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验证
洁净工作服清洗、灭菌及使用效期的验证

洁净工作服清洗、灭菌及使用效期的验证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验证范围4 验证机构和职责5 风险分析6 验证前的确认7 验证内容8.验证过程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9.SOP的修订10.再验证周期11.验证结果评价及批准12. 记录与附件1.概述我公司冻干粉针剂车间和小容量剂车间均为无菌药品生产线,对药品生产质量洁净度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工作服的卫生尤为重要。
根据车间工艺设计图纸而知生产线中与药品直接接触相关设施设备的环境按洁净度级别主要划分为D 级、C 级及B 级背景下的A 级,因此洁净工作服按其环境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为D 级洁净工作服、C 级洁净工作服、B+A 级洁净工作服。
D 级洁净工作服每两天清洁一次,C 级以上洁净级别的工作服每班清洗、灭菌,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应分开洗涤、干燥、整理,D 级洁净区工作服在D 级洁净区洗衣整衣间进行清洁整理;C 级及以上级别洁净工作服统一在C 级洁净区洗衣整衣间进行清洗整理,之后通过XX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将洁净区工作服进行湿热灭菌,B+A 级洁净区工作服灭菌后在脉动真空灭菌柜后门取出用袋子热合进行密封后转入密封桶中运至B 级区灭菌后暂存室存放待使用;C 级洁净区工作服在脉动真空灭菌柜前门取出,存放在C 级洁净区更衣间待使用,各区待用洁净工作服如存放时间超出使用有效期则重新按SOP 清洁。
主要工艺操作如下:D 级洁净工作服:C 级及B+A 级洁净工作服(分区域清洗):之后分区域清洗2.验证目的 待清洗洁净工作服 液体洗涤剂清洗 纯化水漂洗烘干 脱水 整理发放 待清洗洁净工作服收集分类液体洗涤剂清洗 注射用水漂洗 烘干脱水 湿热灭菌 暂存发放 整理 收集通过洁净工作服清洗、灭菌、转运及使用效果验证,为了证明清洗、灭菌、转运及使用方法有效可行,确认进行该过程操作后符合生产工艺要求,避免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洁净服生产产品时对洁净区生产环境及产品产生污染。
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验证方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验证方案一、验证目的:验证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方法及步骤,确保洁净服清洗消毒后符合工艺要求,防止洁净服对药品产生污染。
证明《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中洁净服清洗消毒方法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对产品产生污染,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二、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价。
三、验证职责:1验证工作组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1.4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定2质量部2.1负责取样。
2.2负责样品检验及检验数据的填写。
2.3负责验证过程审核。
2.4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
3生产车间3.1负责提供《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文件。
3.2负责对《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实施。
3.3负责对操作人员的安排,确保该项验证工作在动态状态下进行。
3.4负责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的填写。
四、验证标准五、验证技术文件六、验证内容1.执行的标准:《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2.可接受标准:2.1清洁度:目测在不低于300勒克斯照明下目测检查已清洗消毒的洁净服,应无可见污迹及药物残留物。
2.2微生物限度(菌落数)≤50个/棉签。
3.清洗消毒过程:3.1按《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对洁净服进行清洗消毒,取样。
3.2清洁剂:雕牌洗洁精。
3.3消毒,用臭氧灭菌柜进行灭菌。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3.3清洗消毒过程及取样(见附表1)3.4目测检验(见附表2)4.检验方法:4.1取样方式:4.1.1目测由质量部QA人员在洁净服清洁(消毒)后进行检查。
4.1.2微生物检验由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洁净服清洁(消毒)目视合格后,用灭菌棉签1个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已清洁(消毒)的洁净服袖口和拉链两旁的内外表面按25 cm2/棉签进行擦拭取样,擦拭后用灭菌剪刀剪下签头,投入盛有100ml0.9%灭菌氯化钠溶液的密塞锥形瓶中,每天取样2个,连续取样四天。
洁净区工作鞋、工作服清洗消毒、灭菌效果验证报告

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验证范围4 验证计划与人员职责5 验证步骤和方法6 结果分析1 概述我公司使用的洁净服选用导电绸(特制碳纤维涤纶长丝)材质,该材质具有易清洁、透气、耐磨、防静电、不脱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企业,是洁净工作服首选材料;洁净鞋为塑胶材质,易清洁、消毒、无脱落。
清洁方法是按照《洁净区工作鞋洗涤、消毒标准操作规程》、《洁净区工作服的清洗、消毒、发放标准操作规程》清洗,洁净服清洗完毕后,在净化台上进行整衣,整理后,按编号放入灭菌袋中,摆放在灭菌车上,按《臭氧发生器灭菌器使用、维护的标准操作程序》臭氧灭菌。
为确认洁净鞋、洁净服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特进2GMP344.14.24.2.14.2.2组员职责:操作人员:负责验证中的生产操作,对日常监控进行记录。
QA:负责验证过程的取样,对现场进行监控。
工艺员:负责收集验证资料和数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证。
QC室主任:负责验证过程中检验工作的安排,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开据检验报告5 验证步骤和方法5.1 洁净拖鞋清洗、消毒效果确认:5.1.1 内容:确认按照洁净鞋洗涤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清洗、消毒后洁净鞋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5.1.2 方法:无菌棉签擦拭法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棉签两根,取一根棉签将其靠在溶剂瓶上挤压除去多余的溶液。
将棉签头按在拖鞋内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棉签,将药签的另一面也在拖鞋内表面上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另一根棉签按照同样方法擦拭拖鞋底部。
擦拭完成后,立即将棉签放入盛有450ml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三角烧瓶中。
全部棉签投入瓶中后,将瓶迅速摇晃1min,静置10min后即得样品。
请验微生物限度,细菌总数≤10CFU/100ml。
每次取3个样品,连5.1.35.25.2.15.2.25.2.35.2.45.366.16.2符合方案设定7 再验证周期7.1 两年一次8. 最终批准:附录一洁净鞋清洗、消毒效果确认检查表附录二——仅供参考。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目录1. 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范围4、计划验证时间5、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6、验证内容及方法7、验证结果及分析8、验证周期9. 验证领导小组审查意见第1页共3 页1.概述我公司为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要求,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的洁净环境需达到十万级,微检室、无菌室、阳性间需达到万级,生产操作人员需要穿戴洁净工作服进行生产操作。
为保证达到体外诊断试剂的工艺要求,对涉及到的洁净工作服定期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效果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生产环境,正式生产前必须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消毒方法的适应性和消毒效果验证。
现经常使用的灭菌方法有:121℃湿热高压蒸汽灭菌。
2. 目的验证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的效果,确保洁净服清洗消毒后符合工艺要求,防止洁净服对产品产生污染。
证明现有的洁净服清洗消毒方法可行性和可靠性,有效地保证对洁净服的清洗以及灭菌效果能够达到防止污染的目的。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消毒效果的验证。
4. 计划验证时间消清洗、毒效果验证时间安排:年月日至年月日;5.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6.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消毒效果验证6.1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方法验证6.1.1 清洗方法:将洁净工作服放入全自动洗衣机中,按开始键加水,按照洗衣机设定的洗衣程序进行漂洗。
6.1.2 检验方法:①通过连续监测3个周期可见异物检测和残留物检测:用2只洁净250ml三角瓶,取最终冲洗水约150ml-200ml,检查可见异物,应无可见白点及纤毛。
②外观清洁度:在日光灯下检查已清洗洁净服,应无可见污迹。
6.2 洁净工作服的消毒方法验证6.2.1 消毒方法:将洁净工作服折叠整齐,用牛皮纸包装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21℃湿热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6.2.2 检验方法:通过连续监测3个周期高压灭菌再用已配制好的接触碟接触取样部位表面,让取样表面与接触碟表面充分接触,轻轻按压10秒钟,每个接触碟的取样面积约为25 cm2。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1. 引言洁净工作服的清洗和消毒对于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验证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的有效性,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验证方法,并使用适当的设备和试剂进行检测和分析。
2. 方法本方案将采用以下步骤验证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步骤1:样品采集从不同岗位的员工处收集已经使用过的洁净工作服样品,并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步骤2:标准操作程序(SOP)准备制定洁净工作服清洗和消毒的SOP,并包括清洗和消毒剂的种类、浓度、使用方法等细节。
步骤3:样品处理将收集到的洁净工作服样品按照SOP中的操作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步骤4:洁净工作台采样使用无菌的取样棉签或者舌拭子,在洁净工作台表面随机取样。
步骤5:微生物培养基制备准备适当的微生物培养基,如TSA(Tryptic Soy Agar)或MRS (deMan, Rogosa and Sharpe Agar)等。
步骤6:菌落计数将取样棉签或舌拭子均匀刷在培养基平板上。
步骤7:培养将培养基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步骤8:菌落计数和鉴定在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菌落形态和颜色进行菌落计数和初步鉴定。
步骤9:验证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分析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结果分析根据对洁净工作台表面的微生物菌落进行计数和鉴定,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4. 结论本方案通过采样、处理、培养、计数和鉴定等步骤,验证了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的有效性。
根据实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可以评估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并提供了改进建议。
5. 推荐改进措施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如果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未达标,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 - 调整清洗剂或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 增加清洗和消毒的频率; - 对工作环境进行进一步消毒处理; - 提供更好的清洁工具和设备。
6. 参考文献[1]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标准-XXX标准化机构附录:SOP示例以下是一份示例的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SOP:步骤1:清洗 - 将洁净工作服放入洁净洗衣机中; - 添加适量的洗涤剂; - 设置适当的洗涤时间和温度; - 启动洗衣机进行清洗。
洁净区工作鞋、工作服清洗消毒、灭菌效果验证报告

备注: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验证围4 验证计划与人员职责5 验证步骤和方法6 结果分析7 再验证周期8 最终批准1 概述我公司使用的洁净服选用导电绸(特制碳纤维涤纶长丝)材质,该材质具有易清洁、透气、耐磨、防静电、不脱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企业,是洁净工作服首选材料;洁净鞋为塑胶材质,易清洁、消毒、无脱落。
清洁方法是按照《洁净区工作鞋洗涤、消毒标准操作规程》、《洁净区工作服的清洗、消毒、发放标准操作规程》清洗,洁净服清洗完毕后,在净化台上进行整衣,整理后,按编号放入灭菌袋中,摆放在灭菌车上,按《臭氧发生器灭菌器使用、维护的标准操作程序》臭氧灭菌。
为确认洁净鞋、洁净服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特进行本次验证。
2 验证目的确定我车间使用的洁净鞋、洁净服按照现有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消毒、灭菌后能够达到GMP的要求。
3 验证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冻干粉针车间洁净鞋、洁净服的清洗、消毒、灭菌。
4 验证计划与人员职责公司成立验证委员会,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合格证证书。
验证委员会针对每个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门验证工作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的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4.1 验证计划:洁净鞋、洁净服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验证计划于2009年10月实施。
4.2 验证小组人员职责:4.2.1 组长职责:组织协调验证人员工作安排,落实验证使用仪器及对设备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进行指导;负责所有数据的分析、评价。
4.2.2组员职责:操作人员:负责验证中的生产操作,对日常监控进行记录。
QA:负责验证过程的取样,对现场进行监控。
工艺员:负责收集验证资料和数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证。
QC室主任:负责验证过程中检验工作的安排,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开据检验报告5 验证步骤和方法5.1 洁净拖鞋清洗、消毒效果确认:5.1.1 容:确认按照洁净鞋洗涤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清洗、消毒后洁净鞋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验证方案

清洁消毒设备维护和保养
设备清洁和润滑
定期对洗涤和消毒设备进行清洁 和润滑,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设备检查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机 械部件、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设备保养计划
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包括定期更换 磨损部件、检查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安全检查和维护记录
安全检查
02
确保工作人员在进入洁净区域前进行手部清洁、穿戴一次性手
套等防护措施。
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
03
和自我防护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 1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验证结果评估
1
2
根据检测结果,对比洁净工作服消毒前后的微生 物数量、悬浮粒子浓度等指标变化。
3
分析验证数据,判断消毒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2 1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01 总结与改进
02
根据验证结果,对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的方案进行总
结评估。
03
根据验证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消毒方
外观质量检查:每批次产 品生产前进行一次。
01
03 02
10
2 1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2 1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01
验证方案策划与准备
02
确定验证目标:明确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的效果要 求,如微生物数量、悬浮粒子浓度等指标。
03
制定验证计划:确定验证的具体内容、方法、时间 、人员及记录要求。
2 1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证明了清洁和消毒后的洁净工 作服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提高洁净度和卫生 质量。
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验证方案

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验证方案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验证方案为保障工作场所的卫生干净,洁净工作服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洁净工作服的清洁消毒工作同样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
因此,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验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首先,制定一个清洁消毒的标准流程,明确各项操作的细节和要求。
清洁消毒流程应包括:预处理、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等环节。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以一流的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流程标准进行操作,并保证每个操作细节均得到严格执行。
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服制定相应的清洁消毒方案。
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服,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和干燥方式等方法都应有所区别。
比如对于油污较多的工作服,可以使用强力清洁剂清除难以清洗的油污。
对于轻微油污的工作服,则应使用柔性清洁剂来进行清洁消毒。
使用不同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可以针对性地去除不同种类的污渍和杀灭不同类别的病菌,在“一套”工作服消毒处理规范下,针对不同工作服种类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净化处理,确保工作服的洁净度,使基础的消毒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第三,设定合理的环境条件。
设定合理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于清洁消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场所应该保持环境温度适宜、湿度适度,充分控制空气洁净度,确保工作服在正常的环境下得到合理的消毒处理。
第四,严格进行品质检验。
对于洁净工作服的清洁消毒工作,必须设立质量检验的环节,确保工作服达到了相应的清洁标准。
检测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服洁净度、消毒效果等方面。
质检部门应严格把关,确保每台洁净工作服的清洁消毒质量符合标准。
最后,合理使用新型智慧设备。
由于传统的洁净设备操作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达到消毒时的深度净化效果,因此,应充分利用新型智慧设备,针对不同物料特性,在消毒操作方面达到更加精细化操作。
充分利用新型智慧消毒设备,可以从杀菌、防止微生物繁殖、除臭去味等各个方面对洁净室内进行升级,提高消毒效果的好处,从而提高洁净工作服的清洁度和消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报告目录
1. 验证概述
2. 验证目的
3. 米用的文件标准
4.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5. 验证时间及进度安排
6. 验证内容
7. 验证结果
8. 再验证周期
1验证概述
工作服在使用过程中,人体的分泌物,空气中的尘粒,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与设备接触所沾染的油迹等均会对工作服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防止发生污染与交叉污染,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因此应定期对工作服进行清洁消毒。
2验证目的
为确认工作服清洗、消毒方法能够保证工作服的清洁,防止发生污染与交叉污染,特
制订本验证方案。
3采用的文件标准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5验证时间及进度安排
方案制定日期:2015 年月日
一
—2015年月日
方案实施日期:2015 年月日
一
—2015年月日
报告日期:2015 年月日
一—2015年月日
6验证内容
6.1验证条件要求
将收集来的洁净工作服按《工作服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消毒,烘干后按规定存放在专用的储物柜中,待用。
6.2验证范围
1)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的效果;
2)连续穿着工作服3天后含菌数;
3)工作服清洗消毒后存放5天后的含菌数。
6.3接受标准
十万级生产区用洁净工作服微生物不能超过10个/取样点。
6.4验证步骤
1)表面清洁检查,用肉眼观察,检查整件洁净工作服内外表面,特别是袖、领、胸腹等易脏部位的清洁程度;
2)取样点的确定
微生物检查:每件取样点不少于3个。
领(A)袖(B)为必选点,其他任选一点(C);
3)取样方法
微生物检查,按表面污染试验:把各取样部位按于培养皿表面。
4)每次工作服清洁消毒后取三件:一件检验室当天检测,以验证其清洁消毒效果;一件连
续穿着三天后检测其含菌量,以验证其穿着有效期;一件按规定存储五天后检测其含菌量,
以验证其清洁消毒有效期。
5)按3)重复操作三次。
6)需做微生物检查的化验室检测人员,经净化程序后进入洁净工作服存放间,确定取样点,取样作微生物检查并与标准对照,判定合格与否。
7验证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品名称
所属车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培养皿制备:取灭菌平皿,将已融化并冷却的灭菌营养琼脂培养基,无菌操作注入各皿15~20ml ,
30~35 C培养24小时,无菌落生长,备用。
采样及培养:将被测工作服的各取样部位,依次做接触皿直接接触法试验,将试验后的各培养皿
倒置于衡温培养箱,30~35 C培养72小时,观察点计菌落数。
细菌总数检查结果(CFU/皿)________ 洁净工作服(清洗结束当天)
检验人:复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