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矿床
世界宝石矿床分布

世界宝石矿床分布宝石矿产资源几乎遍布全球,各大洲均有产出。
但大型优质宝石矿床主要分布在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巴西、哥伦比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占世界宝石资源分布总量的95%以上。
主要宝石品种(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资源全球分布如图2-3-1所示。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点击宝石名字查看相应宝石分布)图2-3-1 主要宝石全球资源分布一、亚洲的宝石矿床分布亚洲是世界上优质宝石的重要产地。
主要宝石产出国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阿富汗、伊朗以及巴基斯坦等。
亚洲宝石种类极为丰富,东自我国沿海诸岛起,西经印度、巴基斯坦北部,到泥泊尔和中国云南、西藏、新疆以及阿富汗至伊朗东北部,呈带状展布。
与阿尔卑斯的喜马拉雅构造带一起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宝石聚集带。
斯里兰卡产出红宝石(星光红宝石)、蓝宝石(星光蓝宝石)、金绿宝石(猫眼石)、变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碧玺、锆石、尖晶石、水晶、磷灰石、堇青石、透辉石猫眼、黄玉、橄榄石、月光石等60多个宝石品种。
图2-3-2 斯里兰卡月光石矿石图2-3-3 斯里兰卡优质月光石图2-3-4 斯里兰卡蓝宝石矿床图2-3-5 斯里兰卡优质蓝宝石图2-3-6 斯里兰卡金绿宝石矿床图2-3-7 斯里兰卡优质金绿宝石猫眼缅甸产出红宝石、翡翠、蓝宝石、尖晶石、橄榄石、锆石、月光石、水晶。
缅甸在抹谷地区产有世界上最好的鸽血红红宝石;北部乌龙江流域产占世界90%以上的翡翠。
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盛产红宝石、蓝宝石、锆石、石榴石等。
图2-3-8 泰国产出的蓝宝石晶体印度产出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克什米尔)、祖母绿、海蓝宝石、石英质宝玉石、石榴石等。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产钻石的国家(砂矿)。
印度克什米尔的苏姆扎姆是世界上第一流蓝宝石的产地;拉贾斯坦邦出产祖母绿;石榴石、鱼眼石也是印度著名的宝石品种。
阿富汗:红宝石、海蓝宝石、碧玺、尖晶石、青金岩等。
钻石矿全球分布与高价值

钻石矿全球分布与高价值钻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宝石,它具有高硬度、高折射率和高熔点等特点,因而备受人们的追捧。
然而,钻石并非在全球各地都可以找到,其产地分布非常有限。
本文将重点探讨钻石矿的全球分布以及其高价值所在。
一、钻石矿的全球分布尽管地球上钻石矿资源并不广泛,但仍然存在一些产钻国家。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钻石矿产国家:1. 南非: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钻石矿产国之一,其产出的钻石占据了世界市场的相当大部分。
南非钻石矿位于该国的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金伯利附近。
2. 俄罗斯: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国,在西伯利亚的雅库特地区有许多著名的钻石矿床,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科里马钻石矿”。
3. 加拿大:加拿大的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钻石资源,其中位于西北地区的“肯明斯科钻石矿”是全球最大的开采钻石矿。
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是世界闻名的钻石矿产区之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优质钻石。
5.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是非洲最大的钻石矿产国,其东部地区的“姆贝拉-坦加尼卡钻石矿”是非洲最大的开采钻石矿。
以上国家仅为钻石矿产的一部分,其他诸如津巴布韦、安哥拉、巴西等国家也具有一定数量的钻石资源。
二、钻石的高价值为什么钻石具有如此高的价值?首先,钻石的稀有性是决定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钻石产地有限,自然形成的优质钻石非常罕见,因此它们的价格相对较高。
其次,钻石的硬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宝石。
钻石是目前已知最硬的自然物质,能够抵御大部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承受日常磨损。
此外,钻石的美丽和闪耀度也是其吸引人的特点之一。
由于钻石散射和折射光线的能力极高,使得钻石在阳光下闪耀出迷人的色彩。
钻石还常常与珍贵的回忆和浪漫的爱情相联系,这也为其增添了一份无法估量的情感价值。
三、钻石市场与投资机会钻石市场一直被视为一种稳定的投资工具,其价值并不受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影响。
钻石的稀缺性和持久价值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实物投资。
钻石的形成过程

钻石的形成过程钻石是一种令人梦寐以求的珍贵宝石,具有美丽、耐磨、硬度高等特点,是人们喜爱的珠宝首饰之一。
然而,钻石并非简单地由自然界提供,其形成过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钻石的形成过程。
1. 了解钻石的来源钻石是由碳元素在极高压力和高温下形成的矿物。
在地球深处的上地幔中,存在着富含碳的岩浆。
当这些岩浆从地壳中喷发到地表时,就形成了火山管道。
2. 钻石的初形成当岩浆推向地表时,压力突然减小,温度迅速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富含碳元素的岩浆中的碳原子会重新排列,形成结晶体。
这些结晶体就是初步形成的钻石。
3. 从上地幔传送到地表在钻石形成后,它们不会立即出现在地表上。
相反,它们将随着火山喷发的岩浆一同上升,通过上地幔圈、下地壳,并沉积在地表的岩石中。
这个过程需要经历数十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和稳定温度压力条件。
4. 地壳变动和矿床形成地壳的变动是钻石从地下传送到地表的关键过程。
当陆地板块发生碰撞或者地壳发生挤压时,地壳会形成隆起和褶皱。
这些地质变化可以显著改变地壳中的岩石结构和地质构造,也为钻石的富集提供了条件。
5. 钻石的侵蚀和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岩石逐渐磨损和侵蚀。
钻石自然地从岩石中释放出来,被河流、冲积等运动带到其他地方。
这样的过程可能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使得钻石能够分布广泛,并被人们发现。
6. 人类的开采和加工一旦钻石被发现,人们就会进行开采。
合理而持续的矿石开采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前提。
开采后的钻石将经过精细的切割和加工,以展现其最佳的光彩和火彩,并制作成各种珠宝首饰。
综上所述,钻石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碳元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地壳的变动和矿床的形成、侵蚀和释放等多个阶段。
这个过程需要亿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美丽耀眼的钻石。
人们通过合理开采和加工,将钻石变成了珠宝首饰,让其价值和魅力得以体现。
中国宝石矿的分布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宝石矿的分布
1、我国宝石矿产资源大约有100 多个品种,现有宝石矿点200 多处,几乎遍布全国。
主要宝石品种有:钻石、蓝宝石、红宝石、锆石、石榴石、海蓝宝石、碧玺、橄榄石、黄玉等。
但几种较贵重的宝石品种,如:祖母绿、金绿宝石、欧泊、翡翠等,尚未发现有利用价值的矿床。
2、我国的宝玉石矿主要有6 个成矿带。
东部沿海宝石矿带:
北起黑龙江省,南至海南岛,是我国宝玉石集中分布的地区。
如分布在辽宁复县、山东蒙阴、湖南沅江一带的钻石矿床;分布在海南蓬莱、福建明溪、江苏六合、山东昌乐、辽宁宽甸、黑龙江一带的蓝宝石、锆石、尖晶石等矿床。
此外,岫玉也产在这一带。
天山-阿尔泰宝石矿带:
宝石主要产在伟晶岩中,最著名的是新疆阿尔泰伟晶岩宝石矿床,盛产海蓝宝石、彩色碧玺、黄玉、水晶。
阴山及边缘地区宝石带:
分布在民间故事网东西向构造控矿的花岗伟晶岩、石英脉及热液蚀变带,也是产出宝石的主要部位。
特别是内蒙的角力格太伟晶岩中海蓝宝石、石榴石、绿色碧玺、水晶等,乌拉山的芙蓉石、紫晶、水晶等,巴林右旗的鸡血石。
昆仑-祁连山宝石带:
著名的新疆和田软玉及甘肃祁连岫玉等产于此。
喜马拉雅宝石矿带:
云南发现许多宝玉石,如托帕石、海蓝宝石、祖母绿、红宝石、锡石等。
云。
世界钻石资源分布.

世界钻石资源分布
1. 安哥拉
自1971年以来,安哥拉钻石公司就在安哥拉的东北部开采钻石。
2.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Bingara和Copeton有开采多年的钻石矿床。
3.博茨瓦纳
戴比尔斯公司在1967年发现了Orapa岩筒,10年后在Letlhakena发现了富含了宝石级钻石的小岩筒。
4.巴西
1725年巴西首次发现钻石,直到19世纪60年代南非发现钻石之前,巴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钻石出产国。
5.中非共和国(中非)
中非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钻石生产国。
该国从砂矿中生产优质钻石。
估计年产量30万~60万克拉。
6.加纳(西非)
加纳曾是世界上最大钻石生产国,年产量可达200万克拉以上。
7.几内亚(西非)
主要产砂矿钻石。
砂矿位于几内亚南部紧靠赛拉利昂边界处。
几内亚钻石矿生产相当多的大颗粒、高质量的钻石,1989年钻石产量为20万克拉。
8.圭亚纳(南美)
圭亚纳的砂矿被认为是来源于委内瑞拉的原生矿,钻石虽小但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晶形。
9.印度
印度是第一个发现钻石的国家。
地质学-矿床

岩浆矿床
岩浆结晶与分异作用过程中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不同的岩浆岩常产生不同的岩浆矿床。 与金伯利岩岩浆有关的钻石矿床。 与玄武岩有关的橄榄石、蓝宝石矿床等。
矿 床
地质作用与矿床的成因类型
伟晶作用
伟晶作用是在岩浆作用的晚期,其温度在 400-700C , 形成深度约 3-8km ,矿物晶体在富含挥发份组分的熔体中缓 慢结晶,所以晶体粗大。
典 型 矿 床 实 例
翡翠矿床
世界上有这样几个地区可产翡翠: 缅甸 哈萨克斯坦 美国(加福尼亚) 中美洲 日本 具有经济价值的宝石级翡翠绝大部分产在缅甸。
典 型 矿 床 实 例
1. 翡翠原生矿床
缅甸的乌龙河流域是世界上翡翠主要的产出地。最初(13 世纪初)开始开采冲积砂矿,1871年发现原生翡翠矿床。 由于翡翠的形成过程相当复杂,而且其中所含的矿物成分 变化很大,其成因目前仍未有定论。
矿 床
围岩和母岩
围岩
矿体周围的和岩体周围的岩石均称围岩,又称“主 岩”、“容矿岩”。不过,前者是矿体的围岩,后者为岩 体的围岩。
成矿母岩
是指对一个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或与成矿作 用直接有关的岩石。
矿 床
矿石和脉石
1. 矿石
是指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组分 (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自然矿物集合体。过去,矿石的概念 只限于金属矿石,但目前已拓展到非金属矿床。
2. 脉石
是指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非矿石部分,如矿体中所含的围 岩角砾或低矿化的围岩残余等。它们通常在采矿或选矿过程中被 废弃。
3. 矿石品位
是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
g/t mg/t g/m3 mg/m3 kg/m3
世界著名钻石产地详解

世界著名钻石产地详解世界著名钻石产地详解宝玉石中心 10-27 12:02 大钻石的英文名称Diamond,源自于希腊语Adamant,其意为坚硬无敌的、不可战胜的,能拥有如此响亮名字的宝石,其形成过程也不会轻松。
首先时间上就需要至少9.9亿年,形成的地理位置也仅限于深约150千米,温度约1200℃,压力为50亿帕的克拉通地带。
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形成条件造就了钻石不菲的高价值,并进而成为了爱情恒久远的代言,真可谓是最深藏的宝石才最深情。
世界上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发现钻石矿床,这里主要介绍下面几个产地。
1.非洲:颗粒大,质量佳南部非洲是世界主要钻石产区。
南非钻石与其他品种钻石相比,更显清澈透明,就好像有一滴水滴在钻石中,材质更佳,而且素来以颗粒大、质量佳出名,毛坯50%达宝石级。
2. 澳大利亚:粉红钻主要产出国澳大利亚是目前钻石产量最多的国家,还是全球产粉红钻的唯一固定来源,其钻石储量占全球的26%,其中宝石级约5%,著名矿区阿尔盖更是当今世界含钻石最丰富、储量最大的岩体。
3. 俄罗斯:钻石粒度虽小但质优透明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的金伯利岩中,如闻名世界的岩管“和平”“成功”“艾哈尔”,粒度虽小但质优透明,估计储量2.5亿克拉。
4. 加拿大:钻石品位产量均可观1990年在靠近北极圈的湖泊地带发现了金伯利岩型原生矿,目前已发现51个含钻石岩管,所产钻石30%~40%均可达到宝石级。
5. 印度:最早发现钻石,但产量有限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且出产了古老而著名的大钻“莫卧儿大帝”“摄政王”与“荷兰女皇”等,但目前产量很有限。
6. 中国:辽宁瓦房店发现了亚洲最大的原生钻石矿山20世纪70年代初在辽宁瓦房店发现了钻石原生矿床,宝石级约占50%以上,成为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原生钻石矿山。
如何做钻石如何做钻石

如何做钻石如何做钻石如何制造钻石钻石是一种被许多人视为“永恒”的宝石,其价值高昂,美丽而耐久。
然而,你可能会好奇,钻石是如何制造的呢?它是地下高压下所形成的自然珍宝,还是可以人工合成的呢?事实上,钻石可以通过自然形成或经过人工合成来制造。
在接下来的1200字中,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制造钻石的过程。
自然形成的钻石大多数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在地下深处形成的。
它们是由深层地壳中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碳元素发生结晶所形成的。
这些钻石随着地壳运动的作用,通过地壳上升至地表,形成我们所称的“钻石矿床”。
首先,碳元素需要处于深层地壳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
在地下深处,地壳中的碳元素会受到地壳周围重压和地温的持续作用,这使得碳元素开始转化为钻石晶体。
其次,这些钻石形成于地下地壳的岩石中,如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在岩石中,碳元素通过结晶过程逐渐形成钻石的晶体结构。
这个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
最后,随着地壳的运动和地质变化,钻石矿床被推到地表或被埋入地下,等待人们的发现和开采。
人工合成的钻石除了自然形成的钻石,人们还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来制造钻石。
人工合成的钻石与自然钻石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几乎相同,但它们是在实验室中经过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制造的。
首先,人工制造钻石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原料。
一般而言,人工合成钻石使用的原料是高纯度的碳元素,如碳酸钠或石墨。
这些原料会在实验室中被处理和制备,以便生成钻石的晶体。
其次,人工制造钻石的过程需要经过高温和高压的条件,这与自然形成钻石的条件相似。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碳元素会开始发生结晶,并形成钻石的晶体结构。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
最后,生成的钻石晶体需要进行切割和抛光,以便制成珠宝或其他形式的钻石产品。
总结无论是自然形成的钻石还是人工合成的钻石,它们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
自然形成的钻石需要经过地壳中的高压和高温条件,经历数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而人工合成的钻石则是通过实验室中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人工控制的过程来制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石矿床
摘要:本文针对金刚石阐述了包括钻石矿床成因、产地、基本特征、鉴别等。
描述了全球主要的一些钻石矿区和案例。
对各地所产钻石的特征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钻石矿床原生矿次生矿金伯利岩型钻石矿床钾镁煌斑岩型钻石矿床成矿期岩筒
钻石是一种矿物,早在公元前1000年,人们就发现并知道金刚石很硬,"金刚石"的英文名diamond,源于阿拉伯字“almas”(“最坚硬的”)。
长期以来,金刚石无论是在科学家还是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
精美华丽的钻石不仅是富贵的象征,更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所以,钻石的价值早已超出了它的实际价格。
自从2000多年前印度发现金刚石矿床以来,相继在27个国家发现金刚石矿床。
金刚石主要产自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苏联。
但钻石主要的产区是南非。
据美国矿业局1979年估计,潜在金刚石 6.8亿克拉。
世界上金刚石产出总量1.5亿克拉,其中南非占40%
在了解矿区分布之前我们必须了解钻石矿床的成因。
具有经济价值的钻石矿床有两大成因类型: 钻石原生矿和钻石砂矿。
前者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 但所产的钻石极其有限, 约占钻石总产量的1/ 4; 后者提供3/ 4 的钻石产量, 并有大量的宝石级钻石产出。
事实上, 钻石不仅在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中发现, 还在陨石( 1880 年)、碱性玄武岩(1979 年)、蛇绿岩( 1978~1979 年) 和安山岩中出现。
这些发现进一步拓展了钻石成因类型的研究途径。
一、钻石原生矿
1905 年以前, 几乎所有的钻石都来自砂矿。
后来在南非及前苏联等国相继发现5000多个金伯利岩岩体, 其中含钻石岩筒近1 000 个, 具经济意义的只有5%~10%。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钻石原生矿只有一个类型, 即金伯利岩型, 但是1979 年在西澳大利亚发现钾镁煌斑岩中也含有钻石, 到目前为止, 已开采的钾镁煌斑岩型钻石矿仅10~15 个。
现根据赋矿岩石特征, 将钻石原生矿大致分为两种: 金伯利岩型和钾镁煌斑岩型。
(一) 金伯利岩型钻石矿床
世界上绝大多数原生钻石矿床属此类型。
如南非的阿扎尼亚、俄罗斯西伯利亚雅库特、中非的扎伊尔钻石矿床及中国山东蒙阴、辽宁瓦房店钻石矿床都是该类矿床的典型实例。
1. 南非钻石矿床
南非阿扎尼亚是钻石的最大原生矿区, 发现有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尔岩筒, 并在此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
矿区著名的岩筒还有金伯利、伯特丰坦、亚赫斯丰坦、杜特斯本、戴比尔斯、温塞尔顿、芬契。
所有的岩筒, 都具有封闭的外形, 体积不大, 截面面积平均为300 m×150 m; 水平截面的形状近圆形或椭圆形; 埋深290~822 m, 岩筒均分布在隐伏断裂带上或分布在隐伏断裂交叉处, 这些断裂在深部彼此相连。
岩筒多呈漏斗状, 在深部变为岩墙或岩脉。
岩筒中的岩石为金伯利岩, 岩浆喷发时代是晚白垩纪。
金
伯利岩中含有二辉橄榄岩、橄榄岩、榴辉岩等幔源包体。
阿扎尼亚矿区钻石储量2. 5×108 ct , 品位0. 34~3 ct/ m3 。
其中, 普列米尔岩筒的钻石质量最好, 宝石级金刚石(钻坯) 占55% , 并且也是Ⅱ型钻石的主要产地。
(二) 钾镁煌斑岩型钻石矿床
含钻石钾镁煌斑岩, 又称超钾金云火山岩。
这是一种钻石原生矿床的新类型。
1979年发现于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
它与金伯利岩无论在岩性方面, 还是在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岩筒结构等方面均不相同。
典型矿床为阿盖尔钻石矿。
含钻石的钾镁煌斑岩是一种超钾质碱性岩类, 岩石化学特征是K2 O > Na2 O, 高MgO。
西澳金伯利地区含钻石钾镁煌斑岩体位于元古宙金伯利地块( 西澳地台的一部分)的西南缘, 岩体侵入到King Leopold 活动带, 喷出时代是早中新世。
100 多个岩体产在3 个主要矿田中。
大多数钾镁煌斑岩受构造控制, 主要是NWW 向断裂控制。
其特点是: 火山口直径很大, 而岩管通道极为狭窄; 火山口一般充填有凝灰岩; 岩层倾角很缓, 向岩管中心倾斜; 上覆凝灰岩一般较粗, 层理不清, 几乎不含外来物质; 而最下层的凝灰岩含有很大比例的崩解的富石英围岩, 层理很好, 并具交错层, 凝灰角砾岩和侵入同源角砾岩常见; 在许多岩管中, 凝灰岩被晚期岩体所超覆或侵入, 岩浆侵入相和火山口相岩石紧密共生。
这些特征在金伯利岩火山通道中是少有的。
二、钻石砂矿
钻石砂矿是世界上钻石的主要来源。
世界各国砂矿中钻石储量约8. 5×108 ct , 占世界钻石总储量的40% , 但产量却占总数的75%。
如俄罗斯乌拉尔的钻石矿, 西非、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冲积砂矿, 纳米比亚滨海砂矿许多原生矿的发现都是由砂矿追溯的。
钻石砂矿的成矿期:
具有工业价值的钻石砂矿主要分布在古老地台上, 仅有少量产于地槽区或褶皱带。
砂矿主要分布在扎伊尔、南非(阿扎尼亚) 、纳米比亚、安哥拉、加纳、塞拉利昂等国。
钻石砂矿的主要成矿期是前寒武纪和新生代。
晚古生代、中生代也有产出。
前寒武纪含钻石砾岩具有较大工业价值, 占世界钻石产量的12%。
著名的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含钻石砾岩, 几内亚—利比亚、印度、南美、西澳等地的钻石砂矿都属前寒武纪。
晚古生代的砂矿, 主要是指西伯利亚地台区的砂矿。
中生代钻石砂矿主要发育在非洲—阿拉伯地台和南美地台。
中非刚果河流域(白垩纪含钻石砾岩) 和扎伊尔的开赛河流域都是世界有名的钻石产区。
新生代钻石砂矿分布也十分广泛。
第四纪砂矿价值较大的是河流冲积矿、残积砂矿和滨海砂矿。
较有名的是南非普列米尔岩筒上部的残积砂矿。
该砂矿由含钻石的“黄土”和“蓝土”组成, 厚达56 m, 钻石平均品位2 ct/ m3 , 储量4. 2×106 ct。
博茨瓦纳的奥拉帕岩筒上部残积砂矿及南非罗伯茨- 维克多岩筒残积砂矿都有丰富的钻石资源。
参考文献:
宝玉石矿床地质,1974
张元培等,世界金刚石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地质出版社,1982
09宝石2班杜海
杜海
09宝石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