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编写说明
教学日历填写规范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文件校教[2009]53号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教学日历填写规范》的通知各教学单位:经学校同意,现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教学日历填写规范》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七日主题词:教学日历填写规范通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办公室 2009年9月27日印发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课程教学日历填写规范一、教学日历(也称“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是教师实施课程教案(讲稿)及组织教学内容和工作进度安排的教学文件。
每一门课程都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所选用的教材和教学短计划的安排编写教学日历。
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
二、任课教师在编写教学日历时,应遵循教学规律,并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做到所编写的教学日历科学、合理、适用、针对性强,达到预期课程教学要求和目标。
三、教学日历的所有栏目都应该认真填写。
四、“授课日期”在填写时,应注意校历每一教学周次的具体起止日期的写法,是从每一周的周日开始至该周周六截止。
五、“教学内容”填写到“章”(或单元)、“节”、“目”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教学时数”的填写具体到实施该教学环节所对应的学时数。
六、“教学形式”一栏中,应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大纲的内容来填写,明确各种教学形式(如:讲授、实验、上机、练习、讨论等)的具体学时数,并填入后面相应的括号内。
七、“教学方法”一栏中,应结合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填写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传统讲授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开展课堂讨论、利用期刊资料促进教学、运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教学、虚拟物业企业及其主要岗位进行教学、模型制作辅助教学、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等等。
八、“课后作业或辅导作业”一栏中,应填写作业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九、教学日历填写完成后,由任课教师交课程归口专业教研室和系(部、教学基地)审核签字,审核通过后的教学日历一式三份:一份任课教师自用;一份交课程归口教研室归档;一份交学生所在系教务办公室存档。
教学日历(模板)

课程教学日历(201 ——201 第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教师所在单位:
授课对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务处编印
教学日历填写说明
1.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提要、各种教学环节、方式、课外作业的安排等;
2.实验课要写明实验名称,实验学时数;独立开设的实验课教学日历中还必须写明实验内容;习题课、课堂讨论和其它环节要注明题目和学时数;
3.公共课集体备课的课程,应在教学日历备注栏注明;
4.多名教师上同一班级同一门课程,应在教学日历中标明各个教师所讲授内容;5.国庆节、五一节假期中不应安排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内容处写国庆节或五一放假。
6、学生劳动实践周不应安排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内容处写学生劳动实践周;7.教学日历中课程名称应与教学方案中对应课程名称一致;
8.教学日历一式三份,经教务员、主管教学主任签字后,任课教师留一份,另两份交教师所在系(部)和教务处备案,并由教师所在系(部)及教务处负责检查、归档;
9.教学日历必须认真填写,在每学期第一周内交开课系(部)及教务处备查。
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系(部)主任审查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查。
10、教学执行情况由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情况填写;检查人员每学期检查次数应不低于四次;
教务员签名:主管教学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江苏大学(临床)教学日历模板及示例

联系电话 职称
2
国假日,不用填写,教学 国假日,不用填写, 内容顺延或在本表中另行 教学内容顺延或在本 表中另行安排。 安排。
2
调休日,照常填写,实 调休日,照常填写, 际上课时间按校定调休 实际上课时间按校定
教师各一份。电子稿由学院汇总后报教务处。 划为准。课外学时应明确列出课外学习内容。 中注明任课教师姓名。 法定节假日等原因所缺课时应在本表中作出补课安排。
9
10月30日
10
说明: 1.本表按教学班填写。纸质稿一式三份,系、学院和任课教师各一份。电子稿由学院汇总后报教务处。 2.本表教学时数(包括课外学时)以所实施的专业培养计划为准。课外学时应明确列出课外学习内容。 3.一个教学班由多位教师授课时,在“任课教师分工”栏中注明任课教师姓名。 4.本表“周次”、“授课日期”按照校历和课表填写。因法定节假日等原因所缺课时应在本表中作出补课安排。
2 9月11日 3 9月18日 9月23日 4 9月25日 5 10月2日 10月7日 6 10月9日 散粒食品的力学特性:摩擦性 ;粘附性与粘聚性 ;散粒体的变形与抗剪强度 。 散 粒食品的力学特性 ; 散粒体的流动特性 ; 离析和混合; 压缩流动 ; 食品流体动力学特性 : 流体对物料的作用力和阻力系数 ;颗粒的临界速度及其应用 ;食品流体动力学特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的热特性 : 食品传热及主要参数;主要传热参数的测定与应用; 食品的热特性 的应用 2 第三章 食品流变力学特性(续) 食品流变学的应用 食品流变力学理论,固态食品流变特性,液态食品流变特性 2
。如有更改,须经系(教研室)审批。 2015年 8 月 15 日
研室)主任:段玉清
国假日,不 内容顺延或
2
调休日, 际上课时
教学日历(修订版)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或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二0 ~二0 学年第学期教学日历(一式两份)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授课对象: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上机)学时:授课周次:第周至第周共周考核方式:成绩组成:平时成绩 % + 期末考试成绩 % 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姓名:职称:专(兼)职:系主任:二○年月日教学日历填写说明1、课程名称:填写完整的课程名称。
2、课程性质:指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公共选修课。
3、授课对象:依次写明授课学生是所在学院、年级、专业、班级、本科或专科。
4、考核方式:写明是考试或考查,开卷或闭卷。
实习(实训)则根据实习(实训)工作条例要求按具体内容填写。
5、成绩组成:课堂讲授按平时成绩xx%+期末考试成绩xx%(合计应为100%),实习(实训)成绩则根据实习(实训)工作条例要求按具体考核内容填写。
6、使用教材:写明教材的名称(全称)、版次、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7、课次:指上课次数的序号,一般每次以2学时为一编写单元。
8、周次:课表上安排的教学周。
9、授课内容:写明该授课单元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0、附属于课堂教学的实验(上机)课要有明确的实验(上机)学时、内容及时间。
11、备注:填写教学的一些具体安排,如:课程讲解、课堂讨论、习题课、测验等。
12、凡承担教学任务的每位教师对所承担的每门课程应有教学日历。
13、教学日历一式两份,教师本人一份,开课学部一份。
.14、承担城市学院课程的日历封面和页眉用城市学院,承担外事学院课程的日历封面和页眉用外事学院,两院分开填写。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外语外事学院)教学日历。
古代汉语 教学日历

《古代汉语》教学日历(授课计划)附:《古代汉语》课外作业学时:76学时(18周,每周4课时,共72课时,自学4学时)学分:6学分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现代汉语附:《古代汉语》课外作业第一单元一、背诵《九方皋相马》、《原宪居鲁》,翻译《钱神论》(见教材)。
二、请举例说明字典与词典的区别。
三、简要说明下列工具书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经籍籑诂》《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佩文韵府》第二单元一、翻译《包牺氏之王天下》二、解释下面加词的古义和今义,并指出词义变化的类型(教材第四题)。
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史记·游侠列传》)②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③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史记·游侠列传》)④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尚书·尧典》)⑤目略微盼,精彩..相授。
(《文选·宋玉〈神女赋〉》⑥剧孟行大.类朱家。
(《史记·游侠列传》)⑦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⑧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左传·文公十七年》)⑨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⑩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在句中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教材第九题)。
①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
(《孟子·公孙丑下》)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③夫人将启.之。
(《左传·隐公元年》)④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⑦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日历

《数学建模》教学日历(共计65学时,理论57课时,实验8课时一周4课时)第一章建模概念及建模方法论(21学时)1.1. 数学模型简介,2课时,第1周第一次讲2课时;1.2 数学模型案例,2课时,第1周第二次讲2课时;1.3 建模创新思维方法,3课时,第2周第一次讲2课时;第2周第二次讲1课时;1.4 问题前期分析,2课时,第2周第二次讲1课时;第3周第一次讲1课时;1.5 数据收集与整理,1课时,第3周第一次讲1课时;1.6 数学模型的建立,4课时,第3周第二次讲2课时;第4周第一次讲2课时;1.7 模型参数估计,3课时,第4周第二次讲2课时;第5周第一次讲1课时;1.8 模型求解,3课时,第5周第一次讲1课时;第5周第二次讲2课时;1.9 模型解的分析和检验1课时,第6周第一次讲1课时;第二章数值计算方法(6+2学时) 第6至第8周2.1. 数值插值,2课时,第6周第二次讲2课时;2.2. 曲线拟合,2课时,第7周第一次讲2课时;2.3. 数值求积,2课时,第7周第二次讲2课时;2.4*. 上机(可任选一相关实验)2课时,第8周第一次讲2课时;第三章最优化模型(6+2学时) 第8至第10周3.1 线性规划,2课时,第8周第二次讲2课时;3.2 非线性规划,2课时,第9周第一次讲2课时;3.3 优化建模案例,2课时,第9周第二次讲2课时;3.4*. 上机(可任选一相关实验)2课时,第10周第一次讲2课时;第四章随机数据建模(10+2学时) 第10至第13周3.1 经验模型,2课时,第10周第二次讲2课时;3.2 统计模型,2课时,第11周第一次讲2课时;3.3 统计模型检验与评价,2课时,第11周第二次讲2课时;3.4 探索性数据分析,2课时,第12周第一次讲2课时;3.5 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2课时,第12周第二次讲2课时;3.6* 上机(可任选一相关实验)2课时,第13周第一次讲2课时;第五章微分与差分方程(8+2学时) 第13至第15周5.1 量纲齐次原则及量纲分析建模,2课时,第13周第二次讲2课时;5.2 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2课时,第14周第一次讲2课时;5.3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2课时,第14周第二次讲2课时;5.4 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2课时,第15周第一次讲2课时;5.4* 上机(可任选一相关实验)2课时,第15周第二次讲2课时;第六章模拟与仿真(6+2学时) 第16至第17周6.1 随机数产生方法与随机变量模拟,2课时,第16周第一次讲2课时;6.2 蒙特卡罗模拟,2课时,第16周第二次讲2课时;6.3 系统模拟,2课时,第17周第一次讲2课时;6.4* 上机(可任选一相关实验)2课时,第17周第二次讲2课时;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课程组2013-5-21。
《高职体育》教学日历

2
一、排球:1、技术复习;2、介绍基本战术,主要《规则与裁判方法》(简)
二、素质:1、三级蛙跳;2、仰卧起坐(女)、二头起(男)
6
2
一、体测:肺活量、握力
二、排球:1、介绍传球;2、技术复习
三、素质:专项移动
6
2
一、排球:1、技术复习;2、串连组合练习
二、体测:提高性测试(一)
7
2
一、排球:1、技术复习;2、比赛方法
四、力量素质:1、深蹲跳;2、推小车
4
2
一、篮球:1、复习运球、传球;2、学习行进间接球上篮;3、学习原地投篮
二、素质:俯卧撑
4
2
一、攻防组合:一对一攻防转换
二、掩护技术:掩护、挡拆配合
三、急停投篮
四、教学比赛
五、速度素质:折返跑
5
2
一、篮球:1、复习原地投篮技术;2、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3、复习行进间上篮技术
二、素质:耐力素质(400 M×3变速跑)
5
2
一、运球、投篮组合:(1)运球变向、急停投篮;(2)低位突破投篮
二、传切配合:摆脱切入、接球上篮
三、教学比赛
四、力量素质:多级蛙跳
6
2
一、篮球:1、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2、学习行进间上篮技术;3、复习原地投篮技术
二、专项素质:脚步移动练习
6
2
一、复习接球上篮技术:切入接球上篮
二、排球:1、复习垫球;2、复习自传球;3、复习发球
三、体能恢复:1、反应快跑;2、弓步走
2
2
一、排球:1、准备与移动;2、复习自垫球;学习对垫球(一)
二、素质:1、移动练习,交叉步移动;2、俯卧撑(男)3、仰卧起坐(女)
集中实践课教学日历(3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通过集中实践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时间安排集中实践课为期两周,共计10天。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第一周:1. 第一天(周一)- 上午:开班仪式,介绍集中实践课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 下午: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 第二天(周二)- 上午:专业理论讲解,复习与集中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
- 下午:分组讨论,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头脑风暴。
3. 第三天(周三)- 上午:实际操作培训,讲解设备使用及注意事项。
- 下午: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第四天(周四)- 上午:小组汇报,分享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实际操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5. 第五天(周五)- 上午:项目策划,分组进行项目策划与设计。
- 下午:项目汇报,各小组展示项目策划与设计成果。
6. 第六天(周六)- 上午:项目实施,各小组根据项目策划与设计进行实施。
- 下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讨论与解决。
7. 第七天(周日)- 上午:项目总结,各小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第二周:8. 第八天(周一)- 上午:项目展示,各小组展示项目实施成果。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9. 第九天(周二)- 上午: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 下午:考核结果公布,教师点评。
10. 第十天(周三)- 上午:集中实践课总结,回顾集中实践课的学习成果。
- 下午:颁发证书,表彰优秀学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集中实践课的学习成果,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策划与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编写说明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文件,根据“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专家组意见及建议汇总”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现对编写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如下说明:
一、封面项目
1、课程名称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填写,不得简写,应与教学大纲中一致。
2、课程代码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代码填写,应与教学大纲中一致。
3、开课单位
填写各部门的规范全称,应与教学大纲中的开课单位相同,即“电气信息学院”、“建筑管理学院”、“建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图书馆”。
4、教材名称、主编、出版日期
应与教学大纲中的使用教材信息一致。
5、主讲教师
编写时填写“XXX”,确定教学任务后各任课教师填写各自姓名。
6、辅导教师
编写时填写“XXX”,确定教学任务后各任课教师填写相应辅导教师姓名,无则空白。
7、开课单位负责人
需开课单位负责人(院长、部主任、处长、馆长)签字。
8、学院
填写学生所在学院规范全称,即“电气信息学院”、“建筑管理学院”、“建筑学院”、“经
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9、专业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名称填写,需填写专业全称。
10、年级
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2014”。
11、班级
编写时填写“XXX班”,确定教学任务后各任课教师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该教学班,如“1-4班”、“15班”等,若行政班所属的专业不同应分别注明。
12、学生所在学院院长
需学生所在学院院长签字。
13、教室
编写时填写“XXX”,确定教学任务后各任课教师按照正方教学管理系统中的教室名称填写,如“A主112”、“A实201”、“A1102”等。
14、学年
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2014-2015”、“2015-2016”。
15、学期
在“第学期”空白处使用中文数字填写“一”或“二”。
16、周数、学时数
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学时数为0的不填写,空白即可,各学时数需与教学大纲中学时分配表相一致。
课夹实验课的实验学时、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作业等相关环节的学时数填写在“实验课”学时项目中。
课夹实验课的上机学时填写在“上机”学时项目中。
二、教学进程
1、上课周次及日期
编写时填写“第X周X月X日”,日期换行。
确定教学任务后各任课教师按照校历中的教学周次及日期填写,如“第3周3月17日”,日期换行。
2、教学内容
按照周次顺序,将讲课、习题课、课堂讨论、测验等相关环节的节次及教学内容填写在“课堂教学”对应的栏目中;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作业等相关环节的节次及教学内容填写在“实验教学”对应的栏目中。
建议一次课不超过4学时。
教学进程中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应与教学大纲保持一致。
“节次”编写时填写“X、X节”,确定教学任务后各任课教师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1、2节”、“3、4节”、“5、6节”、“7、8节”、“9、10节”等。
3、教学要求
需明确每次课学生应“掌握”、“基本掌握”、“理解”、“了解”的知识点及相关内容。
4、使用教材、参考书目页次、习题布置
需明确相关章节的使用教材、参考书目的页次及习题布置信息,可参照以下格式编写:使用教材:《教材名称》PXX-PXX
参考书目:《书目名称》PXX-PXX
作业:教材PXX,题目序号或文字叙述。
三、学时分配
应与教学大纲中的学时分配表一致,并与教学进程中的学时分配一致。
其中课程设计、实习类课程的学时分配填写在“实验”栏目中。
学时数为0的不填写,空白即可。
四、签字
需开课单位教研(实验)室主任、院长(部主任)签字。
五、字体、字号格式要求
封面项目:使用宋体小四,加粗;各学时数使用宋体五号,加粗。
教学进程:使用宋体五号,不加粗,标题行加粗。
学时分配表:使用宋体五号,不加粗,标题行加粗。
页边距:上:2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
电子版文件命名格式:“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比如“线性代数02009320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
各二级学院(部)应在2015年10月将教学日历(课程实施计划)编写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