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一周难点
最难得行测言语理解

最难得行测言语理解行测言语理解是行测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它的难度可能因人而异,但对于一些人来说,确实可能会觉得比较困难。
言语理解部分通常包括词语填空、语句理解、语义理解、文本推理等多种类型的题目。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语言表达方式和语义的敏锐感知。
对于一些人来说,行测言语理解的难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量和词汇理解:言语理解部分常常涉及到大量的词汇,包括同义词、反义词、成语等。
如果词汇量较小或者对词汇的含义理解不够准确,就会影响到答题的准确性。
2. 语句复杂和语义理解:题目中的语句可能比较复杂,包含多层含义和隐含信息。
需要考生能够准确理解语句的结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的意图。
3. 阅读速度和效率:由于时间限制,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理解文本内容,这对阅读速度和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言语理解部分常常需要考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根据文本中的信息得出结论或推断出隐含的信息。
为了应对行测言语理解的挑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 扩充词汇量:通过阅读、背单词等方式增加词汇量,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多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注重逻辑推理训练:进行逻辑推理题的练习,提高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4. 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和考试要求,提高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5. 学习解题技巧:了解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如排除法、对比法等,有助于提高答题效率。
最重要的是,要持续学习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解题能力。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你能够克服行测言语理解的困难,取得较好的成绩。
行测题型难点突破

行测题型难点突破行测,作为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众多题型,每一种题型都有其特点和难点。
对于考生来说,突破这些难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行测中几种常见题型的难点,并提供一些有效的突破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题型。
其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常常让考生感到困惑。
难点主要在于文章篇幅较长,信息量大,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主旨和关键细节。
很多考生容易陷入对细节的过度纠结,而忽略了整体的逻辑和主旨。
此外,对于一些含义较为模糊或者抽象的语句,理解起来也颇具挑战。
要突破这一难点,首先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平时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各类文章来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逐渐适应快速获取信息的节奏。
在做题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比如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转折、总结性的词汇。
同时,要注重对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主旨。
其次,数量关系题型也是考生们普遍感到头疼的部分。
其难点在于题目涉及的数学知识较为广泛,解题方法多样,而且时间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选择最有效的解题策略。
一些复杂的应用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往往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对于数量关系题型的突破,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和解题技巧。
例如,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和追及公式,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等。
同时,要善于运用代入法、排除法等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此外,多做真题,总结常见题型的规律和特点,也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
判断推理题型中的图形推理是一个难点。
图形的变化规律多种多样,有时候很难一眼看出其中的规律。
而且,随着考试难度的增加,图形的复杂程度也在提高,更加考验考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突破图形推理的难点,需要熟悉各种常见的图形规律,如位置变化、数量规律、样式规律等。
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对图形的敏感度。
在做题时,可以从最简单的图形特征入手,逐步分析,尝试不同的规律假设,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
省考行测数学运算: 3个数学排列组合知识难点

省考行测数学运算:3个数学排列组合知识难点步知公考行测风暴羚羊:很多同学问我,数学运算到底怎么复习?数学运算对于某些同学来说可能有难度,但是行测拉开差距的可能就是一两道数学运算题,所以亲爱的学员们,千万不可轻易放弃。
因为数学运算中有很多的小技巧,这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求解。
今天为大家总结的是排列组合当中经常会遇到的三个问题,破解了这三大难点,在做题的时候可以事半功倍。
对于许多刚接触排列组合的考生来说,通常会遇到三个基础性的问题:1.排列与组合如何区分;2.分步与分类如何区分;3.与到底怎么计算。
解决这三个基础性的问题后,一些普通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都能够快速进行求解。
排列与组合如何区分排列和组合的区分,根据我们中学学过的知识,其本质区别在于: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那么我们如何判定是否与顺序有关呢?可以用假设法来进行判定,举几个例子:1.一个小组有5个人,需要从这5个人中选出3个人去参加省里的表彰大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本题从5个人中选出3个人,到底是用排列还是用组合,我们可以用假设法来进行判别。
首先假设一个方案,假设选出的三个人是甲、乙、丙,然后任意调换假定方案中两个人的顺序,看是否与之前假定的方案一致,一致则说明与顺序无关,是组合,反之则是排列。
本题假设调换的是甲、乙的顺序,发现最终选出的任然是甲、乙、丙三个人参加此次表彰大会,只是被选出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已。
因此本题是一个组合,即最终列式为。
2.某部门参加单位举办的合唱比赛,现在需要在参加合唱的10人中选出5人站在第一排,则第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这道题核心的点在于,到底是排列还是组合。
依然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假设选出的五个人是甲、乙、丙、丁、戊,分别站在第一排的A、B、C、D、E五个位置。
现在我调出甲、丁调换一下位置,变为丁站在A、甲站在D,其他几个人位置不变,对比发现调换前后两个方案是不一样的,故表明与顺序有关,本题就是一个排列问题,应该用表示。
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难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定难点定义判定难点是什么?想必大家可能立马想到:题干太长、内容太抽象、选项很纠结等等。
如果你也存在这些问题,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定难点,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定难点1、抓题干定义要点:说错一定错,没说不能算错定义题目,解题时需要找准题干关键内容进行选项匹配,如果选项事例把要点描写毛病,说明一定不符合定义,若没明确描写则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题】市场补缺者战略是指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在竞争中为避免与实力强大的企业正面冲突,挑选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向细分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或服务,以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战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市场补缺者战略的是:A.某小型培训机构通过着落学费、免费接送等方法吸引生源B.某网商将市场上深受爱好的卡通形象印制在水杯、优盘上出售,销量很好C.某新成立的化装品公司专门开产生产市场上较为稀缺的合适老年人使用的护肤品D.某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将今年市场上的流行元素融入设计中,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女装【解析】C。
市场补缺者战略的定义要点:①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②挑选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向细分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或服务。
A项,某小型培训机构通过着落学费、免费接送等方式吸引生源,没有体现挑选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不符合要点②。
B项,某网商将市场上深受爱好的卡通形象印制在水杯、优盘上出售,没有体现该网商是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也没有体现挑选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某新成立的化装品公司属于行业中相对弱小的企业;开产生产市场上较为稀缺的合适老年人使用的护肤品,体现了挑选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向细分市场提供专门的产品。
该项符合定义。
D项,某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将今年市场上的流行元素融入设计中,没有体现挑选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2、视察题干出现特点:罗列情形,优先罗列排除定义具有抽象,言简意赅等特点。
2016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难点讲解:快速比较分数大小

2016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难点讲解:快速比较分
数大小
行测作为山东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察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从近几年山东公务员招考信息情况来看,山东公务员考试一般在每年4月份进行。
中公教育面为考生整理了大量山东公务员行测考点供考生学习提高。
行测理科的部分一直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地方,其中数量关系是比较难的部分,资料分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经过短时间内的学习与练习,就能做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在临考阶段,需要主攻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整体难度较低,但要完全拿到分的话,也要将其中一些有难度的题拿下,比如分数之间的比较一直都是资料分析中的难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分数之间作比较谈几点规律。
还有疑问?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注意一定要多做山东公务员历年真题,行测做题的基本原则有二:一为强项优先原则,二为资料分析不靠后原则;从而在考试中出色发挥,一举成功!全方位备考计划点击山东公务员笔试课程了解!。
国考行测考试“难点”导读:一站全知道——容斥极值

【例】2.一个班级组织跑步比赛,共设100米、200米、400米三个项目。班级有50人,报名参加100米比赛的有27人,参加200米比赛的有25人,参加400米比赛的有21人。如果每人最多只能报名参加2项比赛,那么该班最多有多少人未报名参赛?
国考行测考试“难点”导读:一站全知道——容斥极值
同学们,当我们做到数量关系的容斥类题目时,发现掌握二者容斥和三者容斥解题原理后,相关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属于手到擒来型。但是一遇到容斥的各类极值题目时,大家就会觉得很麻烦,总是想不明白,弄不清楚,感觉云里雾里,而且这类题目还有很多不同类型,让人望而生畏。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带领大家将其一一击破。
【例】4.共有100个人参加某银行的招聘考试,考试内容共有5道题,1~5题分别有80人、92人、86人、78人和74人答对,答对了3道和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 则至少有()人能通过考试。
A.70 B.74 C.55 D.30
【答案】A。解析:通过考试的人员最少,则没通过的人数最多,即100-80+100-92+100-86+100-78+100-74=90人次,根据“答对了3道和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则让不通过的人都答错3题,即最多有90/3=30人不通过考试,因此通过的人最少有100-30=70人,选择A。
【例】1.阅览室有100本杂志。小赵借阅过其中75本,小王借阅过70本,小刘借阅过60本,则三人共同借阅过的杂志最少有( )本。
A.5 B.10 C.15 D.20
行测考试难点

行测考试难点行测,全称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各类公职考试中常见的重要科目。
对于众多考生来说,行测考试充满了挑战,其中存在着诸多难点。
首先,题量巨大是行测考试的显著难点之一。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生需要完成大量的题目。
例如,一场考试可能包含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多个模块,题量动辄上百道。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快速阅读、理解和解题的能力,否则很容易出现做不完题目的情况。
面对如此庞大的题量,考生不仅要保证答题的速度,还要确保答案的准确性,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时间限制也是行测考试的一大难点。
通常,每道题分配到的时间非常有限。
以常见的 120 分钟考试时间为例,平均下来,每道题可能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思考和作答时间。
在紧张的时间压力下,考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而且,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一些原本能够解答的题目也可能因为匆忙而答错,或者干脆来不及作答。
再者,行测考试的知识点覆盖面广。
无论是语言文字、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还是各种常识,都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广泛涉猎、积累知识,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例如,常识判断模块可能涉及历史、地理、法律、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言语理解与表达则考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数量关系涵盖了数学中的各种运算和解题方法;判断推理需要熟悉逻辑规律和推理形式;资料分析则要求考生具备快速提取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难度可想而知。
行测考试中的题目类型多样且复杂。
比如,在数学运算部分,不仅有常规的算术题,还有各种需要巧妙解题思路的应用题;在判断推理中,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等题型都需要考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可能会出现一些含义模糊、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需要考生仔细辨析。
这些多样化和复杂的题目类型,增加了考生备考的难度,也考验着他们在考试中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难点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难点解析公务员考试一直以来都是众多求职者追逐的目标,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更是关键的一环。
行测涵盖了多种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难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行测中常见题型的难点所在。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难点之一在于词汇的积累和理解。
汉语词汇丰富多样,同义词、近义词众多,需要考生准确辨析其细微差别。
例如,“遏制”和“遏止”,“推脱”和“推托”,这些看似相似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含义却大不相同。
另一个难点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
有些文段篇幅较长,信息量大,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筛选出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
这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强的阅读速度,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同时,对于一些修辞手法和隐含意义的理解也颇具挑战。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通常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等题型。
数学运算的难点在于题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从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到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等,每种题型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题目中的数据关系往往比较隐晦,需要考生通过仔细分析和推理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数字推理则需要考生敏锐地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
有些规律可能是等差、等比数列,有些则可能是平方、立方数列,甚至是更为复杂的组合规律。
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数字敏感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等。
图形推理的难点在于图形的变化规律繁多。
可能是图形的位置变化、形状变化、数量变化,也可能是多种规律的综合。
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出规律,对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
定义判断的难点在于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有些定义较为专业和抽象,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冗长复杂的定义中提取关键信息,并与选项进行对比分析。
类比推理看似简单,实则容易出错。
需要考生对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清晰的认识,不仅要考虑常见的关系,如近义、反义、种属等,还要注意一些不太常见的关系,以及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一周难点
本周主题:精选高频易错成语填空
主讲:邓淳
1(陕西2013)变老大概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不断放弃自尊,变得,却毫无愧色,仍能,渐渐溢出边界,直至失去了人应当有的轮廓,与朋友谈起那样的人,皆感慨,假如自己变成那样,真是,如此感慨,或许因为我们还不够老,老到某个时候,对自己就会宽容,无论变成什么样,都可以接纳。
A一无是处乐在其中无地自容B面目全非自圆其说生不如死
C一无是处坦然自若生不如死D面目全非怡然自得无地自容
2(浙江2012)革命免不了使用暴力,免不了造成社会一定的破坏和震荡,这是的客观事实。
有人据此否定革命,认为革命的代价太大,不如采取和平渐进的改良方式为好,这种观点貌似有理,但它脱离具体情况抽象地议论改良和革命孰优孰劣,实则毫无意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否认B毋庸讳言C不言面喻D无可争辩
3(413联考2013)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远古时代河图洛书的传说,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
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的孟津县,人们对它已是,而洛书出于何处,一直,没有定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厚非莫衷一是B了然于胸疑窦重重
C如数家珍扑朔迷离D妇孺皆知影影绰绰
4(四川下2013)当有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时,个人往往会有上进的动力,向比自己更优秀的目标靠近,但是,过度的同辈压力可能使人攀比,也会给社会带来急功近利,浮躁、拜金等不良风气。
处理同辈压力的关键是要懂得______,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
A知难行易B张弛有度C适可而止D量力而行
5(四川上2009)机会总会眷顾有所准备的人,当错失良机时,我们往往()。
A浑然不觉B茫然若失C不知所措D六神无主
6(贵州2008)对盗伐林木者要严肃查处,如果姑息肇事者,少数人得不到惩处,就会使更多的人,最终使国家资源蒙受损失。
上面划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A以身试法,肆无忌惮,群起效尤B肆无忌惮,以身试法,群起效尤
C肆无忌惮,群起效尤,以身试法D群起效尤,以身试法,肆元忌惮
7(上海2006)蚂蚁,一种令人生厌的“小生命”,如今以它为原料制成的保健品却________地闯进了市民的保健领域。
填入划线处最适合的一项是()
A堂而皇之B一鸣惊人C神气十足D名正言顺
8(贵州2010)下岗工人将获得7万美元补偿,这相当于普通蓝领工人两年的税后年薪。
仅靠这笔钱,在美元疲软、物价上涨的时代并不能(),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
A高枕无忧B一劳永逸C丰衣足食D为所欲为
9(四川下2006)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
A叹为观止B惊叹不已C目瞪口呆D惊叹莫名
10(国家2013)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
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
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各执一端B不刊之论见仁见智
C不易之论各持己见D远见卓识众说纷纭
11(918联考2010)中国的县城确实太复杂,塞北尚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南已经百花吐艳,草木争辉了。
2000多个县星罗棋布,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
A各有千秋B千姿百态C气象万千D千变万化
12(四川2008)下岗工人将获得7万美元补偿,这相当于普通蓝领工作两年的税后年薪,仅靠这笔钱,在美元疲软、物价上涨的时代并不能,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
A高枕无忧B一劳永逸C丰衣足食D为所欲为
13(江苏C2011)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____,美人蕉____,富贵的牡丹,也会失去神采。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筋疲力尽慵倦无力B偃旗息鼓慵倦无力
C慵倦无力无精打采D偃旗息鼓无精打采
14(陕西2013)罗马是一座古色古香、历史悠久、充满和艺术气息的城市,是用艺术品装饰的最多的地方,是的露天开放博物馆,具有独特风格,万般诱人,但也有人说,罗马,小偷多,骗子多,不如其他欧洲国家的首都好。
A柔情蜜意首屈一指藏污纳垢B诗情画意美轮美奂徒有虚名
C柔情蜜意光怪陆离乌烟瘴气D诗情画意包罗万象破烂肮脏
15(浙江2009)不可以想象,没有以学术作为内容的思想,将成为怎样一种思想,而没有思想的学术,这种学术还有什么价值?思想和学术它们之间没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那种的关系。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非此即彼B针锋相对C势不两立D此消彼长
16(915联考2012)如今各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无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地方只盯着别人,,以致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光短浅如法炮制B舍本逐末亦步亦趋
C缘木求鱼生搬硬套D舍本求末邯郸学步
17(国家2013)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是道不尽的,数不清的传奇风流。
但是有的地方的老字号或者消失或者,唯独广州的中药老字号不仅数量多,而且各个越活越年轻。
这其实与广州人对中医药文化的推崇和信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百态朝不保夕息息相通B辛酸无奈岌岌可危休戚相关
C沧海桑田危在旦夕休戚与共D苦心孤诣奄奄一息息息相关
18(国家2013)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
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
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退维谷才短思塞B随波逐流博采众长
C进退失据扬长避短D骑虎难下避实就虚
19(浙江B2013)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
是,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修身养性瑕不掩瑜B兢兢业业好大喜功
C闻过则喜讳疾忌医D博采众长刚愎自用
20(天津2013)据了解,最能代表首都建筑风格的北京四合院在旧时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四合院的生成都有其独特性,承载了包括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多重历史信息。
“而现在的四合院几乎一模一样,仿佛一条生产线上下来,与建筑传统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B背道而驰C天壤之别D大相径庭
21(浙江2012)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确实存在大量与现代法治的消极因素,它们严重阻碍了法律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
但同时,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否定其全部价值,毕竟,“传统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只能更新,不能铲除,失去传统就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就失去了前进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B扞格不入C背道而驰D截然不同
22(国家2013)莫里哀曾说:“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
”近年来的法国轻喜剧,尤其擅长,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B借古讽今C微言大义D振聋发聩
更多考试信息和学习资料请关注
猿题库公务员考试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