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优质参考文档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动物类群有关知识二、各类群的主要生理特点1、动物有150万种以上,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约120万种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约100万种以上。

2、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约10万种以上。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鸟类次之。

4、章鱼、鱿鱼和墨鱼是软体动物。

娃娃鱼是两栖动物。

鳄鱼是爬行动物。

鲸鱼是哺乳动物。

5、7、动物有机物的来源: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三、代表动物㈠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水螅生活在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身体体形为辐射对称。

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4①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

②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消化腔,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

③刺细胞位于外胚—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最多。

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

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6有口无肛门。

7、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㈡扁形动物(代表:涡虫)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_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

口内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有口无肛门。

3、涡虫的身体是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身体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有专门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__________ 捕食和防御。

4、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牛在人和动物体内。

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八年级上册人教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植物组织和器官
植物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植物的组织:表皮组织、导管组织、根的皮层和髓质部。

植物器官:根、茎、叶以及它们的基部、节点、叶腋等重要部位,各器官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第二章生长和繁殖
植物的生长:组织生长、细胞分裂与分化、生长激素的作用等。

植物的繁殖: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萌芽、分株、离体培养、
组织培养等)和有性繁殖的生命周期。

第三章动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动物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等。

动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体液循环、气体交换、营养吸收、排泄等,包括血液、淋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
系统等。

第四章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抗体和抗原的作用等。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疾病与免疫: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病,提高免疫力的方法等。

第五章人体生殖和发育
人类的生殖系统:包括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生理过程等。

人的基因:双亲的遗传基因对人体的影响,基因的突变和疾病。

人体的发育:从胚胎到成熟的过程,包括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了
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提供了帮助,也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概述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3. 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各种细胞器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如能量的产生、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础知识:遗传是指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 DNA:遗传信息的载体。

- 基因:DNA上的特定片段,决定生物的特定性状。

2. 进化论:生物种类和个体的演变过程。

- 物种:具有共同特征的生物群体。

- 进化:物种随时间的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3. 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的生物,如植物。

- 消费者:通过食用其他生物获取能量的生物,如动物。

- 分解者:分解死亡生物和有机废物的生物,如细菌和真菌。

- 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3. 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的重要任务。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植株的过程。

-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

-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食物。

2. 植物的繁殖:通过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等方式。

- 有性繁殖:通过雌雄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

- 无性繁殖:通过分裂、萌芽等方式产生新个体。

五、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 人体的基本结构: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

- 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

- 组织:由相似的细胞组成,执行特定功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会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会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会知识点一、动物的类群:1、动物有150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鱼是靠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获得前进的动力;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维持身体平衡用胸鳍、背鳍、腹鳍等。

5、某同学想研究鱼游泳时鳍的作用的实验,但一时找不到鱼,便用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

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这类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7、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8、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1)身体表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两翼及尾有正羽,可以扇动空气而飞行。

(3)运动系统:骨薄而轻,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4)胸部的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可牵动两翼飞行。

(5)呼吸系统: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出肺。

(6)消化系统:食量大,消化快,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7)口内无牙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和尿液及时排除。

有利于飞行。

(8)循环系统:心脏四腔,输送氧的能力强,(A)气囊的作用:主要是辅助呼吸、还可以储存气体、减轻身体比重(密度)、散失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

9、哺乳动物独特的特点是:胎生、哺乳,体内有膈。

还有: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牙齿非为门齿、犬齿、臼齿。

哺乳动物有:海豚、蝙蝠、鲸。

9、兔等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肉食动物有门齿和臼齿和发达的犬齿。

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门齿的作用:切断食物。

臼齿的作用:撕裂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细胞1.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2 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生长与分裂、形成组织器官1.3 细胞的小器官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二、生物遗传与进化2.1 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2.2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3 生物的进化适应、变异、选择三、生物多样性3.1 生物的分类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3.2 生物圈中的物种保护物种、濒危物种、珍稀物种3.3 物种的调查与研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四、植物的生长和变化4.1 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4.2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种子、幼苗、成熟期4.3 植物的变化春季发芽、夏季开花、秋季结果五、动物的生殖过程5.1 动物的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生殖细胞5.2 动物的生殖过程受精、胚胎的发育、生殖方式5.3 濒危动物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动物园饲养保护六、人体的健康6.1 人体的营养需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6.2 常见疾病的预防感冒、疟疾、白血病6.3 饮食健康与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以上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总结。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以从细胞的基本结构到人体的健康这个顺序,逐一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1. 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其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

在细胞中,还有许多微小的器官,比如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它们各自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功能。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理解生物体的运作原理至关重要。

2. 生物遗传与进化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由孟德尔遗传定律总结而来的,它包括了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等重要概念。

生物的进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包括适应、变异和自然选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1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那么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

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

运动能力兴旺,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局部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外表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外表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根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

还有菜青虫取食,学习行为那么是指在遗传因素的根底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

2.关节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3.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重点: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明行为的意义。

2.动物行为的成因。

三、社会行为重点: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

3.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实例:宇航服与长颈鹿,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与薄壳建筑等。

第四章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 细菌
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

法国人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提出保存牛奶的方法称为巴氏消毒法;还发现乳酸菌(细菌)和酵母菌(真菌),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形态
细菌的结构特点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有的细菌生长后期还形成抵御
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芽孢(该结
构与生殖无关)
杆状、球状、螺旋状
有DNA,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异养
分裂生殖 计算公式:A ×2n
三、真菌
1.真菌类型:木耳、蘑菇、灵芝、牛肝菌、青霉、曲霉、酵母菌(单细胞)等。

复习书中第76页酵母菌的观察特点,复习书中第77页蘑菇的结构图和青霉的结构图。

大小 形态
颜色 所需生活条件
细菌菌落 小 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多为白色
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

霉菌菌落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黄等
细菌、真菌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牛肉汁+琼脂)→高温灭菌→接种→适宜温度下培养
接种: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2.青霉和曲霉的比较
3.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五章病毒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动物分类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