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辅导]九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5《我看》课件(共45张PPT)

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我”“看见”了什么呢?这无疑应该是诗人写作 的重点;诗歌是用来抒发情感的,所以仅仅将写作的内容 局限于“我看见了什么”这一层面,无疑会显得肤浅, 故诗歌应该会先写“我看见了什么”,之后才会抒写“ 我看见什么”之后会生发怎样的情感或思绪。
这首诗共5个小节,每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 “我看”大地春风拂过青草,遥想远水的绿潮。 第二节: “我看”飞鸟滑翔在蓝天,大地凝望流云。 第三节: “我看”大地勃发着丰润的生命。 第四节: “我看”哲人的叹息。 第五节: 抒情,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再看第三节诗:第一句末尾韵脚是“i”,显然紧承第 二节的韵脚,在语音上和第二节诗呼应,同时它也指向了此 句诗在语义上隐含着和上面诗句的内在联系:正是“我看” 引出了对“欢乐和忧戚”的感叹,形成了内部语义的承接; 同时,此节的第二句和第四 句韵脚转化为“a”,诗句无论 在语音还是隐含着的语义上都有了转折,诗句在韵律上由读 音含蓄的“i”韵转为开口度很大、经常用以抒发情感的 “a”韵。
主旨归纳
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深爱着的这片 土地,表达了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对照梳理,积累运用
分析诗歌音韵、声调的美。
音韵的审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二、四句押“ao”韵,第 二节二、四句押“i”韵,相同的韵脚使诗句在语音和 语义上形成一个衔接紧密的整体,而韵脚由“ao”向 “i”的转变,似乎又指向了诗歌情感的流动和转变。
生字、新词
丰润( rùn ) 忧戚( qī ) 勃发( bó ) 漫游( màn )
凝望( níng ) 枉然( wǎng ) 飘逸( yì ) 摇曳( yè )
丰润:丰足而滋润。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凝望:注目远望。 忧戚:忧伤。 枉然:徒劳无功,浪费时间。 勃发:蓬勃生发;突然兴起;爆发。 飘逸:洒脱自然。 漫游: 随意游玩。 流盼:转动眼珠儿看。 摇曳:晃荡;飘荡。
【人教版】2018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滔滔tāo tāo:1.形容大水滚滚:白浪~,无边无际。
2.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
惟余莽莽wéi yúmǎng mǎng: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guǒ:指衣着淡雅的妇女。
本文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壮丽景色。
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
折腰zhé yāo:1.弯腰行礼。
2.爱慕;倾倒。
风骚fēng sāo: 1.《诗经》和《楚辞》的合称。
2.才华;文采。
3.指妇女举止轻佻,不检点:卖弄~。
天骄tiān jiāo:天骄是汉代的北方人对君主的一种敬畏的称呼。
风流fēng liú:1.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
2.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才子。
~倜傥。
3.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案件。
4.轻浮放荡:~女人。
第二课《我爱这土地》嘶哑sīyǎ:声音沙哑。
汹涌xiōng yǒng:(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澎湃。
波涛~。
黎明lí míng: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腐烂fǔlàn:1.烂掉,朽坏。
2.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第三课《乡愁》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轻灵qīng líng:武术术语,指动作轻巧灵活。
引申为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的姿态美:体态~。
举止~。
鲜妍xiān yán:鲜艳。
冠冕guān miǎn:这里指王冠。
1.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冕,礼帽。
2.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呢喃ní nán:1.拟声词。
燕子的叫声。
2.形容小声说话:细语~。
第五课《我看》丰润fēng rùn:(肌肤等)丰满滋润:两颊~。
沉醉chén zuì:1.大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6课《孤独之旅》课件 (共41张PPT)

感悟“成长之旅”
4、拓展:明天的杜小康
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 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 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 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 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 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 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 学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 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 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 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曹文轩
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曹文轩认为,孤独是人生厄运的一 种,而孤独又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有孤独,人生就失去了深度和质量。孤独可 以给人以空间,让人更好的思索这个世界以及人 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深刻审 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在 孤独中完善美丽人格。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他的《孤独之旅》,去体验不幸少年杜小康的 一段孤独的生活。
想听到声音,然而,这不可能(17) 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28) 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29)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 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29) 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33)
探究“孤独之旅”
3、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 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故事情节: 环境
贫困失学后, 和父亲一起去 放鸭,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 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 强的故事。
失学后孤独艰苦的环境 (鸭群 芦苇荡 暴风雨)
故事情节
开端(1):交代背景,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 发展(2—27):杜小康跟随父亲在芦荡安了家 高潮(28—49):暴风夜杜小康独自寻找鸭子 结局(50—52) :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
部编本2018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课件 2018年6月第1版 2019年7月第2次印刷

2018部编人教版
整体感知:文意·内容
1.标注4个自然段,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分五组讨论疏通 文意。
组任务分配:1自然段;2自然段;3自然段“实为万 幸”之前;3自然段“实为万幸”之后;4自然段。
参考示例: (1)张飞有直爽、莽撞的性格,我是从第1自然段的
“哥哥差矣。……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和第2自然 段的“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 他起不起!”的语言描写看出来的。
(2)张飞有讲义气的性格, 我是从第1自然段的“既两 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 后!”的语言描写看出来 的。
2018部编人教版
作家作品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第 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名本, 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西太原,元 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其代表作《三国 演义》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另有小说《隋唐两朝 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传世。 《三顾茅庐》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建安十二年 (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 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 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三顾茅庐之后,诸 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3)诸葛亮有忠义感恩、淡泊名利的性格,我是从第4自然段 的“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 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的语言描写看出来的。
2018部编人教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 2.检查字词预习。 3.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 义》的相关知识。 4.疏通文意,把握主要内 容。(阅读目标,重点)
2018年秋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件: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共21张PPT)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 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 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 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 模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 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 水法遗址前,就是小时候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 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5.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类型的复句。并(4列分复) 句
(1)我们既要放下包袱,又要开动机器。(
)
选择复句
(2)冬至以来,这里不是下雨,就是下雪。(
)
(3)他瘦得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 转折复句 )
(4)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因果复句 )
6.文学常识填空。(3分)
第二单元
人教版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晨曦.( xī )
箱箧.( qiè )
珐.琅( fà )
惊骇.( hài )
瞥.见( piē )
制cái( 裁 )
jié( 劫 )掠
liáo( 缭 )乱
zān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赃 )物
2.从感情色彩变化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 一项是( B )(4分)
雨果:__英__法__联__军__已__把__圆__明__园__洗__劫__一__空___ 中国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法强盗侵我领土,夺我国宝
【人教部编版】2018年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目录(独家整理)

【人教部编版】2018年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目录(独家整理)
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我爱这土地3、乡愁(余光中)4、你是爱的四月天5、我看(穆旦)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论创造性思维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第四单元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16、孤独之旅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19、论教养20、创造宣言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22、范进中举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咸阳城东楼无题(李商隐)行香子(绕树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5课《我看》课件(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说“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走近作者
【穆旦】(1918—1977),原
入 党 思 想 报 告大全 :入党 积极分 子思想 报告
入 党 思 想 汇 报大全 :入党积 极分子 思想汇 报 这 篇 入 党 思 想汇报 大全:入 党积极 分子思 想汇报 ,是特 地,希望 对大家 有所帮 助!
坚 信 共 产 主 义必胜 的信念 。脚踏 实地、 坚定不 移,并且 永不屈 服! 老 师 还 说 ,作 为一名 党员,就 要具有 共产主 义觉悟 ,学习 共产主 义理论 。把人 民利益 放 在 位 ,全 心 全意为 人民服 务,真正 做到一 切行动 以人民 利益为 出发点 。***总 理在
视察西
南 旱 情 时 说 :“要不 惜一切 代价尽
相关介绍
九叶诗派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
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刊物有《诗创 造》《中国新诗》。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 (杭约赫)、辛笛(王馨 迪)、陈敬容、郑敏、唐祈、 唐湜(shí)、杜运燮 (xiè)、穆旦和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 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整体感知
3.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2)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
的大地。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考答案: 1.yùn qī yè 翼 枉 谐 逸
2.C 3.(1) “揉过”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 形象地写出晚风吹过青草,青草摇曳起伏的动态美。 (2)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霞染红大地 的美好景象,意境优美。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

鉴赏评价
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 唯独没有我们自己”?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 “安放我们自身”?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 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 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 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 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应该思考如下问 题:有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存放适当的空间?对于我们在课内课 外吸收的信息有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有没有用自己 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4.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 构思。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 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 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 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 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 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 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 • 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 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 襟怀:胸襟、胸怀;心胸。 • 广袤: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 • 驰骋: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 漫游。
• 坍塌:倒塌,崩塌。
•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整体感知
爱和恨 打扫 (健康的小屋) 让心中充满爱
5.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 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 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 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 远大目标。 其次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 标。 最后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 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辅导]九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九年级语文辅导(7)一积累与运用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yù()。
它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pi()邻,北与青岛、潍坊接壤,是黄海沿岸一颗cuican()的明珠。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C.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
(2)诸葛亮《出师表》中总结后汉衰败历史教训的一句话“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4)白居易《观刈麦》中写农忙时节妇女儿童都参加劳动的诗句是,。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诗是“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刘禅“深追先帝遗诏”。
先帝遗诏中堪称思想行为准则的话语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8)李清照《武陵春》词中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愁之深重的诗句是“ ,。
”4.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本报电(记者顾仲阳)中国林科院采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首次在全国尺度上完成了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每年10万亿元,大体上相当于目前我国GDP总量30万亿元的1/3,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总量为157.7亿吨、碳储量总量为78亿吨。
这是记者从中国林科院5月20日召开的中国森林生态服务评估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5.第十六届亚运会主题活动。
(10分)⑴广州亚运的吉祥物有五个,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羊羊”。
请你说说它们的含义。
(3分)⑵第十六届亚运会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焰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
请你说说这个构图的象征意义(3分)。
⑶2010年9月,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
如果你参加志愿者报名,以下条件中,你认为哪两项是必须具备的()()(4分)A.精通体育裁判工作 B.自愿参加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C.能够在赛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在广州亚组委安排的时间和岗位全程服务D.靓丽帅气的外貌6.名著阅读题:(9分)⑴《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如何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分)⑵我们读名著,应该吸取其精华。
《水浒》一书所写以下几组人物中,与“孝敬”联系最直接的是()(3分)A.宋江、李逵、武松、王进 B.宋江、李逵、公孙胜、王进 C.晁盖、李逵、公孙胜、王进 D.林冲、武松、公孙胜、王进⑶我们读名著,也要有自己的头脑。
比如《水浒》中,梁山人物也做过一些残暴不仁的事情。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梁山人物滥杀无辜的是()(3分)A.武松在鸳鸯楼杀死后槽养马人和几位妇女 B.黑旋风斧劈小衙内 C.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D.宋江为逼降秦明,定计派人在青州城外杀人放火二阅读雪中小卓玛李春雷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
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
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么名字?”“谢谢!”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
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
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
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
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
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
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
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
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
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
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
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
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
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那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我再三地劝她。
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
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28日,有改动)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18.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藏族小姑娘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的感觉到了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3分)20.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
(3分)21.下面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根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揣摩此时小卓玛的心理活动。
(2分)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
科学不怕挑战沈致远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
”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
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
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
”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
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
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
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
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7.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8.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将兴趣进行到底葛玲玲廖奎斗○1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
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
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
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
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
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2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3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
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
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