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海上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快速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对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非常重视。
下面将从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目前,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截至2024年,我国已经建成并运行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9GW,位居世界第三、同时,还有一大批项目正在建设和规划之中,预计到2024年底,我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左右。
我国海上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东海、南海和黄海等地区。
其中,浙江舟山群岛风电示范区、广东陈家、湛江、深圳等地和江苏南通、上海和辽宁的三沙项目等都具备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同时,在福建、山东、天津、黑龙江和辽宁等地也有一些项目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
二、趋势1.政策支持:国家对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海上风电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
2.技术进步: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不断成熟和改进,风机容量逐渐增大,综合利用率也在提高。
同时,我国在自主研发和生产风机装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渐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4.国际合作:随着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我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海洋能源合作,与德国、丹麦、英国等国家开展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
5.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融资环境逐渐优化,各类融资渠道得到拓宽,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成本也在降低,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总之,我国海上风力发电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技术成熟度、环境保护、海域规划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海上风力发电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海上风电机组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海上风电机组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海上风电机组市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具有高效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环保等优势。
本文将对海上风电机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海上风电机组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24.6GW,较2018年增长了约35%。
预计到2025年,全球装机容量将达到约70GW。
此外,亚洲地区的海上风电机组市场规模增长最为迅猛,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3. 增长趋势海上风电机组市场的增长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3.1 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的依赖,各国政府普遍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激励性的补贴、优惠税收、配额制度等,为海上风电机组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2 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海上风电机组技术不断创新,风力发电效率不断提升,同时部分国家在海上风电机组制造方面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
此外,海上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也逐渐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3 碳排放减少需求随着全球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目标。
海上风电机组作为低碳能源的重要来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于海上风电机组市场环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政策法规措施:4.1 激励性补贴多数国家为了鼓励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提供了激励性的补贴政策。
这些补贴通常以固定补贴、上网电价补贴等形式存在,减轻了企业的投资压力。
4.2 网上并网政策针对海上风电机组的电力并网问题,各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涉及电力购买价格、电力消纳能力、电网接入审批等方面,为海上风电机组的并网提供了法律保障。
4.3 建设审批和环境评估海上风电机组的建设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和环境评估。
海上漂浮式风电基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海上漂浮式风电基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海上浮式风电基础是一种新型的风电基础形式,具有灵活性高、安装便捷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本文将分析当前海上浮式风电基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现状1. 技术成熟度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海上浮式风电基础的技术成熟度逐渐提高。
目前,一些海上风电项目已经采用了浮式基础,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项目规模逐渐扩大随着海上浮式风电基础技术的不断完善,项目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一些大型风电开发商纷纷投入海上浮式风电项目,推动了全球浮式风电的发展。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海上浮式风电项目的支持力度。
欧洲多国已经出台了针对海上风电的支持政策,促进了浮式风电的发展。
二、发展趋势1. 技术不断创新未来,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将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风电机组的效率和稳定性。
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浮式风电基础将会更加可靠和高效。
3. 区域多元化发展未来,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将面向更多的区域进行发展。
除了传统的海洋地区,陆上水域和淡水水域也将成为浮式风电的新兴市场,为风电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海上浮式风电基础是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相信浮式风电将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示例: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海上飘浮式风电基础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人们对于海上飘浮式风电基础技术的潜力也有了更大的认识。
相比较于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技术,海上飘浮式风电基础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海上飘浮式风电基础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水深较大的海域无法使用固定式基础的困扰。
由于海上飘浮式风电基础不需要在海底上固定,而是通过浮力或者吸盘等方式保持稳定,因此可以适用于更深的海域,开辟了更多的海上风电开发潜力;海上飘浮式风电基础技术在安装和维护方面更加方便和灵活。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一,正在逐步形成规模化发展。
中国海上风电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东海、黄海和南海三个区域。
其中,东海是海上风电发展的主力区域,拥有较好的风能资源和近岸浅水区域。
目前,东海已建设了多个大型海上风电场,如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浙江雷缪海上风电场等。
黄海和南海的海上风电场也逐渐兴起,如山东黄河口海上风电场、广东汕尾海上风电场等。
中国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海上风电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海上环境复杂,风浪、盐雾等因素对设备运行和维护提出了较高要求。
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等。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
截至2020年底,中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0吉瓦,占全球海上风电装
机容量的近50%。
海上风电不仅为中国的清洁能源供应做出
了贡献,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未来,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海上风电将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同时,海上风电与其他能源形式的融合也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总体而言,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中国清洁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相信中国海上风电在未来将展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4年风电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2024年,风电行业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动下,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风电发电已经成为我国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增长水平,达到了历史新高。
二、市场情况分析1.发电容量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XXX万千瓦。
其中,陆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XXX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突破了XXX万千瓦。
这种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技术的进步。
2.装机分布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其中,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区是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地区。
另外,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
3.发电效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风电发电效益逐渐提高。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风电的利用小时数逐年增加,达到了XXX小时。
这意味着风电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替代传统能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政策环境1.国家政策2024年,国家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其中,对于风电行业而言,鼓励新建风电场并降低上网电价。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风电设备制造商的支持,提高了设备购置补贴。
2.地方政策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例如,一些地方将风电项目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并提供土地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领域。
四、技术进步1.装机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风电行业中,使用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不断提高。
新一代的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已经可以达到XMW以上的装机容量,提高了风电项目的经济性和发电效果。
2.储能技术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我国也开始关注风电发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
储能技术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储能设备的使用,可以解决风电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2023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近年来,寻找新的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环保能源,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我收集了一些数据,通过市场调研来分析海上风力发电市场。
一、海上风电市场概述1.1 行业定义海上风电,是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利用海洋平台,如离岸风力机组、浮式风力机组和深海风力机组等固定或浮式风力发电设备,将电能输送到陆地或用于海上设施中的一种能源。
1.2 发展历程2010年,我国在上海东海大桥附近建造了首个离岸风电示范项目,标志着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进入了实际建设阶段。
截至2019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5000万千瓦。
1.3 行业现状目前,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较为迅速,欧洲国家是海上风电的最大市场,也是技术最为成熟的地区。
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投资也在逐渐加大。
近年来,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市场规模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离岸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20GW,其中中国的离岸风电将在2025年之前高速增长,到2030年达到140GW左右。
二、市场竞争分析2.1 市场主要参与者当前,全球主要的海上风电器材供应商有SGRE、MHI Vestas Offshore Wind、GE Renewable Energy、Siemens等海上风电业的重量级公司。
与此同时,国内上市公司如工业富联、中电电机等也在海上风电领域展开布局。
2.2 市场地位排名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欧洲在海上风能领域的投资较为强劲,欧洲厂商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0%以上。
中国在装机规模上也已经超越了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但在专业技能、大型设备配套等方面,还需要多方面提升。
三、市场需求分析3.1 国际市场欧洲一直是海上风能的重要市场,随着欧洲对清洁能源的不断关注,海上风能的需求在今后的预测时期仍将保持高位增长。
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对海上风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将为海上风电产业提供更多市场潜力。
浅析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浅析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其中,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本文旨在浅析海上风力发电的当前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从海上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全球范围内的建设情况、技术进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海上风力发电领域发展现状的概览,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投入。
当前,海上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技术不断创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是全球海上风力发电的领跑者,尤其是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在海上风电的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近年来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装机容量和项目数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技术层面,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不断成熟和进步,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基础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运维管理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随着深远海风电技术的发展,海上风力发电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未来的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海上风力发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深海区域,基础结构的设计和建造难度加大,增加了项目的投资风险。
海上风电的运维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克服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海上风电项目还需要考虑与海洋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海上风力发电的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广,海上风力发电将在未来的能源供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十年中,风力发电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装机容量从 2004年的不到 75MW跃升至 2015上半年的近 125GW,在全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
2014 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 8759MW,相比 2013 年增长了 24.3%。
截至 2014 年底全球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
我国同样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基础,目前标杆电价已到位,沿海省份已完成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优化以及开发经验的累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2020年 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陆上风电的单机容量以 1.5MW、2MW类型为主,截止至 2014年我国累计装机类型统计中,此两种机型占据了 83%的比例。
而海上风电的机型则以2.5~5MW 为主,更长的叶片与更大的发电机,对于风能的利用率也越高。
2014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201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在有效利用小时数上,陆上风电一般为 1800~2200h,而海上风电要高出20%~30%,达到 2500h以上,且随单机规模的加大而提高。
更强更稳的风力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单位装机容量电能产出将高于陆上。
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及弃风率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 5-50 米围,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 500GW(扣除了航道、渔业等其他用途海域,以及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经过3 次及以上的海域)。
虽然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的 1/5,但从可开发/已开发的比例以及单位面积可开发量上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年均增速也将更高。
一、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2014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8759MW,相比2013年增长24.3%。
在新增装机量上,2014全球新增装机 1713MW,相比 2013年的 1567MW更进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十年中,风力发电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装机容量从 2004年的不到 75MW跃升至 2015上半年的近 125GW,在全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
2014 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 8759MW,相比 2013 年增长了
24.3%。
截至 2014 年底全球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
我国同样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基础,目前标杆电价已到位,沿海省份已完成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优化以及开发经验的累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2020年 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陆上风电的单机容量以 1.5MW、2MW类型为主,截止至 2014年我国累计装机类型统计中,此两种机型占据了 83%的比例。
而海上风电的机型则以
2.5~5MW为主,更长的叶片与更大的发电机,对于风能的利用率也越高。
2014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201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在有效利用小时数上,陆上风电一般为 1800~2200h,而海上风电要高出20%~30%,达到 2500h以上,且随单机规模的加大而提高。
更强更稳的风力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单位装机容量电能产出将高于陆上。
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及弃风率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 5-50 米范围内,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 500GW(扣除了航道、渔业等其他用途海域,以及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经过 3 次及以上的海域)。
虽然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的 1/5,但从可开发/已开发的比例以及单位面积可开发量上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年均增速也将更高。
一、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2014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8759MW,相比2013年增长24.3%。
在新增装机量上,2014全球新增装机 1713MW,相比 2013年的 1567MW更进一步。
欧洲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
2014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 1713MW 中,英国、德国、比利时共占了 1483.4MW,占比 86.6%;其余为我国的
229.3MW,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小容量试点项目。
在各国的累计装机容量排名中,英国、丹麦、德国、比利时、中国、荷兰、瑞典分列前七位,仅有中国为非欧洲国家。
事实上截至 2014 年底全球
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包括北海(5,094.2 MW:
63.3%),大西洋(1,808.6 MW: 22.5%) 以及波罗的海(1,142.5 MW:14.2%)。
全球海上风电2014年装机容量情况
截至 2014年底,英国海上风电总装机量约等于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英国拥有 11450 公里的海岸线,海上风资源极为丰富;此外,英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及最为完备的海上风电供应链,可以支持其大规模的扩张。
2015 上半年英国装机 522.6MW,使总装机量突破 5GW。
英国的短期目标为至 2020年完成至少9GW,即每年最少 800MW的装机。
2014年底德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已突破了1GW。
而2015年德国新增装机量将超 2GW (上半年已完成 1706.3MW),新增市场投资达 100亿欧元。
Global Tech 1 海上风电场已于 2015 年 1 季度完工,项目规模达 400MW,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截止至 2014 年底美国尚无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
进展最快的两个项目中,468MW的Cape Wind项目由于EMI公司的财务问题而被取消电力购买协议;30 MW的 BlockIsland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 2016年底建造完成。
根据美国能源局发布的WindVision 报告,至2030 年美国有望开发22GW的海上风电项目,因此前景同样广阔。
日本拥有强大的海事工业和世界上第六大的海洋特殊经济特区,这使得发展海上风电显得十分具有吸引力。
加之福岛核电危机后,日本结束了核电的发展,巨大的能源缺口需要填补,使得政府转向海上风电的开发。
日本目前有49.6MW 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其中包括 4MW 漂浮式风电。
2014 年 3 月,日本政府确
定海上风电的标杆电价为 36 日元/kWh,为日本陆上风电标杆电价的 1.6倍。
目前,共 874MW的项目正处于前期计划阶段。
韩国采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来激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配额制替代2010 年废除的固定电价制度。
配额制要求韩国电力公司到 2015 年有 3.5%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2022 年则要有 10% 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同时,由于韩国陆上风电发展受限于土地的可获得性和耗时的规划程序,因此海上风电成为韩国电力公司实现配额制的主要技术选择。
韩国海上风电发展目标为2016 年900MW,2019 年 1.5GW。
目前,三星重工以及现代重工正推动韩国海上风电的初期发展。
二、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驱动力
海上风电起步时间较短,所应用的部件或装备大多由其他行业改装而来,因此海上风电的产业链并不成熟、完备,行业技术方面也有极大的进步空间,这两项因素的合力将逐步推动成本下行。
根据The Crown Estate的预测,英国海上风电行业通过各项途径,至 2020 年度电成本较之2011 年,将有39%的下降空间,即从 140英镑/MWh降至 85.4英镑/MWh。
英国海上风电 2020年 LCOE下降百分比
根据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到 2030 年近海风电平均上网电价将从目前的 0.75元/千瓦时降低至 0.6元/千瓦时。
标杆电价引导着成本下行,我们预计近海风电的度电成本也将从目前的 0.70~0.85 元/千瓦时降低至 2020 年的 0.68元以及 2030年的 0.5元左右,逐步逼近陆上风电的成本。
风电投资
2014年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总容量 10.53GW 的 44 个海上风电项目列入了开发建设方案,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
其中包括已核准项目 9 个,容量 175 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35 个,容量 853 万千瓦,这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将进一步提速。
除了国家层面外,各沿海省份也正积极开展可研工作,并制定各自的海上风电装机规划。
今后,江苏南通、盐城南北部、连云港;山东莱州湾、渤中、长岛、半岛北海和半岛南海;广东粤东、粤西、珠三角;上海东海大桥、南汇、奉贤;河北唐山、沧州;浙江杭州湾、舟山东部、象山、台州、温州;辽宁瓦房店、花园口、庄河等海域将会成为海上风电建设重点布局地区。
列入开发建设方案项目的地区分布
我国沿海各省份海上风电装机规划
截止至2015上半年,我国已完成约824MW的累计装机,渡过试点示范阶段,开始进入早期商业化的时代。
根据海上风电产业监测体系,到2015年7月底,纳入“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项目已建成投产 2 个、装机容量 6.1 万千瓦,核准在建 9 个、装机容量 170.2 万千瓦,核准待建 6 个,装机容量154 万千瓦,其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总体进度较慢。
随着国内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出台、各部门的重视与协调,以及产业链的逐步完备、海上安装经验的逐步积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 2020年 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情况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建设的主要不同点在于需要海装船进行打桩以及运输风机部件,因此安装成本占比较高,达 20%~30%,陆上风电安装只需5%左右;此外,BOP 成本(基础、电缆及其他电力设施)同样占 30%~40%,而陆上风电只占 15%~25%;在风机成本上,海上风电占比较低,约 30%~40%,陆上风电需占到 60%~75%的比例。
因此,海上风电的高造价主要源自于海上打桩、运输、海上变电站建设等的难度提升。
海上风电装机成本结构
在度电成本上,海上风电高出陆上约 80%~90%,主要差别就在于基础、安装与运行维护的成本之上。
海上风电装机成本结构
在总建造成本上,我国海上风电造价约在 13000~20000元/KW区间内,随离岸距离以及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欧洲的建造成本与国内相近,约在
2000~3000欧元/KW左右。
目前国内的陆上风电建造成本约在 7000~8000元/KW 左右,因此海上风电的造价成本达陆上的两倍。
2014年欧洲海上风机市场占有率
2015上半年欧洲海上风机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