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区域经济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四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四复习资料答案

宁夏区域经济-作业四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发展宁夏商贸业应有的指导思想是,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线,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商贸工农一体化,促进贸易领域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消费,引导生产。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在发展物流业上,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将银川市列为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人口城市化指标是指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城市具有载体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吴忠市要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是“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即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区域现代化服务中心,区域交通运输中心,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银川市要建成生态示范城市,同时作为宁夏的工业中心之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正确的答案是“错”。

区域经济学 期末复习资料(详)

区域经济学 期末复习资料(详)

一、名词解释区域开发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增长极:把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中心地理论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任何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可能达到最大的销售额,也就是每一个产品或服务有自己的限界值。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

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

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换规律,总结了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及其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

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这些产业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二、简答1简述区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①指生产要素不是都能够流动的,其中有些能够流动,有些则是固定不动的②指能够流动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性是有限的或不完全自由的。

1)管理体制。

如户籍管理制度2)主体利益。

资本追逐利润率3)历史文化。

人口流动频率与文明程度成正比(2)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区域经济 期末考试复习

区域经济 期末考试复习

第二章:区域间经济学基本概念区位:人类活动(行为)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更多地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区位因素:区位单位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

区位决策:经济主体(决策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

区域: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特征:1.地域性或空间性2.独立性或疆域性3.开放性4.完整性经济区划:指在全国或者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根据一定的经济条件进行分区,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区划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特点:1.是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

2.不能无限划分。

3.不是固定不变的。

4.是开放的,其界限是模糊的。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差异?综合分析: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学习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各个经济区,至少掌握3-5个区域的相关资料,包括其区域空间范围、区划依据、区域发展条件、战略定位、发展规划等有关知识。

1.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二)因素作用机制1. 资源禀赋(基本条件)。

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劳力、资金、技术)资源分布存在区域差异——资源价格与供给的区域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越富集,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2. 资源配置能力。

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政府经管能力(高效、廉洁)、企业组织水平(企业家)、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能力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3. 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越优越,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4. 外部环境,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区际和国际的经济关系。

区域越开放、分工与合作合理,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2.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区域经济学》网上随机考试期末复习指导意见

《区域经济学》网上随机考试期末复习指导意见

《区域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网上平时作业、网上学习以及小组活动等。

平时作业占学期总成绩的6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区域经济学》文字主教材和本考核说明。

文字主教材是由丁四保编著的《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四、试题类型及其结构1、终结性考核(期未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多项选择题: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3)判断题: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中容易出错和易引起似是而非的问题做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准确判断。

2、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网上随机考试形式。

五、答题时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第二部分考核复习题《区域经济学》复习题1一、单选题1、萧条区是指曾经是发达区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陷入经济危机之中的区域,其通病是:()。

CA、经济结构落后B、经济结构臃肿、紊乱C、经济结构陈旧D、经济结构单一2、()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A、城市B、卫星城镇C、乡村D、经济开发区3、“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说明()在人口迁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D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地理因素D、经济因素4、把整个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是()的产业分类法。

DA、马克思B、克拉克C、库兹涅茨D、霍夫曼5、()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BA、目标驱动机制B、利益驱动机制C、宏观调控机制D、市场调控机制6、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2023年大学_区域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3年大学_区域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3年区域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2023年区域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区域经济增长2、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3、核心区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投资环境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第三产业3、商品交换4、创新5、S形6、关联性7、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区域性原则、效益原则9、资本流量和流向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2、市场因素是对--------影响最大的因素。

3、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4、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7、一般来说,----------是用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

8、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

9、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是核心要素。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ABCD2、BC3、 A4、 A5、 D6、ABCD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 规范政府职能B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C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D 实现经济协调增长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A目标驱动机制 B 利益驱动机制 C 市场调控机制 D 宏观调控机制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 B 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C 南南合作D 东西合作4、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A科技进步 B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D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5、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A最大的城市 B 大城市 C 中等城市 D 小城市6、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是--------------A 应当有很高的区位商B 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C 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 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7、 A 8、 AB 9、ABCD 10、 A 11、ABC 12、ABCD7、对地区的国有企业进行--------,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改变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学应用的具体行动。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与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与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与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与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与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与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与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四作业资料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四作业资料

宁夏区域经济-作业四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发展宁夏商贸业应有的指导思想是,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线,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商贸工农一体化,促进贸易领域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消费,引导生产。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对”。

【题号】
在发展物流业上,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将银川市列为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对”。

【题号】
人口城市化指标是指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对”。

【题号】
城市具有载体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对”。

【题号】
吴忠市要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是“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即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区域现代化服务中心,区域交通运输中心,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错”。

【题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

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①规模经济②聚集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7月宁夏区域经济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区情选择题1.宁夏全区被分为三个自然类型区,这三个类型区是。

供选答案:A.农业区、林业区、牧业区; B.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干旱半干旱山区;C.干旱区、半干旱区、阴湿区;D.川区、山区、自然保护区。

2.过去说宁夏有“五宝”,过去的宁夏“五宝”是指。

供选答案:A. 荞麦、莜麦、豌豆、蚕豆、胡麻;B.、葡萄、苹果、梨、山杏、沙枣; C.西红柿、芹菜、洋葱、萝卜、大葱;D.枸杞、二毛皮、甘草、贺兰石、发菜。

3.为了使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国家正在实行一项重要政策,这项政策是。

供选答案:A.退耕还林(草)政策;B.开荒造田政策;C. 发展工商业政策;D.劳务输出政策。

4.宁夏有三个旅游景点可简称为“两沙一陵”,这三个景点是指。

供选答案A.沙漠草方格、黄河沙滩、烈士陵园;B.沙枣林、沙棘林、古代陵园;C.沙坡头、沙湖、西夏王陵;D. 沙地、沙坡、西周陵墓。

5.宁夏引黄灌区的农业比较发达,自古以来就被誉为。

供选答案:A.塞上江南、鱼米之乡;B.畜牧之地、肉奶之乡;C.水果产地、瓜果之乡;D.药材宝库、养生之乡。

6. 银川在历史上曾是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的国都,这个少数民族王朝是。

供选答案:A.匈奴国;B.吐蕃国;C.西夏国;D.鲜卑国。

7. 石嘴山市原来是一座煤炭工业城市,面临煤炭资源枯竭问题,现已将城市建设目标改为建设。

供选答案:A. 更大的煤炭城市;B.煤炭加工业城市;C.特色旅游城市;D. 生态示范城市。

8. 2001年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我区有一个地级城市开始建立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这个地级城市是。

供选答案:A. 吴忠市;B.银川市;C.石嘴山市;D. 中卫市。

二、区情判断题1.下面是四个区域资源观点:A.宁夏土地资源丰富,但不是都可以开垦为农田;B.引黄灌区虽有得天独厚的黄河水资源,也要发展节水农业;C.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太西煤质量优良;D.宁夏只有极少量的石膏矿资源。

错误观点是。

2. 下面是四个社会人文优劣势观点:A.宁夏享受民族区域政策优势,中央一贯支持宁夏发展;B.宁夏有民族文化和清真品牌优势;C.人口增长快是宁夏加快发展的一个基本优势;D.宁夏财力薄弱,发展资金相对短缺。

错误观点是。

3. 下面是四个城市经济观点:A.宁夏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大;B.宁夏下岗失业人员多,不能说明城市对劳动力就业毫无贡献;C.城市非公有企业是老百姓办的,不能算作吸纳劳动力就业;D.城市化是宁夏的发展方向。

错误观点是。

4. 下面是四个引黄灌区农业综合特征的观点:A.灌区农业产量高而且稳定,对宁夏经济发展贡献大;B.灌区不仅农业生产条件好,也是重要的林业和水果生产基地;C.灌区农副产品资源并不丰富,不应发展养殖业;D.灌区水域面积大,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

错误观点是。

5. 下面是四个区域主导产业观点:A.山区应改变传统落后的放牧方式,发展现代草畜产业;B.因为打工是在外地进行的,劳务业不是山区的主导产业;C.马铃薯种植加工与销售结合,能够成为主导产业;D.滩羊养殖、加工与销售是盐池县的主导产业。

错误观点是。

6. 下面是四个工业园区观点:A.宁夏创办工业科技园区是对的,能够引领工业发展;B.工业科技园区没有高新科技项目,就会成为一个“空壳”;C.工业园区已成为宁夏非公有制工业的重要载体;D.因为没有高科技人才,宁夏无法办好工业科技园区。

错误观点是。

7. 下面是四个新型工业化观点:A.必须加快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B.铁合金、电石、焦炭等是传统工业项目,没必要进行技术改造;C.加快发展宁夏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对的;D.宁夏资源丰富,工业用地多,也应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错误观点是。

8. 下面是四个清真产业观点:A.清真产业有值得传承的产业文化和特色产品;B.清真产业虽有清真方面的要求,但是生产经营领域也很宽,包括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餐饮业等各个方面;C.清真食品不存在食品安全性问题;D.宁夏清真产业也能走出国门。

错误观点是。

三、基础理论题1、区域: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且相对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第4页)2、区位:区位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位置,也包括空间分布和空间布局等。

(第7页)3、经济增长: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概念是指一定区域内社会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表示就是各种产品产量的增加。

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增加,还包括人口总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第13页)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14页)5、区域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在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区域投资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条件等各种环境因素,在进行考察时一般从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三方面进行。

(第86页)6、地区形象:地区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当地居民对本区域是否有良好印象,二是外部公众对本区域的评价和认同。

(第86页)7、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逐步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也包括城市生活方式向乡村的扩散,以及人的道德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

(第115页)8、城镇体系:在任何一个区域中,都不是只有一个城市,而是有大中小不等的多个城市和城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体系,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这就是城镇体系。

(无标准答案,需简要概括)9、物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物流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资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发生的空间位移,属于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

广义的物流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包括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

(第286页)10、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内各种产业部门和各种产业内部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组成形式。

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哪些产业部门;二是这些产业以什么方式组合在一起;三是各产业部门分别在总体中的地位,即所占比例。

(第36页)11、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的简称,其实质是以农业为起点,重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要实现乡村全面发展和进步。

(第162页)12、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又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及其产品为重点,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等,是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模式。

(第179页)13.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1)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2)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产业升级。

(3)城市化水平提高。

1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五个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

(4)保护生态原则。

(5)效益最佳原则。

15.区域主导产业。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这就是区域主导产业。

四、简答题1.简述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特征和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具有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的特点。

其研究对象有:一国之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自组织形式、经济联系、发展决策、经济增长与发展特点等,区际之间的横向联系、分工与合作等,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规律、发展模式等。

(第2页)2.简述行政区与经济区域的区别。

二者区别在于,行政区是按照行政管辖权力的覆盖范围划分的,其经济活动不一定独立,不一定是完整体系,也不一定有特定的经济功能。

经济区域则相反,它是相对独立的,相对完整,有特定的经济功能。

(第4-5页)3.简述提高枸杞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一是要切实维护并用足用好“中宁枸杞”和“宁夏枸杞”品牌;二是要抓好生产、加工两大环节,整体提高枸杞产业的素质;三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培育“走出去”企业。

(第333页)4.简述新时期引黄灌区农业的综合特点。

综合特点有:充分利用引黄灌溉之利,农业生产水平高,在宁夏区域经济中地位重要;林业生产条件好,可供植树的土地资源多,自然条件有利于树木生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区养殖业的条件好;水域面积大,发展水产养殖的条件优越。

(第163页)五、实证分析题实证案例:某电大学员到农村调研,农民老张提供如下情况:老张本人58岁,妻子56岁,均为小学文化程度,一贯务农,身强力壮,未从事过其他职业。

老张有发家致富的强烈愿望,愿意当本县本乡农业产业化的带头人。

县政府讲要实行土地流转,老张就抢先承包了本村500亩农田,受到表扬。

根据县长的意见,500亩地全部种辣椒,品种为“满地红”。

县长说这就是特色优势产业,辣椒经济效益高,有规模,有特色,也有传统优势,能发财。

辣椒生长期间爆发了严重的虫害。

老张向技术人员咨询,才知道这个“满地红”不抗病虫害,已被淘汰。

只好买农药全面喷洒灭虫,可是他一时找不到打药人,老两口拼老命连天打药,最终也没打完。

到了收获季节,不知道市场上哪里来那么多辣椒,无人来老张家收购。

老张去找县长帮忙,此时县长已经调走。

结果可想而知,赔了。

老张气愤地对电大学员说:“什么农业产业化?完全是骗人!谁听政府的话,谁就会上当。

”请您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分别从(1)产业化对劳动者素质的基本要求、(2)规模经济的准确概念、(3)特色和优势的含义、(4)产业化要求以什么为导向确定生产项目等四个方面评析老张的做法正确与否。

(1)产业化经营要求劳动者具有相应的文化科技素质,老张在此方面有明显不足;(2)规模经营是应当提倡的,但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以规模适当为最好。

老张承包500农田,显然不是量力而行,规模过大了。

(3)真正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根据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尤其是要考虑科技优势和市场竞争。

满地红辣椒也许在当地种植过,但现在已经淘汰,它不具备科技优势,也不具备市场优势。

县长误导了老张。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经营项目,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原则。

老张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在以县长为导向安排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