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装调》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 - 1 -二、适用专业................................................................................................................................... - 1 -三、参考学时................................................................................................................................... - 1 -四、前言........................................................................................................................................... - 1 -(一)课程性质 (1)(二)设计思路 (1)五、课程目标................................................................................................................................... - 1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二)能力培养目标 (2)(三)思想教育目标 (2)六、课程内容要求........................................................................................................................... - 2 -七、实施建议................................................................................................................................... - 3 -(一)教学建议 (3)(二)教学评价 (3)(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八、其他说明................................................................................................................................... - 4 -一、课程名称《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二、适用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三、参考学时72学时四、前言(一)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了解电子装配技术的常识,熟悉具体电子装配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常用仪器仪表及其工具的使用、焊接与电子产品整机安装的基本技术,具备中级电子装配技能人员应具备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打下专业技能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3电子线路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四、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决策、实施计划、质量控制和评价反馈)进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输出。
3.学习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知的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方式,应会的内容由老师评价。
6.能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和维修。
1.安装与调试晶闸管调光灯电路
1.自我评价:学习准备及计划实施的效果,工作页填写情况
2.小组评价:小组合作中的操作表现和合作交流情况
3.教师评价:根据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训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工作效果
52
1.建议尽量鼓励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
1.安全防护工具:护目镜、防护帽、工作手套
2.电路安装用设备:照明灯、吸烟机等。
3.电路安装工具:电烙铁、镊子、吸锡器、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斜口钳等。
4.仪表量具:万用表、试电笔、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5.资料:
(1)图纸:电路原理图、电路插装图
(2)标准:元器件成型、插装和焊接标准示例、元器件检测示例、万用表使用手册、示波器使用手册、信号发生器使用手册、电工工具摆放和保养手册、安全操作手册
4.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教学区,在理论教学区中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完成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操作手册、技术文件资料计算机等,在实践教学区设置工具室,配备完成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专用工具、通用工具、材料等。
5.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辅助设备。
6.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要根据实际的师资、学生、场地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学习任务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课程标准

《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技能课。
本课程是传授简单电子线路的装接与维修知识的专业课,通过学习掌握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中常用元器件的基本知识。
二、参考课时288课时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熟悉常用典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熟悉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会编制电路组装、调试、检测工艺文件。
(二)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主要参数及应用。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理解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4.掌握常用器件的识别和简单测试。
5.掌握单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6.掌握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7.掌握基本门电路的符号及逻辑功能、基本触发器的符号及逻辑功能。
(三)技能目标1.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
2.会借助手册查阅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
3.会正确选择使用元器件和材料。
4.能熟练地装接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调试。
5.能解决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四)相关职业工种及证书熟悉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会编制电路组装、调试、检测工艺文件。
达到无线电调试工考核要求。
四、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递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需求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电子电路装调》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装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子电路装调》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应用电子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
二、参考课时72学时三、课程目标1、总目标《电子电路装调》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具体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学会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3.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方法4.熟识电路的基本元器件符号,掌握基本电路图识读方法5.熟悉振荡芯片、晶振、整流滤波芯片、整流电路、振荡电路等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的能力2.具有正确测量基本电学量(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的能力3.能够熟练对基础器件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检测4.具有正确识读和分析常用电子电路图,并完成有关电路参数计算的能力5.能够对常见电子线路和器件进行焊接和修复,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电子设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2.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3.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纪律;4.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四、课程内容及考核标准五、课程实施条件(教学设备)(1)师资条件理论教学环节主要以专任教师为主,任课教师应具备电工基础知识,电工识图绘图能力、常用电子元器件安装能力;课内实践部分主讲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2年以上或实践指导教学3年以上;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拥有电子产品装配工考评员资格证或中、高级资格证或者电子产品维护工中、高级资格证。
(2)设备条件按教学标准班应配备标准的设备设施。
电子产品装调与维修课程标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电子产品装调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产品装调与维修。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1.1课程性质电子产品装调与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安装、调试、检测、维修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它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课程,为学生有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提供实操和技能拓展平台。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的原则,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电子产品安装、调试、电子或电子设备相关产品的维修、电子产品售后服务等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及维修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用相关理论知识,主要以模电、数电为基本理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以典型电路的实际应用或电子产品的形式呈现。
课程设计以趣味型电子产品和典型电路制作为主线,内容包括:板载元器件的手工焊接,LED直流驱动电路的装接与调试,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的装接与调试,蜂鸣器驱动和延时电路的装接与调试,晶体管开关电路的装接与调试,振荡电路的装接与调试,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装接与调试,组合门电路的应用的装配与调试,计数、译码、数码显示电路的装配与调试,数字综合电路的装配与调试,红外感应电路的装配与调试等11个学习项目。
本课程建议216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相关知识,能够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按照标准作业程序完成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工艺安装、电子线路的装接、调试和故障维修等相关技术操作,达到以下职业素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以满足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岗位的需要。
职业素养目标:逐渐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静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要求,养成规范有序的操作习惯;养成面对问题不回避,善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有能在较长时间内坚持工作的耐心与毅力,有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脏、重视团队合作的职业精神。
《电子整机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电子整机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整机装配与调试【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制】三年【建议学时】108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电子整机装配与调试》课程是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备的电子产品装配技术与技能,培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打下专业技能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描述常用元器件和材料的规格、型号及基本特性参数,能正确检测合理选用常用元器件;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理论;能描述电子整机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新技术、新工艺;能描述表面安装技术;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仪器仪表及专用装接设备;掌握电子整机的手工接线、装配、调试、装接检验的基本技能;能识读电子整机生产的技术文件。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能阐述常用元器件和材料的规格、型号及基本特性参数;(2)能阐述电子整机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新技术、新工艺;(3)能描述电子整机生产的技术文件。
2.2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仪器仪表及专用装接设备;(2)能进行电子整机的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接检验;(3)能读识电子整机生产的技术文件。
2.3素质目标(1)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2)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养成文明安全生产的习惯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2)以工作任务教学形式为主线设计教材,结合课程内容的相关要求,以职业能力为线索组织教材内容;(3)教材选用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4)教材内容应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实训》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实训课程标准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实训任务解析及具体操作流程任务一指针式万用表电路原理【任务目标】1.了解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
2.掌握指针式万用表的电路原理。
1.1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便携式电工仪表,一般的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流、交直流电压和电阻,有些万用表还可测量电容、功率、晶体管共射极直流放大系数hFE等。
MF47型万用表是常用的指针式万用表,它具有26个基本量程,还有电平、电容、电感、晶体管直流参数等7个附加参考量程,是一种量限多、分档细、灵敏度高、体形轻巧、性能稳定、过载保护可靠、读数清晰、使用方便的新型万用表。
指针式万用表的型式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类似的。
万用表由机械部分、显示部分、与电器部分三大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包括:外壳、档位开关旋钮及电刷等部分组成,显示部分是表头,电器部分由测量线路板、电位器、电阻、二极管、电容等部分组成。
表头是万用表的测量显示装置,一般将要安装的指针式万用表采用控制显示面板+表头一体化的结构;档位开关用来选择被测电量的种类和量程;测量线路板将不同性质和大小的被测电量转换为表头所能接受的直流电流。
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和电阻等多种电量。
当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流档,可分别与5个接触点接通,用于测量500mA、50mA、5mA和500μA、50μA量程的直流电流。
同样,当转换开关拨到欧姆档,可分别测量×1Ω、×10Ω、×100Ω、×1kΩ、×10kΩ量程的电阻;当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压档,可分别测量0.25V、1V、2.5V、10V、50V、250V、500V、1000V量程的直流电压;当转换开关拨到交流电压档,可分别测量10V、50V、250V、500V、1000V量程的交流电压。
1.2 指针式万用表的电路原理1.2.1 指针式万用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指针式万用表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如图1-44所示。
《电子产品装配和调试》课程标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广西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器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年级二年级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课程学时总学时:90节考核方式考试科目□考查科目编制人覃朝业专业负责人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典型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检测案例,使学生掌握典型电子产品电路的识图、安装、调试和检测的核心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能胜任电子装配的工作。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书以基于“典型工作案例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电子产品装配工、测试技术员、生产工艺技术员、维修技术员等为主要职业岗位,以电子产品的装配、测量与调试和检测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分电子产品生产常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生产常用工具、电子产品生产常用设备、电子产品装接工艺技术、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典型生产产品项目共六大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分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两部分,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由六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实训项目部分组成。
教学形式可以是两堂连排的课时教学实训,也可以与集中实训周相结合,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路装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电子电路装调》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应用电子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
二、参考课时
72学时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
《电子电路装调》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具体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学会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3.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方法
4.熟识电路的基本元器件符号,掌握基本电路图识读方法
5.熟悉振荡芯片、晶振、整流滤波芯片、整流电路、振荡电路等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的能力
2.具有正确测量基本电学量(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的能力
3.能够熟练对基础器件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检测
4.具有正确识读和分析常用电子电路图,并完成有关电路参数计算的能力
5.能够对常见电子线路和器件进行焊接和修复,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电子设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
2.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3.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纪律;
4.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考核标准
五、课程实施条件(教学设备)
(1)师资条件
理论教学环节主要以专任教师为主,任课教师应具备电工基础知识,电工识图绘图能力、常用电子元器件安装能力;课内实践部分主讲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2年以上或实践指导教学3年以上;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拥有电子产品装配工考评员资格证或中、高级资格证或者电子产品维护工中、高级资格证。
(2)设备条件
按教学标准班应配备标准的设备设施。
(3)学习场所条件
按教学标准班应配备标准的教学场所。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应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采用以实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创造性实验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的主观能动性,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
设计水平,使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得到较好的实践技能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抓住待解问题本质,将复杂化为简单,树立学生学好电工电子基础的信心。
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尽可能做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训设计阶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加以辅导,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并且根据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水平设计实训科目,做好分层次教学。
在实训操作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用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精神和科学严谨、耐心细致的习惯,使学生学会电子产品制作、检测和维护的常用工具的使用,掌握典型电路的测量与检测。
七、教学材料(教材,辅助材料,课程资源等)
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应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编写,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应用自编校本教材。
教材编写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本课程主要教材为《电工电子50例》
八、教学评价(含考核方式等)
变“终结性考试”为“过程考核”,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大实践的考核比重。
重视教学过程评价,将阶段评价加入到最后总评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能力的考核,建议考核公式为:平时总成绩=出勤率成绩×50%+课堂表现成绩×50%。
项目成绩=阶段测试成绩×50%+课堂任务书成绩×50%;
总成绩=平时总成绩×20%+项目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30%
九、职业基本素养
本课程的建设采取以项目教学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建设方式。
模块化结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本课程设置以实际操作为重点,兼顾电路的原理分析。
以适应以初中为起点的中职学生学习电子专业的需要,也是可以增设其它模块以满足其它专业的需要。
让学生系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也可以从事一些电工相关的行业。
分析岗位群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内容知识点。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