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浅谈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文献综述】浅谈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浅谈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引言汤显祖生于一五五0年,夕阳焦躁的嘉庆中期;卒于一六一六年,发昏的万历末。

这期间,正值西方的文艺复兴高歌大收煞。

他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2000年汤显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牡丹亭》更被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名扬海内外,盛演不衰。

汤显祖及其著作《牡丹亭》依附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成为了遂昌一项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汤显祖曰:“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汤显祖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的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牡丹亭》情节曲折,构思奇特,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其影响又深远及名著《长生殿》,乃至古今大著述《红楼梦》。

巨著生于风雨飘摇中,可以问世便博得“家传户颂,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长年震撼沉睡又浮动的民间,感召一代代青年,更不知让多少困于冷雨幽窗下的冯小青向往着彼岸,追随了痴情的丽娘。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旅游是宣传文化的通道,而名人是形成文化的主导元素,是旅游的领衔“名片”。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森林覆盖率达81.9%,境内林海氤氲,云雾飘渺,素有“浙南林海,钱瓯之源,遍地金银,云雾山茶”的美誉。

遂昌县又是汤显祖主政和《牡丹亭》的创作之地,也是中外“汤学”专家、学者寻访遗迹、搜集史料、进行各种形式研究活动之地。

遂昌有被列入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遂昌古乐“十番”演奏的汤显祖名剧“玉茗堂四梦”一直在民间流传;把汤显祖文化的独特性和遂昌的奇山奇水贯穿到一起,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最终带动遂昌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及新公共管理思想的一些文章和书本。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如下:谢兰芝《名人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以遂昌汤显祖文化为例》(2009)一文,通过挖掘名人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旅游资源中的金子招牌,以促进地方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名人旅游资源开发

名人旅游资源开发

名人旅游资源开发名人旅游资源开发名人旅游资源开发【1】摘要:名人旅游是我国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文化效应、历史情节和政治意涵,深受广大旅游市场,特别是高端、公务和海外华人旅游市场青睐。

根据对国内名人旅游资源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名人与旅游的关系、名人旅游资源评价、保护和规划开发4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名人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功能、开发模式和存在弊端。

在此基础上,对享誉海内外的郑成功主题旅游资源进行整理,主要包括故居、庙宇、陵墓、遗迹、人造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认为两岸共同开发郑成功旅游产品,将提升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层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最后从整理研究相关史迹、活化名人无形资产、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设计旅游开发模式、规划旅游线路产品、构建文化品牌系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两岸合办节庆活动8个方面,提出了郑成功主题旅游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名人旅游;旅游资源开发;郑成功文化;海峡两岸引言名人(Celebrity)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景仰或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以名人作为题材和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由来已久,古时就有文人墨客踏寻名人足迹,寻访名人故里、陵墓抚今追昔、感怀凭吊的典故。

在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游客消费层次的提高,名人资源成为了旅游开发的亮点和重要内容,如曲阜“三孔”、韶山毛泽东故居,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郑成功又称“国姓爷”、“延平郡王”、“开台圣王”,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航海家。

他忠君报国,为反清复明不懈斗争,结束荷兰对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被尊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及其子孙统治台湾21年,以其强烈的君臣伦理观、赏罚分明的行事态度、仁民爱物的宽大胸怀、唯才是举的贤人政治观、唯德是用的价值观和华夷有别的民族观,将台湾带人文明时代,被民众赋予“开台圣王”的神明地位。

浅论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

浅论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

浅论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
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历史名人在其生前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他们的家乡、出生地、工作场所、故居、纪念馆等等,都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进行开发。

对于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承的目的。

历史名人旅游开发应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产,通过相关的展览、活动等手段,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价值。

2.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针对不同的顾客需求,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教育型、休闲度假型、美食文化型等等,通过不同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3.提升旅游服务。

考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交通、旅游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有效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

4.寻找优秀的运营和管理团队。

寻找专业的旅游运营和管理团队,通过有效的运营和管理,实现历史名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总之,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多样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和优秀的运营和管理团队,以实现历史名人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试论河南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试论河南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Ap .2 1 r 01
试 论 河 南 名 人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的 开发
杨 旭 峰
( 阳理工 学院 体育部 ,河南 洛阳 4 12 ) 洛 7 03

要 :河南名人文化璀璨辉煌 ,在这一旅游资源开发 方面存 在着诸 多问题 ,没 有形成与 河南名人文化 资源相
匹配的河南地域性文化软实力,需要进一步整理 名人 文化 、传播名人 文化 ,在 实现河南从 文化资源 大省迈 向文
第2 6卷 第 2期 21 0 1年 4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uyn stt o cec n ehooy Sca Sine or l f oagI tue f ineadTcnlg( oi c c) n L ni S l e
Vo. 6 Nn 12 2
唐刘 禹锡曾说 :“ 山不 在高 ,有仙则灵 。水 不在 深 , 邑 ,老 子又长期 在洛 阳做官 ,在河 南 三 门峡 的灵 宝
完成其名著 《 道德经》 ;集道家思想之大成者庄子
祖籍河 南 民权 ,与 老 子并 称 为 “ 老庄 ” ;著名 的佛 有 龙则灵 ” 。河南 文 化 正 是 由于历 代 河南 名 人 这个 教哲学 理论家 、翻译 家 、旅 行家 玄奘 ,祖籍河 南 偃 群 体 的积极 参 与 ,成 为 了中华 文化 中最耀 眼 的一颗 师 。此外 ,法家 、墨 家 、杂 家 、名 家 等创始人 或集
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古代文化名人旅游资源优 二 远 流长 ,底 蕴深厚 。近 年 ,中共 河南 省委 提 出了加 势 。据学 者 丁 文 江对 《 十 四史 》 中列 有 纪 传 的 快 由经济 大省 向经 济强 省跨越 、加快 由文 化资 源大 历 史名人进 行考 证 ,共 有 57 0余人 。其 中,从 西 0 省 向文化 强省跨 越 的 “ 两大 跨越 ” ,为河 南 文化 建 汉 到 明代 ,河南 籍 名人 9 2人 ,占总 数 的 1 . % , 1 58 设 注入 了强 有力 的助推剂 。河南 的名人 文化 是 河南 名 列第一 。又据王 天兴 、王兴 亚等主编 的 《 河南 历 文 化 中浓 墨重 彩 的一 个 部分 ,在 文 化 强省 战略 中 , 代名人辞典》 ,其 中收录 自传说时代到清代的名人 发 挥河南名 人文化 优势 ,势必 能够推进 河南 的文化 307人 。具体 而言 ,河南名 人可分 为 以下几 类 。 5 建设 乃至经 济建设 。让 我们感到 不安 的是 ,河 南在 ( ) 华夏 祖 先 河 南 地 处 黄 河 中下 游 , 自然 1 名 人文化旅 游资源 的挖 掘 、整理 、传 播等 方面 做得 条 件优越 ,物产 丰厚 ,人类 在 此生息 繁衍 。流 传在 还 远远 不 够 。发 挥 名 人 文 化 优 势 推进 河 南 经 济 建 河 南大地 的许多传 说故事 说 明 ,人类 最早 在河 南生 设 ,潜力还 很大 ,需要 走 的路还 很长 。 息 。出生并 建都 于新郑 的黄帝 ,被海 内外 华人 公认

【文献综述】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

【文献综述】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

【文献综述】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文献综述旅游管理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一、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审美的高度,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各地对文化产业也越加重视,名人旅游资源则被作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项目而开发出来,虽然各地对文化产业、名人故居、名人效应都有一定程度的综述和开发,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可以被利用的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致使经济效益低下,成为一个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趋势的今天,以更多独特的方式来吸引游客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如何去开发创新,各个地区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环境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要把握住这种差异去各个创新。

而新一轮的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自古以来,名人文化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中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名人,就是著名的人物,名人文化则是以名人为核心形成的文化现象,各个时期的名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他们以独特的社会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或名扬一时,或名垂青史,名人文化引导着当代的人们。

所谓的名人旅游就是围绕名人生前的事迹,遗留下来的建筑设施,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展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高文化层次的旅游的追求,发展名人旅游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于名人旅欧资源对开发地的影响,主要参考的是马克家.《浅论旅游景区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郑亚章,郑璐《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王辉和陈光的《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等,在这些资料中,作者介绍到,旅游已经从最初的审美效应提高到了精神文化的层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得到身心放松,陶冶生活情趣,增长知识内涵,因此旅游文化将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竞争的关键,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它具较高的观光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这正使历史文化名人成为人们出游的动机,名人效应也随之出现。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我国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研究背景我国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成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成为某些地方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整体旅游产品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诱发人们旅游动机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外出旅游根本性的需求。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景区已有2万余家,新的景区不断涌现,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科学的景区营销是关键。

景区营销是指景区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经过规划、执行、监控来实现和管理景区整个创造游客满意和价值过程。

看似简单的营销工作,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才刚刚开始,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市场营销,这其中既有管理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客观原因,更有经营管理人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学习、不跟踪、不运用最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技术和营销手段等主观原因。

因此,分析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探讨景区成功营销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意义一个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资源发现-开发启动-快速增长-平稳发展-衰落或者复苏这样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景区营销将发挥不同作用。

在景区开发启动期之后要制定景区的营销计划。

这时,强大的对外营销力度会提高景区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增加潜在游客对景区的了解,有效起到宣传促销、吸引游客前来的作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景区走过了辉煌时期,开始走下坡路。

这时,及时有效的调整营销方式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客源市场对景区的认知度,人为的延长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使景区的经济复苏,出现新的增长。

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只有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旅游景区要想在旅游市场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将自己的突出特色告知广大消费者, 并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牢牢抓住消费者, 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在旅游景区的发展中, 营销人员是景区和旅游者关系的纽带。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研究综述早期的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学者Jon和Stephen (2005)认为,在旅游资源区域合作的重要关系上,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导向者。

政府工作内容有三部分重点:一是,保障能够提供旅游资源区域合作的各类组织;二是,负责组织区域间的各项旅游合作的活动;三是,统筹协调旅游区域合作中的各方关系。

Joope (1996)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在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关系中,为减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

中央政府应该从地方的角度出发考虑其旅游资源区域合作中经济需要。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和统一的合作安排,促使各个层级主体在合作中,就经济和自然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统筹协调,最终形成一致意向。

但是,也可能会由于行政区域类似程度相对较高,所以会在行政管理中存在利益冲突。

Gary (1999)认为:制订旅游相关政策的过程应该包括如下程序:首先是,制定政策导向目标;然后是,制定政策具体内容;最后是,制定政策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防控预案Peter W (1998)阐述了美国保护遗产地环境的背景、行政管理措施、立法、保护运动方式等方面,并对遗产地交易过程中滥用的行为实施限制计划。

比如,城市的发展权可以转让,但是必须要以合理的规划作为重要前提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行政手段,如制定相关法律、投入足量的规划资金、将权利授权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公众积极参与选举从而产生的地方行政支持。

Viera Dvorakova (2005)认为:在进行古迹遗址管理时,必须要以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为基本原则。

他还指出,要持续分析古迹遗址文化和其产生的经济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2国内研究综述张艳玲(2007)认为陕西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

当地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然而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他指出了陕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中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将新短板效应理论运用到陕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研究和讨论中,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

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摘要:历史文化名人对旅游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

本文论述了三峡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其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历史文化名人因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重大贡献,以及其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质,历来为人们所追捧和崇拜,因而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就具有了突出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旅游深度开发中将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三峡旅游;历史文化;资源一、历史文化名人与旅游的关系历史文化名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时代的精英和表率,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民族的价值观,他们的行为和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构建的重要部分。

历史文化名人是文化的浓缩,其事迹、遗迹和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他们已成为“民族精神的最大标记”,是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历史文化名人还和地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的历史文化名人受本土人文地理的孕育影响,其自身的行为和作品展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外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则丰富、记录、传播和发展了当地的文化。

因此,历史文化名人使区域特色、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人因其和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满足了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一大重要源泉。

历史文化名人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而地域文化与旅游者背景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另一重要源泉。

因此,历史文化名人对旅游者具有较为强烈的吸引力,是一种旅游资源。

所谓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是指历史文化名人自身以及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一切物质遗存和文化现象。

前者如故居、园林、祠堂庙宇、碑林雕刻,后者如传世作品、思想、事迹以及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完全满足于对景观外部形态美的体验,他们还希望通过诸多表象,去领会包含于其中的文化意蕴,探究它过往的历史,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接受更深层次的美的体验和文化熏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试论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
一、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审美的高度,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各地对文化产业也越加重视,名人旅游资源则被作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项目而开发出来,虽然各地对文化产业、名人故居、名人效应都有一定程度的综述和开发,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可以被利用的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致使经济效益低下,成为一个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趋势的今天,以更多独特的方式来吸引游客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如何去开发创新,各个地区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环境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要把握住这种差异去各个创新。

而新一轮的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
自古以来,名人文化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中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名人,就是著名的人物,名人文化则是以名人为核心形成的文化现象,各个时期的名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他们以独特的社会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或名扬一时,或名垂青史,名人文化引导着当代的人们。

所谓的名人旅游就是围绕名人生前的事迹,遗留下来的建筑设施,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展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高文化层次的旅游的追求,发展名人旅游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于名人旅欧资源对开发地的影响,主要参考的是马克家.《浅论旅游景区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郑亚章,郑璐《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王辉和陈光的《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等,在这些资料中,作者介绍到,旅游已经从最初的审美效应提高到了精神文化的层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得到身心放松,陶冶生活情趣,增长知识内涵,因此旅游文化将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竞争的关键,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它具较高的观光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这正使历史文化名人成为人们出游的动机,名人效应也随之出现。

名人效应在促进旅游地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如今在运用名人效应发展旅游业中出现一些偏差,有些开发者只注重名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进行相对的保护政策,致使一些好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遗失。

名人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宣传,但是如果对名人品牌价值利用不当也会造成浪费,我们在打响品牌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适当的开发、完善的服务,有效的宣传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创新,会让名人旅游掀起一番新的浪潮。

关于名人旅游资源如何深度开发,主要参考闫秦勤,曹诗图《试论兴山昭君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雷群明《名人故居如何出“新”》、易小力《黄龙溪古镇旅游开发与再造》、赵飞,彭华《虚实结合·品牌运作——名人故里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周宜君《论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瓶颈及其时尚化开发途径》等,在这些资料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抓住当地旅游名人旅游资源的特色,从特色出发来进行深入挖掘,比如说昭君文化的旅游开发,他就是借用昭君作为和平女神向世界推崇,与西方的自由女神相呼应,顺应了当今的和谐社会,利用这一关系把昭君从国内市场推向的国际市场。

而对于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全面创新,在开发宣传中不仅仅要把握住其中的精华部分,针对不同的人群展开不同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把其作用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

另外还要注重文化层次的提高,由“硬开发”转向“软开发”,还要把静态的展示资源转变到动态的体验活动,利用现代科技重现当时的场景,达到全民互动的目地。

在名人旅游资源中有很大一块是名人故居类建筑,如何来利用开发这些故居呢,主要参考罗永泰、姚伊娜《故居类历史风貌建筑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王玲的《对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思考》、崔丽的《名人故居保护研究》等。

在这些资料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名人故居的重要性,它是纪念和文化传承的平台,是青少年教育的场所,是打造城市文化的名片,在这个对文化旅游越来越重视的社会,这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名人故居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模式主要有走马观花模式,好的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如果不能与其它景点连成片,串成线,最终会造成门庭冷落的“孤岛”效应,所以在开发名人故居的同时,要使它与周围的环境融合起来,提炼出一个主题特色,针对目标市场来宣传互动,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视剧,动画片等宣传活动来推广名人故居。

历史风貌类的建筑既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观光场所,其在名人旅游中有着极大的作用。

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谋求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虽然国内外学者都对名人文化旅游有了一定的研究,包括:名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开发名人资源对当地的影响及其开发手段和营销方式等,这些研究成果也都已经对名人文化进行了不同方面的阐述,在开发名人文化旅游时首先要有特定的主题,这个主题一定要具备地域特色,适应
旅游地的人文精神环境,具备市场潜力,其次,要明确各个主体间的主次关系,要考虑到各方的“竞争与合作”。

再次,名人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要注重文化的真实性和公众的广泛参与性,选取的文化主题要贴近公众。

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本人正是要通过对绍兴地区名人文化旅游现状的阐述,借助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经验以及结合绍兴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来进行新一轮的名人旅游开发以及创新,找寻一条适合绍兴地区的旅游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辉,陈光. 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J]. 商业研究, 2007, (01)
[2]赵飞,彭华. 虚实结合·品牌运作——名人故里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9)
[3]闫秦勤,曹诗图. 试论兴山昭君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J]学理论, 2009,(24)
[4]易小力. 黄龙溪古镇旅游开发与再造[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4)
[5] 王玲.对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9年09期
[6]罗永泰,姚伊娜. 故居类历史风貌建筑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 2009,(10)
[7]崔丽.名人故居保护研究[j]山西建筑.2008,(2)
[8]雷群明. 名人故居如何出“新”[J]中国博物馆, 2004,(04)
[9]王辉,陈光. 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J]商业研究, 2007,(01)
[10]马克家. 浅论旅游景区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J]. 现代企业教育, 2006, (17)
[11]郑亚章,郑璐. 浅议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三峡旅游深度开发中的作用[J]. 中国市场, 2008, (39)
[12]罗越富. 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6)
[13]舒锡慧. 文化资源的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14]周宜君.论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瓶颈及其时尚化开发途径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年08期
[15]厉无畏,王慧敏,孙洁.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J]. 经济管理,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