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精编版)——熔化和凝固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含解析)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B.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2.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c到d是熔化过程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5.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6.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7.小美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6min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D.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为48℃B.第5min时和第6min时物质内能相等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8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9.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内能不变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蜡烛10.如图是在做“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时,根据记录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B.它在BC段的内能保持不变C.它在AB段不需要吸热D.它在AB段比在CD段时的比热容小11.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据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0℃B.熔化时由液态变成固态C.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D.t=2min至t=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12.如图所示,A、B两种固态物质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熔化为液体的温度﹣时间图象,由此可判断()A.物质A是非晶体,物质B是晶体B.物质B的熔点是80℃C.物质A在t1、t2时刻的内能相等D.物质B在t1时刻的内能比t2小13.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熔化时不断放热B.第4﹣8分钟物体内能不变C.第6分钟时晶体已完全变成液体D.它的凝固点是80℃14.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冰的熔化过程需4minC.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D.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15.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二.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BC段,锡处于态;(2)锡的熔化用了min,它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17.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多少不变.)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其熔点是,液态的名称是,加热2分钟处于状态,加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为,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这种物质晶体熔化过程经历了分钟.18.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1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中信息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体(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该物质从熔化到完全熔化过程共经历分钟,在第10分钟时这种物质是态.20.如图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信息:冰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冰在第分钟达到熔点,此刻物质的状态为,加热至第10分钟时,物质的状态为;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分钟;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冰熔化前温度升高5℃所需的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熔化成水后温度升高5℃所需的时间.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B.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的区别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个水平线段,该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测没有水平线段.解答:解:首先明确海波、萘是晶体,松香、沥青是非晶体,A、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不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B、松香是非晶体,松香熔化时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在不断地升高,而图中没有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一直上升,所以不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B错误;C、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萘是晶体,所以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C正确;D、沥青是非晶体,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会一直升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不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的区别,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明确海波和明矾是晶体,松香是非晶体;二是从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不变这一特征来考虑.2.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c到d是熔化过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①要分清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熔化图象温度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凝固图象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②在熔化过程要吸热,相反在凝固过程需要放热.若在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是晶体;否则为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③晶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ab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B、在a点时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在b点时熔化结束,所以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正确;CD、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c点时达到熔点,cd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和沸腾图象的分析,和晶体熔化过程和沸腾过程的分析,是比较典型的题目,要熟练掌握.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②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由图可知,在第6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蜡不是晶体,所以不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2)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B、从图象可以看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不变的过程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C、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因此t0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C错误;D、0﹣t1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从图示的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物质的种类(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熔化时间等.关键要将熔化过程与图象两者联系起来.5.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不段吸热,内能不断增大;(3)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解答:解:A、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所以0~t1时间内该物质也可能是液体,A错误.B、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T2可能是沸点也可能是熔点,所以B错误;C、0~t1时间,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所以分子运动加剧,C正确;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所以内能增大,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温度时间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晶体熔化图象和液体沸腾图象有相似的地方,其中液体沸腾过程和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虽然不变,但由于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此点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6.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物质熔化的理解,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在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是固态,熔化后是液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所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所以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所以C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7.小美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6min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D.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A、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B、从熔化开始到熔化结束即为冰的熔化时间.C、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D、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解答:解: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故本选项错误.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8min﹣2min=6min,故本选项正确.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本选项错误.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为48℃B.第5min时和第6min时物质内能相等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8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2)图中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结束,这段时间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解答:解:A、读图可知,BC段时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而且其熔点为48℃,故A错误;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第5min时的内能小于第6min 时物质内能,故B错误;C、在BC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D、从图象可以看出,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结束,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9.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内能不变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蜡烛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内能增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为液态.解答:解:A、海波是晶体,在第2min时在熔化之前为固态,故A正确;B、甲在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C、甲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是48℃,故C正确;D、从图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蜡烛是非晶体,则乙是蜡烛,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区分晶体和分晶体,关键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能从图中找出晶体的熔化过程及熔点.10.如图是在做“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时,根据记录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B.它在BC段的内能保持不变C.它在AB段不需要吸热D.它在AB段比在CD段时的比热容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②运用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t和比热容c 成反比.解答:解:A、由图可知,AB段是熔化前,处于固态;在BC段表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CD段已经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故A错误;B、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 错误;C、由图可知,它在AB段仍然需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故C错误;D、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 成反比.AB段的冰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AB段比在CD段时的比热容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晶体的熔化过程、内能的变化和物质比热容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11.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据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0℃B.熔化时由液态变成固态C.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D.t=2min至t=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解答:解:A、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故A正确.B、此晶体熔化时由固态变成液态.故B错误.C、此晶体熔化前是冰,熔化后是水,比热容改变,故C错误.D、t=2min至t=6min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A、B两种固态物质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熔化为液体的温度﹣时间图象,由此可判断()A.物质A是非晶体,物质B是晶体B.物质B的熔点是80℃C.物质A在t1、t2时刻的内能相等D.物质B在t1时刻的内能比t2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解答:解:A、物质B从一开始加热就熔化,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物质A是非晶体,故A错误;B、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误;C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因此物质A在t1时刻的内能比t2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区分晶体和分晶体,关键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能从图中找出晶体的熔化过程及熔点.13.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熔化时不断放热B.第4﹣8分钟物体内能不变C.第6分钟时晶体已完全变成液体D.它的凝固点是80℃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开始熔化时不断吸热,故A错误;B、第4﹣8分钟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因此内能增加.故B错误.C、第6分钟时晶体正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故C错误;D、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晶体的熔点为48℃,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该晶体的凝固点是8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14.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冰的熔化过程需4minC.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D.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2)熔点和沸点与大气压有关,要指明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3)晶体处于熔点时有三种存在状态,可能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4)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解答:解:A、BC段所对应温度值为0℃,冰的熔点是0℃,DE段所对应的温度值为98℃,因此水的沸点是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需4min﹣1min=3mi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BC段所对应的温度是0℃,晶体处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且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及答案 热学实验(4个考点)

考点一:物质熔化和凝固1.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第9min时海波处于______(填物质的状态)。
2.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___min;(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___态。
A.固 B.液 C.固液共存3.图甲是小丽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不需要估读)。
(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丽应按照______ 的顺序进行(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3)她将冰熔化的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在t1时刻的内能______ t2时刻的内能;CD段加热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则冰的比热容______ 水的比热容(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当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 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4.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7熔化和凝固含解析2

专题7 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18•无锡)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分析】(1)为了是蜡烛均匀受热,应用碎蜡烛;(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3)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解答】解: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这样蜡烛能均匀受热,故A正确;B、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故B正确;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故C正确;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
故选:D。
2.(2018•赤峰)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C.冰铁铝 D.冰铁沥青【分析】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其中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解:A、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不符合题意;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C、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C符合题意;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和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8•黄冈)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是由空气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喷出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在六个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凝固、液化、凝华。
2019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凝固精品教育.doc

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凝固
下表是张强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列方格纸上描点,作出该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7min时是()态(选填固液或气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分析: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根据表格所给数据,物体在48℃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它有固定的凝固点,所以是晶体.
物体在第3、4、5min时,温度都是48℃,保持不变,说明物体的凝固点就是48℃.
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高于凝固点时是液体,低于凝固点是固态.
第7min时,物体温度为37℃,低于凝固点,所以是固态. 故答案为:
(1)
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凝固由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提供,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成绩更上一层楼。
2019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熔化精品教育.doc

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熔化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分析: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而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不一样的,要分清楚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解答:解:(1)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碎,所以在做实验时把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应该使试管受热均匀.
(2)读数时视线就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A是俯视、B是仰视
都会使读数不正确.温度计所对应的示数是42℃.
(3)海波是晶体,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全部熔化.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同时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蜂蜡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温度上升.
故答案为:(1)均匀受热、(2)B、42、(3)吸收、不变、增加、固液共存、(4)升高.
中考物理试题及解析:熔化由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提供,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成绩更上一层楼。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含解析)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一.选择题(共6小题)1.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于这种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B.可适当延长固体熔化时间,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C.它适用于一切固体的熔化实验D.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EF段,该物质吸热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凝固点是45℃3.图中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这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适量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态熔化成了液态,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B.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其优点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有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4.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A.变多B.变少C.不变D.无法判断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中的一些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图象上看,这种固体是晶体,熔点是48℃B.从装置图上看,把固体放在试管中,利用水浴法加热时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C.酒精的热值为q=3×107J/kg,整个实验过程共消耗10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定是3×105JD.从图象上看,BC段表示温度不变,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6.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二.填空题(共14小题)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l)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 点时的内能.8.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时海波处于状态.(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3)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9.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在第7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选填“继续”或“停止”).10.小明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设计实验时,小明选择用加热烧杯内水的方法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是出于目的考虑.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由图可知“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部和侧壁且还要注意.(2)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始终不变,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实验后小明将所得数据用图象的形式呈现,如图乙所示,可以得到结论:.(4)从图还可知,0~t1与t5~t6两段时间相等,升高的温度却不同,请根据生活经验或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原因.11.你还能回忆起“观察固体熔化”的实验情景吗?如图所示为0.5kg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则根据图象可知:(1)用一热源加热,则它在固态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为.(2)若该晶体液态时的比热为2.4×103J/(kg.℃),其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J.(3)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计算出其熔化热λ=J/Kg.12.小明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现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设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给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1)这种物质是(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3)实验中,热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具有性;(4)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c=3×103J/(kg•℃),则这种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J.13.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c ×103J/kg•℃,c水=4.2×103J/kg•℃);冰=2.1(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14.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回答:(1)图乙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的特点是;(2)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象图丙时指出:图象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妙:.1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分钟.(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凝固点为℃.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了.(选填“高”或“低”)(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16.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今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3)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性.(4)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从熔点升高到沸点吸热J.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10min内消耗酒精约5g.请估算出这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约为%.(酒精的热值3.0×107J/kg,估算结果保留整数)(5)小明还发现,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如果撤去酒精灯,试管中液体会继续沸腾片刻.其原因是.17.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下的深度要适当,由图可知:“适当”的含义是:和.(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由图可知海波熔化过程中特点是,第10min海波处于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8.某同学在做“研究萘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萘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萘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萘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萘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2)图是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10min时萘处于态.(3)萘的熔化过程一共经过了min,它的熔点是℃.19.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3)t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4)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20.某同学在做探究“晶体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该同学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2)此晶体的熔点为℃,熔化过程用的时间为min.(3)在第6min时,它处于状态,第11min时它处于状态.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于这种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B.可适当延长固体熔化时间,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C.它适用于一切固体的熔化实验D.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由于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要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2)在加热固态物质时,为了使其受热均匀,温度上升慢,便于观察现象和测量温度,常采用水浴法或空气浴法.解答:解:A、水浴法可以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A说法正确;B、通过加热水来加热固体,比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温度变化更慢,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B说法正确;C、运用水浴法,适合熔点低于水的沸点的固体,若固体物质的熔点太高不能用水浴法;若固体物质的熔点较低,则可直接应用空气浴,所以C说法错误;D、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所以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空气浴或水浴法是加热固体物质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且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在组装实验器材时要采用从下向上的方法.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EF段,该物质吸热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凝固点是45℃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熔化和凝固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或凝固过程.(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解答:解:A、读图可知,EF段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读图可知,在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读图可知,EF段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在t=12min时该物质开始凝固,到第15min凝固完成,共用时3min,故C错误.D、该物质凝固时对应的温度是45℃,凝固点为45℃,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3.图中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这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适量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态熔化成了液态,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B.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其优点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有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解答:解:读图可知,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C、D错误;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B正确.故选:B.点评: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4.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A.变多B.变少C.不变D.无法判断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根据是要读懂晶体凝固的图象,特别是要弄明白究竟哪段是凝固过程.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中的一些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图象上看,这种固体是晶体,熔点是48℃B.从装置图上看,把固体放在试管中,利用水浴法加热时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C.酒精的热值为q=3×107J/kg,整个实验过程共消耗10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定是3×105JD.从图象上看,BC段表示温度不变,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2)知道为了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将试管放入水中进行水浴法加热.(3)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4)要解决此题主要掌握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知道熔点的概念: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这种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保持在48℃不变,所以它是晶体,熔点是48℃,故A选项正确;B、从装置图上看,把固体放在试管中,利用水浴法加热时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故B正确;C、酒精的热值为q=3×107J/kg,整个实验过程共消耗10g的酒精,酒精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mq=0.01kg×3×107J/kg=3×105J,如果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这些,故C错误;D、从图象上看,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实验考查了对图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和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注意实验中使固体均匀受热的方法,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6.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定性思想.分析:水是有一定凝固点的,温度降至0℃时才会凝固,在凝固的同时,水要向外放热.因此,烧杯中的水能否结冰取决于它的温度能否降至凝固点和是否能继续向外放热.解答:解:烧杯里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零度.要让小瓶里的水结冰,小瓶里的水在达到零度后还必须被吸收掉凝固所需放出的热量,既然小瓶外面的水也是零度,小瓶就不会把热量传给外面,所以不结冰.故选C.点评:搞清凝固放热这一点非常关键,同时还要了解,热量要想顺利传递,必须有一定的温度差才行.二.填空题(共14小题)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l)应选用颗粒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固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较小的冰块比较大的冰块受热均匀;(2)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知道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为液态.(4)根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解答:解:(1)应选用较小颗粒的冰块做实验,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2)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3)由图象知,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固态;(4)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B点时的内能;故答案为:(1)较小;(2)晶体;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3)固;(4)小于.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冰的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是看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象上分辨,最大的不同就是晶体有一段时间只吸热而温度不变,我们应该学会区分.8.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BDAC(只填写序号).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3)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36℃.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应用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①估计被测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以便测量时正确读数;③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④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留在被测物体中.(2)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后为液态;(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解答:解:(1)由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2)由图可知,t=10min时海波还没有熔化完,所以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此时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温度计的示数是30℃+6℃=36℃;故答案为:(1)BDAC;(2)固液共存;(3)36℃.点评:正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在第7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停止(选填“继续”或“停止”).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2019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

2019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1.(201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描述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若干丰富的物理知识,描述“霜降”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华【答案】D【解析】雪、霜均为凝华现象,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熔化为固态到液态,汽化为液态到气态。
【名师点睛】重点记忆各种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
2.(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答案】C【解析】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错误;C、衣柜里樟脑丸不断减少,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正确;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快,故D错误。
3.(2019·江苏泰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答案】C【解析】A、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选项说法错误;B、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铁铸件发生的是凝固现象,选项说法错误;C、擦酒精解暑,利用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蒸发属于汽化,选项说法正确;D、秋末屋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4.(2019·江苏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清晨枝叶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散去C.气温升高冰雪融化D.冬天铁丝网出现自霜【答案】C【解析】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A错误;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初三物理--融化和凝固(含答案)

熔化和凝固1.(20XX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123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4 -3 -2 -11234(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
(选填“固”或“液”) 2.(20XX 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如图6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1)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2)D 点的密度_______E 点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四川省达州市二OO 八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热量。
4.(20XX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______ _ .(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_做测温物质,原因是________。
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精编版)
——“熔化”和“凝固”实验题1.(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参考答案】(1)﹣8;(2)﹣2;增加;(3)液化;(4)增加。
2.(2019•锦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
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45min末的内能▲(填“大于”或“小于”)第20min末的内能。
【参考答案】(1)秒表;(2)较小;(3)54;(4)小于。
3.(2019•本溪)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7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填“能”或“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参考答案】(1)﹣2;(2)虚;固液共存;不能;(3)继续吸热。
4.(2019•辽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
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从第12min到第16min,蜂蜡的内能▲(填“增加”或“不变”)。
【参考答案】(1)﹣4;(2)温度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3)不能,不变。
5.(2019•云南)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验中使品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经历了▲ 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晶体可以继续▲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参考答案】(1)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采用水浴法;(2)48;5;大于;(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
6.(2019•通辽)对冰加热,冰化成水直至沸腾,这一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
(1)冰的熔化过程是▲段,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
(2)冰升温比水▲(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1)BC;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2)快;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7.(2019•绥化)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
置。
(1)实验前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 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参考答案】(1)自下而上;(2)﹣2;(3)增加;(4)2.1×103;(4)不会。
8.(2019•荆门)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熔化后其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在第30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5min时的内能。
【参考答案】(1)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没有接触到物体;(2)晶体;变大;小于。
9.(2019•荆州)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3)如图丙中▲(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参考答案】(1)从下至上;(2)﹣4;(3)A;4;(4)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10.(2019•呼和浩特)用如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模型。
【参考答案】(1)慢;(2)6;乙。
11.(2019•福建)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
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
【参考答案】(1)46;(2)BC;48;大于;(3)c。
12.(2019•菏泽)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4 ﹣2 0 0 0 0 1 2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1)如下图;(2)晶体;(3)小于。
13.(2019•德州)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参考答案】(1)均匀受热;晶体;(2)热传递;低于;(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