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报告规范化模板头部
CT诊断报告模板

《CT诊断报告模板》--头颅正常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区,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显示正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未见异常。
脑外伤(颅脑损伤):1右侧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双凸状/梭形高密度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条件下可见双侧额/颞/顶部颅骨线性骨折,余脑内未见异常。
2硬膜下血肿(分急性和慢性,急性为高密度,亚急性为等密度,慢性为低密度。
)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新月状高、低或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条件下可见/未见骨折线,余脑内未见异常。
3脑挫伤脑实质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脑室可受压变形或移位,但中线结构多无移位。
余脑室脑池系统显示形态正常。
颅骨无明确骨折。
4脑挫裂伤脑实质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中间伴有不规则高密度,脑室受压变形移位,脑室脑池系统显示正常或变小。
颅骨无明确骨折或伴有骨折。
颅内占位性病变1单发和多发占位(1)单发占位脑实质区可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混合密度,中间可见囊状低密度或不规则钙化周边伴有低密度,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向对侧移位,增强后病变呈不规则强化或明显增化,颅骨骨质无变化。
多见于胶质瘤。
水肿范围大病变小多见于转移瘤或3-4级胶质瘤,转移瘤多见于脑皮层(质)区。
(2)多发占位脑实质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混合密度或高密度,周围大片水肿带明显,病灶与水肿成反比,增强扫描后见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及小结节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多见于转移瘤。
脑囊虫脑实质内可见多发圆形低密度区/高密度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小结节状环形强化,并见环内头节,可有灶周水肿,脑室、池显示正常,中线无移位。
蛛网膜囊肿脑裂、脑池扩大,其内充满液体与脑脊液密度一致,边界清晰,局部脑组织可推压移位,可有局部颅骨受压变薄,增强扫描无强化,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中线结构无移位。
鞍区占位性病变1鞍内占位性病变蝶鞍扩大其中间可见大小为X*X的低/等/高密度,鞍背骨质可受压变薄可向鞍上池内突入,脑室脑池系统显示大小形态正常,中线无移位,增强后病变呈环状或明显强化,多见垂体瘤2 鞍上占位性病变鞍上池显示不清,鞍上池内见混合密度/低密度/高密度,周边可见不规则钙化,三脑室扩张但中线不移位,脑池脑沟显示小或正常,增强后肿瘤实质有不规则强化/强化不明显。
CT诊断报告模版

CT诊断报告模版头颅CT平扫(外伤)颅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各脑室、脑池、脑沟裂无异常改变;脑中线无移位。
骨窗示脑颅骨未见确切骨质异常。
1、本次头颅CT平扫未见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征象。
2、脑颅骨未见确切骨折。
3、请必要时复查。
头颅CT平扫(内科)颅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各脑室、脑池、脑沟裂无异常改变;脑中线无移位。
1、头颅CT平扫颅内未见异常阴影。
2、请必要时复查或MRI详查。
老年脑:头颅CT平扫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脑裂加深、变宽;脑中线无移位。
1、老年性脑改变。
2、请结合临床隔期复查。
副鼻窦、鼻咽部CT平扫(全气化)各组副鼻窦气化良好,窦腔清晰,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各窦壁骨质结构完整。
鼻中隔居中,双侧鼻甲不大,鼻腔通畅。
鼻咽腔形态规则,双侧咽隐窝存在,咽旁间隙清楚,未见异常密度影。
1、副鼻窦、鼻咽部CT平扫未见异常密度影。
2、请结合临床。
副鼻窦、鼻咽部CT平扫(额窦未气化)额窦未气化,其余副鼻窦气化良好,窦腔清晰,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副鼻窦骨质结构完整。
鼻中隔居中,双侧鼻甲不大,鼻腔通畅。
鼻咽部形态规则,咽隐窝存在,腔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1、双侧上颌窦、筛窦、蝶窦CT平扫未见异常阴影。
2、鼻咽部CT平扫未见异常。
3、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
C3-7 椎间盘CT平扫定位像示颈椎生理曲度存在,各断面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C3-4、C4-5、C5-6、C6-7椎间盘形态规整,未见异常征象。
相应层面椎间隙、椎孔无狭窄;黄韧带无增厚。
1、C3-4、C4-5、C5-6、C6-7椎间盘未见膨、突出征象。
2、各断面颈椎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3、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
L2-S1椎间盘CT平扫定位像示腰椎生理曲度存在,各断面腰椎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完整,L2-3、L3-4、L4-5、L5-S1椎间盘形态未见异常。
相应层面椎间隙、椎孔无狭窄,黄韧带无增厚。
1、L2-3、L3-4、L4-5、L5-S1椎间盘未见膨、突出征象。
放射科CT诊断报告模板

放射科CT诊断报告模板1.头颅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脑液腔系统未见变形、扩张,中线结构未见移位,所示颅骨结构未见异常。
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并多发脑梗塞CT表现: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减低区,边界不清,双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见多个点片样低密度灶,大脑半球脑沟略宽深,脑室系统略扩张,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脑出血:脑实质内???侧基底节区近侧脑室前角处可见高密度区,范围约为???×???cm,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区。
侧脑室受压移位。
侧脑室内见高密度液平。
脑挫伤:???额叶及???颞叶可见不均质密度影,以低密度为主,范围约???×???cm。
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
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扩张。
颅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部软组织肿胀。
小血管性脑缺血并多发脑梗塞: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灶,边界不清。
双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见多个点片样更低密度灶。
大脑半球脑沟略宽深。
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脑室系统未见异常。
基底节区梗塞:?侧基底节区见点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脑液腔系统无明显增宽,中线结构无移位。
脑内多发缺血灶:???侧基底节、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区见多发点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脑液腔系统无明显增宽,中线结构无移位。
脑萎缩:脑回变薄,脑沟脑裂加深,脑室系统扩大。
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垂体CT扫描未见异常:鞍区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垂体内未见异常强化区,垂体未见局限性突起,垂体柄未见增粗及偏移。
鞍区骨质未见破坏。
垂体微腺瘤:垂体显著强化,密度欠均匀,其???侧部可见一低密度区,大小约为???mm,局部突起。
垂体柄增粗且向???偏移。
鞍区骨质???未见破坏。
顶深部小缺血灶:侧顶深部见小点状低密度灶。
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脑室系统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所示颅骨未见异常。
额部脑膜瘤:???部颅骨内板下见一半球形高密度影,大小约???X???cm,边界清晰,以广基底与颅骨内板相连,病灶呈明显强化。
ct检查报告模板

ct检查报告模板
【CT检查报告】
姓名:(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填写患者性别)
年龄:(填写患者年龄)就诊日期:(填写检查日期)检查项目:CT扫描
主要诊断结果:
(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描述,例如:)
1. 头部CT
- 脑组织正常,无明显异常病变。
- 脑室、脑沟展示良好,无积液、占位性病变。
- 颅骨完整,未见明显骨折。
- 颅内外血管走行自然,未见狭窄、扩张及异常分支。
2. 胸部CT
- 双肺野纹理均匀,未见明显实变或间质结节。
- 心脏大小、形态属正常范围,未见明显异常。
- 支气管树状纠结未见明显扩张,双侧胸膜光滑。
3. 腹部CT
- 肝脏大小正常,边缘光滑,未见明显结节或占位病变。
- 胆囊形态正常,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 脾脏大小正常,脾包膜光整,未见明显异常。
- 肾脏大小对称,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或结石影。
- 腹腔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或积液。
结论与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准确的结论,例如:)
CT扫描显示患者头颅、胸部和腹部无明显异常,未见占位性病变或其他明显异常。
建议进一步配合临床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附注:
(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额外的说明或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
1. 请结合患者具体症状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和判断。
2. 就医过程中,请保持理性心态,遵守医生的嘱咐和建议。
3. 如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以上是根据CT检查报告的标准格式,提供给您参考,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正常CT报告书写模板

正常CT报告书写模板1、头颅CT扫描:平扫显示颅内各层未见异常密度灶,脑室系统大小﹑形态如常,脑沟、裂不宽,脑中线结构居中。
骨窗观察颅骨骨质未见异常。
意见: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
2、胸部CT扫描:平扫肺窗显示两肺纹理清晰,走向分布无异常,肺实质未见渗出或占位性病变。
纵隔窗显示两肺门无增大,气管支气管通畅,强化血管及脂肪间隙清晰,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
胸膜﹑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意见:胸部CT扫描未见异常。
3、腰椎椎间盘CT扫描:平扫各层显示L3/4 -L5/S1椎间盘未见脱出或膨出征象,硬膜囊及两侧神经根未见受压,硬膜囊前脂肪间隙存在。
黄韧带无肥厚,两侧腰大肌对称无肿胀。
骨窗观察L3-S1椎体及椎小关节骨质未见异常。
定位片见腰椎生理弯曲存在。
意见:L3-S1腰椎(颈椎、胸椎类似)椎间盘CT未见异常。
4、上腹部CT扫描:平扫显示肝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表面光滑,肝叶比例协调,肝裂不宽,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胆囊不大,壁不厚,内未见高密度灶,胰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脾不大,质均匀。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增强后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强化灶。
意见:肝、胆、胰、脾CT扫描未见异常。
5、垂体CT扫描:增强扫描显示垂体体积无增大,密度均匀,表面光滑,垂体柄居中,两侧海绵窦对称,鞍上池无受压,骨窗观察蝶鞍及邻近骨质结构完整。
意见:垂体CT扫描未见异常。
6、眼眶CT扫描:平扫显示眼球环壁完整,球内未见异常密度灶,眼内肌对称未见增粗及异常变细,视神经未见异常密度灶,眶内脂肪间隙清晰,骨窗观察眼眶壁、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未见破坏扩大。
意见:眼眶CT扫描未见异常。
7、鼻窦部CT扫描(冠状面):平扫显示双侧鼻腔对称,鼻中隔居中无偏移,双侧上、中、下鼻甲无肥厚,鼻道通畅,双侧上颌窦开口通畅,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对称无变,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气化良好,粘膜无增厚,未见异常局灶性密度异常。
骨窗显示颅底、各组鼻窦壁骨质结构完整。
CT诊断报告大全

CT诊断报告大全一、头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1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双侧额叶、颞叶和枕叶皮层光滑、对称。
脑室、脑沟未见扩大和移位。
双侧额窦、乙状窦、横突、琴骨正常。
鼻腔、鼻窦未见异常。
眶、鼻粘膜、眼眶、鼻甲、上颌窦未见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颅内病变。
无颅脑外伤证据,无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2.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2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见脑实质错误,局部散在小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模糊。
双侧额叶、额中沟、太阳窦、乙状窦、琴骨及颞骨正常。
脑室、脑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脑实质错误,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胸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3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双侧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大小、形态正常。
主动脉弓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胸主动脉未见扩张。
纵隔未见明显异常。
胸腔内未见积液或肿块。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双侧肺和心脏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4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见多发结节状影,大小不一、右侧肺野未见明显异常。
纵隔轻度移位,胸腔内未见积液。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多发结节状影,病变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三、腹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腹部CT检查日期:2024年5月1日诊断结果:腹部CT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
肝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胆囊形态正常,胆管未见扩张。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脾内未见明显异常。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胰管未见扩张。
肾脏形态大小正常,肾内未见明显异常。
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腹部CT显示肝、胆、脾、胰、肾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提示腹部无明显病变。
CT诊断报告模板(完成)

CT诊断报告模板(完成)《CT诊断报告模板》--头颅正常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区,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显示正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未见异常。
脑外伤(颅脑损伤):1右侧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双凸状/梭形高密度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条件下可见双侧额/颞/顶部颅骨线性骨折,余脑内未见异常。
2硬膜下血肿(分急性和慢性,急性为高密度,亚急性为等密度,慢性为低密度。
)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新月状高、低或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条件下可见/未见骨折线,余脑内未见异常。
3脑挫伤脑实质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脑室可受压变形或移位,但中线结构多无移位。
余脑室脑池系统显示形态正常。
颅骨无明确骨折。
4脑挫裂伤脑实质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中间伴有不规则高密度,脑室受压变形移位,脑室脑池系统显示正常或变小。
颅骨无明确骨折或伴有骨折。
颅内占位性病变1单发和多发占位(1)单发占位脑实质区可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混合密度,中间可见囊状低密度或不规则钙化周边伴有低密度,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向对侧移位,增强后病变呈不规则强化或明显增化,颅骨骨质无变化。
多见于胶质瘤。
水肿范围大病变小多见于转移瘤或3-4级胶质瘤,转移瘤多见于脑皮层(质)区。
(2)多发占位脑实质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混合密度或高密度,周围大片水肿带明显,病灶与水肿成反比,增强扫描后见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及小结节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多见于转移瘤。
脑囊虫脑实质内可见多发圆形低密度区/高密度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小结节状环形强化,并见环内头节,可有灶周水肿,脑室、池显示正常,中线无移位。
蛛网膜囊肿脑裂、脑池扩大,其内充满液体与脑脊液密度一致,边界清晰,局部脑组织可推压移位,可有局部颅骨受压变薄,增强扫描无强化,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中线结构无移位。
CT诊断报告规范化模板头部

CT诊断报告规范化模板-------头部416医院放射科--诊断组第一部分--颅脑1.正常颅脑平扫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室系统形态及大小正常,脑沟、脑裂及脑池未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颅脑CT平扫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2.正常颅脑平扫+增强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增强扫描脑实质内未见确切异常强化影,脑室系统形态及大小正常,脑沟、脑裂及脑池未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颅脑CT平扫及增强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3.老年性脑病双侧基底节区见点片样低密度影,边界模糊,病灶大小不一,直径<1cm。
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及双侧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密度弥漫性减低,脑沟、脑裂可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1.双侧基底节区腔梗灶。
2.符合脑萎缩改变。
3.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请结合临床4.缺血性脑梗塞()见斑片样低密度影,边界模糊。
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
余脑实质及脑室、脑裂、脑沟均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梗塞灶。
请结合临床5.出血性脑梗塞()见斑片样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病变内可见点、片样高密度影,CT 值约()HU,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
脑池及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出血性脑梗塞。
请结合临床6.脑出血()见一cm×cm的团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密度均匀,CT值约()HU,病灶周围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受压变窄、略()移,中线结构向()移位,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出血。
请结合临床7.脑出血并破入脑室()见一cm×cm的团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密度均匀,CT值约()HU,病灶周围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出血破入(),()内呈高密度铸型,第三脑室内亦可见高密度影,()侧裂池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移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诊断报告规范化模板-------头部416医院放射科--诊断组第一部分--颅脑1.正常颅脑平扫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室系统形态及大小正常,脑沟、脑裂及脑池未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颅脑CT平扫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2.正常颅脑平扫+增强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增强扫描脑实质内未见确切异常强化影,脑室系统形态及大小正常,脑沟、脑裂及脑池未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颅脑CT平扫及增强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3.老年性脑病双侧基底节区见点片样低密度影,边界模糊,病灶大小不一,直径<1cm。
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及双侧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密度弥漫性减低,脑沟、脑裂可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1.双侧基底节区腔梗灶。
2.符合脑萎缩改变。
3.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请结合临床4.缺血性脑梗塞()见斑片样低密度影,边界模糊。
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
余脑实质及脑室、脑裂、脑沟均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梗塞灶。
请结合临床5.出血性脑梗塞()见斑片样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病变内可见点、片样高密度影,CT值约()HU,邻近脑回肿胀、密度减低。
脑池及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出血性脑梗塞。
请结合临床6.脑出血()见一 cm× cm的团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密度均匀,CT值约()HU,病灶周围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受压变窄、略()移,中线结构向()移位,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出血。
请结合临床7.脑出血并破入脑室()见一 cm× cm的团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密度均匀,CT值约()HU,病灶周围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出血破入(),()内呈高密度铸型,第三脑室内亦可见高密度影,()侧裂池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移位。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请结合临床8.脑出血吸收期()脑出血治疗后复查:()见一不规则形稍高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约()HU,病灶大小约 cm× cm,病灶边界模糊,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带,中线结构居中,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出血治疗后,较前片(2014.1.1)出血吸收好转。
请结合临床9.硬膜外血肿()部颅骨内板下见梭形高密度影,密度较均匀,CT值约()HU,边界整齐锐利,周围占位效应明显,邻近脑组织受压,中线结构稍()移。
骨窗示:()见线状透亮线,骨皮质不连续,断端未见确切移位,邻近头皮下软组织肿胀。
意见:1.()部硬膜外血肿。
2.()骨骨折。
请结合临床10.硬膜下血肿--急性()部颅骨内板下可见新月形高密度影,CT值约()HU,范围较广泛,已超越颅缝,同侧脑组织肿胀,脑回增大;同侧脑组织受压移位,中线结构向()移位;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改变。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部硬膜下血肿。
请结合临床11.硬膜下血肿--亚急性()部颅骨内板下见条带状等密度影,CT值约()HU;同侧大脑半球脑组织略肿胀,中线结构稍向()移。
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部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
请结合临床12.硬膜下血肿--慢性()部颅骨内板下见新月形液性密度影,CT值约()HU,范围较广,穿越骨缝,但未过中线;临近脑组织稍受压,中线结构居中。
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区。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部硬膜下血肿(慢性期)/硬膜下积液。
请结合临床13.蛛血双侧大脑脑沟、侧裂池内、镰旁见条状、羽毛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鞍上池、纵裂池及四叠体池内亦可见高密度影;中线结构居中。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蛛网膜下腔出血。
请结合临床14.蛛血--动脉瘤破裂()见一 cm× cm的类圆形高密度影,双侧脑室之间可见高密度影充填,CT值约()HU,边界较清,出血破入侧脑室内,脑室内出现高密度影,鞍上池、侧裂池、纵裂池及四叠体池内亦可见高密度影。
余脑实质密度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居中。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可能。
请结合临床15.脑动静脉畸形(AVM)()见一 cmX cm的斑片状高低混杂密度影,并可见少量钙化,增强扫描后其内可见条状或蚯蚓状高密度血管影,为迂曲的强化血管影,见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病灶位置较表浅,占位征象不明显,中线结构居中,脑室及脑池系统未见异常,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多为()脑血管畸形。
请结合临床16.脑动脉瘤()可见直径约()cm的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余脑实质密度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多为()动脉瘤。
请结合临床17.脑挫裂伤()见一 cm× cm点片状高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约()HU,边界模糊,其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邻近脑组织略肿胀,密度稍减低。
余小脑及脑干未见异常密度影。
中线结构居中。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挫裂伤。
请结合临床18.头皮血肿脑实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脑室、脑池未见扩大,脑沟未见增宽;中线结构居中。
左顶部头皮下软组织肿胀,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1.颅脑平扫脑实质未见确切异常。
2.左顶部头皮血肿。
请结合临床19.脑积水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及四脑室对称性轻/中/重度扩大,颅内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中线结构居中,脑池系统亦/无增宽。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符合脑积水改变。
请结合临床20. 脑脓肿()见一 cmX cm的圆形低密度影,周边可见等密度完整均匀环形壁影,壁的CT值约()HU左右,厚度约()mm;病灶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带,增强扫描病灶呈均一的明显环形强化,中线结构向()移。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改变,多为脑脓肿形成。
请结合临床21.脑囊虫病()见小圆形等密度病灶,直径约()cm,边界清晰;周边指套状低密度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环状强化,()受压,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病变:脑囊虫病?请结合临床22.蛛网膜囊肿()部颅骨内板下见一 cmX cm的囊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密度均匀,CT值约()HU,其邻近脑组织稍受压,脑室系统形态及大小正常,脑沟、脑裂及脑池未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部囊状低密度影,多为蛛网膜囊肿。
请结合临床23.脑膜瘤()见一 cmX cm的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光滑清晰,密度均匀,CT 值约()HU,其内可见少量斑点样钙化,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局部中线结构向()偏移;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骨窗示:病灶与()骨内板广基底相连,局部骨质增生硬化。
意见:()占位病变,多为脑膜瘤。
请结合临床24.星形细胞瘤( )见一 cmX cm的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边缘尚清晰,囊壁见等密度结节,囊液密度稍高于脑脊液密度,CT值约()HU;增强扫描病灶后方近边缘处结节状、条状强化明显,低密度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周围水肿不明显,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占位病变,星形细胞瘤?请结合临床25.少突胶质细胞瘤()见一大小约为 cm× cm混杂密度影,边界欠清,其内可见斑片样钙化影,CT值约()HU;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病灶周围有轻度低密度水肿区,占位效应较轻,局部脑沟变浅,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占位病变,少突胶质细胞瘤?请结合临床26.髓母细胞瘤后颅窝中线处,相当于小脑蚓部有一大小约为 cm× cm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Hu,病灶突入第四脑室,病灶周围可见少量低密度水肿,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第四脑室向前移位变形,幕上脑室明显扩张积水,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小脑蚓部占位病变并梗阻性脑积水,髓母细胞瘤?请结合临床27.颅咽管瘤鞍上池内见一约为 cm× cm的类圆形混杂密度影,CT值约()HU,有囊变、钙化;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有强化。
余脑内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鞍区占位病变,颅咽管瘤?请结合临床28.听神经瘤()侧桥小脑角区见一 cmX cm的不规则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约()HU;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囊变区未见强化;病灶边缘清晰,与颞骨岩部内听道相贴;内听道略扩大;局部脑组织受压,()侧桥小脑角池显示不清,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侧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听神经瘤?请结合临床29.脑转移瘤()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影,边界尚清;增强扫描结节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内见片状液性无强化区,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区。
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脑内多发病变,转移瘤?请结合临床30.正常颅脑CTA经肘静脉注入碘对比剂后行颅脑CTA三维成像显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双侧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及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分支显示好,形态、大小、分布未见异常;未见狭窄、闭塞,未见畸形血管及动脉瘤影。
意见:颅脑CTA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婴幼儿脑疾病31.脑膜膨出()部可见囊状密度影,由颅内()部膨出颅外,密度较均匀,CT值约()HU;中线结构居中,骨窗示:()骨局部缺如。
意见:多为()骨缺如并脑膜膨出。
请结合临床32.脑膜脑膨出()部可见囊状密度影,由颅内()部膨出颅外,其内见脑组织和脑脊液密度影,CT值约()HU;中线结构居中,骨窗显示()骨局部缺如。
意见:()骨缺如并脑膜脑膨出。
请结合临床3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双侧半卵圆中心、深部脑白质区及侧脑室周围可见多发散在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大脑半球广泛性密度减低,皮髓质界限模糊或消失。
脑池及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请结合临床34.垂体正常垂体密度均匀,未发现异常密度影,垂体高度约()cm,垂体柄居中。
意见:垂体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35. 垂体大腺瘤垂体内可见一直径约()cm的圆形高密度影,中心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一强化,中心斑片状低密度影未见强化;垂体柄移位;鞍低下陷,蝶鞍扩大,鞍上池变形、减小,视交叉受压上移;双侧颈内动脉受压外移。
意见:鞍区占位病变,垂体腺瘤?请结合临床36.垂体微腺瘤垂体冠状位示垂体上下径为()cm,上缘膨隆,垂体密度欠均匀,于垂体()侧或底部见一小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为()cm,垂体柄向()侧偏移,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化,鞘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