下叶绿 体膜结构被 破 坏可能是玉米 F v F m 及 F v F o 值下降、 光合速 率降低的主要 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2 1 盐处理对玉米 生长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 , 随盐 处理浓 度的升 高 , 玉米 的整株 鲜重 与 干重都呈明显下降趋 势 , NaCl 浓 度为 50 、 100 mmol L 时干 重 分别比对照下降 33 47% 和 44 79% 。 2 2 盐处理对玉米 各器官中离子含量的影响 2 2 1 盐处理对玉 米地上部和 根部 Na+ 、 K+ 、 Cl- 含量及 玉 由图 2 可以看出 , 随 NaCl 处 理 米地上部 Na+ K+ 的影响
第 2期
王丽燕等 : 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265
图1 Fig 1
不同盐度下整株鲜重 、 干重的变化 Effect of NaCl on the fresh weight and dry wei ght of whole plant
图4 盐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质 、 液泡 、 质外体中 Na+ 含量的变化 ( C PS= counts per second) Fig 4 Effect of NaCl on Na+ content in cytopl asm, vacuoles and apoplast of leaves of Zea mays 表 1 不同浓度 NaCl 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 、 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 CO2 浓度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NaCl on photosynthesis,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substomatal CO2 concentration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细胞间隙 CO2 浓度 NaCl 浓度 Photosynthesis Stomatal Substomatal CO2 NaCl content ( P n) conductance( G s ) concentration( C i ) ( mmol L) ( mol! m - 2! s- 1 ) ( mol! m - 2! s- 1 ) ( L L) 0 26 7∀ 2 4 0 135 ∀ 0 010 117 ∀ 13 50 21 8∀ 2 2 0 113 ∀ 0 012 167 ∀ 15 100 19 4∀ 2 3 0 092 ∀ 0 008 215 ∀ 18
图6 Fig 6
盐处理对玉米叶片 F v F o 的影响 Effect of NaCl on F v F o of leaves
References
[1] 赵可夫 植物抗盐性的测定 见: 赵可夫主编 植物 抗盐生理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25- 226( in Chinese)
图7 盐处理对玉米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Fig 7 Effect of NaCl on ultrastructure of chloroplast of Zea mays A: NaCl 0 mmol L ( # 8 000) 处理下 , 叶绿体结构完整 , 类囊体片层排列清晰 ; B: NaCl 100 mmol L ( # 10 000) 处理下 , 叶绿体膜受到破坏 , 基粒片层解体。 A : Treated by NaCl 0 mmol L ( # 8 000) The st ructure of chloroplast was integrated, and the grana lameuae were clear; B: Treat ed by NaCl 100 mmol L ( # 10 000) The chloroplast membrane was destruct ed and the grana lameuae were disintegrated
浓度的升高 , 玉米地上部 和根部 的 Na+ 、 Cl- 含 量明显 增加 , 相同处理条件下 , 地上部 的 Na+ 、 Cl- 含量 都明 显低于 根部。 盐处理时 , 地上 部和根部的 K+ 含 量下降 , 相同盐度 处理时 , 地上部的 K+ 含量 高于根部。 如图 3 所示 , 盐 胁迫条 件下 玉 米地上部的 Na+ K+ 比值明显升高。 2 2 2 盐处理对玉米细胞不同区域 Na+ 含量的影 响 如 图 4 所示 , 盐胁迫条 件下 , 玉米 细胞 质、 液泡、 质外 体中 Na+ 含量明显 增加 , 100 mmol L NaCl 处理时 , 液 泡中的 Na+ 含 量 明显高于细胞质中的 Na+ 含量 , 同时质外体中的 Na+ 明显 高
3 讨论
生长 量是植 物对盐 胁迫响 应的综 合体现 及对盐胁 迫的 综合适应。本实 验结 果表 明 , 玉 米是 一种 典 型的 盐敏 感 作
266




第 31 卷
脱水伤害 [ 7] , 由此可以认为质外体 中 Na+ 的大量 积累可能 是 玉米在盐胁迫下受伤害的原因之一。 玉米在盐胁迫下 净光合 速率 降低 , 气孔 导度 降低 , 细 胞 间隙 CO2 浓度升高 ( 表 1) , 可见 , 玉米光合速率的降低并不是 单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 , 这与 前人的结 果一致 [ 8] 。盐处理 使 玉米的 F v F m 和 F v F o 比值下降 ( 图 5, 图 6) , 说明 PS
1
1 1
材料和方法
材料的培养和处理
3 月初将玉米种子 ( 农 大 108) 播种于 盛有干净细 沙的塑 料盆 ( 直径 23 cm, 高 26 cm) 中 , 玉 米长至 5 cm 高时 , 进 行疏 苗 , 每盆保留 5 株。玉米长至三 叶一心 时进行盐 处理 , 以 0 、 50 、 100 mmol L NaCl 处理 7 d 后 , 分别取样进行各项生理指标 的测定 , 每个处理 3 次重复。 1 2 鲜重 、 干重的测定 将植株从培养盆内取出 , 用 无离子 水快 速冲洗 干净 , 再 用吸水纸吸干 称 鲜重 ; 鲜材 料 放入 105 的 烘 箱 中杀 青 10 min 后 , 80 烘干至恒重 , 称 干重。 1 3 玉米地上部和根部 Na+ 、 K+ 、 Cl- 含量的测定 将植物材料烘干、 磨碎、 称重后置马伏炉 550 灰化。灰 分用浓硝酸溶解 , 再用无离子水定容 ,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 ( 日 立 Z 8000 型 ) 测定 Na+ 、 K+ 离子含 量。用滴定 法测定 Cl- 含 量 [ 1] 。 1 4 液泡 、 细胞质 、 质外体中 Na+ 含量的 X ray 微区分析 取植株第 1 片完全伸展叶片的相同 部位进行测定 , 样品 的制备按照 Fritz ( 1989) [ 2] 和 Li and Fritz ( 1990) [ 3] 的方 法进 行 , 每一组织区域所测定的微区测试 7 个点 , 求出 其平均值。 1 5 净光合速率 、 气孔导 度及细胞间隙 CO2 浓度的测定 用 LI 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植株顶 端向下 第 1 片完全伸展叶的净光合 速率 ( P n ) 、 气孔导 度 ( G s ) 、 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