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语里的故事
琵琶语

琵琶语元和十一年,我在浔阳江头送别归客。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江头,猎猎西风仿佛要阻隔千般过往,荻花纷纷飘零,像一场无言的悼念。
我知晓,此番别过,再见遥遥无期。
江州的月色映照着浔阳的苍凉,我与即将远行的客人并肩站在小船上,他的影子倒映在幽幽江水中,而我的影子倒映在他浑浊的眼眸中。
世人心头都有无法抹去的伤痕,而遗落在江湖中的我们,义有多少来不及倾诉的痛呢。
从皇城到江州,已一年有佘。
从最初的失意仿徨到如今的心如止水,像一地未曾惊醒的梦魇,游弋在心中的莽原,目睹着狂风凌迟每一寸斜阳。
江州的风缠绵清冽,不像暗流涌动的长安,总在繁华中演绎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水波静静流转,江上倒映着游移的灯火,恍若另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月近中天,寒鸦嘶鸣,泠泠之音破空响起,打破一汪碧水的沉寂。
我蓦然回首,不知为何想起万人追捧的好时候,心绪飞扬,沉淀一抹时光里的惊艳。
朦胧醉意浸入月色,清冽单薄。
好友说,未知前方道阻且长,且饮了这一杯酒及时行乐吧。
他掌中的白玉盏盛着经年的佳酿,他说要及时行乐,但喝酒的姿势有些忧伤,而后,我借着渐起的琵琶声,看到他眼中莫名的凄冷。
良久之后,他回望过来,说自己真是醉了,恍惚听那铮铮铿铿的琵琶声,竟有京都流行的声韵呢,而我也正有此感。
再想探寻,却发现那琵琶声已然隐匿在江水的另一端。
于是,我们移船相邀,添酒回灯,探问是何人在弹琵琶。
过了片刻,那令浔阳夜景黯然失色的、弹琵琶的女子姗姗来迟。
她素手轻扬,一曲清音伴着清风白月缓缓流淌,仿佛倒流入蹁跹的时光。
不知为何,看着她,听她细细碎碎的琵琶语,心中竟多出一丝安详与宁静。
闭上眼,万千风景却以另一种姿态尽收眼底。
我忽然回想起从少不更事时的恣意张扬到仕途官场上的举步维艰,从不可追忆的过去到虚无缥缈的未来。
在这曲琵琶中,仿佛有风起,有雨过,有寒来暑往,有花开花落,再回首已走过半生。
曲风一转,幽愁暗生,仿佛大梦方醒,却不愿睁开眼,咀嚼现实的苦楚凄凉。
恍惚间,琵琶渐渐低沉,随着我飘摇的半生浮浮沉沉,终归心如死灰。
高二作文:琵琶语

高二作文:琵琶语初听林海作的《琵琶语》这首曲子时,我觉得它实在清丽得不行。
像玉,那种光洁的,湿润的,戴在女子洁白的腕上,静静滑动着。
女子手抚琵琶,低头续续弹,光阴一寸一寸去了,韶华留不住,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缘分,这种不可捉摸的事情。
该是多少年的风化历炼,玉才成为玉,然后又是怎样的错过与重逢,它才戴到一个女子的腕上?乐曲清扬宛转,淙淙地,如水流过。
轻轻一拨响,山高路远,风吹来,狐走来。
是的,它让人很容易就想起月下的狐,是一只怀了爱情的狐,为了俗世的爱情,甘愿丢掉千年道行,只愿做那个粗布衣衫的凡俗女子。
这,却是行不通的。
于是爱情隔绝在烟尘之外。
琵琶声声,谁把泪妆换红妆了?心中怅怅然,仿佛多少前尘往事在交织着。
睁眼,窗外阳光正好,俗世里的花朵,开得灿烂而热闹。
是一些菊。
深秋的色彩,因了那些菊,而变得温暖起来。
温暖?这是一个什么词啊,轻轻一读,心就热乎起来。
人生怎能少了这样的暖?握手的暖,拥抱的暖,惦记的暖,甚至一个眼神交会的暖。
生命因了这些暖,才有了继续的勇气。
《琵琶语》中,少的就是这样的暖。
它像隔世离空的花朵,独独一枝,艳,但凄清。
空空的,是叶落下。
月亮浮现在云端里。
女子抱着琵琶,是不是半遮着面?她坐在月下弹奏,一声一声,弹不尽心中事。
多少良辰美景虚度,此念不能有,一有,就是满袖的泪。
唏嘘!她只是弹啊弹啊,一任乐曲似檐下的雨,一滴一滴滴落。
又似山泉,静静从石缝间流过,丁丁冬冬,在心上。
我想起一个我叫她姨奶奶的女人来,她是我祖母的亲姐姐。
一生未嫁。
那时,我们兄妹几个,像含苞的花朵儿似的,齐齐朝向她。
她笑着看,一会儿摸摸这个的头,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笑得很落寞。
一日,祖母着我去看她。
天刚好下雨了,秋天的雨,下得沥沥的。
雨顺了她家的屋檐滴落,滴落在檐沟里,“嘀嗒”一声,四散开来。
再滴下一滴,又是“嘀嗒”一声,四散开来……如此地,无止无尽。
我小小的心,忽然疼痛得要碎裂开来,我怕了那样的冷清。
回头看她,她的脸隐在一层幽暗里,如何地拂,也拂不走那层幽暗了。
曲中有画——《琵琶语》赏析

曲中有画,曲中有诗——初步赏析琵琶曲《琵琶语》自古以来,描摹声音,都是诗人、文学家难为之事。
因为音乐、歌曲空灵,抽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以,留下来的关于音乐、歌声品评的名篇寥寥无几。
在高中时曾学过两篇文章记忆深刻:一是《琵琶行》,一是《赤壁赋》。
进入大学,有幸选到《国乐精品》赏析课,我对国乐的文字平面的理解才有了立体的感受。
现在,我就模仿课本学过的赏析方法,粗浅地解读一下《琵琶语》。
一、曲中有画。
在高中学习诗歌时,王维是“大家”,必要说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精当地概括了王摩诘的诗作特点。
当我听了许多琵琶曲以后,脑海中一点点的也呈现出一些画面:《霸王卸甲》,伴随着低沉悲壮的曲子,眼前就浮现出一代霸王英雄末路,在黑云漫卷、波涛汹涌的乌江边,诀别虞姬,决心自刎场面;《春江花月夜》又有张若虚的绝美长诗作铺垫,更加突出了它典雅优美的抒情特点。
在我的脑海中,以朦胧静谧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山水图画——月光下,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摇曳,一年轻妇人忧伤的目光,跨越时空深情望向游子……一幅幅画面拉近我和琵琶曲的距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琵琶语》。
《琵琶语》是林海创作的,是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背景音乐。
我就看了该电影,应该说,电影故事令人唏嘘,叹惋,了解一孤独、多愁善感的少女凄切、伤感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不美,挺可悲的,不能激起我的同情心。
但背景音乐却硬是把我带入了美的世界。
于是,那个老北京的古老的四合院,门前铺着青砖的小巷,院子里高大的槐树,还有屋子里嘟嘟冒气的水壶,一个纤弱的少女,趴在小格子窗前,细数着心事的画面,就生动而美好了。
即使只看了这一个情节,只听了一遍这《琵琶语》,这故事的结局也是出来了的。
因为这曲子先是带我进入凄美婉转的情绪里,而且不能自拔,然后是如含泪的双眸脉脉凝望般给你淡淡的忧伤的琴音,给你欲说还休的境界,也给你的内心造成即使海誓山盟,也难抵曲终人散的绝望的美感!这就是《琵琶语》!这也就是琵琶这种民族乐器才有的画面的特质!是啊,没有哪一种乐器能像琵琶这样具有强烈的画面的特性了。
《琵琶语》听后感

《琵琶语》听后感
《琵琶语》是一首令人勾起回忆又能激发许多情感的古典曲目,它曾成为艺术家们的源动力。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时期,当时学者们创作了这首曲子,并在活动中表演和分享它。
听完这首曲子,我对它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首曲子的音乐性非常出色,每当我听到它的旋律,我就会陷入自己的世界。
它的节奏急促而又缓慢,仿佛在描述一个故事,用一段婉转的音乐,将这个故事唱出来。
听了这首曲子,我有一种恍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时空穿越了,走进了宋代,看到了他们用生动的文字和精彩的演出激发人心的情景,而这份激情便藏在这首经典曲子中。
这首曲子不仅具有文化历史的指向性,而且还充满想象力。
当琵琶的声音响起时,我听到了一种动人的忧郁,又想象得到一片苍茫的天空,让人隐约猜到由此产生的无尽的思考,仿佛大海的涟漪、鸟儿的啼鸣,未知的风景,等待着我去发现和探索。
它让我充满期待,勾起了对一个未知世界的憧憬,想去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放弃平淡之外的一切苦楚和困难,去开拓更大的天空,去体会真正的自由与喜悦。
在最后,当琵琶曲子终于停止的时候,一切都静了下来,而我的心却充满了关于这首曲子的想法。
它既让我着迷又激励我,让我不断挖掘新的可能,去了解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去追寻更多的梦想。
就像这首曲子一样,无论多么艰难,总有一种力量可以把我从迷雾中引领出来,让我在传承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从而拥有更好的自我和更深层次的审视。
琵琶语鉴赏

琵琶语鉴赏
《琵琶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
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
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
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琵琶语》以琵琶声为媒介,表达了“寻觅”主题。
乐曲中琵琶声的清晰流畅,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诗人的人生境遇感受相互交织,把人们引向了那段悲伤的往昔岁月。
总之,《琵琶语》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故事性的歌曲,它以琵琶声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琵琶语诗歌

琵琶语诗歌
缘于文字相识你在茫茫人海里,
一首轻乐浅唱低吟,
偶然轻轻走进你的故事里。
一曲《琵琶语》如同梦回唐朝。
忽然间心随梦里,
回到了青春的主角里。
悠悠琵琶声诉不尽,
几度春秋几度繁华。
看人间花开花落。
流水声,记载着悠悠时光。
回首望去,
青春业已远去。
感谢有你的日子,
你已不在梦里,唯有那首。
《琵琶语》记载着千年的记忆。
依人渐去,随着琵琶声声弹,
无语,无语。
“话”已在心底。
想说的是,感谢朋友,感谢文字。
感谢我所钟爱的音乐。
是你们把我指引到文字写作这条道路上。
一年的写作经历,
记下了我的`风中情雨中泪。
看落日夕阳,观风落云起。
用这小小的文字,释放者我那本不宽大的胸怀。
我的哭,我的笑。
我的点点嘀嘀泪。
你就像是我的红颜知己。
慢慢向你诉说我的前生来世生命轮回!。
琵琶语丁立梅理解赏析

琵琶语丁立梅理解赏析
从听到《琵琶语》的那一刻起,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便让人流连忘返。
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
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思想感情。
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还是曲子中间那一段,也许是林海对钢琴总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时钢琴突然变成主奏,琵琶变成伴奏。
配上一段有如天籁般吟唱的女声,在琵琶声哭泣地背景下,将琵琶欲表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曲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琴声过后,私语的夜幕就随着水乡的日落诗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琵琶语》作为现代琵琶曲目代表,使琵琶再次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吴玉霞、马琳等琵琶名家均在各种场合演奏过该乐曲。
在电视剧《凤穿牡丹》、中央十套《百家讲坛》李清照专题等诸多影视节目中也作为配乐出现。
《琵琶语》作为来自网络和电声时代的现代琵琶曲目代表,吸引了无数人关注琵琶。
琵琶演奏家马琳在联合国举办的琵琶语音乐会上为众多外交官和国际职员演奏了该曲目。
此外,该乐曲也受到学生、民众的喜爱,在许多民乐音乐会、校园音乐会等文艺演出中被演奏。
十首纯音乐里的爱情故事!

引导语:总会有一段音乐,让你想起美好,总会有一些情景,让你感叹生活,想了解一个人,就去了解ta喜欢的音乐……暖暖的时光里,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些音乐里的故事和爱吧!1、《乱红》“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阳春三月的长安朱雀街,春风裹挟着粉红色的花瓣,吹过孤独的秋千。
陈悦的笛声是幽怨还是思念?笛声、琴声,不见寂寞减煞几分,却添新愁心上眉尖。
5分多钟里,有故事的音乐,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梦……一遍又一遍。
2、《秋月夜》琵琶点点诉衷肠,秀笛声声倚阑望,红袖飘飘弄月影,秋水粼粼夜未央。
简单如心的音乐:一开始就是干净的琵琶声,接着笛声重复前段的琵琶旋律,然后美妙女声跟着重复,最后三者融合,真个是天上人间。
3、《琵琶语》个人觉得是读宋词时的最佳配乐。
哪知徐静蕾姐姐早在几年前就把它放在了自己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她的《琵琶语》停留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而我的《琵琶语》白天属于二十一世纪,夜深人静时却回到北宋南宋的长亭外、古道边、梧桐树下、高楼阑干、落红香阶……你做那个愁肠满肚之人,我性情中人与你酒一杯,听你故事、听那琵琶声,晓星初上,倚阑垂睑,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4、《遥远的旅途》一直认为这首曲子叫《问道》,其实来自于日本吉田洁。
很大气、有厚重的历史感、又不失精雕细琢。
如果想深刻了解何为“铺垫”,相信《遥远的旅途》的前面很长一段旋律的重复以及女声的浅吟后会让你在后部分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高潮部分总会让你有种恩怨情仇,功名利禄,最后也只是黄土一堆之叹。
5、《sadness and sorrow》《火影忍者》中的音乐之一。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首曲子从头至尾无不泛着悲伤之情。
a 一开始就是近半分钟的小提琴合奏,其中夹杂点点吉他声,似乎在为之后更加的悲痛打好底。
b 最让我悲痛的部分——尺八(魏晋时称长笛,唐朝时才称尺八,很似箫声)上场,即使它的旋律简单,但它的悲伤力量却是最大,你就像与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在相隔几世纪后再次相遇,却只是那轻轻地一瞥,又坠落到各自的世界,重复这纠缠的轮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寂静的冬夜,寒冷的强刺激,让我的脑细胞一时无法进入休眠状态。
点开影视,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两个名字同时吸引了我。
一直喜欢徐静蕾如邻家女孩般愉眼悦心的亲切特质,而一封信成为一部电影确实让我有着好奇心的观看欲望。
影片在一曲《琵琶语》中拉开帷幕,清亮的音色,续续弹,幽幽唱,铮铮流转,把人的思绪很快带进一种温婉而凄美的情绪里。
男主人公打开一封信,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一个略带沧桑而沉稳的女中音,用一种平缓而淡定的语调念出了信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写在顶头,算是称呼,算是标题。
他不胜惊讶地停了下来;这是指他呢,还是指的一个想象中的人呢?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
我的好奇心亦被激起。
他开始往下念。
这封信很长,整部影片就是在男主人公读信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画面和少量的对白,画面洁净,台词简单,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让人在静静里随着那封信一起去解读那个陌生女人的一生。
幽幽的琵琶语作为影片的背景音乐再合适不过了,清脆响叮咚,续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弹尽千年的孤寂,独自叹息!
他是一个作家,有着广博的知识,高深的学问,在他的事业上无比严肃、认真负责。
从第一次见到他那么多各种精美的书籍开始,十三岁的她便被深深吸引,便有了对他的想象,到真正见到他时,她毫无预防的爱上了他。
十三岁的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头陷进了对他的痴迷之中。
这是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
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
她用一生来爱他,而他直到她生命消散时,都没有想起她来。
他是一个轻浮、贪玩、喜欢新鲜和奇遇的多情公子,他书写爱情,玩弄爱情,却从不把爱情停留在任何一个女子身上,他喜欢寻欢作乐,嬉笑调情,自由放纵。
这样的男子真的不值得任何一个女子给予真情,而她却用一生来爱他,爱的那么纯粹,那么义无反顾,那么无怨无悔。
十三岁到十八岁的六年时间里,她随母亲改嫁去了别的地方,她每天所做的就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学习,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能考上高等学府,能够缩短与他之间的距离;另一件事情就是啥也不做,想他,想她看到他的每个细节,一遍一遍的回味咀嚼,虽然她从没和他说过一句话,她总在对面的窗户那看着他,当然他一无所知。
六年后,她考上了他所在城市的学校,她迫不及待的去那个四合院,那个她曾偷偷看着他的那扇窗。
她默默看着他从她的身边经过,和其他女人调笑嬉戏暧昧滥情。
一次偶然,他们在狭小的街道相遇,他惊艳于她的美丽,频频回头。
而在动乱时局的街头,他又一次见到了她,他抓住她的手,带她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带她去吃饭,带她去了他的家。
他的任何一个表情、动作和要求,她都无法抗拒,甚至于少女的第一次,她都毫无保留的给他,她强压着颤抖的紧张,让他没有任何负担的轻松的享受着。
三夜的销魂,他说他要出去,一回来就去找她,而他从来没有问过她的名字和其他情况。
也许,所有女子在
他眼里都一样,只是一时的行乐,过后便忘得一干二净。
他回来后,没有找过她,甚至几次遇到,他都没有认出她。
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你我的目光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她突然明白。
她怀了他的孩子,她没有告诉他。
可是你叫我怎么能告诉你呢?你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个少女,她曾经,也将一直,对你这么一个不忠实的男人坚贞不渝的!你是永远也不会坦然无疑地承认这孩子是你的亲生之子的!你还会认为我对你另有企图。
在你我之间会存在一片阴影,一片淡淡的怀疑的阴影。
我不愿意这样。
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的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
可是当然罗,你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你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
她了解他,他在恋爱之中只喜欢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欢娱游戏,他只喜欢没有任何负担和累赘的欢愉。
她宁愿独自承担一切,她退学了,搬走了。
战争爆发,她和亲人朋友都失散了,她怀着身孕逃亡,在一个乡村里生下了孩子。
有了孩子,孩子就是她的一切,是她的命根子,也是她的爱,对他的爱。
孩子是他,又不再是他,她一直觉得,她抓不住他,可是,有了他的孩子,她便认为拥有了他,他再也不会从她身边溜走了。
战乱的年代,她曾尝过苦难和贫穷,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穷人总是遭人践踏、受人凌辱的,总是牺牲品。
她不愿意他的孩子,在深深的底层,在陋巷的垃圾堆中,在霉烂、卑下的环境之中长大成人。
她要让他的孩子拥有他的一切,财富、知识,轻松愉快,她要让他的孩子也上升到他的高度,进入他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圈子。
在那样的年代里,她唯一可以换来金钱的就是她的美貌和身体,她全付出了,她不觉得痛苦,只要他的儿子能够快乐幸福的成长,她所做的一切,她都觉得是幸福的,儿子,是另一个他啊!
他们再次相遇,在夜总会里,那些男人们都是来寻欢作乐的,他也一样。
他和她调笑,他没有认出她,他把她当做其他夜间卖笑的女子一样。
他又一次带她去他家,十年后,她再次走进他的卧室和书房,看着她熟悉的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她在颤抖。
又一个激情之夜,她激动兴奋无比,而他依旧没有认出她来。
第二天早晨,共进早餐时,他说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切好像发生过,也是你和我,也是吃早餐。
那一刻,她以为他想起她来了。
而紧接着,他却用前世的缘分来解释这种感觉,他依旧没有想起她来!她的心跌入谷底,逃也似的离开,在院子里碰到了他的老佣人,认出她了,依旧说着十年前那句早啊,小姐!她热泪盈眶,将他塞在她手提包里的,他寻乐子的钱,全数给了那个老佣人。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句话反复出现,从信的开头一直到最后。
她不断重复着这句,多么让人心痛的一句,世间有什么比一个母亲失去自己的孩子更让人绝望的呢?她是多么的不幸,唯一让她活下去的命根子被病魔夺走了,那个她死心塌地、舍身忘己的爱了一辈子的男人,从来都不记得她。
曾经,她以为可以抓住他了,在儿子身上,可是他的儿子撇下她走了,亦如他总是从她身边走过去一样。
她再也没有人可以去爱,除了他,可是她是他什么人呢,他从来也没认出她是谁。
她的呼吸越来越微弱,伴着她的爱,和儿子一起去了。
我的泪滑落,为她,这样一个女子,为爱用尽了一生,爱居然可以这样执着,这样长久,这样的无私无怨!她爱的那么苦,那么卑微,那么忘己舍身,那么的无所企求。
她是悲哀的,她用尽了一生爱着的那个男人却从来没有认识她记住她,他对她总是那么陌生,即使她为他付出所有,他也一无所知。
而她又是幸福和富有的,她的整个一生都怀有爱,那么纯粹,那
么充实,没有怨恨,从来不曾放弃的爱。
这种爱卑微却干净纯洁,除了爱没有其它色彩;这种爱不为人知却异常伟大,除了默默付出爱没有别的企求。
他是命运的宠儿,他拥有很多,知识、名誉、金钱、享乐,他拥有很多女人。
而他也是悲哀和贫穷的,他从来没有拥有过爱情,他所拥有的女人只是短暂新鲜的肉体享受,他的纸醉金迷的繁华只是他灵肉和情感虚空的表现。
他的一生里,从来没有付出过真爱,也没有得到过真爱(那个陌生女人的真爱,他从来不曾感知)。
我不知道他在读完这封信后,会有怎样的感受,感动、感叹、惋惜、悔恨、深思?或者只是当做别人的故事,一挥而过?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他拿着那封厚厚的信,一脸凝重,打开门,看着对面的窗,窗里一个女孩专注而渴望的眼神拉得很近很近&&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响起。
穿越千年的寻觅,旧梦依稀。
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
天涯飘泊落浔阳,伤心泪滴。
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响叮咚叮咚。
信手低眉续弹,弹尽心中无限事。
人间何事长离别,无处寄相思。
红颜已老不如昔,空自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