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库(统计图表)
小学数学苏教版(2014秋)六年级下册第七章 总复习 统计-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答题】某地区2015~2019年各年的降水量分别是870毫米、95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940毫米,为表示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图比较合适.A. 折线B. 条形C. 扇形【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用条形统计图;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时,选用扇形统计图.【解答】由分析可知,为表示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选A.2.【答题】证券公司要统计两只股票上个月走势变化情况,应选用().A. 单式条形统计图B. 单式折线统计图C. 复式折线统计图D. 复式条形统计图【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答】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因此比较股票的走势变化情况要采用折线统计图,而题目是统计两只股票的走势变化情况,因此应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选C.3.【答题】下表是三(4)班同学体重情况:(单位:千克)体重在21-25千克的女生比男生多().A. 13人B. 10人C. 7人D. 5人【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解答】由统计表可知,体重在21-25千克的男生有3人,女生有10人,所以体重在21-25千克的女生比男生多:10-3=7(人).选C.4.【答题】欢欢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了成绩单上.已知她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6,那么她的英语成绩是().A. 90分B. 94分C. 96分D. 99分【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应用.【解答】欢欢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6,要求她三科的总得分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为:96×3=288(分);又知道她的语文95分,数学94分,要求她的英语多少分,用减法,列式计算为:288−95−94=99(分).选D.5.【答题】在学校举办的庆“六一”儿童歌曲演唱比赛中,评委老师给欢欢的评分如下表.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欢欢演唱所得的平均分是().A. 89B. 90C. 9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分的实际应用.欢欢的得分中最高的是94分,最低的是83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还剩下89分、91分、93分,求这三个分数的平均数即可.【解答】欢欢演唱所得的平均分是:选C.6.【答题】下图是某商店2019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由图可知,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A. 12.5B. 15C. 30D. 60【答案】B【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解答】(40+50)÷6=15(万元),所以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选B.7.【答题】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如图,下面结论错误的是().A. 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B. 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C. 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D. 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比乙的总成绩高【答案】D【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即可作出判断.【解答】A、从统计图可以看出,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A正确;B、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B正确;C、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14-12=2(分),C正确;D、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是10+13+12+14+16=65(分),乙的总成绩13+14+12+12+14=65(分),65=65,所以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等于乙的总成绩,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选D.8.【答题】下图是根据淘气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分配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果他家的生活费支出是750元,那么教育支出是().A. 2000元B. 900元C. 3000元D. 600元【答案】D【分析】把总支出看成单位“1”,它的25%对应的数量是750元,由此用除法求出总支出,然后用总支出乘20%就是教育支出.【解答】所以教育支出是600元.选D.9.【答题】表示某个月的气温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答案】✓【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表示某个月的气温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本题正确.10.【答题】要表示甲、乙同学几次数学成绩的对比变化情况,最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答】成绩的变化是增减变化,因此选择折线统计图,而题目比较的是两个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所以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好.故本题正确.11.【答题】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解答】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故本题正确.12.【答题】晶晶家5月份食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30%,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表示食品支出的扇形的圆心角是30°.()【答案】×【分析】把整个圆看作一个圆心角是360°的大扇形,晶晶家5月份食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30%,那么它的圆心角的就是360°的30%.【解答】360°×30%=108°,所以表示食品支出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08°.故本题错误.13.【题文】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6,将其中一个数改成40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2.改动的这个数原来是多少?【答案】改动的这个数原来是52.【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6,可求出这三个数的和是56×3,再根据其中一个数改成40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可知,改动一个数后这三个数的和是52×3;进而用原来的和减去改动一个数后的和,求出相差的数,这个数是减少的数,再用这个数加上40可求出原来的数.【解答】56×3=16852×3=156156-40=116168-116=52答:改动的这个数原来是52.14.【题文】四(一)班全体同学为希望小学捐献图书情况如下表: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答案】平均每人捐书5本.【分析】先把所有同学捐的本数相加求得全班捐书的总本数,再除以全班人数求得平均每人捐书的本数即可.【解答】答:平均每人捐书5本.15.【题文】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单位:人)(1)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2)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3)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少?(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答案】(1);(2)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喜欢足球的女生最少;(3)喜欢乒乓球的人最多,喜欢跑步的人最少;(4)答案不唯一,如:喜欢乒乓球的比喜欢足球的多多少人?(17+13)-(18+4)=8(人),答:喜欢乒乓球的比喜欢足球的多8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解答】(1)见答案;(2)喜欢乒乓球的男生有17人,喜欢足球的男生有18人,喜欢跑步的男生有8人,喜欢游泳的男生有14人,喜欢跳绳的男生有7人.因为18>17>14>8>7,所以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喜欢乒乓球的女生有13人,喜欢足球的女生有4人,喜欢跑步的女生有6人,喜欢游泳的女生有13人,喜欢跳绳的女生有16人.因为16>13>6>4,所以喜欢足球的女生最少.(3)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7+13=30(人),喜欢足球的人数:18+4=22(人),喜欢跑步的人数:8+6=14(人),喜欢游泳的人数:14+13=27(人),喜欢跳绳的人数:7+16=23(人).因为30>27>23>22>14,所以喜欢乒乓球的人最多,喜欢跑步的人最少.(4)答案不唯一,举例见答案.16.【题文】上个月某市体育锻炼达标抽测,其中某校五年级60米短跑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校五年级得优秀的人数是150人.(1)这个学校五年级参加抽测的一共多少人?(2)达标(不含优秀和良好)的有多少人?(3)针对这次抽测结果,如果你是该校校长,你会有什么想法?【答案】(1)这个学校五年级参加抽测的一共600人.(2)达标(不含优秀和良好)的有60人.(3)如果我是该校校长,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适当增加锻炼的强度.【分析】(1)把五年级参加抽测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该校五年级得优秀的人数除以得优秀人数占的比率,即可得五年级参加抽测的一共多少人.(2)把五年级参加抽测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优秀的人数和良好的人数占的比率,得到达标的占的比率,再乘五年级参加抽测的总人数即可得达标(不含优秀和良好)的多少人.(3)如果我是该校校长,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适当增加锻炼的强度.【解答】(1)答:这个学校五年级参加抽测的一共600人.(2)答:达标(不含优秀和良好)的有60人.(3)如果我是该校校长,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适当增加锻炼的强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3.几何与统计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3.几何与统计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1.一种电动车轮胎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18.84分米,这种轮胎的外直径是( )分米。
2.在面积是64 cm2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cm。
3.钟面上时针长5 cm,分针长8 cm,分针走一圈扫过的面积是( )cm2,时针从数字8走到数字11,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cm2。
4.一个半圆形鸡舍的半径是5 m,它的周长是( ) m,面积是( ) m2。
5.如下图,把两个横截面半径都是10 cm的圆柱用铁丝紧紧捆在一起,如果捆绑处忽略不计,至少要用铁丝( )cm。
6.下图中,圆的周长是18.84 cm,长方形的面积是( )cm2。
7.上图中每个小圆的大小都相等,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的面积比是( )( )。
8.在跑道宽为1.2 m的400 m跑道上举行800 m长跑比赛,二道的起跑线要比一道的起跑线提前( )m。
9.自从各小区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后,实验二小少先队员们对景阳小区进行了调查,右图是关于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情况的统计图。
其中能正确分4类的有350户,能将垃圾分成2类的居民占( )%,垃圾不分类的有( )户。
10.(1)学校在玲玲家的( )偏( )( )°方向上;图书馆在玲玲家的( )偏( )( )°方向上。
(2)玲玲从家出发去亮亮家玩,她要走( )m,如果每分钟走64 m,需要( )分钟。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6分)1.在直径是8 m的圆形喷水池边上每隔0.628 m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 )盆花。
A.39 B.40 C.41 D.42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②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也相等。
③1+3+5+7+9+13=62=36④学校在体育馆的西偏北40°方向,体育馆在学校的南偏东50°方向。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总复习大全 (2)

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训练一、求平均数:1、农机厂计划生产800台拖拉机,平均每天生产44台,已生产了10天,余下的任务要求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2、李明看一本故事书,前4天共看60页,后4天平均每天看20页,正好看完。
平均每天看多少页?3、一辆汽车前2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后6小时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求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4、李司机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车到某地,返回时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求他往返全程的平时速度?5、同学们去春游,去时每小时行7.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5千米,他们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二、分数基本题:(对比)1、(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300本,甲书架上的书的本数占总数的60%,甲书架上有书多少本?(2)甲书架上有书180本,是甲、乙两个书架上书的总数的60%,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多少本?(3)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300本,甲书架上的书的本数占总数的60%,乙书架上有书多少本?(4)甲书架上的书比乙书架上的书多60本,已知甲书架上的书的本数占总数的60%。
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多少本?(5)甲书架上有书180本,乙书架上书的本数是甲书架上的32,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多少本?2、(1)仓库里有化肥95吨,用去52,用去多少吨?(2)仓库里有化肥95吨,用去52,还剩多少吨?(3)仓库里有化肥95吨,用去52吨,还剩多少吨?(4)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用去52,用去38吨,这批化肥有多少吨?(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用去52,还剩57吨,这批化肥有多少吨?3、(1)一个饲养场,养鸭1500只,养鸡的只数比鸭多52,养鸡的只数比鸭多多少只?(2)、一个饲养场,养鸭1500,养鸡的只数比鸭多52,养鸡多少只?(3)一个饲养场,养鸭1500,养鸡的只数比鸭少52,养鸡多少只?(4)一个饲养场,养鸭1500只,比鸡多51,养鸡多少只?(5)一个饲养场,养鸭1500只,比鸡少52,养鸡多少只?4、去年植树360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树51,计划明年比今年也多植树61,明年计划植树多少棵?5、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看了12天后,剩下的页数比看了的多97,全书共有多少页?6、、学校购置多媒体设备,实际用了26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41,实际比原计划节约多少万元?7、某厂两天共生产月饼6吨,第一天生产的占53,第二天生产多少吨?8、光明小学三年级有144名学生,四年级比三年级多61,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几人?9、仓库里有玉米1200吨,第一次运走61,第二次运走83,还剩多少吨?10、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桔子占总数的51,香蕉占总数的41,已知香蕉比桔子多26筐,水果店共运来多少筐水果?11、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3.5千米,第二天修了5.5千米,两天共修了这段路的53,还剩多少千米?12、一堆煤,第一次用去72,第二次用去32吨,两次正好用去1吨,这堆煤多少吨?13、仓库里有一批水泥,第一次运出总数的20%,第二次又运出110包,这时仓库里的水泥还有原来的一半,原来仓库一共有多少包水泥?14、一个修路队第一周比第二周少修260千米,第一周修的长度是第二周的152,两周共修路多少千米?15、食堂里存煤360千克,第一次用去83,第二次要用去多少千克才能使剩下的煤正好是存煤总数的31?16、农厂养鸡400只,相当于养鸭只数的32,鸭又是鹅只数的60%,这个农厂养鹅多少只?17、一本书,第一次看了全书的7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看10页,还剩下80页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18、小冬上午完成了40道口算题,下午比上午多完成10%,小冬这天做了多少道口算题?19、货车从甲到乙,上午行了全程的52,这时离乙地还有150千米,货车上午行了多少千米?20、一袋水泥用去60%,剩下部分比用去部分少10千克,这袋水呢有多少千克?21、一袋面粉,吃去15千克,比没吃的52多5千克,还有多少千克没吃?22、货车从甲到乙,上午行了全程的52,这时离乙地还有150千米,货车上午行了多少千米 ?23、某厂计划生产一批机床,上半年完成计划的85,下半年完成计划的32,结果超产100台,计划一批机床有多少台??24、建设化肥厂二月计划生产6800袋化肥,实际上半月完成计划的59%,下半月完成计划的56%,全月超额生产化肥多少袋?25、一根绳子,截去它的30%,还剩21米,如果截去它的65%,还剩下多少米?26、图书馆有故事书8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85,又是连环画的52,连环画有多少本?27、一桶油连桶重23千克,用去油的50%以后,称得连桶重是12千克,问桶中原来共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28、青年旅行社在元旦期间推出优惠活动,原价2800元的“黄山游”现在打八五折,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29、红星乡六(1)班50名学生,数学考试及格率是92%,不及格的有几人?30、篮球队员张强在一次投篮训练中,命中12球,命中率刚好为60%,问张强有几个球没有投进?31、一批零件共有5040个,王师傅6小时做了全部的43,以这样的速度,还需几小时才能全部做完?32服装厂计划加工1500套校服,5天加工了这批校服的40%,离交货日期只有一周了,照这样的速度,能完成任务吗?(升降)33、一种电器,原来每件售价1050元,先涨价101后,又降价51,现在每件 售价多少元?34、一种彩电,先降价81,后又涨价101,现价3950元,求原价多少元?(和倍问题)35、一套课桌椅共360元,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72,椅子和桌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36、一套课桌的价钱是180元,其中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45,桌子单价是多少元?(用3种方法解)(差倍问题)37、铅笔单价比钢笔便宜62.5%,钢笔比铅笔贵4元,钢笔单价多少元?38、某校男生比女生多200人,女生是男生的60%,这个学校男、女各多少人?39、(余下)38、一本书,第一次看了它的41,第二次看了余下的32,这时还剩40页,这本书共多少页?(余下)40、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71,第二天修了余下的61,还剩35千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余下)41、修路队修一条长30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2,第二天修了余下的95,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中点)42、从甲城到乙城走了全程的52后,离中点还有25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43、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站出发,相对而行,在距中点6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65,求两站相距多少千米?44、快慢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且在离中点8千米处相遇,相遇时慢车行了全程的83,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从第几页看起)45、小宇看一本书600页,一月份看了全书的28%,二月份看了全书的51,三月份应从第几页看起?(把比转化成分率)46、一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51,乙队修的与全长的比是3:8,这时还剩50千米未修,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47、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0%,第二天修了10千米,这时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2:3,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49、大毛看一本数学童话书,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三、列方程解: 1、食堂买进面粉175千克,比玉米面的3倍还多25千克,食堂买进玉米面多少千克?2、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62个零件,已知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徒弟的4倍,师徒二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3、4支钢笔比15支圆珠笔贵7.6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解决问题题库)

72.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学校要把 960 套课桌椅油漆一遍,甲队 12 天完成,乙队 8
5
天完成。如果两个工程队合作,能在开学前完成这项工作吗?请说明理由。 73.以下图每个圆的周长都是 25.12 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李平将一个小木箱子放在大木箱子上,并从正面看、侧面看各画了一张图。 〔如图〕请你在右边的方框里画出它的俯视图。
10
元钱?
28、有一桶油,先倒出 2 千克,再倒出剩下的 1 ,这时候桶内还剩下12 千克,这桶油
5
3
5
原来有多少千克?
22.六〔1〕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带着全班去植树,全班同学正好可以平均分为三组, 如果老师和每位同学植的树一样多,则一共种了 364 棵树,六〔1〕班有学生多少人? 平均每人栽多少棵树?
1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要 20 天完成,已知甲、乙工效的比是 4:3,乙队单独 做,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12、有一批零件,单独完成,甲要 8 小时,乙要 6 小时,如果两人同时做,完成任 务时甲比乙少做 200 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 80 千米,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返回时 每小时行 100 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44、甲、乙两个瓶子的容积相等,甲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5:2,乙瓶中酒精与 水的体积比是 4:1,甲、乙两瓶的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多少?
38.一件衣服原价是 100 元,甲商场先提价 10%后再降价 10%出售,乙商场先降价 9%后再提价 9%出售,现在哪个商场卖的衣服贵 39.一件大衣按定价的 80%出售,仍能获得 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是百分之 几?
33、油料加工厂运来油菜籽 3.6 吨,油菜籽的出油率是 42%,已经榨出了 1.05 吨油, 已经获利 44 元,这批手电筒共进了多少个。
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统计

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统计主要内容统计学习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
3、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
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三、考点分析1、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3、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指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处于最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正中间有两个数,中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
4、如果一组数据的众数出现的次数很多,这时的众数具有代表性;如果一组数据里有极端数据,这时的中位数具有代表性。
典型例题例1、(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对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明家5月份支出情况统计图:(1)图中的这个圆表示什么什么?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2)从图上看,哪项支出最多?哪项支出最少?(3)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分析与解: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数量,用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解答:(1)图中的这个圆看作单位“1”,表示小明家5月份支出情况。
被分成了6个扇形,分别表示服装、食品、赡养老人、水电气、文化、其他这6项的支出情况。
(2)从图上扇形的大小可以直观地看出,食品支出最多,其他支出最少。
当然也可以根据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数来比较。
(3)可以看出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数,如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36﹪,文化支出占总支出的20﹪┈┈┈点评:扇形统计图通过各个扇形的大小,反映各个部分的多少。
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检测题汇编

青木小学2015年春数学总复习专项检测题统计与概率一、填空。
(20分)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常用()统计图,为了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统计图比较合适,而()统计图却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与总体的关系。
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
4、箱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4个白球,1个黄球,任意摸出1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5、抛出一枚硬币,落下后有()种结果。
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
6、李明和高飞下跳棋,他们用掷骰子的方式决定谁走几步,骰子各面分别写着1、2、3、4、5、6,抛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是()。
7、一个装满白球的盒子里,()摸出红球,()摸出白球。
8、商业大厦电梯的载重限额是1250千克,那么电梯最多可以运送()个75千克的人而不超载。
9、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10、要表示本校三至六年级各年级的人数,用()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1、根据统计图填空东风机械厂2001年全年产值统计图⑴平均每个季度产值()万元。
⑵全年平均每月产值约()万元。
⑶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
⑷第三季度比第四季度少产()%。
⑸下半年的产值占全年产值的()%。
二、判断。
(6分)1、掷硬币10次,恰好出现5次正面朝上,5次反面朝上。
()2、体检时学生的体重记录是一份原始数据单。
()3、为了清楚地表示各个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多少,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4、掷硬币10次,恰好出现5次正面朝上,5次反面朝上。
()5、画线条统计图时,应该注意直条的宽窄必须一样。
()6、小明的身高是1.4米,在平均水深1.2米的游泳池中游泳没有危险。
()三、选择题。
(8分)1、某地的天气预报中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中80%。
”根据这个预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明天一定下雨B、明天不可能下雨C、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2、省疾控中心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每天都进行疫情统计。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专项训练:统计和概率(一)(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专项训练统计和概率(一)一、填空题(共24分)1.(本题1分)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价格分别是9元,7.5元,7元。
现把甲种糖果5千克,乙种糖果4千克,丙种糖果3千克混合在一起,那么用10元可买( )千克这种混合糖果。
2.(本题2分)任意从装有10枚白棋子和12枚黑棋子的箱子里摸出1枚棋子,那么摸到( )的可能性大,摸到( )的可能性小.3.(本题1分)箱子里有10个球,要使箱子里摸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710,箱子里应该有________ 个蓝色球.4.(本题1分)甲数是120,乙数是甲数的54,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
5.(本题2分)盒子里有3个红球,2个黄球。
至少摸出______个球,才能确保摸出的球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出_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
6.(本题2分)支付宝在月度账单中想要呈现消费者餐饮、服装、通信等项目费用各占当月总消费比重,应选用( )统计图最合适。
张晓这个月在餐饮方面的花费是800元,占了本月总消费的32%,这个月她一共消费了( )元。
7.(本题1分)如图,任摸一个球,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盒子中至少应增加( )个黄球。
8.(本题10分)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年果园收入最低,是________万元。
(2)________年果园收入最高,是________万元。
(3)5年间,果园的平均收入是________万元。
(4)5年中,低于平均收入的年份有________年、________年。
高于平均收入的年份有________年、________年、________年。
(按年份的先后顺序来填写)9.(本题4分)下图是一个家禽养殖场情况统计图。
(1)鹅的只数占家禽总数的( )%。
(2)表示鹅只数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3)若鸡有450只,则鸭有( )只,鹅有( )只。
二、判断题(共10分)10.(本题2分)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教学情况记载表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六上科目数学上课时间日期:年月日主讲学期课时总课时次课学生所在学校时间:星期本次授课第次复习要求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及实际运用。
统计图分类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知识回顾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3、扇形统计图是用()表示总数,用()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4、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5、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细心选择二、选择题:1.折线统计图表示(),扇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表示()。
A、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B、数量的多少C、部分与总数的关系2.小华应选择()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表示优、良、及格参加的人数与班级人数的关系。
教学情况记载表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图5,A、B、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A.259人B.441人C.350人D.490人4.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 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为( )A.48%B.52%C.92.3%D.4%运用练习三、解答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动能够获得全班近14的支持率?若全班人数为50人,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估计会有多少人积极参加比赛?蓝球16%排球18%足球24%其它乒乓球32%2.上面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