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精选.)
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1. 引言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包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让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广泛的利益。
只有让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三、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包括坚持改革开放,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坚持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包括坚持中国特色,即紧紧围绕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发展道路和政策。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1.2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社会公正、国家主导等方面的特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被视为最重要的利益,国家通过各种措施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权益。
社会主义倡导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促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正,坚持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还包括国家主导经济和社会建设,通过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和调控,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一种关注人民、追求公平、倡导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
2. 正文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中国实际情况为依据,吸取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形成的一个新型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具体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正确发展道路和制度安排。
2019公需课答案

总分:100及格分数:100考试剩余时间:0时52分52秒9367A37ADF574D EX201903000000判断题(共25题,每题4分)1、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正确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正确3、“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正确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正确5、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6、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正确错误7、政治建设中的“两个维护”,就是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全党的核心,维护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8、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正确错误9、中共党员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正确错误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确错误1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
正确12、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确13、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确错误1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16、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正确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正确错误1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确19、成立监察委员会后,出台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正确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23年内蒙专技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公需课)答案(80分以上)

2023年内蒙专技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公需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B 中国共产党领导2.2022年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指出,探索开展()试点。
C 数字营商环境改革3.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个一级指标和87个二级指标。
A 184.“三大陷阱”不包括()。
C 高等收入问题5.美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一,()数字经济增长最快。
A 中国6.()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B 高质量发展7.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党的()。
B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8.农业4.0属于()生产。
C 无人化9.在开启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三个没有根本改变”的现实挑战。
那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主要内容的是()。
D 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处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10.“四洗三慢两养”反映出的是()。
B 城市新需求1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振兴。
A 产业B 人才C 文化D 生态E 组织12.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
A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B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D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E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13.习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A 市场化 C 法治化 D 国际化14.在城市发展,生态优先方面,要注意的内容包括()。
A 必须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种空间的比重关系,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B 要克服“重地上、轻地下”,“重高楼、轻绿色”的误区C 城市建设应“显山露水”,保持和塑造城市文化特色D “森林城市”、“绿荫小区”应当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首选15.中国式现代化是()的现代化。
江苏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

江苏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 - 2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是()A. 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革命的学说D. 无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最坚定的阶级答案:C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A. 探索中前进B. 临着彷徨的道路C. 非此即彼的两种选择D. 手中的宝库答案: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A. 实践是认识的标准和来源B. 实践是命运的制造者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是()答案:实现共同富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答案:五位一体布局三、简答题1.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独立自主自主建设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这一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原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
继续教育公需课参考答案

深圳市 2018 秋继续教育公需课参考答案章节测试 ( 要求的通过率:70.0%)测试结果:通过率[83.0%]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第 1次测试1. 【多选题】美对华意识形态渗透,采用“两杆子、一独立”的策略。
“两杆子”是指 :A: 新闻自由B:军队国家化C:司法独立2.【判断题】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采取的就是“元批判”的方法。
所谓元批判,就是揭开意识形态的遮蔽,探究事情的本质。
对错3.【多选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 从国内情况看,多元社会思潮竞相发声B:从国际形势看,西方国家加大渗透力度C:从斗争领域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战场D:从争夺对象看,着力点放在青少年身上4.【多选题】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
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正确答案 :[A,B,C,D,E]A: 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C:艺术D:宗教E:哲学5.【多选题】意识形态为政党执政提供“合法性”依据。
这个“合法性”的标准有哪些?A: 意识形态的主导性B:政府治理的绩效性C:政治信仰的坚定性D: 社会公众的满意性6. 【多选题】从斗争领域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战场,主要表现在:A:一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边界愈加模糊,意识形态舆情网上网下回流往返,境内境外倒灌呼应。
B:二是传播渠道以网络自媒体为主,多点扩散、进程加速,途径更为隐蔽。
C:三是境外资本加紧在新媒体领域“圈地”,带来新的舆论安全隐忧。
7.【多选题】意识形态为政党执政提供“合法性”依据。
这个“合法性”的标准有哪些?A: 意识形态的主导性B:政府治理的绩效性C:政治信仰的坚定性D: 社会公众的满意性。
8.【多选题】做好深圳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练好()()“两项基本功”,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A: 确保意识形态平稳有序B:舆论导向健康向上9. 【多选题】我们需大力加强四个方面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A: 思想辨别力B:理论创新力C:共识凝聚力D:话语支配力10.【单选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要害就在于掌握群众,尤其是掌握青少年。
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知识整理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政治优势。
3【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党的建设】:加强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9【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0【初心和使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记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1【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12【活动原则】遵守宪法与法律、依法治国、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
13【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4【领导方式】: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发展和完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 特征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如“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同时,中国共产党 也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 保证。
党的领导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历 史演进
历史演进概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特 征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 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
坚持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保障人民权益,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
特点分析
人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人民性,强调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未来, 法治建设将更加完善,法律制度将更加健全,确保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趋势分析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将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国家发展 的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课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阶级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⑴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⑵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⑶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⑷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⑸阶级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⑹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⑺指导思想:2.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原因)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⑵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⑴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