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预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课:自我介绍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及基本要素。
- 培养学生自信、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自我介绍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讨论自我介绍的场合和意义。
2. 教师出示范例自我介绍,并解析其基本要素。
3. 学生分组互相进行自我介绍练,并互相提供反馈意见。
4. 学生进行全班集体自我介绍。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以便
进行更深入的自我介绍。
第二课:我的家
教学目标
- 通过研究家庭成员的介绍,了解家庭的组成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爱护亲人的态度。
教学内容
1. 家庭成员的称呼和介绍。
2. 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
1. 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解释其重要作用。
2. 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名称和重要作用。
3. 学生彼此交流家庭成员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作文,并进行班级分享。
...
(继续按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写)。
4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

4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由作者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4年级上册语文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从读、品、观中感受泉的魅力,体会泉多、水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1、读中悟泉的特点、感受美,感官欣赏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泉城之美。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2、说说泉城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二、讲读课文(一)一部分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中的3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读句子,交流(1)一句,泉多(七十二泉)(2)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a指名读这句话后回答问题。
(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b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c小结: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d指导朗读第二句。
(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第三句:较有名的泉水板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4、齐读课文。
(二)、品读四大泉:1、为什么作者只介绍这几处?(较有名)它们为什么会在这七十二泉中脱颖而出呢?让我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
自读描写这四泉的部分,出示要求:你较喜欢哪处泉?找出相关的文字介绍你喜欢的这处泉。
说说它吸引你的理由。
2、帮扶部分为珍珠泉以及趵突泉,根据学生回答随意调节:趵突泉部分“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
”(大)“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清)“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美)a结合这句话,理解“冒”——泉水多但流速相对慢,高过泉面。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师:老虎有什么本领?(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学案

《语文园地二》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敢问、善问的好习惯。
2.了解形近字,并能用形近字组词。
3.分析排比句的句式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4.了解句式的类型,掌握设问句的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5.理解关于疑问的名句的意思,能积累这方面的句子。
学习重点1.学会辨析形近字,了解其形旁和声旁表示的不同意义,并能给形近字组词。
2.积累关于疑问的名人名言,在给定的语境中能灵活运用。
学习难点1.掌握排比句的基本句式特点,并进行仿写。
2.掌握设问句的基本句式特点,并进行仿写。
学习过程:一、交流平台1.轻声朗读文中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2.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扩展练习。
(1)谈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2)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3)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1. 比较句子的异同。
2. 分析两组句子,说说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3.进行拓展练习,强化对排比句的认识。
(1)把下列句子改成排比句。
①我拥有父母的爱、老师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关心。
②我爱繁花盛开的春天、荷叶田田的夏天和银装素裹的冬天。
改写示例:①我拥有父母的爱,拥有老师的关怀,拥有同学们的关心。
②我爱繁花盛开的春天,我爱荷叶田田的夏天,我也爱银装素裹的冬天。
(2)根据语境仿写排比句。
①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
②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_______________;平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的特点。
5.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这些句子的特点。
三、日积月累1.齐声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名句。
2.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
3. 课下搜集关于勤学善问的其他名句,进行积累。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导学案(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1.《观潮》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都有号称“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你了解钱塘江大潮吗?说一说你知道的钱塘江大潮。
2.生自由畅说。
3.板书课题:观潮4.理解课题:“观潮”(观看钱塘江大潮)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认识“盐、屹、昂”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堤”等15个字。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3.读文后,能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了解文章内容。
4.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二)过程与方法1.朗读与联想,了解并感受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2.结合图文及视频,进入情景,理解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字词运用1.拼音连线。
áng dùn dǐng hào cháo dī kuò鼎顿昂浩堤阔潮2.连线组词。
昂屹横霎震立贯动时3.比一比,再组词。
惯(习惯)昂(昂首)震(震撼)堤(河堤)贯(横贯)留(留下)振(振作)提(提问)4.词语解释。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例句:晨雾笼罩在湖面上。
(配图)屹立:高耸挺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课文指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霎,短时间;一会儿。
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人声喧闹的意思。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5.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人山人海)(2)形容隐隐约约。
(若隐若现)(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参考学案

《习作:我和过一天》学案第一课时作文指导学习目标: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学习重难点: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并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预习任务1.回忆自己看过的神话和童话,想想里面自己喜欢的人物有哪些,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物,简要回忆与它相关的故事情节。
二、自主学习想象与神话(童话)人物见面的情景,思考下面的三个问题:①你想见的是谁?②你们去了哪里?③你们干什么了?三、小组交流1.小组内部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
2.描述想象的画面。
四、自主完成初稿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精选选材。
2.展开想象,感情真挚。
3.拟定写作提纲,理清思路。
4.情节完整,人物鲜明5.文章主题鲜明,引人深思。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1、听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a.内容充实,故事的经过具体。
b.想象合理。
c.形式新颖。
d.语句通顺。
e.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誊写。
【范文】我和奥特曼过一天我最喜欢奥特曼,他们形态各异,神通广大,打败了怪兽,保护了地球,是正义的象征。
有一天,我一觉醒来,居然看见奥特曼到了我家里,我又欣喜又紧张。
奥特曼说:“我是奥特星球派来的迪加奥特曼,帮助你们消灭怪兽。
”我听了,笑着对他说:“我们这没有怪兽,只有小偷,坏人。
”奥特曼说:“那我就帮你们抓坏人和小偷。
”于是,我和奥特曼到了外面,他身子逐渐变大,变成了一个巨人。
我骑在它的背上,飞越了武汉三镇,告诉他这里的情况。
奥特曼说:“要捉小偷,非我莫属。
”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奥特曼抓住了毒贩子,抢劫犯,小偷等坏人。
他们从没看见过这么大的“警察”,个个吓得失魂落魄。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导学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导学案
一、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了解《观潮》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导学环节
1.导入:介绍故事《观潮》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潮汐现象对人类的
影响。
2.导读: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快速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并思考导学
问题:
–什么是潮汐?
–古代人是如何利用潮汐的?
–故事中的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事情?
3.学习重点: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阅读、讨论、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
包括潮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课文分析:解读文章中的生词词语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内容,并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共同总结出结论并进行展示。
6.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并完成相应的阅读
和作业要求。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观潮》为例,通过潮汐现象展开课堂教学。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
需要深入了解故事背景,把握教学重点,便于为学生导学提供支持。
在导学环节,教师需要多渠道引导学生思考,并促使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潮汐现象,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预学案导学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预学案导学单 1.观潮(预学案)1.识记生字。
(给加点字注音)盐.( ) 屹.( )立 昂.( )首 顿.( )时 人声鼎沸..( )( ) 浩.( )浩荡荡 山崩.( )地裂 地震.( ) 霎.( )时 余.( )波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薄{( ) ( ) ( ) 3.默写生字并组词。
cháo jù dī kuòpàn gǔn dùn zhújiàn dǔ yóu bēngzhèn shà yú我把难写或写错的字再写两遍: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 )【答案】 自学字词1.yán yì áng dùn dǐng fèi hào bēng zhèn shà yú2.{b áo (薄雾)b ó(轻薄)b ò(薄荷)3.潮(潮水) 据(据说) 堤(大堤) 阔(宽阔) 盼(盼望) 滚(滚动) 顿(顿时) 逐(逐渐) 渐(渐渐) 堵(围堵) 犹(犹如) 崩(山崩地裂) 震(地震) 霎(霎时) 余(剩余)4.(1)屹立 (2)若隐若现 (3)人声鼎沸 (4)风号浪吼 内容感知 1.天下奇观 2.②③① 3.C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1.识记生字。
(给加点字注音)鹅卵.( )石风俗.( ) 跃.( )出稻穗.( ) 镀.( )亮田埂.( )闪烁.( )2.默写生字并组词。
táo qiānéluǎn kēng wātián zhuāng jiàsúyuèpúdào shú我把难写或写错的字再写两遍: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潮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观潮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惊叹和赞美之情朗读课文三遍。
预习字词1.写出或补全本课生字的音节。
____án ____ d____ ____ǐnɡb____ ____àd____盐屹顿鼎崩霎堤2.重点描一描,下面的生字要多注意“一点”。
“一点”不能多:“一点”不能少:3.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画“√”。
大(堤提) (佘余)波鼎(沸拂)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奇观宽阔笼罩屹立若隐若现昂首东望水天相接山崩地裂上面的词语中,描写人物的是( ),描写大潮声音的是( )。
内容感知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填序号)①潮头过后②潮来前③潮来时3.作者把来到近处的大潮的形态比喻成( )。
A.闷雷滚动B.一条白线C.千万匹白色战马资料搜集1.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2.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或古文。
阅读质疑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走月亮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走月亮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1.给本课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A.suìB.súC.luǎnD.shuòE.tián卵( ) 俗( ) 穗( ) 烁( ) 填( )2.工整地描一描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3.读课文,用文中的AABB式或ABCC式词语填空。
( )的地方( )的小星星( )的溪岸 ( )的果园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柔和河床风俗甜香汩汩满意田埂招待团团鹅卵石闪闪烁烁(1)屋子里的灯亮了,( )的灯光洒满了房间。
3*现代诗二首学生预学案设计4*繁星学生预学案设计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1.给本课的生字选择读音,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A.qiúB.yìC.ànD.kuànɡE.táiF.wānG.yúH.jié揭.开( ) 豌.豆( ) 按.照( ) 洋溢.( )青苔.( ) 囚.犯( ) 窗框.( ) 愉.快( )2.描一描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尽量把字写得正确、工整。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丰满身份相称虚弱温和愉快兴奋光彩(1)小女孩刚生了一场病,身体十分( )。
(2)孩子们听到要去郊游的消息,全都( )极了。
内容感知1.课文讲述了一个豆荚里的( )豌豆的故事。
A.一粒B.三粒C.五粒2.( )的豌豆让小女孩的病好了起来。
A.落到水笕里B.钻进裂缝里C.落到水沟里资料搜集1.搜集作者安徒生的资料。
2.搜集《安徒生童话》的资料。
阅读质疑1.为什么豌豆要开花了,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蝙蝠和雷达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蝙蝠和雷达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1.写出本课生字的读音,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蝙蝠..( )( ) 即.使( ) 敏锐.( ) 绳.子( )荧屏..( )( ) 铃铛.( ) 障.碍物( ) 横.七竖.八( )( )2.根据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系:jìxì关系.( ) 系.着( ) 系.列( )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清朗启示灵巧敏锐揭开模仿障碍物没头苍蝇横七竖八(1)老鹰有一双( )的眼睛。
(2)马小虎的书桌上( )地放着书本和文具。
内容感知课文介绍了科学家进行的________次实验,最终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____________。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_____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___________。
资料搜集1.搜集蝙蝠的资料。
2.搜集人类由动物获得启发的发明。
阅读质疑1.课文为什么不直接介绍科学家塞住蝙蝠的耳朵和封住蝙蝠的嘴的实验?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带着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朗读课文三遍。
预习字词1.写出本课生字的读音,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获.得( ) 潜.入( ) 探索.( ) 物质.( ) 哲.学( ) 改善.( )2.工整地描一描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8*蝴蝶的家学生预学案设计9古诗三首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古诗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
预习字词1.给本课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瑟(sèshè)骚(sāo shāo)逊(xìn xùn)输(shūsū)2.根据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读课文,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xiánɡB.jiànɡ降.落( ) 投降.( ) 降.服( )4.理解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感知《暮江吟》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中,描写诗人看到的庐山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梅》中,诗人评价梅和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搜集1.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是__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居士,北宋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阅读质疑 1.诗人是怎样评价梅和雪的?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爬山虎的脚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爬山虎的脚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1.补全本课生字的音节。
____ūn b____ ____ō____āo____àn j____ 均柄蜗操占茎2.工整地描一描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3.查字典,根据多音字的读音组词。
曲qū()( ) qǔ()( )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均匀重叠空隙蛟龙牢固休想一顺儿引人注意11蟋蟀的住宅学生预学案设计3.读课文,选择正确的动词。
(填序号)①挖掘②搜索③抛出④选择( )住址( )住宅( )巢穴( )泥土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住宅隐蔽慎重洞穴挖掘耙扫布置简朴毫不可惜随遇而安别的昆虫的巢穴大多是弃去( )的,而蟋蟀却不肯( )。
蟋蟀的住宅是经过( )选址的,虽然很( ),但住起来却很舒适。
内容感知蟋蟀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自己挖掘。
它的住宅选址一定要________优良,并且有温和的________。
大体上讲,蟋蟀的住所是很________的,________、干燥,很________。
资料搜集1.搜集作者法布尔的资料。
2.搜集蟋蟀的资料。
阅读质疑1.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盘古开天地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盘古开天地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带着对盘古的敬佩之情朗读课文三遍。
预习字词1.写出或补全本课生字的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____uó____ànɡx____ b____ ______ 重而浊.一丈.血.液奔.流不息滋.润2.描一描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尽量把字写得正确、工整。
3.选择能组成词语的字,打“√”。
(霹劈)开(暖缓)慢支(掌撑)(竭歇)力(嗞滋)味推(番翻)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混沌巍峨躯干合拢茂盛雨露奔流不息精疲力竭上面的词语中,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的是( ),形容疲乏至极的是( )。
内容感知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赞美了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填序号)①支撑天地②化身万物③在混沌中沉睡④劈开天地资料搜集1.搜集有关神话的资料。
2.搜集中国其他的神话故事,并读一读。
阅读质疑1.为什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会发生变化?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精卫填海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精卫填海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