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歌唱祖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欣赏《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2、了解两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和《多情的土地》寻选自2012年新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一单元。

《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祖国处处好。

《多情的土地》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

歌曲通篇采用e小调,旋律抒情流畅、优美感人,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上下两大段旋律相同,结构为AB、A'B',每一段落的前三句都配以语言化的旋律,演唱时如同对亲人轻声地诉说。

第四句旋律连续上行,并采用三连音以增加急切与激动不舍、焦灼与真切思念的情绪。

歌曲在B乐段开始发出深切的感叹,感叹助词“啊”的两句旋律前部相同,只在高音处略作后句高于前句但弱于前句的处理,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

“我拥抱……”和“我捧起……”两句更是耐人寻味、真挚动人,其旋律的流畅如思念的河流奔涌流淌。

结束句在钢琴伴奏与人声交替互补、渐行渐弱、渐行渐远中结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听一听,他的旋律、歌词主要表现了什么?是什么歌曲?(1)我的中国心(2)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回答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主要表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祖国幸福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那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是另外一首表现热爱祖国的歌曲——《彩色的中国》。

新课讲授2、教师找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想象一下歌词描绘的场景。

3、教师通过PPT来展示碧绿的平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宝岛台湾,让学生对歌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模板7篇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模板7篇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模板7篇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生:想!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

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a、优美、舒展地、宽广b、欢快、活泼地、紧凑四、学习歌曲《草原上》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

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

最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二、新授乐理知识和视唱融合
1、附点四分音符(X.)
X. =X + X
2、视唱
三、欣赏
1、聆听歌曲《走向复兴》
2、了解歌曲背景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种歌曲常用于军队踏步前进或与阅兵仪式当中,给人一种威风凛凛、锐不可当的气势和力量感。

《走向复兴》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

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这首歌曲调昂扬向上,歌词令人振奋、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能够表达出中华民族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面对一切困难所表现出的一种毫不畏惧的勇敢、乐观精神。

3、复听歌曲,思考:
(1)歌曲给你的感受?(振奋人心,面对未来克服困难,不怕艰苦,勇往直前)
2、第二小圆舞曲
这首小圆舞曲作者用大跳音程让我们领略了溜冰者跳跃、旋转的洒脱姿态,而用快节奏的装饰音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溜冰者绑在腰间的银铃。

3、第三小圆舞曲
第三小圆舞曲a主题用小提琴演奏,旋律舒展平稳,流畅悠闲。

B主题与a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它轻快活泼、引人入胜,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均落在小节内最后一个弱拍上,并加上重音,给人一种有趣而富有热情的美感享受。

4、第四小圆舞曲
第四小圆舞曲由整个乐队奏出了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的旋律。

四、复听
在这首《溜冰圆舞曲》中,除了这四首小圆舞曲之外,在它的面前还有序奏,后面还有尾声。

下面请同学们在序奏给我们带来的美丽冬景中,完整的聆听,用心体验吧!
五、音乐知识
升号降号还原记号。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和评价方式,有了精心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盼红军》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

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

(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

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

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

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的:1、能够让小朋友听懂歌曲里歌词的大概意思,小朋友能够体会到快乐的感觉。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2.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1. 在歌曲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 强调歌曲演唱技巧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1.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备课:
1.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准备教学用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歌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1. 通过展示与歌曲《青春舞曲》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对《青春舞曲》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题,检查学生对歌曲《青春舞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程度。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1)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以下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
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音乐,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素养,这部分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接触音乐较少,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较为薄弱,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

讲课课题彩色的中国课时一课时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认知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能力力度处理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操。

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直观教学法、讲授法、示范法手风琴、多媒体课件设计意教学过程图1、谈话导入:请学生打开地图册,仔细观察中国版图,当看到“ 碧绿的平原” 与“ 金黄的沙漠”两种颜色时。

师: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继续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地图上这两种颜色会如何变化?生:地图上“ 黄” 色面积会越来越多,“ 绿”色会越来越少,干旱、沙漠化现象会加剧,耕地面积会减少,沙尘暴会更猛烈、更频繁的发生。

师:同学们该怎么做呢?生:植树造林、保护大自然2、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1)初听音乐,回答问题师:碧绿的是什么,金黄的是什么,长长的是什么,弯弯的是什么,还有一座小船一样的岛是什么地方?(平原、沙漠、长江、黄河,台湾岛)(2)再听音乐,体会歌曲的情绪?(轻松、愉悦地)(3)跟琴学唱歌曲(4)处理歌曲,房子 2 的第一句要渐强,最后一句要渐弱,有小眼睛的地方要延长一半的时值。

( 5)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拓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1)了解少数民族(壮族、侗族、瑶族、苗族、朝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民俗风情。

(2)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帮助学生熟悉这几种民族乐器(芦笙、伽椰琴、冬不拉、马头琴等)芦笙是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的;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伽耶琴是朝鲜族的;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巴乌是彝族的。

(3)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五、小结教学反思: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华人民共和课讲课国国歌时一课时人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认知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能力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情感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初步掌握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特点难点: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2、⅛∙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能够疏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师生问好!(二)导语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花蕾之歌》主旋律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1.作品分析:(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4)播放歌曲《中学时代》学生讨论:(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课题:《黄河船夫曲》课时:第10课时教学目标: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学重难点:1自信演遍《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2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次备城2)分析衬词特点。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5篇)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5篇)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5篇)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二、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三、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四、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特点。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问: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你知道有哪些呢?2、欣赏歌曲:1、播放碟片,感受歌曲的情绪(完整欣赏歌曲《爱我中华》)请学生听后谈谈感受,并回答问题以下问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三、教学过程:1、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习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生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辩出是几拍子,有何特点?3、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

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4、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学习新图式,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击拍,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四、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1、学唱谱:(1)学生击3/4拍子视唱二次,教师辅以琴声。

(2)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

(3)提出要求进行随琴视唱:注意断和连。

2、学唱词:(1)朗读理解词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2)学生进行填词演唱。

教师辅以琴声伴奏。

五、小结:学生畅谈学习感受。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3)设计思路:《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教学设计
第13册
(人音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教学设计
第13册
(人音版)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二课时)
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二课时)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二课时)
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二课时)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1、明白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明白得《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明白
得,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预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学目标:1、倾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倾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定
几个差不多的音乐表现手法显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预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新疆之春》《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对新疆音乐感爱好。

2、倾听三首乐曲,能感受、体验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新疆各种乐器;2、感受体验乐曲情绪。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及其弹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新疆音乐风格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爽朗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
填充配器谱。

通过外延,加深感受:(1)把握新疆民歌的节奏型
(2)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教学预备:录音机、磁带、钢琴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桑塔露琪亚》
课时目标:1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风格,并了解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

3.初步认识船歌这一音乐体裁。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显现的变化音。

教具预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阿尔罕不拉宫德回忆》教学目标:1。

感受三首乐曲的音乐情绪风格。

2.认识男低音的音色。

3.初步了解吉他的知识。

4.能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1。

倾听三首乐曲;2。

能参与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感受三首乐曲情绪风格。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教学目标:1、倾听三首进行曲,辨论三首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适用的场合,体验不同风格的进行曲。

2.进一步了解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和用途。

3.对进行曲这种音乐
体裁产生一定的爱好。

教学重点:观赏几首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差不多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进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体验不同风格的进行曲及音乐情绪。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歌曲《当兵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学目标:1、能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当兵的人》 2、初步了解军旅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1、学唱《当兵的人》 2、观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学难点:歌曲力度变化及休止附的操纵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乐曲》
教学目标:1、能够对室内乐作品产生一定的爱好。

2、倾听两首曲子,感受不同的情绪。

3、明白室内乐的概念、进展及种类。

教学重点、难点:观赏两首不同风格、情绪的乐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观赏《如歌的行板》。

2、歌曲《夜歌》。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室内乐,了解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四重奏。

2、感受、体验《如歌的行板》中极其沉郁、伤感的情怀。

3、能用悲伤、压抑、想念故乡的情绪演唱《夜曲》。

教学重点:观赏《如歌的行板》。

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观赏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段与其主题音乐《我心永恒》。

2、学唱电影歌曲《雪绒花》。

3、为音乐配较适合的动作或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创作,增强对影视音乐的爱好,并能通过想象,将音乐情绪用较适合的动作
及语言表现出来。

2、通过学唱、观赏、讨论、实践,增
强合作与和谐能力。

3、自然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加深对外国音乐和人文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影视音乐的特点或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冰山上的雪莲》、《悍牛与牧童》
教学目标:1、倾听《冰山上的雪莲》,进一步体会电影音乐的特点与作用。

2、倾听电影《悍牛与牧童》的音乐,能体验领会,并用自己的语言
说明音乐所传达的情
感信息。

3、能应用所学电影音乐的知识,为音乐创编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