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设计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地理差异显著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_______。

2.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_状分布,逐级下降。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例如,我国农业具有西____东____、南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____,西部______。

5.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界限。

其中,_______—_______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根据_________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________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_______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秦岭——淮河一线是__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4.青藏高原在____________地区。

【互动探究】探究1 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成因。

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1.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2.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东西降水的差异。

3.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东西地势的差异。

探究 2 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差异。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划分。

2、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3、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是如何划分的。

二.学习探究1、长春的学生寒假时间长,而杭州的学生暑假时间较长,其原因( )A.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B.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C.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D.使用的教材不一样,上课时间长短不同2、确定我国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气候3、东北三省属于(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4、下列属于行政区域的是( )A.热带B.吉林省C.长江三角洲地区D.东北老工业基地5、我国大江大河多流向东部的太平洋,主要与哪个因素有关( )A.地势B.温度C.纬度D.降水6、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A.50mmB.200mmC.400mmD.800mm7、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大体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一致B.大体与1月份0℃等温线分布一致C.大体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一致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8、下列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9、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8日,搭乘2名中国航天员的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上顺利着陆。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1——15题。

11、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青藏地区B.②——北方地区C.③——南方地区D.④——西北地区12、图中①和②两个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降水因素B.地形因素C.行政因素D.经济因素13、下列叙述中和④区域有关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冰山广布,雪山连绵14、图中④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喜欢吃米饭B.擅长滑雪、滑冰C.端午节赛龙舟D.喜欢吃甜食和辣食15、下列体育运动项目与其主要开展区域搭配不合理的是( )A.①区域——摔跤运动B.②区域——滑雪、滑冰运动C.③区域——游泳运动D.④区域——东部沿海帆船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单元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单元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能够从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理解我国的自然差异;从农耕制度、农作物、人口、经济等方面理解人文差异。

2.指出秦岭—淮河一线,学会比较其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3.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找出其范围,理解划分的主导因素。

学习重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主要地理环境特征。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你在图片中欣赏到了我国哪些自然风光?我国为什么会产生显著的地理差异呢?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二、图释导学:案例学习,能力提升案例学习1:探寻我国的自然地理差异。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1.由图可知,自南往北,逐渐降低,南部的海南岛,北部的黑龙江。

2.由图可知,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越来越远,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内陆地区。

3.由图可知,自西向东,我国地势。

案例学习2:探寻我国人类活动的差异。

读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图;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国家级高新技术业开发区分布图。

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图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1.由图可知,我国农业分布具有的特点。

主要是受等因素的影响。

2.由图可知,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具有的特点。

主要是受等因素的影响。

3.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以上差异主要是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案例学习3:探寻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1.请在上面两幅图中标注出秦岭、淮河。

2.读课本图5.1案例学习4: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三、梳理归纳地理差异显著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 、 、 等自然差异显著受自然差异的影响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如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授课时间:备写:审核: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学习重难点:1.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理解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2—P6内容,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进行比较不同之处。

明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及名称。

并了解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注意:读、写、指、划)自学检测:一、地理差异显著1. 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2.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

3. 地势:自西向东,地势呈分布,逐级下降。

4. 农业:西东,南稻北麦。

二、四大地理区域1 综合地理,地理,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教师后教:1. 读图分析:学生阅读课本P2图5.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完成下列任务:(1)归纳我国地理自然环境的差异。

(2)归纳我国人类活动的差异。

2. 读图分析:学生阅读课本P4图5.3和图5.4“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完成下列任务:(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2)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3. 读图分析:学生阅读课本P6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完成下列任务:(1)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及名称。

(2)了解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或主导因素)。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当堂背诵:背诵自学检测里的知识点,4分钟后同桌互背,教师抽查。

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下列与③、④区域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D.1月份10℃等温线
(3)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
目标
1.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理解其南北两侧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
3.据图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能够大致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理解其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划分标准。
A.④地球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①地区普遍种植油菜和玉米
C.②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D.③地区沙尘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小结
学习内容




认真阅读1-6页课本内容,勾画重点,结合地图完成下题。
1.总结我国地理差异---自然差异(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和人文差异(农业、人口等方面)。
2.结合5.1,归纳第5页1题表格。
3.你知道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位置吗?




1.结合以下地图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的差异。
B.南方地区②赛马、摔跤、射箭、手鼓舞
C.西北地区③锅庄、弦子
D.青藏地区④滑雪、溜冰
2、 以“上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读下句中,所描述的景观不符合区域③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导学案: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导学案: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
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情况。



1.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根据各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不同
2.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分界线近似,或与 年等降水量线的_________最为接近,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3.北与南地区的分界线:与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和_________等温线一致,即与_________一线大体一致,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
4.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与地势_________,_________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
(3)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
二、课本P5的活动内容。
(1)南地区和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耕地类型有什么不同?
(2)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所处的干湿地区分别是?划分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D.盆地、东南丘陵
10.造成“南橘北枳”的主要原因是( )
A. 栽培技术不同 B.耕作制度不同 C.气候不同 D.地形不同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
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6.
6.造成我国北地区与南地区生产式和生活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气候条件 D.技术条件
7.下列语句中,描写南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设计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第一课时地理差异显著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知道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自学指导: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差异显著。

2在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3秦岭――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读图5.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田多为。

以种植为主,一年收获次或两年收获次。

交通运输以运输为主。

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民居屋顶较,墙体较。

5读图5.4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

以种植为主,一年收获次,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6归纳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课堂练习: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________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一月_______等温线;③是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________的分界线;⑤是我国________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⑥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气候的分界线。

2通过表格对比记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地理差异第二课时四大地理区域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划分原因自学指导:1综合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读图 5.5判断北京位于地区,香港位于地区,西藏位于地区。

2读图5.5完成第6页活动1)界线A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2)界线B大致与1月等温线最接近。

界线B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3)界线c与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课堂练习:1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⑴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10分)A BC D我们学校所在地是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学案八年级地理导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我国地理的自然和人文差异;2、在地图上找到秦岭和淮河,并说明秦岭和淮河一线的主要意义;3、初步理解区域的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4、能够在地图上进行简单的区域划分。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秦岭和淮河的重要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划分难点:结合图形培养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情感培养:让学生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的在区域上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理解区域的划分依据!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准备:彩色粉笔教学指导:第一课时地理差异显著1、让学生讨论:(1)我国南北方有那些自然和人文的差异;(2)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有那些不同?问题探究:(1)在p2的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一月零度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找出秦岭和淮河俩侧的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不同;(3)说出秦岭和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课堂活动:2、填表p5的第1题知识巩固:秦岭和淮河是我国(-------)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它们与我国(------)月零度等温线和(------)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在一条线上。

(南方、北方、1、800)课后反思:第1课时教学指导:问题探究:1、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2、(1)图中A是-----地区,B是------地区,C是-----地区,D是----地区(2)山脉E是------,河流F是--------,它们与我国------月零摄氏度等温线,--------毫米等降水量线,---------带(温度带)和---------带,大致在一条线上。

课堂活动:p6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知识巩固:1、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意义。

2. 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并能通过读图说出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

3. 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差异、人类活动呈现差异的原因。

【温故互查】
秦岭一淮河一线有哪些重要意义?
【学习探究】
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P2-P3和图5.1,完成下列问题:
1. 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分析我国自然环境有哪些差异?
2. 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呈现哪些差异?
阅读课本P4-P5,完成下列问题:
3. 秦岭一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在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4. 合作交流并完成课本P5活动题1、2、3O
阅读课本P6,完成下列问题:
5.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自学检测:
1.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但大体有一些规律。

自南向北,纬度 _______________ ,气 温 _________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 ______________ ,降水 ___________ O 东南地区呈现 景观,西北内陆地区呈现 __________________ 景观;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 ____________ 状分布, 海拔逐级 ________ 。

2.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致使各地人类活动也呈现 _________________ 。

例如,我国农业具 有西 东 ___________ 、南 ______ 北 _____ 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
西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 __________ 高 _______ 低。

3. 我国各地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
的地理区域一一自然区、 ________ 、 _________ 等。

例如,按照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 的 __________ ;根据干湿状况,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 ______________ ;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 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人】 【班级】 【学习日期】
分为不同的 ___________ o
4.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 O
【巩固练习】
1.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以下不属于自然环境差异表现的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势
D.绪剂K平2・我国四大出U1S区域中,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的民居特点是()
A.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C.屋顶坡度小,墙体高
D.屋顶坡度大,墙体较厚
4・以下地理区域类型中,属于文化区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上每市
D.山东齐鲁文化区
5・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B.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C
D.北方民居比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大
6・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 图中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
北方地区,字母 ___ 代表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_ --- 淮河一线。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fl






2
c.地形、地势 D.经济因素
⑶图中甲河是_________ 河。

该河曾被称为“一石水,六斗泥”;这些“泥”主要来自该河的
(填“上'、“中”或“下”)游。

(4)“西气东输”是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工程把A区__________ 盆地丰富的天然气
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5)C地区因地制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o
A.水稻
B.青棵
C.哈密瓜
D.甜菜测评与拓展:P6活动: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师寄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