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汉语句子成分_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兼类和活用
1.兼类* 2.活用*
1.兼类
1)条件* 2)注意* 3)类型*
1)条件
A、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 分属不同的功能范畴 B、不同功能之间词汇意义 密切相关
2)注意
• A、兼类是指一个词在 类别 这里是甲类词,在那里 是乙类词,而不是在某 同音 词 处既是甲类词又是乙类 词。 兼类 • B、必须把兼类和同音 词 词区分开来(看右图)
4.数词
• 表示数目和次序 (1)数词的种类* (2)特征*
(1)数词的种类
• 基数词:倍数、分数、概数 • 序数词:表次序前后
(2)特征
• A.通常量词组合为数量短语,作句法 成分 • B.数量短语通常作定语、补语、状语 • C.一些数词有固定用法: 倍数只表示数目增加,不表示减少 分数既可表增加,也可表减少
汉语的发展顺序
汉语是由字、音、义三位一体的语言系 统,是世界几大古老语言体系之一
汉 语 拼 音 字母(26个) 详见资料 声母(21个) 韵母及拼音规则 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隔音符号


汉语的演变过程: 短语 单句 复句 多重复句
字形
象形: (见图片) 指事:二、上、下、凶 会意:武、比、从、森 形声(形旁、声旁):江、花、圆 假借:辟(原字)譬、壁、避( “辟”引申义的假借
2)特征
• A、附着性强 • B、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
3)语气词连用
层次 语气词 语法意义 主要语气类别
第一层
第二层


表示情况本来如此
表示变化已经实现,在祈 使句中起成句煞尾的作用 指明事实不容质疑、略带 夸张或表疑问 表示猜度或商量口气
陈述语气
陈述语气 祈使语气 陈述语气 疑问语气 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
2.动词
• 定义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 看)、心理活动(爱,恨,怕, 想念,打算) 或存在、变化、 消失(在,存在,发生,有,演变, 发展,死亡,消失)等 • 特征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
2.1特殊动词
(1)判断动词‘是’(要跟副词‚是‛ 区分) (2)能愿动词 (助动词) (3)趋向动词
(1)判断动词‘是’(要跟副词‚是‛区 分)
• 放在主宾之间有多种作用: 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C、表示事物的存在
(2)能愿动词 (助动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可能、 必要和人的主观意愿等。如:能, 能够;愿意,愿;应该,应当 , 会,可以,肯,敢,要。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还可以作谓 语或谓语中心。
词 的 色 彩 感情色彩 中性词:结果、害怕 贬义词:勾结、渺小 口语词:见面、注意 语体色彩 书面语:聆听、邂逅
名词(表人或物、表时间、表方位) 动词(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 实 形容词(表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 词 数词(含确数、概数、序数) 量词(表物量或动量) 代词(含人称、疑问和指示代词) 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 介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 连词(起连接作用) 助词(起辅助作用,表附加的语气、动态或结构意义) 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 拟声词(摹拟事物的声音)
第一人称:指说话人一方 “咱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 “我们”单用,可指说话人一方,也可指双 方 “我们”有时实际指“我”,一种委婉的表 达式
3)疑问代词
代 词 谁、什么、哪 哪儿、哪里 多会儿 怎么、怎样、怎么样 几、多少 多 代 替 一般名词 处所名词 时间名词 动词或形容词 数词、量词 副词
5.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
专用 物量词 度量衡 集体单位 个体单位 不定量词 借自名词 借用 专用 动量词 借用 借自动词
特征
• A.一般不单独使用,与数词或代词结合才 可作句法成分 • B.部分量词可以重叠,有“每一、全部”的 意义
6.代词
1)人称代词 * 1.1)语法特征* 2)指示代词* 3)疑问代词* 3.1)疑问代词引申用法*
6.拟声词
• • • • 模拟自然界声音的词, 又叫“象声词”,给人一种如闻其声的效果。 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 如:北风呼呼叫。雨一直滴滴答答。 我喜欢听“叮铃叮铃”的风铃声。
7.叹词
• 定义 表示感叹以及呼唤、应答的词。 • 语法特征 (1)独立性强,一般不参与句子结构, 常用作感叹语,或单用为句子。 例如:喂,你在听我说吗? (2)能连用,表示程度加强或声音连续。 例如 呸,这样的中国人,呸呸呸!


吗 第三层

表示疑问
疑问语气
感叹语气、疑 增加感情色彩,使语气舒 问语气、祈使 缓 语气、陈述语 气
4)语气词“的”“了”和助词 “的”“了”
• 区别 • A、“的”后能否添加相应的名词:助词可 语气词不可 • B、删去“是”“的”之后,句子意思没有 改变的是语气词,反之是助词 • C、语气词“了”只能在句尾,助词“了” 可以在句中。
形音 词汇意义 同形 无明显的 同音 联系 同形 相关联 同音
3)类型
• • • • 1)名动兼类——病、锈、建议 2)名形兼类——科学、标准、经济 3)动形兼类——丰富、明确、端正 4)名动形兼类——麻烦、方便、便宜
3.1)疑问代词引申用法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如:这么难谁会做呀!(任何人) 虚指: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 如:别管是谁给的,你拿着用就是了。
三、虚词
• 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单独 作句法成分 1.副词 2.介词 3.连词 4.助词 5.语气词 6.拟声词 7.叹词
1.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 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 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 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 • 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 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5.语气词
• 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 也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 1)种类* • 2)特征* • 3)语气词连用* • 4)语气词“的”“了”和助词“的”“了” *
1)种类
• 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用在句 中表示停顿。 • 1)种类 • 陈述语气 • 疑问语气 • 感叹语气 • 祈使语气
4.助词
• 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语 法意义。 • 1)分类* • 2)语法特征*
1)分类
• • • • 结构助词:的、地、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比况助词:似的 其他助词:所、给、连、们
2)语法特征
• A、“的”定语标志;“地”状语标志; “得”补语标志。 • B、“着、了、过”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 “了”表示动作性状的实现;“过”表示 曾经发生过某性状 • C、“似的”表示比喻,跟“像”配合使用 • D、“给”和“连”,表示加强语气。
2.介词
(1)定义* (2)特征*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分* (4) “对于”、“对”、“关于”辨析*
ຫໍສະໝຸດ Baidu
(1)定义和类别
• 定义 一般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共 同构成介词短语 • 类别 (1)表示时间,处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 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4) 表示原因:因 由于 因为 (5)表 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2)同形介词和连词的区分方法
• • • • • • • • A、替换法: 能替换的是连词,反之是介词。 B、互换法: 能互换的是连词,反之是介词。 C、插入法: 能插入的是连词,反之是介词。 D、省略法: 能省略的是连词,反之是介词。
3)常见连词

并列关系连词:和、跟、与、既、同、及、而、况、况且、 何况、乃至等。 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于 是、然后、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接着等。 转折关系连词: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 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关系连词:原来、因 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关系 连词:或、或者、还是、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 设关系连词:若、如果、若是、假如、只要、除非、假使、倘 若、即使、假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关系连词:像、好 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 虽然…可是等。 让步关系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 即使等。 递进关系连词:不但、不仅、而且、何况、并、 且等。 条件关系连词:不管、只要、除非等。 目的关 系连词:以、以便、以免、为了等。
(2)特征
[1]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组成介词短语, 充当状语、定语、补语,修饰动词或形 容词。 [2]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 “了”“着”“过”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分
• • • • 能否单独作谓语中心 能否重叠 能否带动态助词 能否带补语 动可介否 动可介否 动可介否 动可介否
(4) “对于”、“对”、“关于” 辨析
3.连词
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1)部分连词用法* 2)同形介词和连词的区分方法*
3)常见连词
1)部分连词用法
A、“和”“跟”“同”“与”“及” • “跟”:北方口语色彩, • “同”:南方口语色彩 • “与”“及”:文言口语色彩 • B、“而”“而且” • “而”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并列、 转折、递进、目的等关系。 • “而且”:表递进。
(3)趋向动词
• 表示移动的趋向:上,下, 进,出,回,开,起,过, 来,去,出来。 • 特殊之处:用在动词或形 容词后面作趋向补语。 • 如:他跳起来了。
3.形容词
• 定义 表示性质状态等 • 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3〕不能带宾语 〔4〕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早早 (5)少部分单音性质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 词缀
1)人称代词
个体 第一人称 我 群体 我们、咱们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其他
你、您
他、她、它 自己、自个儿 别人、人家 大家、大伙、彼此
你们
他(它、她)们
2)指示代词
指 代 一般名词 这 近 指 那 远 指
处所、时间 这里、这儿、这会 那里、哪儿、那会儿 儿
谓词
副词
这样、这么样
这么
那样、那么样
那么
1.1)语法特征
3.1名词与谓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 • • • 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 能否经常作谓语 能否受“不”修饰 能否用“V不V”提问 多能 • 能否重叠 名能 谓能 谓能 谓大 谓部分能
3.2动形区别
• 能否带宾语 动大多能,形否 • 能否受“很”修饰 心理动词、性质形 能 • 重叠方式:AA AABB(形) AA ABAB (动)
虚 词
一、实词
1. 名词 2. 动词 3. 形容词 4. 数词 5. 量词 6. 代词
1.名词
• 定义: 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 类型: 人、物、时间、处所、方位 • 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2)前面一般可以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 (3)一般不能重叠表示共同的语法意义 (4)表人的名词后能够加‚们‛表群体
字)
汉 字
转注:考、老同属老部而又可以互训 单音字:海、孩 (考,老也。老,考也) 字音 多音字:中、折 同音字:明、民 一字一音一义:水、东、眺 一字多音多义:吭 字义 多字一音一义:炮 多字多音一义:哥、兄;母、妈、娘
返回
词,由字组成,但也有个别字直接就是词 事物名称:飞机、大米 单义词 科技术语:元素、行星 词 基本义:东海 的 多义词 引申义:海量 意 比喻义:火海 义 同义词:时代、时期 反义词:反对、拥护 褒义词:伟大、善良
• “对于”和“对”:都用来介绍动作的对 象及有关的人和物。一般可以通用。 • 当“对”表示“向”和“对待”时不能互 换。 • “对于”和“关于”区别: • A、二者意义不同,“对于”引进动作的对 象,“关于”的宾语表示牵涉的范围。 • B、“关于”总是位于句首,在主语前面, “对于”主语前后都可。 • C、“关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