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样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 放样2
2020/11/26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第六章 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2011-02-21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1
内容提要
1 概述 2 建筑限差和精度分配 3 常用的施工放样方法 4 特殊的施工放样方法 5 圆曲线放样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2
1 概述
“等影响原则”缺陷:由于实际中误差大小 不等,采用等影响原则分配有时不合理。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17
忽略不计原则
若某项误差由m1和m2两部分组成,即其中m2影 响较小,当m2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忽略不计, 即认为M=m1。 设
通常取k=3时,M=1.05m1m1, 可认为M=m1。在
实际工作中通常把
17
相应标准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 工程 3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4 工程测量规范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17
工程测量规范的一些要求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17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17
3 常用施工放样方法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D′=D-ΔDk-ΔDt-ΔDh (11-2-1)
2009-11-3
第6章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2
23
测距仪法测设
1 在A安置测距仪(或全站仪);
在B附近安置反光棱镜;
2 观测AB距离、调整棱镜位

置,直至与设计距离相等, 距

定B标志。 3 测距仪观测斜距时,应读 A
竖直角,改正成平距;
4 全站仪直接读取平距。

墙身施工放样课件

墙身施工放样课件

Part
03
墙身施工放样的步骤
墙身施工放样的步骤
• 墙身施工放样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几何尺寸、空间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进 行墙身施工放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Part
04
墙身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
墙身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
• 墙身施工放样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 的位置、形状、尺寸等方面的准确性。在进行墙身施工放样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墙身施工放样课件
• 墙身施工放样的基本概念 • 墙身施工放样的方法 • 墙身施工放样的步骤 • 墙身施工放样的注意事项 • 墙身施工放样的应用实例
目录
Part
01
墙身施工放样的基本概念
墙身施工放样的定义
墙身施工放样是指在施工前对墙身的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等进行测量和定位的过程 。
它涉及到对建筑物的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等要素的测量和定位,以确保墙身的 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直度和水平度。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误差和沉降等因素,以确保墙身的稳定性。
桥梁的墙身施工放样
总结词
桥梁的墙身施工放样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 节,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确保桥梁结构 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桥梁 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在桥梁的墙身施工放样中,需要综合考虑桥 梁的结构形式、跨度、荷载等因素,进行精 确的测量和定位。具体包括确定桥梁墩台的 位置、桥面的宽度和拱圈的形状等参数,以 确保桥梁的整体线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 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及时进行
总结词
通过已知点的直角坐标系,计算出待定 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待定点的位置。
VS

桥梁墩台施工放样课件

桥梁墩台施工放样课件

施工放样基本原则
01
02
03
准确性原则
放样结果必须与设计图纸 一致,确保桥梁墩台的准 确位置和尺寸。
整体性原则
放样时应考虑桥梁墩台与 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确保 桥梁的整体美观性。
安全性原则
放样时应考虑施工过程中 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人 员的安全。
施工放样误差控制
误差来源
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 境误差等。
现代数字化放样技术应用
全站仪自动放样
利用全站仪的测量和计算功能,实现墩台位置的自动放样。具有精 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
GPS-RTK放样
利用GPS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实现墩台位置的高精度放样。适用于 各种地形条件,且不受通视条件限制。
3D激光扫描放样
利用3D激光扫描仪获取墩台周围地形数据,通过软件处理生成墩台的 三维模型,实现高精度放样。适用于复杂地形和异形墩台的放样。
框架式墩台
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构成,具有较高 的抗弯和抗剪能力,适用于大跨度 桥梁和宽桥。
各类墩台结构特点
重力式墩台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但自重大、阻水面积大、圬工
体积大。
轻型墩台
自重轻、结构美观、圬工体积小 ,但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
成本较高。
框架式墩台
抗弯和抗剪能力强、整体性好、 稳定性高,但施工复杂、成本较
介绍桥梁类型、墩台结构形式 、施工环境等。
现场放样
依据图纸和计算数据进行实地 放样,包括基础开挖、钢筋笼 制作与安装、模板安装等。
放样前准备
熟悉图纸、计算放样数据、准 备测量仪器等。
放样成果检测
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对 放样成果进行检测,确保精度
符合要求。

施工测量(土方、放线、仪器使用)PPT课件

施工测量(土方、放线、仪器使用)PPT课件
•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
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 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 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 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图,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 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
• 施工测量工具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GPS、 测距仪、垂直仪 等
-
2
1、土方测量
•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施工
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 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 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如 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 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 然后求出方格各个角点的自然标高、设计标高以及施工高程。
-
6
计算零点位置,在每相邻的填方点和挖方点之间总存在一个零点, 零点的确定方法如下:
说明:
Xt:零点据填方角顶的距离;Xw:零点据挖方角顶的距离 ht:填方高度;hw:挖方高度;a:方格边长
连接每个方格上的相邻两个零点,根据零线将方格划分的情 况,采用相应公式来计算,如下图
-
11
⑴、开挖前测量放线的依据: 必须有甲方提供的设计院绘制的平面布置图及经规
划局批准的规划许可证。测绘院提供的钉桩坐标成 果通知书。以上资料必须齐全、无误后,施工方和 监理方才能进行放线和验线工作。
⑵、施工方必须上报给监理的资料: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及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测量放

《施工放样测量》ppt课件

《施工放样测量》ppt课件

知坡度的放样
§11-3 道路施工丈量
n 道路施工丈量主要包括恢复道路中线、路 基边桩的测设、竖曲线的测设等项义务。
一、道路中线的恢复
n 从道路勘测到开场施工这段时间里,往 往会有一些中桩丧失,故在施工之前, 应根据设计文件进展恢复义务,并对原 来的中线进展复核,以保证道路中线位 置准确可靠。恢复中线所采用的丈量方 法与道路中线丈量方法根本一样。此外, 对道路水准点也应进展复核,必要时还 应增设一些水准点以满足施工需求。
α=i1—i2
于是:L=R〔i1—i2〕 切线长:T=Rtg
2
外距:E = T 2
2R
同理可导出竖曲线上任一点P距切线的纵 距〔亦称高程矫正值〕计算公式:
x2
y = 2R
n 式中x为竖曲线上任一点P至竖曲线起点 或终点的程度间隔。Y值在凹形竖曲线中 为正号,在凸形竖曲线中为负号。
例 设竖曲线半径R=3000m,相邻坡段的坡度 i1=+3.1%,i2=+1.1%,变坡点的里程桩号为 K16+770,其高程为396.67m。假设曲线上每 隔10m设置一桩,试计算竖曲线上各桩点的高 程。
n 对开工后的土石方工程、路面工程、桥隧工程、 排水工程、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石工程的平面 位置、纵向高程和几何尺寸均应进展实地丈量以 确定其质量之优劣。在上述的各项丈量内容中, 又以公路中线偏位的检测最为重要。由于各种构 造物的放样,往往是以道路中线为基准进展的。 所以,在开工丈量中应该把对中线偏位放在首位。
二、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n 1.直角坐标法 当建筑物已设有主轴线或在施 工场地上已布置了建筑方格网时,可用直角坐标 法来测设点位。
n 2.极坐标法 根据一个极角和一段极距测设点 的平面位置,称为极坐标法。

铆工培训1放样号料ppt课件

铆工培训1放样号料ppt课件

实例一:简单零件的放样号料
总结词
基础操作,掌握基本原理
详细描述
介绍简单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进行放样和号料,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 项。
实例二:复杂零件的放样号料
总结词
复杂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详细描述
针对复杂零件的特点,演示如何进行精确的放样和号料。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复杂形状的分析、材料性能的考虑以 及实际操作的技巧。
安全注意事项
佩戴防护眼镜
在放样和号料过程中,务必佩戴防护眼镜以 防止飞溅物伤害眼睛。
保持安全距离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与机器和工具的安全距 离,避免意外伤害。
使用防护手套
穿戴防护手套可以防止手部受伤。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具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具,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 作状态,降低安全风险。
04 放样号料实例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选择合适的材料
01
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 材料。
02
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成本和性 能要求。
计算放样数据
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计算所需的放 样数据。
考虑材料的弯曲半径、折弯角度等因 素。
进行放样操作
使用放样工具或软件进行放样操作。 确保放样精度满足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号料排版与下料
根据放样结果进行号 料排版。
对未来铆工培训的建议和展望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增加实践操作课程
为了更好地掌握放样号 料技能,学员需要更多 的实践操作机会。建议 增加实践操作课程,让 学员亲自动手进行放样 号料操作,提高技能水 平。
引入先进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铆工培训也需要跟上时 代的步伐。建议引入先 进的放样号料软件和设 备,提高工作效率和精 度,同时让学员掌握最

船舶建造工艺04船体放样PPT课件

船舶建造工艺04船体放样PPT课件
(1)在纵剖线图上绘制并光顺首、尾轮廓线、 甲板边线和折角线 (2)在半宽水线图上绘制并光顺甲板边线和折 角线 (3)将纵剖线图及半宽水线图上甲板边线、折 角线的高度和半宽型值转录到横剖向图上, 并进行三向光顺,绘出光顺的甲板边线和折 角线
(4)绘制梁拱样板并钉制梁拱样板,然后在 纵剖线图上绘制甲板中心线
4)在横剖线图上作一根或多根斜剖线进行光 顺性检验,再次修顺型线
3、型线的修正和检验
• 船体型线上任一点在三个投影图上的型值, 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和宽相等的规律,即 满足投影一致性要求
• 三视图上所有型线必须是变化和缓,不允 许有多余的凸凹现象和折角存在(型线设计 本身的除外),即满足光顺性要求。这一点 对水下部分型现尤为重要
型线修正的原则
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 型线修改时,要保证原型线所围的体积 不变,以免影响舱室和排水体积。特别 是▽对各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型值的修正量水上与水下应区别对待
• 修改点和改动量应尽量少
型线修正的原则
对下列部位的型值原则上不能改动
• 表示主尺度的型值(有关几何体积和技术 性能)
• 设计水线面的型值,尤其是表示进水角 的型值(反映快速性)
圆弧型梁拱曲线的性质
• 圆弧线由于横向曲率处处相等, 避免了抛物线形梁拱线的缺点
• 使用时可不考虑横梁所处的位置, 给加工和安装带来方便
圆弧型梁拱曲线的几何作图法
• 不需求圆心和半径,直接描点做圆弧线 • A1B1为梁拱高度;B1B5为半宽
圆弧型梁拱曲线的计算法
• 用大圆弧曲线作梁 拱曲线,称大R法
• 中横剖面形状的型值,特别是舭部(与▽, 稳性、操纵性计算有关)
• 有特殊规定的部位(如尾轴出口位置,桨 叶与外板间隙等处型值)

第四讲路面的施工放样

第四讲路面的施工放样
度一般不小于路面宽度的1/10,半径不小于50m。拱高h可 采用下式计算:
bl h = ( 1 )i
24
式中 l ---曲线段的水平距离,一般以2m计。 1
返回
② 圆顶直线形 中间的圆顶部分用圆曲线或者抛物线连接,所用圆曲线长
度一般不小于路面宽度的1/10,半径不小于50m。拱高h可 采用下式计算:
⑴ 抛物线形路拱 ① 二次抛物线路拱 ② 改进的二次抛物线路拱 ③ 半立方次(一次半)抛物线路拱 ④ 改进的三次抛物线路拱
⑵ 屋顶线形路拱 ① 倾斜直线形 ② 圆顶直线形
返回
① 二次抛物线路拱
从中线开始,按图示坐标形式放样,一般把路幅宽分为10 等分。计算公式如下:
4h y x2
B2
B'
B 10
bl h = ( 1 )i
24
式中 l ---曲线段的水平距离,一般以2m计。 1
返回
三、基层施工测量
例题:如图所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断面形式,其中, 中间带宽度为4.50m,半幅行车道宽度为8.50m,基层厚度为 18.cm,面层厚度为25cm。
三、基层施工测量
设基层设计高程为H=h + 0.18m( h为底基层中心设计高 程);则距中心1.82m、11.18m、11.43m处的基层设计高程 为:
向中线右侧,左右两侧相对于路线前进方向。中线左侧支距为负,
中线右侧支距为正。横断面方向上D点的坐标由下式计算:
xD xp S Dcos法 yD yp SD sin法
已知横断面方向上D点坐标,便采用坐标放样的方法放出边桩。 返回
2)路拱放样:
对于水泥路面或者中间有分离带的沥青路面,其路拱(面层顶 面横坡)一般有如下的几种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XK=746.202m YK=456.588m
极坐标放样算 例
J

D P
XJ=502.110 m ① D=(-52.110)2+63.7752= 82.357mYJ=496.225 m
② JK
=tg-1
JP=tg-1
-39.637 XP =450.000 =360 9 13 25 =350 46 35 +244.092 m +63.775 YP=560.000 m -52.110 =180-504453=1291507
在B附近安置反光棱镜;
◆观测AB距离、调整棱镜位
B
反 光 棱 镜
置,直至与设计距离相等, 定B标志。
●测距仪观测斜距时,应读
测 距 仪
A 竖直角,改正成平距; ●全站仪直接读取平距。
6.3.1.4 点位放样
测设方法 测设数据 直角坐标法 角度(直角)、距离D 极坐标法 角度 、距离D 距离交会法 距离D1、距离D2 角度交会法 角度1、角度2 直接坐标法 (GPS RTK法) 注意: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
(四)距离交会法 1.计算DAP、DBP 2.在测站A用钢尺测设D1; 在测站B用钢尺测设D2, 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 P
(XP,YP)设计
(四).距离交 会法
DBP DAP
(XB,YB)
通常待定点P离已知点 A、B不超过一尺段,地 面平坦,便于钢尺作业。
B
A
(XA,YA)
6.3.1.5 铅垂线放样
第十一章
第六章
施工放样
§6.1 概述
一、施工放样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 概述
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 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 的依据。 二、确定放样方法 熟悉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图和细部结构设计图 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 各部件之间的几何关系 结合现场条件、控制点的分布 现有的仪器设备
待建房屋
50.000m

60.000m
A X=600.000m
Y=700.000m
建筑基线
68.000m X=600.000m Y=900.000m
B
(二).极 坐标法
(二)极坐标法 1.计算放样数据 YB-YA -1 AB=tg X -X B A YP-YA -1 AP=tg X -X P A
三.设计平面 点位的测设
—将设计的平面点位测设到实地上。
(一).直角坐标法
(一)直角坐标法(多用于建筑物轴线的放样) 现场有控制基线,且待测设的轴线与基线平行。
A B X=698.000m Y=832.000m

X=650.000m Y=760.000m
50.000m
72.000m(检核)
6.3.1.3 距离放样
已知:起点A、和AB方向 已知:水平距离DAB(设计已知) 定:终点B 钢尺法测设:经纬仪定线; 钢尺测设DAB; 用大木桩标定B。
注: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考虑距离的 改正数,实际测设的距离为: D=D-Dk-Dt-Dh
测距仪法测设
◆在A安置测距仪(或全站仪);
Hi=HA+a
依次在各木桩上立尺,使各木桩顶的尺上读数都等于:
b应=Hi-H设 此时,各桩顶就构成一个测设的水平面。
6.3.1.2 角度放样
—放样已知数据的水平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视B
已知: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设计已知) 定:C方向
测站A
待定点

C C
C C C
方法: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
hAB
a2 ②
b2 B
HB
HA
同样方法也可向高处传递高程。
2.测设水平面(抄平)
如图所示,设待测设水平面的高程为H设。测设时,可 先在地面按一定的边长测设方格网,用木桩标定各方 格网点(进行室内地面抄平时,常在对应点上做灰
饼),然后在场地与已知点A之间安置水准仪,读取A
尺上的后视读数a,计算出仪器的视线高为:
1.高程放样-“倒尺”法放样
当待放样的高程HB高于仪器视线时(如放样地铁隧道 管顶标高时),可以把尺底向上,即用“倒尺”法 放样,如图所示,这时,b=HB-(HA+a)。
1.高程放样-高程的传递放样
待测设高差大,用钢尺代替水准尺。
钢 尺
b1

a1
A
hAB=HB-HA =(a1-b1)+(a2-b2) b2=(a1-b1)+a2-hAB
6.3 常用的施工放样方法-直接放样方法
1.高程放样-水准仪法 已知 水准点A 已知 B点设计标高HB 定 HB标志
a Hi
b
B
A 例: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 HA=24.376m,要测 HB=25.000 设某设计地坪标高 HB=25.000m。测设 HA=24.376 大地水准面 过程如下: (1)在A、B间安置水准仪,在A竖水准尺,在B处设木桩; (2)对水准尺A读数,设为a=1.534m,则: 水平视线高 Hi=HA+a=24.376+1.534=25.910m B点应读数 b=Hi-HB=25.910-25.000=0.910m (3)调整B尺高度,至b=0.910时,沿尺底做标记即设计标高HB
=JP-JK=1291507-3504635= 1382832
(三).角 度交会法
(三)角度交会法 P (XP,YP)设计 1.计算AB、AP、BP , 则: 1=AP-AB 2=BP-AB 2.在测站A测设1,得AP方向; 在测站B测设2,得BP方向, 2 B 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 (XB,YB) 1 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 A 的方向线打“骑马桩”, (XA,YA) 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 注意交会角 30°150°
B
(XB,YB)
AB A
(XA,YA)
AP D P
(XP,YP) 设计
=AP-AB D=(XP-XA)2+(YP-YA)2
2.用经纬仪测设,用钢尺测设D,得P点设计位置。
例:右图中J、K为已知导线点,P为 某设计点位。按图中数据计算 在J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 数据、D。 解: XJK=XK-XJ=+244.092 YJK=YK-YJ=- 39.637 XJP=XP-XJ=-52.110 YJP=YP-YJ=+63.7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