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7
综合性学习 莲文化的魅力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莲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2.通过欣赏莲的相关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莲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2.欣赏莲的相关艺术作品。
三、教学难点:1.莲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莲的相关图片、视频、艺术作品等资料。
2.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莲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莲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欣赏莲的相关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莲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种莲的相关艺术作品,进行模仿创作,下节课分享。
7.板书设计:莲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莲文化的短文,描述他们对莲的理解和感受。
2. 布置学生进行莲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创作,以进一步深化他们对莲形象的认识。
3. 推荐学生阅读与莲文化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八、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活跃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创意和质量。
3. 知识掌握:通过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莲文化知识的掌握。
九、课堂管理:1. 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设置明确的学习规则,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小组讨论和合作。
十、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莲文化之旅,参观莲池或相关文化遗址,让学生亲身体验莲文化的魅力。
2. 邀请莲文化研究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莲文化的的魅力》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分别查找关于莲花的知识、诗词等知识,并摘抄下来。
[活动过程]一、欣赏莲花展示一组莲花图片,让学生欣赏莲花高洁、脱俗的风姿。
二、解读荷花莲花是如此的美丽,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以提问形式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1 莲的历史:据考证,荷花的老家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印度人还将它作为自己的国花。
2 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
它在地球上已存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它以其独特的习性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了。
荷花属睡莲科,莲属。
3 莲的名称:荷花、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华、玉环①以其外形特征命名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
”芙蓉:亦称“夫蓉”。
《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
”《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②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以“水”字起头。
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③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
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
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4 对莲的科学探究之“藕断丝连”之谜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
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
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
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第一章:莲花的象征意义1.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 教学内容:1.2.1 莲花的生物学特点:介绍莲花的生长习性、花期等基本知识。
1.2.2 莲花在东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讲解莲花在佛教、道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3 莲花在其他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介绍莲花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象征纯洁、优雅等。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莲花图片,让学生对莲花有直观的认识。
1.3.2 分组讨论莲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3.3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第二章:莲花的艺术表现2.1 学习目标:欣赏莲花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美丽形象。
2.2 教学内容:2.2.1 莲花在绘画中的表现:展示莲花绘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2.2.2 莲花在雕塑中的表现:介绍莲花雕塑作品,让学生感受莲花形象的优美。
2.2.3 莲花在诗歌中的表现:朗读莲花主题的诗歌,品味诗中对莲花的赞美。
2.3 教学活动:2.3.1 欣赏莲花绘画、雕塑作品,让学生发表观后感。
2.3.2 学生分组创作以莲花为主题的绘画或雕塑作品。
2.3.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莲花的实用价值3.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的实用价值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3.2.1 莲花的食用价值:介绍莲花的食用部分及烹饪方法。
3.2.2 莲花的药用价值:讲解莲花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3.2.3 莲花的环保价值:介绍莲花在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莲花食药用视频,让学生了解莲花的实用价值。
3.3.2 小组合作调查莲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美食、药品等。
3.3.3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调查成果。
第四章:莲花的传说与故事4.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的传说与故事,感受莲花的文化内涵。
4.2 教学内容:4.2.1 中国古代关于莲花的传说:讲述“莲花仙子”、“荷塘月色”等故事。
综合性学习 莲文化的魅力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莲的生长特点、文化寓意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3)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莲的文化内涵。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搜集莲的相关资料。
(3)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创作具有莲文化特色的的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莲的生长特点及文化寓意。
2. 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实地考察、采访,搜集莲的相关资料。
4. 创作具有莲文化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莲的生长特点、文化寓意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莲的文化内涵。
(2)创作具有莲文化特色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莲,了解莲的生长特点及文化寓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深入了解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搜集莲的相关资料。
4. 创作展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创作具有莲文化特色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莲的生长特点、文化寓意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地考察、采访中的表现及搜集到的资料的丰富程度。
3. 学生创作的作品的创意及表现手法。
4.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莲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莲的文化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相关文献资料。
3. 实地考察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等。
4. 创作作品所需的材料,如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新人教版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 活动目标:4、说出与莲有关的歇后语(至少两个)。
板书设计:1、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A、荷花灯点蜡——心里明B、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C、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D、莲蓬结籽———心连心◆活动重点:5、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
但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1、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三)品荷:诗中荷香◆活动难点: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体学生都能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莲淡淡的清香,让人默默地感动。
屈原《离课后反思: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骚》则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咏唱;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污◆活动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言尽莲的高雅圣洁。
关于莲的名句,你能诵读多◆教学设计:少呢?(一)赏荷:画中荷韵1、欣赏《荷塘月色》2、欣赏席慕容的《莲的心事》不经意间,夏已经飘然远走。
在这霜寒露冷的季节,我们更怀念清塘里亭亭玉立的荷3、咏荷诗文大比拼;花,飘飘荡荡的荷叶,丝丝缕缕的清香。
请大家跟我一起借助大屏幕重回夏日,欣赏无边文人们欣赏清塘莲韵风姿,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抒写了众多的咏莲名无际的清塘荷韵吧。
诗,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为这些诗的配乐朗诵:1、展示大家画出的或搜集整理的图片;写莲的名句:2、欣赏短片《西湖》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唐)李白(二)知荷:科学识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荷花妩媚多姿、千姿百态,而有关她的知识更是丰富多彩,下面就来看看我们都知道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密切关系。
;2、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4、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情感与德育:5、通过对莲文化奥秘的探究,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及个性情操得到洗礼。
教学重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多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前我们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其实并非周敦颐一人才爱莲,爱莲的人也很多,原因是不但莲清雅,而且莲文化也很有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下《莲文化的魅力》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
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来揭开莲文化之一隅吧!二、活动:(一)认识莲活动形式:上网查询,搜集资料,写一篇小作文,说明文。
内容:莲的品种一为北京传统栽培品种。
单瓣花型。
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
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二为厦门传统栽培品种。
单瓣花型。
花蕾桃形,绿色,尖部带红色,花粉白色,初开时类端微红。
其花瓣细长,花托细小,叶茂花繁,极易开花。
三为广泛栽培的著名品种。
重瓣花型。
花蕾圆桃形,紫红色,着花较多,花红色。
花色鲜艳,盆栽易开花。
四为古老的碗莲品种。
重瓣花型。
花蕾圆桃形,粉红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边缘为红色。
着花较繁,盆栽极易开花。
五为浙江杭州花圃选育。
植株矮小。
单瓣花型。
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小,白色。
非常适于在盆、碗中栽培。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莲文化的起源、发展和重要象征意义。
2. 了解莲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中的应用。
3. 能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者绘画、摄影等相关图片。
2. 莲相关的艺术品、书籍或视频。
3. 艺术活动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对莲花的印象,导入“莲文化”的话题。
2. 展示莲花的图片或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分享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佛教中常用莲花来象征纯洁和雅致等。
活动展示:1. 组织学生观看精选的视频或图片,了解莲花在艺术中的应用,如绘画、摄影等。
2. 引导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分享莲文化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活动:1. 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对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摄影、写诗等方式来表达,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论。
2. 评价学生对莲文化的了解与表达的程度,注意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莲文化在绘画、雕塑等领域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进行研究,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莲文化的特点、发展与传承。
总结:1.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总结莲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莲文化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2. 评估学生对莲文化的了解和表达的程度。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情况,对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学扩展:继续深入学习莲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以下教学扩展活动。
1. 莲花特点观察:组织学生进行莲花特点的观察实践活动。
可以选择在校园或公园等地方,观察不同品种的莲花。
学生可以绘制观察莲花的草图并记录观察到的特点,如莲的形状、颜色、叶片的构造等。
初中语文_《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一、歌曲激趣, 创设情境播放歌曲《采莲曲》,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同学们,听到这优美、动听的歌声, 你一定有许多感想, 请你来谈一谈。
甲: 我想到了“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景象。
乙: 通过欣赏《采莲曲》, 我想到了江南采莲女, 坐在一叶小船上,“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的情景。
丙:听到了这首歌, 我想到了“小小一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袄, 阵阵放清香。
”(1)引出课题: 自古以来,莲都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
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莲塘, 走进莲花,去感悟莲文化的独特魅力。
(2)出示课题——莲文化的魅力二、出示本课活动目标。
1、莲·雅号之初探2、莲·文化之寻踪3、莲·精神之表达【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三个活动来学习莲文化的独特魅力,请大家齐读。
学生齐读。
【教师引导】:同学们声音洪亮,状态特别好,希望今天我们能上一堂意趣横生的语文课!三、莲·雅号之初探【教师引导】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爱莲,对她的命名也不止这一个,她还有很多悦耳动听的别称、雅号。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芙蓉、菡萏、芙蕖、泽芝、水芝、君子花……【教师引导】同学们说了很多像莲一样美丽的名称,其实莲的雅号还有很多,据统计有一百多种呢!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莲的雅号,请大家一块来看下表,看看能不能根据各组的雅号共同特点,在表中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呢?1、莲的雅号学生自由发言:第一个是生长环境,因为莲的生长离不开水。
老师我想说一下第三个命名特点,第三个是颜色,红、紫、碧、清是不同的颜色。
【教师引导】很好,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到位。
那“君子花、净友、解花语、水宫仙子、翠盖佳人、玉女”呢?学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这是把莲比作君子花、比作水宫仙子的。
【教师引导】把莲比作君子花、比作水宫仙子,那是?学生集体发言:比喻的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7
一、引入。
写下“荷风莲韵”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又怀念起清塘里亭亭玉立的莲花,仿佛又嗅到了丝丝缕缕的莲香,相信莲花清丽的容颜和遗世独立的风姿,也曾打动在座的每一个人。
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借助大屏幕重回夏日,欣赏无边无际的清塘莲韵吧。
[播放电视散文《赏荷》]
二、品荷
翻开中国的文学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莲香,让人默默地感动。
文人们对莲的歌咏就从未停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些写莲的经典名篇吧。
1、复习《爱莲说》(出示幻灯)
1)在众多的咏莲诗文中,将荷的品格刻划得淋漓尽致,成为咏莲千古绝唱的,恐怕要算周敦颐的《爱莲说》,所谓“怜君独自高格,爱莲谁若敦颐”。
周敦颐爱莲的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予独爱……)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莲具有怎样的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4)师总结:在周敦颐看来,莲是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莲美在它的品格,美在神。
2、欣赏《荷塘月色》(出示幻灯)
1)齐读
2)在朱自清笔下,莲是羞涩的女子,是刚出浴的美人。
莲美在它的仪态万方,美在形。
3、若莲是人,它必有优雅的姿态、高洁的品格;若人是莲,不知又有怎样
的风华,怎样的心事?
1)先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幻灯显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2)再请大家来听一段《采莲曲》。
(边听赏析书本上朱湘的《采莲曲》)(主题:写纯洁的爱情;修辞:谐音双关)
3)由双关导入到《西洲曲》的学习。
4)总结: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一时不知是芙蓉如人面,还是人面如芙蓉。
此情此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驰神往。
三、忆莲
当然,写莲的诗文远不止这些,课后,我们已背了不少,下面,我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得分计入平时成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3)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7)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