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第16课 我的老师(6)-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6课 我的老师(56)-人教版 28张PPT

她的脸型 是什么形 状的?
她的状态 是什么样 的?
肖像(头像) 半身像
全身像
作 品 欣 赏
恩师徐悲鸿—杨之光
1、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2、突出人物特点和背景的搭配。 3、构图饱满,颜色搭配协调。
比一比
老师您辛苦了
再见!我的老师Fra bibliotek一看 他们都是谁?
教学目标
● 1.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人的脸型,体型等不同特征,能抓住老师的特征运用线条、色彩进行 创作。
● 2.学会描绘老师的方法。 ● 3.通过创作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我的老师
双台子区湖滨小学 曹津赫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会有很多的 老师,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他(她)是什么样子的?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6课 我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

《我的老师》说课一、说教材1.内容:二年级下册2、课型:新授课3、教材分析:1.概括教学内容:《我的老师》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第16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程。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知道人物脸型、五官、发型、体型等的不同特征,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创作,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2.教学内容特点:本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教学环节流畅清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吸引学生,并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收获美术知识和技能。
导课部分,我巧妙运用一段歌颂老师的音乐导入新课,选择学生每天最亲近的老师的生活照展示给学生,学生非常喜欢,通过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老师长得啥样?有什么特征?如何用绘画的方法来表达你心目中的老师?引出课题,创造良好氛围。
3.地位与作用:这是一节以引导学生观察每位老师的不同特点,并能对老师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让学生知道人的脸型、五官、发型、体型等不同特征,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人物的气质、内涵、精神世界以及艺术家的思想。
人物画正面和侧面的不同画法,色彩及线条的应用,尽量做到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又能表现人物精神面貌。
然后进行美术创作。
运用自己善于观察的眼睛展示自己手中喜爱老师的形象。
掌握人物画的类型:即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组像。
二、说学情:1.该学习领域在二年级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泼,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较差,注意力较容易分散。
强调直观感受,亲身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
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本课是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老师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每位老师的不同特点,并能对老师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让学生知道人的脸型、五官、发型、体型等不同特征,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人物的气质、内涵、精神世界以及艺术家的思想。
人教版美术二下第16课《我的老师》课件1

本课作业布置
绘画作业
课堂表现评价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创 作一幅以“我的老师”为主题的绘画 作品,要求表现出老师的形象和特点 ,注重色彩和构图的运用。
根据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 度、专注度、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 价,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学习效果。
手工制作作业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与老师相关 的手工作品,如制作一个老师的肖像 框或者一张感谢卡等,培养同学们的 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下节课内容预告
• 主题:《美丽的风景》。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来表现美丽的 风景,包括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元素。通过学习,同学们将掌握如何运用色彩和构图 来表现自然的美景。
• · 主题:《美丽的风景》。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来表现美丽的 风景,包括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元素。通过学习,同学们将掌握如何运用色彩和构图 来表现自然的美景。
课程目标展示
掌握人物肖像画的绘画技巧。 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学会捕捉人物特征,突出人物个性。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02
我的老师绘画技巧讲解
人物特征捕捉
01 人物面部特征
捕捉人物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突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02 人物姿态和动作
注意人物的姿态和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性 格。
03 人物服装和配饰
通过观察人物的服装和配饰,可以进一步了解人 物的特点和身份。
色彩搭配技巧
01 色彩选择
选择适合表现人物特点和情感的色彩,如暖色系 表现温暖、活泼,冷色系表现冷静、沉着。
02 色彩搭配
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第16课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6课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为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6课《我的老师》而设计的。
本课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尤其是对于彩条的认知,加深学生对于画面色彩对比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用彩条绘制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画面的色彩对比是如何产生的;2.学生能够识别并灵活运用彩条;3.学生能够使用彩条绘制自己心中喜欢的老师;4.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内容彩条的色调和比例认知1.讲授彩条的由来和分类;2.引导学生辨别彩条的色调,增强学生对于色彩的辨别能力;3.通过比例的排比关系,让学生理解画面色彩对比是如何产生的。
使用彩条进行绘制1.让学生观察图片和选取自己的老师模板图;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构图、布局和比例关系;3.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彩条为模板图涂色。
教学重点1.彩条的色调认知和比例关系;2.绘画构图和比例的理解。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使用彩条完成绘画;2.学生对于画面的色彩对比的理解。
教学方法1.演示法:介绍彩条并演示其用法;2.讲授法:讲解画面色彩对比的基本原理;3.指导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并给予指导;4.课堂讨论法: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心得,共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内容,引入彩条的讲解。
2. 彩条的讲解教师用PPT展示彩条的分类、色调、比例等相关概念。
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并辨认各种颜色的明度和物体四周空间的关系。
3. 彩条对比观察、比较不同彩条之间形成色彩对比的效果,让学生对于画面的色彩产生对比的认知。
4. 绘画实践让学生选取自己的老师模板图,并通过观察待绘的模板图,引导学生理解颜色的浓淡、冷暖和互补搭配等,并使用彩条尝试进行涂色练习。
5. 总结教师展示学生所涂绘画作品,与学生进行互动总结,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
教学评估1.借助作品展示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2.教师逐一进行点评。
第16课-我的老师》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二年级下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概念。人物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表达周围的人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老师的形象,以及这种艺术形式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人物比例、表情描绘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描绘老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表现老师的笑容或教学场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老师的形象。
2.教学难点
(1)人物形象的表现:如何准确把握人物的比例、动态和表情,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突破方法:教师提供示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方法,逐步掌握人物绘画技巧。
(2)情感的融入: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绘画创作。
第16课我的老师(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二年级下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更好地描绘老师的形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结合教材中的绘画、剪纸等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进行创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图像识读:通过观察、分析老师的外貌特征和形象,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识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艺术表现:运用绘画、剪纸等手法创作表现老师的形象,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的描绘: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描绘老师的外貌特征和形象,包括老师的面部特征、发型、服饰等。这是二年级学生美术学习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人物表情、动态的表现:指导学生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表现老师的表情和动态,如微笑、严肃、站立、行走等,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b.在表现老师表情和动态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化的图形和线条示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这些元素表现复杂的表情和动态,降低学生的创作难度。
c.针对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如练习画不同形状的眼睛、嘴巴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并运用所学手法。
四、教学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的老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描绘老师形象的方法。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6课 我的老师》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观察发现人的脸型、体态、五官等不同特征,尝试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老师。
2.学会描绘老师的方法。
3.通过创作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人的脸型、五官、体态特征,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分析,较好的表现出老师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体验感悟1.欣赏歌曲《老师》2.我们每天都和老师一起在学校学习、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你喜欢老师的什么地方呢?3.同学们都这么喜欢自己的老师,也了解了自己的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出示课题:我的老师)(创设情境,感悟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喜欢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交流探讨1.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看图猜老师请大家看屏幕,猜猜这位老师是谁?出示课件,将每位教师的头像分成几部分,逐次地出现,请学生来猜一猜。
2.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老师的脸型、五官、衣着、发型、体态等)3、说一说你喜欢的老师有什么特征?(通过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每个人物的不同特征,关注并回忆老师的外貌特征。
)三、观察分析欣赏几位老师的照片仔细观察,这几位老师的脸型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人的脸型大致分七种:椭圆脸形、长脸型、四方脸型、倒三角脸型、正三角脸型、圆脸形、菱形脸型等)想一想,你喜欢的老师是什么脸型?试一试用基本形画出老师的脸型。
除了脸型不同,老师的脸部还有哪些不同?五官不同、发型不同说一说,你喜欢的老师在五官、发型上有什么特点?(出示音乐、美术、体育老师的照片)人的相貌特征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爱好、性格等,猜一猜这几位老师的爱好、性格是什么样的?对学生熟悉的教师形象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引起学生每一位老师在脸型、体态、发型、五官上的特点的关注,并能够总结分析几位老师的外貌特征。
从教室的性格、爱好、气质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