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生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C.野鸭产卵D.野鸭南飞
3.下列动物器官适于在水中游泳运动的是( )
①鳍②趾间具蹼的足③翼④趾间无蹼的足⑤鳍状附肢⑥翅⑦步行足
A.①②⑤B.②③⑤C.④⑤⑦D.④⑤⑥
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海豚顶球B.蜘蛛织网C.老马识途D.小狗识数
5.如图表示能正确表示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关系的是( )
A.乌贼释放墨汁B.老鼠将食物放入洞里
C.蜘蛛编织蛛网D.清晨公鸡打鸣报晓
22.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D.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23.小明同学刚入学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有些驼背,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
A.小明的骨中无机物多于 ,有机物少于 ,弹性小硬度大,易骨折
A. B.
C. D.
6.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动力B.支点C.控制D.杠杆
7.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端的肌键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两端的肌腱一般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
D.接受刺激后能够收缩
8.下列几种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A.蚂蚁B.野兔C.绵羊D.猪
(2)不同科的植物叶片;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3)10条;为了减小用1条菜青虫进行实验所造成的偶然性;
(4)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B.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在森林的一角,大大小小的黑猩猩的行动都听从雄性黑猩猩“毛里”的指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包含答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的产生与神经系统无关B.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D.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2.如图为关节及屈肘运动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和③三部分B.③内有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C.屈肘过程中⑦起到支点的作用D.⑥的表面覆盖着骨膜,它与骨的长长有关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①骨骼肌收缩②牵拉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4.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

当屈肘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舒张5.运动的产生依赖于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关节活动,牵动骨骼肌和骨活动B.骨骼肌舒张,牵动关节绕骨活动C.骨骼肌收缩,牵动关节绕骨活动D.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6.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错误的是()A.骨骼肌接受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B.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C.动物的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它的觅食、避敌和繁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7.下列选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家鸽在繁殖期间孵卵育雏B.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C.猴子经过训练会打篮球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8.下列行为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A.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养池塘里的金鱼B.机器人“聪聪”学习弹钢琴C.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集花蜜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9.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有关行为叙述错误的是()A.海豚顶球表演是学习行为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受遗传物质控制10.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蜜蜂之间分工合作B.孔雀开屏C.亲鸟给雏鸟喂食D.成群蝗虫啃食庄稼二.填空题1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和肌肉组成的。

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2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卷含答案

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2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卷含答案

2022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2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小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柱形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的产生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B.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它由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腔组成C.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有所减少D.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弱,可释放更多的能量2.2022年在北京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极具观赏性,但也是运动员受伤比例较高的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时,肌肉细胞内线粒体耗氧量加大B.运动系统完好且有神经系统调节,运动员就能正常运动C.滑雪动作由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D.滑雪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致使关节脱臼,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腔中脱出3.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小鼠走迷宫、小鸟喂鱼B.菜青虫取食白菜、蜘蛛结网C.黑猩猩钓取白蚁、孔雀开屏D.小狗算算术、老马识途5.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联系。

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A.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B.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C.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赶来吃食D.蜜蜂通过飞行动作告知同伴蜜源方向6.如图表示人体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由肌腱和肌腹构成B.屈肘时①舒张,①收缩C.①既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D.骨骼肌收缩需要神经调节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D.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8.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该行为有利于种族的生存和繁衍B.群体内的成员间有明确分工C.所有高等动物都有社会行为D.群体内有传递信息的“语言”9.冰壶运动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卷(彩色版附答案详解)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卷(彩色版附答案详解)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卷(彩色版附答案详解)(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卷(附答案详解)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A.蚯蚓B.蚊子C.蝌蚪D.蜜蜂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黑猩猩钓取白蚁”分类不同的是()A.蜘蛛巧结网B.蚯蚓走迷宫C.幼狮学捕猎D.飞鸽传书信3.某校生物社学生为生物园地制作了稻草人,用来驱赶啄食植物的鸟儿,但一段时间后,稻草人对鸟儿不起任何作用了。

鸟儿的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社会行为D.繁殖行为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①大雁南飞①鹦鹉学舌①蜘蛛结网①蜻蜓点水①猴子行礼①狗钻火圈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发现黑猩猩是一种群体生活的动物。

群体中有成年雄兽作为首领,群体内有一定的等级关系,群体成员也有一定的分工,下列也具有这种行为的动物是()A.蜜蜂采蜜B.蝗虫群飞C.鱼群洄游D.虎啸山林6.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中国成都举行。

运动员在赛场拼搏时产生运动的顺序正确的是()①骨受到牵动①骨绕关节活动①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①骨骼肌收缩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7.取某一哺乳动物的新鲜长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至白色。

称重为5.5克,由此可推知此骨的特点是()A.既坚固又有弹性B.造血功能强C.硬度小,弹性大D.容易发生骨折8.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运动中,关节起杠杆作用,骨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B.某人手上提重物,此时他的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可以产生运动D.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9.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近些年入冬以来,黑翅鸢、白骨顶、绿头鸭等大批候鸟陆续迁徙飞抵东江湖越冬,在湖面、滩地栖息、飞舞、觅食,构成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同步一课两练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同步一课两练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同步一课两练含答案解析5.2.1提技能·一课两练【练基础】(10分钟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013·湛江学业考)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表,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在土壤中没有动物运动B.爬行动物的运动不需要能量C.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无关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分析表格:首先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动物运动方式与环境、运动器官的关系,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2)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举出实例,剖析选项。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在土壤中穿行;由题表可知,任何动物的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运动器官和生活环境都是相适应的。

2.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

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C.奔跑、游泳、爬行D.飞行、游泳、行走【解析】选A。

白鹭、鱼、螃蟹分别代表空中、水中和陆地三种生活环境中的动物,其相应的运动方式分别是飞行、游泳和爬行。

3.(2013·营口学业考)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A.由全身骨骼组成B.由关节组成C.由神经和骨骼肌组成D.由骨骼和肌肉组成【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又是由骨和关节等组成的。

4.(2012·青岛学业考)小王大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B.关节软骨发生病变C.关节窝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D.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解析】选D。

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关节头位于关节窝内,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有光滑的关节软骨,使关节运动灵活,关节囊包裹着整个关节,使关节牢固,当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造成脱臼,则该关节无法正常运动。

初二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章同步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二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章同步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二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章同步测试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单选题1. 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A. 行为过程是否激烈B. 行为结果有无伤亡C. 行为双方是否同种D. 行为双方是否主动【答案】C【解析】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其它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可见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行为的双方是否同种。

2. 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的行为是()A. 取食行为B. 攻击行为C. 繁殖行为D. 领域行为【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攻击行为。

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

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

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动物占有繁殖或获取食物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叫领域行为。

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食物而发生的攻击行为。

故选:B【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3.下列关于骨、关节、肌肉的结构模式图中表达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图中的骨骼肌没有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AC 错误;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骨骼肌要跨越关节,图中B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B错误;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图中D的两块肌肉都跨越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D正确。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把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当作自己的雏鸟来喂养,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美国红雀的这种行为()A.不是本能行为B.通过“学习”金鱼喂食逐渐建立起来C.属于社群行为D.属于生殖行为2.在肌肉本身没有病变,人体某些肌肉发生瘫痪或萎缩的原因是()A.肌肉供血不足B.控制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C.肌肉过度疲劳D.某些肌肉受到机械损伤3.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的B.脱臼主要是指结构①从④滑出,此时关节无法正常活动C.结构③中的滑液是由结构②分泌的D.在运动中,关节起杠杆作用4.白居易诗曰:“须叟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雌渐肥”这描绘的母燕行为属于()A.觅食行为B.防御行为C.社群行为D.生殖行为5.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

袋鼠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B.爬行C.跳跃D.游泳6.在农业生产中,在田间释放性引诱剂可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此方法的原理是()A.性引诱剂是一种杀虫剂,可直接杀灭害虫B.干扰害虫之间的气味交流C.干扰害虫之间的动作交流D.干扰害虫之间的声音交流7.“告别童年,青春起航。

”某校八年级同学举行了少先队离队仪式,敬好最后一次队礼。

下列关于敬队礼动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C.由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D.完成敬队礼动作需要消耗能量8.我们在做引体向上,屈肘运动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D.关节囊9.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骨骼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B.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C.神经可经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D.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10.根据表中内容,下列相关结论不恰当的是()A.表中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B.只有具有肌肉和骨骼的动物才能进行运动C.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1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老马识途B.蚯蚓走迷宫C.蜘蛛织网D.小狗“算数”12.关节的结构中,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的是A.关节囊B.关节软骨C.关节腔D.滑液13.你也许见过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其主要目的是:( )A.吸引异性,利于繁殖B.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C.吓走敌害D.寻找食物14.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鸭孵卵,小鸭出生后最先接触小明,因此小鸭就追随着小明,学习小明的一举一动。

八上生物同步学练测答案人教版

八上生物同步学练测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堂同步学练测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1. 火蚁具有社会行为,当洪水来临时,它们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

下列动物群体中也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土壤中的一群蚯蚓B.果盘上的一群苍蝇C.池塘中的一群蝌蚪D.树林中的一群大象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首领”雄狒狒的优势的是 ( )A.指挥和支配整个社群的活动B.优先选择栖息场所C.终生享有“首领”的特权D.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3.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社会行为重要特征的是 ( )A.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B.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D.成员之间没有合作4.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A、B、C,AB、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B.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C.木条的粗细、长短应一致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5. 当蚂蚁发现新食源地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图所示)。

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的是 ( )A.声音B.动作C.气味D.激素6. 人们为了让某只哺乳期的母猪喂养几只其他母猪生养的小猪,往往要先在这几只小猪的身上涂抹一些该哺乳期母猪的尿液,请你判断母猪是靠下列哪项来识别自己的孩子的( )A.叫声B.毛色C.粪便D.气味7. 下列现象中不涉及信息交流的是 ( )A.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B.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C.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8. 2020年2月,一场70多年未见的蝗灾从东非开始迅速蔓延,大群的蝗虫乌云蔽日般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的玉米、小麦、芦苇等植物被啃食殆尽。

有人提出用性引诱剂诱杀蝗虫,此方法影响了 ( )A.蝗虫的取食行为B.蝗虫之间的通讯C.蝗虫的学习行为D.蝗虫的迁徙行为9.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班别:姓名:学号:
1.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2.在关节的结构中,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是()
A.关节囊和韧带
B.关节头和关节窝
C.关节窝和韧带
D.关节软骨和滑液
3.哺乳动物关节中,具有连接、保护、分泌滑液功能的结构是()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腔 D.关节囊
4.下列有关脱臼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长骨断裂造成的
B.是关节韧带断裂造成的
C.是骨骼肌撕裂造成的
D.是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造成的
5.关于哺乳动物的骨、肌肉和关节,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C.骨骼肌受到刺激,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6.姚明投篮动作优美,他在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分别是()
A.骨、关节
B.关节、骨骼肌
C.骨骼肌、骨
D.骨、骨骼肌
7.使肱二头肌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
A.关节
B.肌腹
C.肌腱
D.关节囊
8.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
9.哺乳动物的运动需要()的控制和调节.
A. 神经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循环系统
D. 呼吸系统
10.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完成一个动作的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11.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是()
A.有利于觅食
B.有利于避敌
C.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上述三项都是
12.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A.运动
B.活动
C.行为
D.本能
13.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
A.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社群行为
14.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猫捉老鼠 B.公鸡报晓 C.蚂蚁搬家 D.老马识途
15.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飞蛾扑火B.蜘蛛结网C.孔雀开屏D.谈虎色变
16.“孔雀开屏”和“飞鸽传书”分别属于()
A.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
17.据报道,英国有一只刚失去幼崽的雌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不
久的小狗崽,雌猫与狗崽如“母子”。

下面对雌猫这种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⑤是繁殖行为;⑥是社会行为。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8.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在所有行为证明所占比例也越大
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只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形成的
C.无脊椎动物比较低等,没有学习行为
D.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19.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A.迁徙行为B.社会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
20.动物具有许多行为,以下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是()
①苍蝇②蚂蚁③蜜蜂④青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在白蚁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
A、雄蚁
B、雌蚁
C、工蚁
D、兵蚁
22.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23.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
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24.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目的是( )
A.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B.使蚂蚁能够吃到更多的食物
C.减少蚂蚁对食物的消耗
D.能够节约喂养蚂蚁的资金
25.昆虫的雌虫能分泌一种物质,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我省农业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在农田中设点诱杀雄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雌虫分泌的是性外激素
B.雌雄虫交尾是无性生殖
C.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是声音
D.这种灭虫方法会污染环境
26.读图理解
图是关节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 ]内填序号,填文字)
(1)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__的作用。

(2) 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使关节更加灵活。

(3)能减少关节中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骨之间的撞击的结构是
[ ]________。

(4)_________包围着整个关节,把相邻两骨连接起来。

(5)1和4合称_____________。

27.资料分析
不同白冠雀群的鸣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

如果把某个白冠雀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白冠雀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B鸟群,但是如果把白冠雀幼雏(b)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

请回答:
(1)白冠雀幼雏a的鸣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
这是行为在起作用。

(2)白冠雀幼雏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b与黄莺体内的不同。

(3)同种动物中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是的。

(4)上述资料说明,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参考答案:
1-5:C D D D A 6-10:B C A A A
11-15:D C C D D 16-20:A D A B C
21-25:C C A A A
26.(1)支点
(2)关节腔
(3)5 关节软骨
(4)关节囊
(5)关节面
27.(1)学习
(2)遗传物质
(3)不同
(4)学习先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