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复习三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高起点升本科理化综合知识点

成人高考高起点升本科理化综合知识点

成人高考高起点升本科理化综合知识点1.力学(1)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2)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运动等;(3)质点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重力、弹力;(4)刚体力学:平衡条件、质心、力矩、力矩平衡条件;(5)万有引力:引力定律、行星运动规律、开普勒行星定律。

2.热学(1)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内能、热容等;(2)理想气体定律:卡诺循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3)热平衡与热传导:热平衡条件、热传导的基本规律、导热系数;(4)热机与热效率:热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热功定理、热效率的计算、热力循环;(5)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和热交换、物质的内能与外界的能量交换。

3.电磁学(1)电场和电势: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势能、静电场的性质;(2)电容和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3)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器、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4)磁场和电磁感应:安培定律、磁感应强度和磁感应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5)交流电路: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4.光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2)光的干涉和衍射:光波的干涉、杨氏双缝干涉、光的衍射;(3)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偏振器的应用;(4)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的吸收和辐射、透明介质的折射和全反射、光的散射。

5.现代物理(1)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光的双重性、光子的能量与频率;(2)原子物理学:电子的波动性、波尔模型、玻尔理论;(3)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的物理量变换、相对论的质能关系;(4)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波函数、算符、量子力学的观测。

以上是成人高考高起点升本科中的理化综合知识点。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在高起点升本科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高起本《物理》知识总结

高起本《物理》知识总结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本冲刺—物理目录一、力的平衡 (1)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2)三、自由落体运动 (2)四、平抛运动 (3)五、匀速圆周运动 (3)六、万有引力 (4)七、冲量与动量 (4)八、功和能 (5)九、分子运动论 (6)十、电磁学 (7)十一、光学 (8)一、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

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如果受到多个外力作用,只要合外力为0,即认为物理受力平衡。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沿着直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即速度(v)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保持不变(加速度不变)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

也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成考高中起点物理必备复习资料三

成考高中起点物理必备复习资料三

成考高中起点物理必备复习资料三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功、功率、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基本概念,以动能定理、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

其中对于功的计算、功率的理解、做功与物体能量变化关系的理解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用矢量分解的方法处理恒力功的计算,这里既可以将力矢量沿平行于物体位移方向和垂直于物体位移方向进行分解,也可以将物体的位移沿平行于力的方向和垂直于力的方向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出恒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对于重力势能这种相对物理量,可以通过巧妙的选取零势能面的方法,从而使有关重力势能的计算得以简化。

 三、错解分析。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测试题及答案,供考生参考。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量的是()。

A. 面积B. 速度C. 高度D. 质量答案:B2. 根据惯性定律,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们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

A. 零B. 非零C. 正非零D. 负非零答案:A...完成句子题(每题4分,共40分)1. 当电源的电动势为零时,流过电路的电流为()。

答案:零2. 频率为10Hz的声波相邻两点的振动数相差()。

答案:10...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曲线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的曲线。

答案:弧线2. 在地球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不断增大,这是因为被物体上升的()不断减小。

答案:阻力...解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 描述一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表达为F=ma,其中 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 请解释什么是功?答案: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即能量的转化或传递。

公式表达为 W=Fs,其中 W 表示功,F 表示作用力,s 表示作用点方向上的位移。

...以上是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

成人高考物理考试考前冲刺复习攻略

成人高考物理考试考前冲刺复习攻略

成人高考物理考试考前冲刺复习攻略成人高考物理考试考前冲刺复习攻略(1)研究命题规律,找出某一类问题的解题切入点研究物理命题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中物理题都是有规律的,要研究这些规律,归纳解题方法和切入点,这比多做几道题有意义多了。

举个例子,常见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场景有哪些?总结过吗?另外,同学们不要盲目地练习外省市的难题,尤其是压轴题,因为外地的一些题目可能超出了广东高考物理的要求。

课下做题要注意加快解题速度,最好限定好做题时间,如限定这三道题15分钟做完。

(2)课堂听课要主动,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同一个老师,同一个教室,不同同学的听课效果却截然不同。

如何提高课堂的听课质量?要积极主动,要多动脑子,多质疑,多问自己一些问题。

比如,为什么老师用动能定理求解,而不用机械能守恒。

带着问题听课,多质疑,多思考,才能提高听课质量,把知识学透、学活。

如果你实在搞不明白这道题为什么不能用机械能守恒来做,课下就赶紧去问老师,不要把问题往后拖。

高三学业压力太大了,很多事情一拖就忘了。

(3)重视知识点的复习、再巩固高中物理体系庞大,教学进度也很快,如何才能保证学过的知识不忘呢?答案就是:在你忘记之前去复习一遍。

高三的时间非常紧,课堂上老师像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讲个不停,根本停不下来。

是不是有些物理知识点,不管老师怎么讲你都听不懂呢?不是的。

那问题出在哪呢?是知识点太多了,老师课上讲得快,课下你又没来得及复习,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学了能量、动量守恒,对前面必修1的知识淡忘了。

遇到力学综合题,不知道到底是用能量守恒,还是牛顿第二定律+直线运动方程来求解;遇到电磁感应+ 电路分析+动量守恒定律这样多个知识点结合的.综合题,自己的思路全乱了,脑子全蒙了。

每天要应付多门科目,要想巩固牢这些学过的内容,必须善于利用琐碎的时间,比如乘坐地铁、公交车的时候、睡觉前的几分钟、吃饭的时候,甚至是刷牙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起来学习。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高起点物理知识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高起点物理知识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高起点物理知识成人高考复习资料高起点物理知识(一)质点的运动一、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位移、路程、时间、时刻、平均速度、即时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圆周运动的规律。

在学习中要注意准确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特别应该理解位移与距离(路程)、速度与速率、时间与时刻、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不同。

二、基本方法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的问题,这是将复杂的问题利用分解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的方法,这也是形象、直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些具体方法中所包含的思想,在整个物理学研究问题中都是经常用到的。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加以体会。

三、错解分析对要领理解不深刻,如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对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出现混乱:在未对物体运动(特别是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进行准确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地套公式进行运算等。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高起点物理知识(二)原子原子核一、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α粒子散射、能级、天然放射性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核子、中子、质子、原子核、核能、质量亏损、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等,以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半衰期、核反应方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等规律。

二、基本方法本章所涉及的基本方法,由于知识点相对分散要加强物理现象的本质的理解。

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根据已有的规律和事实、条件作出新的判断。

核能的计算对有效数字的要求很高。

三、错解分析各个概念、现象混淆;对多种可能性的问题分析浅尝则止;计算不过硬。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高起点物理知识(三)电磁感应一、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规律。

历年成人高考《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高起点)

历年成人高考《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高起点)

6.某旋风分离器的分离因数 k=100,旋转半径 R=0.3m,则切向速度 ut= 7.对板框式过滤机,洗涤面积 AW 和过滤面积 A 的定量关系为
,洗水走过的距离 Lw 和滤液在过滤终了时
走过的距离 L 的定量关系为
dV dV )W ( )E ,洗涤速率( dq 和终了时的过滤速率 dq 的定量关系为
3 3 2 2 0.5 -5 0.5 1.5 1.5
=5.66 m
3
=23.2 m
3
4、 (1)过滤 52min 时的滤液量 A=0.635×0.635×25×2=20.16m
2
V =KA θ=1.7×10 ×(20.16) ×52×60=215.57; V=14.68m
3
2
2
-5
2
3
(2)(dV/dθ)W=(1/4)(dV/dθ)=V/8q=14.68/(8×52) =0.0353m /min θW=VW/(dV/dθ)W =0.08×14.68/0.0353 =33.27min (3)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θ 总=52+33.27+30=115.27min; 生产能力=14.68/(115.27/60)=7.64m /h 5、 为要了解滤液量随过滤时间而变化的关系,需先求出恒压下的过滤常数 K 及 qe。恒压过滤方程式亦可写成如下 形式,即: q +2qeq=Kθ
2 -3 -6 -2 2 -7
-3
2
则△p=67KN/m 时的过滤方程式为:
将 θ=(5+5+5)×60=900s 代入上式,即 q +2×7×10 q=8×10 ×(900); 解得 q=2.1×10 m V=(2.1×10 )×0.1=2.1×10 m =2.1 升 由此可知,若再过滤 5 分钟,可再得滤液量为:[2.1-(1+0.6)]=0.5 升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某颗粒的重力沉降服从斯托克斯定律,若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为 u1,在空气中为 u2,则 u1 沉降速度为 u3,冷空气中为 u4,则 u3 u4。(>,<,=) u2;若在热空气中的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物理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物理

物 理一、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如果受到多个外力作用,只要合外力为0,即认为物理受力平衡。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即速度(v)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保持不变(加速度不变)1.平均速度V 平=ts (定义式)2.有用推论ax v v t 222=- 3.中间时刻速度2V 02t t vv v +==平 4.末速度 at v v t +=05.中间位置速度22202t x v v v += 6.位移s=V 平t=2021at t v +7.加速度a =tvv t 0-{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 ²{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 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 =tvv t 0-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

也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a=g=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初速度Vo=02.末速度 V t =gt3.下落高度h=gt ²/2(从V ₀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 2=2gh 四、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θ与β的关系为tg β=2tg α;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 是解题关键;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复习三
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复习:振动与振幅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机械振动、回复力、振幅、周期、频率、简谐振动、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波长、波速、横波、纵波、波的干涉和衍射等基本概念,以及单摆振动的周期规律、简谐运动的图像、简谐运动中的能量转化规律、波的图像、波长和频率与波速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由于振动和波动的运动规律较为复杂,且限于中学数学知识的水平,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不可能像研究直线运动、平抛、圆周运动那样从运动方向出发描述和研究物体的运动,而是利用图象法对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及振动在介媒中的传播过程进行描述与研究。

图像法具有形象、直观等优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信息,在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加以体会;另外,在研究单摆振动的过程中,对于单摆所受的回复力特点的分析,采取了小摆角的近似的处理,这是一种理想化物理过程的方法。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于诸如机械振动、简谐运动、受迫振动、共振、阻尼振动、等幅振动等众多的有关振动的概念不能深刻的理解,从而造成混淆;不能从本质上把握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的区别和联系,这主要是由于振动的图象与波的图象形式上非常相似,一些学生只注意图象的形状,而忽略了图象中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因此造成了将两个图象相混淆。

另外,由于一些学生对波的形成过程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对于波在传播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由于干涉和衍射的发生条件、产生的现象较为抽象,所以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表现为抓不住现象的主要特征、产生的条件混淆不清。

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复习:矢量运算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动量、冲量、反冲等基本概念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

冲量是物体间相互作用一段时间的结果,动量是描述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某一时刻的状态量,物体受到冲量作用的结果,将导致物体动量的变化。

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加、减运算都遵守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维的矢量运算方法,其中包括动量定理的应用和动量守定律的应用,由于力和动量均为矢量。

因此,在应用动理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时要首先选取正方向,正规定的正方向一致的力或动量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而不能只关注力或动量数值的大小;另外,理论上讲,只有在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情况下系统的动量才守恒,但对于某些具体的动量守恒定律应用过程中,若系统所受的外力远小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内力,则也可视为系统的动量守恒,这是一种近似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只注意力或动量的数值大小,而忽视力和动量的方向性,造成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一列方程就出错;对于动量守恒定律中各速度均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认识不清。

对题目中所给出的速度值不加分析,盲目地套入公式,这也是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