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

合集下载

重阳节的广播稿多篇

重阳节的广播稿多篇

重阳节的广播稿多篇重阳节的广播稿程:同学们一定熟悉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大家也一定听说过毛主席这位伟人写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程:那大家知道这两首诗中都提到了哪个节日吗?对了,就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今天我俩就给大家聊聊重阳节张: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程心怡,你吃过重阳糕吗?程:当然吃过喽,味道还很不错呢?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张: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

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程:刚才我们聊了重阳节趣话,下面我们来谈谈本月读书的收获吧。

大家知道哪一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吗?对了,那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不久之前我阅读了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书中主人公那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本书主要描写的是一个19岁的少年鲁滨逊出海历险,一次因为海啸遇险而被困在无人荒岛上,孤单生活28年的经历。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重阳节主题广播稿有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广播前都会预先准备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优秀才会有更好的广播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广播稿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主题广播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本周三就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人们历来对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句。

为什么重阳节是个感恩的节日呢?新时期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尤其显得必要。

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

老一辈为了我铭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

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总有一天我们、你们也会成为老人。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在我们淮北争创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重阳节广播稿6篇

重阳节广播稿6篇

重阳节广播稿6篇导读: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需要而准备的草稿,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

下面是本人整理的重阳节广播稿6篇,欢迎阅读!重阳节广播稿第一篇自古以来,九月九就是思念的节日,古诗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是古代人在重阳节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阳是团圆的日子,因为不能团圆,在外的诗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亲人,写下了传世的诗歌。

思念之心,字字显露真情。

现在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这一天定为老年节,我国同世界上的好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

让每个人献出一点受,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

有一天你我也会老,看看老年的亲人,一晃几十年下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老年人也曾经年轻过,有过美丽的青春,有过追求,有着对社会的贡献,当你面对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翻阅年轻时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动!美丽的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苍白和皱纹,每一纹,也有深深地爱呀,当你看到晨中相扶的老人在风景中轻轻走过,笑容绽放在慈祥的脸,心中那份感动不能自己;还有那一对年约六旬的老人身着大红的运动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让人羡慕;当然也有流浪在街头的老人,一脸人生的苦涩,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让人受不了,受不了。

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别说老年人爱啰嗦,每一句话里有真情,每一个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说说话,会有好处,明理和涵养在时光之海已浸入到内里,没有浮华,没有虚假,只有渴望,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的幸福开心,为每一个亲人祈福。

只要孩子们过的好,老人心中就无所牵挂了。

这是老人,让人尊敬的老人。

而年轻人一般不能发现这一点,生活的压力好大,工作的压力和竞争,让人累和疲惫,可以认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当你已经长大的时候,父母可能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担忧的心时常动在心头,一句话,一句问候,不能回家,打个电话也好。

重阳节广播稿

重阳节广播稿

重阳节广播稿重阳节广播稿(精选6篇)有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学生,广播前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好的广播稿会带来更好的广播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广播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广播稿(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广播稿1一、播放开播曲开场白:合:雏鹰展翅任翱翔,实小伴我共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欢迎收听红领巾广播。

甲:本次广播由六(8)班为您主办。

我是主持人顾维涛,我是主持人张清盈,祝大家午间愉快!二、新闻天地天下大事甲: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欢迎收听本期的天下大事。

我是播音员刘一鸣,下面由我来为你播报最新新闻。

略甲:听完刘一鸣同学播报的天下大事,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身边的校园新闻吧。

乙:下面请收听由姚晨曦同学带来的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略入队仪式在激动人心的呼号中结束——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胸前的红领巾在飘动,心中的队歌在唱响!希望全体少先队员茁壮成长,用自己的行动让红领巾更红,让队旗更亮,做搏击风雨之雄鹰,为鲜艳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三、主题释放甲:结束本周的校园新闻,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红领巾广播的主题——“话说重阳”。

甲:哎,张清盈同学,再过四天就是重阳节了,你了解重阳节吗?乙:你别说,我还真不太了解重阳节,你给我说说呗!甲:那我给你讲讲重阳节的传说吧!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

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

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关于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范文(通用8篇)有在广播站锻炼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广播前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好的广播稿会带来更好的广播效果,广播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范文(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阳节的红领巾广播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佳节重阳,尊老敬老。

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幕戏剧。

是啊,漫漫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

重阳节,就是这样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它既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代表,又是华夏传统美德的象征。

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据记载,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此后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

孟浩然曾在《过故人庄》中抒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朋友情、田园梦,王维在饱受思乡之苦时,也吟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唱,边塞诗人岑参更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远望,抒发“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的壮士情怀。

时至今日,每逢重阳那天,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多一些体贴。

家家都要为老人们专门做些可口的美食,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也一定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

总之,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家家都希望老人的心情更加舒畅,健康长寿。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敬老人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学生才是文明的学生。

尊老爱老,我们责无旁贷。

作为交大附中的一名学生,我们一定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尽力为老人做好事。

在这样的日子里,你想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边的老人一份什么样的祝福呢?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比如帮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捶捶腿、洗洗碗扫扫地,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他们说上一句祝福的话,给他们倒一杯水,沏一壶茶,陪他们讲一件你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等等无论为他们做什么,我们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好学生。

重阳节广播稿.doc

重阳节广播稿.doc

重阳节广播稿段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广播台的播音员,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被称为“重阳喜庆节”、“重阳佳节”。

它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段二: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起源于中国汉代,相传九月初九这一天阳气最盛,阴气最衰。

在古代,人们认为这一天阴气太重,会有不祥之事发生,因此九月初九被视为煞神之日,亦被称为“重阳”。

为了驱除煞气,人们开始向高处登山,采菊花、插茱萸、饮菊花酒,祈求平安吉祥、驱邪避灾。

段三: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有着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

其中,登高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人们纷纷踏上登山胜地,欣赏秋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同时,人们还会采摘菊花,将其插在衣帽上,以彰显喜庆祥和之意。

此外,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重阳糕的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香甜。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举行诗词大赛、五谷杂粮展销会、赏菊花等活动,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让人们在喜庆中感受到节日的独特魅力。

段四:重阳节的寓意和价值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民崇尚自然、崇尚阳光、崇尚希望的精神。

重阳节传递出了敬老、亲情、关爱之情,它唤起了人们对家庭的记忆和思恋,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同时,重阳节还激励人们要敬老尊老,注重与长辈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增进家庭和社会的和睦与稳定。

段五:重阳节的当代意义在当代社会,人们繁忙的生活节奏和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让人们渐渐远离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

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蕴含着深远的人文情怀。

对于当代社会,重阳节提醒人们要重拾家庭的温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自身精神的修养。

重阳节还提醒人们要注重父母的身体健康,尽孝敬老之责,增加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段六:结语重阳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以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1开始曲: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分钟左右)男:敬爱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中午好!男:伴随着熟悉的歌曲,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我们603中队主持。

我是主持人xxx女:我是主持人xxx。

女:xxx,那你知道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吗?男:我当然知道了,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女:每逢重阳节,人们便会登高望远,感觉天是那是那样的蓝,山是那样的青,大地到处是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置身于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真叫人心旷神怡!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吗?下面请xxx来给我们讲一讲吧。

传说古时候,有个地方出现了瘟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会来传播瘟疫,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除掉瘟魔,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山里的神仙,刻苦得跟神仙学习武艺。

一年之后,桓景就要下山了。

临行前,神仙不仅送给他一把青龙剑,还给了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

回家后,桓景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让每个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这样大家就不怕瘟魔了。

九月初九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桓景与他搏斗了整整一天,终于砍下了文瘟魔的头。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桓景,也为了大家重新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

这便是传说中“重阳节”登高的来历。

男:同学们,除了登高望远,重阳节还有很多风俗呢!请听下面的介绍。

(学生一)重阳登高,是重阳节主要习俗。

历代以来,老百姓每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学生二)重阳节还有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古人认为折了插在头上,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害,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通用5篇)有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我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好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广播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1艳阳高照,天清气爽,又到重阳。

街头多了为老人服务的小站,报纸电台开始宣传如何敬老爱老,敬老院,颐养院趁势又多开了几家。

大多数为老人服务的小站都是真诚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机销售一些所谓的治疗仪器。

这边刚免费为老人做了简单的身体测量,那边就忙不叠拿出仪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浑身解数,巧舌如簧,誓必让老人买下不可。

一些单位在重阳那天,肯定会有行动,名为给老人送爱心,实际为单位赚名气,送些不靠谱的礼物,诸如视力保健仪之类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

平时就经常有敬老院虐待老人的事情曝光,但是敬老院还是照样要开的,只是换个名字重整旗鼓而已。

至于服务质量有没有改进,那就不得而知了。

基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小孩的,到我们年老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或孩子身处外地或工作关系,或自身原因,无暇照顾老人,很多人可能都有机会进老人院安度晚年,这样的状况怎么不让人为以后担忧呢?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

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

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

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演讲稿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Broadcast draft of Chongyang Festival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
开始曲: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分钟左右)
【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
【男】伴随着熟悉的歌曲,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我们603中队主持。

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xxx。

【女】xxx,那你知道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吗?
【男】我当然知道了,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女】每逢重阳节,人们便会登高望远,感觉天是那是那样的蓝,山是那样的青,大地到处是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置身于这样舒
适的环境中,真叫人心旷神怡!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吗?下面请xxx来给我们讲一讲吧。

传说古时候,有个地方出现了瘟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会来传播瘟疫,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除掉瘟魔,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山里的神仙,刻苦得跟神仙学习武艺。

一年之后,桓景就要下山了。

临行前,神仙不仅送给他一把青龙剑,还给了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

回家后,桓景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让每个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这样大家就不怕瘟魔了。

九月初九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桓景与他搏斗了整整一天,终于砍下了文瘟魔的头。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桓景,也为了大家重新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

这便是传说中“重阳节”登高的来历。

【男】同学们,除了登高望远,重阳节还有很多风俗呢!请听下面的介绍。

(学生一)重阳登高,是重阳节主要习俗。

历代以来,老百姓每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
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学生二)重阳节还有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古人认为折了插在头上,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害,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学生三)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男】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大诗人工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
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女】“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重阳节”自古还有敬老的含义。

江南一带,出嫁的姑娘要在这一天回娘家探亲,孝敬父母和兄嫂:儿子要在这一天为老人置办过冬的棉衣,换上松软的被子。

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他寄托了儿女对父母、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深深热爱与敬重。

接下来,请听小故事《郭爱香孝敬老人》。

『背景音乐』:
郭爱香是河南郑州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在她九岁那年,郭爱香的父母双双因公致残,丧失了劳动和行走的能力。

每天早晨,郭爱香很早就起床,先做饭,然后推来轮椅,照顾父母和姥姥起床,再倒好洗脸水,服侍他们洗脸吃饭后,她才匆匆吃完饭去上学。

晚上,她先照顾他们吃饭,等给他们洗完后,自己洗完碗筷,收拾好了家务才开始做作业。

到星期天,郭爱香就给全家人洗衣服,为了他们生活得愉快,国爱香起早贪黑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挤出时间陪父母和姥姥说说话,给他们读报纸。

郭爱香非常懂事,她生活很简朴,父母给她的零用钱,她都攒起来给老人买水果吃。

有一次,父亲病了,国爱香推着轮椅把他送到医院,并日夜陪伴着他,直到父亲的病好了,她才回到学校学习。

繁重的家务活并没有把国爱香吓倒,相反,她把自己家里的不幸化为前进的动力,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在年级组里名列前茅。

艰苦的生活反而给了她乐观向上的开朗性格,使这个家庭充满了欢笑和希望。

【男】同学们,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美德传承和发扬光大。

【女】那就让我们一起念首儿歌吧!
小朋友,要记牢,敬重长辈很重要。

晚上睡前要问安,早上见了要问早。

进出家门要招呼,礼貌用语不可少。

天天做到不能忘,长辈见了哈哈笑
【男】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女】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地祝愿:红领巾广播站能成为
你的良师益友,愿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无尽的欢乐;
【男】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

【女】感谢大家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再见。

【男】再见!
XXX创意设计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