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专业知识
专业解读:机制砂基本特征分析

专业解读:机制砂基本特征分析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
它的颗粒形状多呈三角形或方矩体,表面粗糙,棱角尖锐,一般圆满度比天然砂小。
目前,机制砂多为可以调整级配并含有一定量石粉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大多在2.8-3.5左右,由于全国各地生产机制砂的母岩岩性、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同,生产出的机制砂质量相差很大。
机制砂的质量主要受粒形、细度模数、级配、石粉含量等影响。
在现行标准中主要对后面三个因素进行规定,从而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稳定。
1机制砂的粒形英国标准BS882:1992《用于混凝土的石料》中对石料形状分为六个类别:圆型、不规则型、角锥型、扁平型、长条型及扁长型。
机制砂的粒形主要为角锥型和不规则型,并随着母岩种类、机制砂设备不同而变化。
颗粒的形状对紧密堆积存在重要影响,实际应用中更加期望获得圆型的颗粒,它不仅有利于紧密堆积,更有利于混凝土工作性。
一般来说,制砂设备导致的颗粒形状中:棒磨式、锤式和冲击式等优于反击式、圆锥式和旋盘式,腭式、辊式和旋回式最差,但前者制造成本较高。
北京某石场采用反击式和立轴冲击式生产的机制砂,颗粒形状方正率高,细度模数可控制为2.4~3.0,石粉含量为2~18%,采用干法生产并解决了除尘问题。
不过现在使用立轴破碎机生产机制砂的越来越多。
机制砂的粒形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粒形的规则与否影响到集料自身的紧密堆积程度和空隙率大小,从而影响填充集料空隙的水泥浆体的体积;(2)不规则的粒形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它需要的包裹浆体体积同样增加;(3)机制砂形状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它与水泥浆体界面的机械啮合力等。
2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对于定制生产的机制砂,其细度模数是可以控制的。
在生产工艺中,通过调节不同筛分的比例达到预定的细度模数。
对于加工碎石时筛除的小于4.75mm的石屑,由于其颗粒级配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配制,所以细度模数相差很大,使用时要认真选择控制。
对于细度模数不合适的机制砂,可以与天然中砂或者细砂等通过实验确定比例后混合使用。
机制砂 标准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是一种用于控制油井压力和稳定油井壁,以便于石油开采的专用砂石。
机制砂通常具有特定的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和耐高温、耐压强度。
以下是机制砂的一些常见标准:
1. 颗粒大小:机制砂的颗粒大小通常在20目(0.84mm)到140目(0.105mm)之间。
具体的颗粒大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定制。
2. 颗粒形状:机制砂的颗粒形状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圆滑度和均匀度,以确保沉积在油井壁上时能够填充空隙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3. 耐高温性:机制砂需要具备较高的耐高温性,以适应油井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高温环境。
4. 耐压强度:机制砂需要具备较高的耐压强度,以保证在油井压力增大时不会破碎或变形,确保油井壁的稳定。
5. 其它要求: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机制砂可能还需要符合其它特定的标准,如化学稳定性、水洗性和硬度等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机制砂的标准可能会根据地区、国家或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上述标准仅为一般参考。
对于具体的机
制砂产品,可以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咨询供应商以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易流态组别 机制砂

易流态组别机制砂易流态组别机制砂易流态组别机制砂是一种用于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本文将从机制砂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机制砂的定义机制砂是一种由天然矿石经过破碎、筛分、洗涤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人工砂石。
与传统的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更佳的颗粒形状和颗粒分布,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项目对砂石的要求。
二、机制砂的特点1. 颗粒形状良好:机制砂的颗粒形状近似于立方体或圆球,具有较高的圆度和光滑度,能够减少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砂浆的流动性。
2. 颗粒分布均匀:机制砂的颗粒分布较为均匀,不同粒径的砂粒比例合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砂粒表面洁净:机制砂经过多道工序的洗涤和筛分,能够有效去除矿物表面的杂质和粘土等有害物质,保证了砂粒表面的洁净度。
4. 可调控性强:机制砂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对矿石进行选择性破碎和筛分,从而得到不同粒径和配比的机制砂,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
三、机制砂的应用1. 混凝土制造:机制砂是混凝土中重要的骨料材料,可以替代天然砂使用。
机制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 铁路道床:机制砂可以作为铁路道床的填料材料,填充在铁路轨枕下面,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性能和排水性能,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高速公路基础:机制砂能够作为高速公路基础的填料材料,填充在路基中,能够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减少路基沉降和变形。
4. 水泥制品:机制砂可以作为水泥制品的原材料,如制砖、制瓦等,能够提高制品的强度和密实性。
5. 水利工程:机制砂可以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材料,填充在水坝、堤坝等工程中,能够提高防渗性能和抗冲刷能力。
四、机制砂的制备方法机制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筛分、洗涤等工艺。
首先,选择适宜的天然矿石作为原料,经过颚式破碎机、冲击破碎机等设备进行破碎。
然后,通过筛分设备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粒径分级,得到不同粒径的砂粒。
石灰岩质机制砂

石灰岩质机制砂是一种由石灰岩颗粒组成的沉积岩屑砂岩,通常是经过水流或风力等机械作用形成的。
石灰岩质机制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成因:石灰岩质机制砂是由石灰岩颗粒在自然环境中经过风化、侵蚀和运移沉积而形成的。
这些颗粒可能来自石灰岩岩层的破碎和磨损,随后被水流或风力带走并沉积到其他地方形成砂岩。
2. 颗粒特征:石灰岩质机制砂的颗粒主要由石灰岩砂粒组成,通常呈现出均匀细腻的颗粒分布,颗粒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胶结物质,这些特点使得该种砂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
3. 岩石性质:石灰岩质机制砂具有石灰岩的一些特性,如化学成分中富含钙、镁等元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4. 用途:石灰岩质机制砂常用于建筑、道路、混凝土等领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原料,例如用作混凝土、砌体、路基等材料。
总的来说,石灰岩质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砂岩材料,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用途,适用于多种建筑和工程领域。
机制砂专业知识5

机制砂专业知识5【原创实用版】目录1.机制砂的定义和分类2.机制砂的生产工艺3.机制砂的性能特点4.机制砂的应用领域5.机制砂的发展前景正文一、机制砂的定义和分类机制砂,又称人工砂,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将矿石、岩石等物料进行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达到一定粒度要求的砂。
根据生产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机制砂可分为以下几类:1.石灰岩机制砂2.河卵石机制砂3.铁矿石机制砂4.砂岩机制砂等二、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机制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选择合适的矿石、岩石等物料作为生产原料。
2.破碎:将原料进行初步破碎,使其达到一定粒度。
3.筛分:通过振动筛等设备对破碎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分级处理。
4.整形:对筛分后的物料进行进一步整形,提高砂的粒型和质量。
5.输送和储存:将生产好的机制砂进行输送和储存。
三、机制砂的性能特点1.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2.颗粒形状:机制砂颗粒呈立方体或近似立方体,颗粒表面较粗糙,有利于混凝土的粘结。
3.强度:机制砂的强度较高,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4.杂质含量: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可对杂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砂的质量。
四、机制砂的应用领域1.混凝土:机制砂广泛应用于各类混凝土工程,如桥梁、道路、建筑等。
2.砂浆:机制砂可用于制作砂浆,用于砌筑、抹灰等工程。
3.道路基层材料:机制砂可作为道路基层材料,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水利工程:机制砂可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水库、河道等。
五、机制砂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砂石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而天然砂资源日益减少,开采难度加大,机制砂作为一种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什么是机制砂?

什么是机制砂?
机制砂,也被称为翻铸砂、造型砂、冷芯砂、热芯砂等,是一种用于制作铸造
模型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
机制砂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通过加入适量的绑合剂、热固性树脂、水等辅助
材料,经成型、干燥、烘烤等工艺流程而成。
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流动性佳、热膨胀系数低、耐热性强等特点,使其成为铸造行业中最重要的工艺材料之一。
机制砂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模具材料,用于制造铸造模型的形状。
通过模具的制造,能够精确地复制出铸造品的形状和尺寸,从而实现下一步的熔炼、浇铸、冷却、砂芯挖掉等工序。
不同的机制砂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用于铸造不同材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零部件和工件。
机制砂的使用在工业领域中非常广泛。
它被用于制造汽车、建筑、机床、电器、船舶、飞机等各种工业设备和部件,也被用于生产钢铁、合金、有色金属等材料。
机制砂在现代工业制造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制造模型之外,机制砂还可以用于制造砂芯。
砂芯是机器以精密技术制成
的一种中空模块,用于在铸造时将复杂的内部空腔和形状加入铸品中。
它们可以帮助提高铸造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减少制造成本和时间。
总之,机制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铸造行业及有色金属、钢铁制
造等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制砂的技术和工艺也在不断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制砂基础知识100问

机制砂基础知识100问1.什么是机制砂?答: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工业废渣颗粒。
但不包括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俗称人工砂。
混合砂指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2机制砂有哪些技术质量指标?答:机制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亚甲蓝(MB)值、压碎值指标、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等16项技术指标。
3机制砂有哪些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答:机制砂相关的主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有:GB/T14684—2011《建筑用砂》、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重庆) 、JT/T819-2011《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DBJ52-55-2008《贵州省高速公路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技术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4什么是细度模数?答:反映机制砂颗粒粗细程度的技术指标。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其中:1)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2)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mm—0.35mm;3)细沙的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mm—0.25mm;4)特细沙的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5机制砂中有哪些有害物质?答:机制砂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是云母、轻物质(如树叶、木块、煤)、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这些物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含量都要求严格控制。
6机制砂中有害物质云母含量要求≤2%,为什么要作为重要质量指标加以控制?答:因为云母呈薄片装,表面光滑,极易沿节理开裂,因此与水泥石的粘结性能极差,若含量过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砂浆抗冻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云母含量5%时,强度下降15%以上。
机制砂概括

1. 机制砂中有粒径小于75um 的石粉,和天然砂的明显区别之一2. 级配较差,细度模数偏大,表面粗糙,颗粒尖锐有棱角3.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0%,否则降低砂率4. 石粉含量对粉煤灰的掺量影响不明显5. 严格控制泥粉含量6. 在低强度混凝土中机制砂比天然砂配制强度更高,机制砂(石灰石)碳酸钙可以与高浓度氢氧化钙发生微弱反应7. 石粉是指粒径小于0.16mm ,可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可以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表面粗糙,表面能高,与胶凝材料粘结好,模量较高,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过高,会削弱集料的骨架作用,使弹性模量降低8. 孔隙率大的砂需要更多的胶凝材料(孔隙率求:量筒装砂,再加水)9. 砂率选择很重要,砂率小容易泌水,砂率大流动性降低10. 比表面积法评价坍落度,比表面积计算式:0ni wi i Sw a S ==∑,i 为筛孔级别,ai 为0.15,0.3,0.6,1.18,2.36,4.75筛孔的分计筛余率,Sw 为各个筛孔所对应的尺寸的比表面积11. 以1.18为分界粒径,大于1.18的影响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小于1.18的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12. 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与细骨料(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有关,同时也牵涉到用水量、水泥用量、砂率等参数,一般认为细度模数控制在3——3.4之间为佳,细度模数过大,粗颗粒较多,级配不合理,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虽然掺入粉煤灰可以弥补缺陷,但成本会提高;若细度模数较小,则小于0.075的细粉过多,需水量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增加。
石粉含量也影响坍落度,石粉含量太低时(小于5%),混凝土和易性、泌水性较差,石粉含量控制在6%——9%,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和易性也很好。
按机制砂的特点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合理利用机制砂中的石粉,调整机制砂的砂率,可以配制出和易性好、适合泵送的机制砂混凝土。
13.【西南交大于春辉,低强度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的研究】指出:在水胶比相同的条件下,河砂混凝土的坍落度要大于机制砂混凝土,主要原因是机制砂颗粒本身具有裂隙及孔洞,其中还包括矿物颗粒集合体,因而增大了砂子的比表面积,需要更多的水,因此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加,坍落度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什么是机制砂?机制砂具有什么特点?答: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或其他专用制砂设备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的成品,其特点是成品粒型好,且在作业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用料需求,选择不同的设备生成各种规格的机制砂。
02哪些原料可以生成机制砂?答:鹅卵石、石灰石、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砂岩、石英岩、辉绿岩、凝灰岩、大理岩、流纹岩、矿石;建筑垃圾、尾矿、隧道渣等固废资源。
其制成的机制砂按不同原料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区分,存在着强度和用途的差异。
03机制砂原料选择注意事项有哪些?答:不是所有的物料都可以拿来生产机制砂,在生产机制砂时,对于原料有一定的要求,如:1、用来生产机制砂的原料对抗压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且物料不能用有潜在的碱性集料反应活性的,宜使用洁净、坚硬且无软弱颗粒原料。
2、矿山:避免使用覆盖土层较厚、夹层含泥较多以及岩石分层成片状等质量比较差的矿山。
3、岩层裸露原料:如果岩石上面覆盖土层或含有风化层,应先进行清除再进行制砂。
04什么是碱性集料反应?答:碱性集料反应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水泥、外加剂中均含有碱性成分)与砂石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混凝土内部膨胀,时间长了会导致混凝土疏松、强度降低、开裂等,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05机制砂生产中常用新型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的破碎筛分设备有哪些?答: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履带移动锤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反击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圆锥式破碎站、履带移动斜式筛分站(移动筛分站)、履带移动水平筛分站、履带移动专用制砂机、履带移动破筛一体机等。
06新型制砂设备优势特点有哪些?答:a配有或可选配环保装置有效减少生产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b 无需建设周期,购买设备即可投入生产中;C转场方便:智能化无线遥控、即用即走,可马上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d设备用材精良,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等。
07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常用高效的破碎筛分设备配型方案有哪些?答:1、硬岩制砂设备选择(适用范围:高原平原等,可生产3-4种规格的成品料)❶.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圆锥式破碎站+履带移动筛分站❷.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圆锥式破碎站+履带移动筛分站+履带移动制砂机❸.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圆锥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制砂机+履带移动筛分站2、软岩制砂设备选择(适用范围:高原平原等,可生产3-4种规格的成品料)❶.履带移动锤式破碎站+履带移动筛分站❷.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履带移动锤式破碎站+履带移动筛分站❸.履带移动颚破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反击式破碎站+履带移动筛分站❹履带移动锤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制砂机+履带移动筛分站3、固废制砂设备选择(适用范围:高原平原等,可生产3-4种规格的成品料)4、制砂专用制砂机(适用范围:高原平原等)08制砂设备为何有地域使用范围区别?答:不同地域海拔不同,大气压强不一样,致使同一款马达在不同地域产生的动力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破碎效率。
一般在高原地区生产的马达在使用过程中更具优势。
09机制砂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是什么?答:机制砂石生产工艺流程多种多样,不管设备规模多大,但基本生产流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原料→粗碎→中碎(部分设置筛分)→细碎→筛分→机制砂。
10机制砂石生产中,原料破碎形式有哪几种?答:在机制砂生产中,机械破碎制砂原料的方式主要有压碎、劈碎、折断、磨碎和击碎。
每种破碎设备不是单一的破碎方式,比如制砂机就有击碎、折断、磨碎等方式同时存在。
11机制砂成品按粒径大小,粗、中、细各段破碎如何划分?答:破碎设备破碎原料等级划分是有规定标准的:主要分为粗碎、中碎、细碎三个等级。
粗碎:给料粒度为1500~500mm,破碎到400~125mm;2)中碎:给料粒度为400~125mm,破碎到100~50mm;3)细碎:给料粒度为100~50mm,破碎到25~5mm。
12筛分作业是制砂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什么是筛分作业,筛分方法有哪几种?答:将经破碎后的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根据用户需求,按其粒度级别通过不同筛网筛分,然后使用输送带输送到不同区域的过程称为筛分作业。
筛分方法按照筛分目的不同,可分为独立分筛、辅助筛分(预先筛分、检查筛分)、准备筛分、选择筛分、脱水筛分五类。
13为什么破碎设备中尽可能的“以破代磨,多破少磨”?答:因为破碎的能源利用率要比粉磨的高,多破少磨有利于节约能源,但也不能完全以破代磨,因为两者的能源利用随着物料粒度变小成反向变化。
14振动筛是机制砂生产的主要设备,目前有哪几种振动筛用于机制砂筛分?答:主要用于机制砂生产的筛分设备是:棒条筛、圆筒筛、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高频筛以及概率筛六个类型,其中棒条筛主要用于除土工序,以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较为常见。
15石粉分离的主要工艺方法有哪些?答:从行业工艺设备发展来说:目前剔除原状砂中多余石粉的方法主要有水洗水力分级法,高频筛、机械筛分法和选粉除尘风力分级法。
17何为砂石骨料?答:砂石骨料是建设工程中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等材料的统称。
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即我们常说的石子或碎石,粒径小于4.75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又称为砂或机制砂。
砂石骨料是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
18什么是再生骨料?再生骨料有什么特点?答:建筑垃圾、道路废混凝土块、尾矿、隧道渣等固废资源经破碎、筛分工序后,所得粒径为5~40 mm的骨料为再生粗骨料,粒径0.5~5mm 的骨料为再生细骨料。
再生骨料具有颗粒棱角多、表面粗糙其内部结构微裂纹多,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积密度小、空隙率大、压碎指标高等特点。
19什么是再生混凝土?答: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建筑垃圾、道路废混凝土块、尾矿、隧道渣等固废资源经破碎、筛分、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
20机制砂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a国家对于开采河砂的禁采或限采范围不断扩大,并全面打击非法采砂,河砂紧缺。
b全国各地基建对河砂的需求缺口巨大。
c基建用砂供小于求,除了进口河沙,我们还可以选择机制砂。
21从目前来看,推广应用机制砂的优势是什么?答:机制砂的主要优势是:a机制砂料源固定、稳定,专业化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保证了机制砂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b有较好的级配,原料成分可选择,颗粒级配稳定、可调整,粒形可改善;c有专用的环保型制砂设备,适合工业信息化管理和环境治理;d可利用各种矿山废石、建筑垃圾以及工业废渣等生产机制砂,既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又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
22为什么山砂和海沙质量比河沙差?答:一般山砂风化较严重,含泥较多,含有机杂质和轻物质也较多;海砂中常含有贝壳等杂质,另外所含氯盐、硫酸盐、镁盐会引起钢筋的腐蚀,这些物质都影响混凝土性能。
故质量较河砂差。
23机制砂有哪些技术质量指标?答:机制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亚甲蓝(MB)值、压碎值指标、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等16项技术指标。
24机制砂有哪些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答:机制砂相关的主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有:GB/T14684—2011《建筑用砂》、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重庆) 、JT/T819-2011《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DBJ52-55-2008《贵州省高速公路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技术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5什么是细度模数?答:反映机制砂颗粒粗细程度的技术指标。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越粗。
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其中:a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b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mm—0.35mm;c细沙的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mm—0.25mm;d特细沙的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26机制砂中有哪些有害物质?答:机制砂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是云母、轻物质(如树叶、木块、煤)、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这些物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含量都要求严格控制。
27机制砂中有害物质云母含量要求≤2%,为什么要作为重要质量指标加以控制?答:因为云母呈薄片状,表面光滑,极易沿节理开裂,因此与水泥的粘结性能极差,若含量过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砂浆抗冻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云母含量5%时,强度下降15%以上。
所以当用花岗岩类作为机制砂料源时要引起重视。
28什么是机制砂颗粒级配?答:机制砂的颗粒级配是指颗粒各粒径的搭配比例。
29机制砂颗粒级配划分为Ⅰ区、Ⅱ区、Ⅲ区三个区间,如何判定机制砂级配属于哪个区间?答:根据公称粒径0.6mm方筛孔累计筛余量百分比,当该百分比值落于哪个区间,他就属于哪区砂。
30什么是针片状颗粒?答:凡是机制砂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其中平均粒径是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1什么是机制砂石粉,石粉含量有什么要求?答:石粉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
一般普通混凝土要求石粉含量小于10%,高强混凝土要求小于5%;32国外机制砂标准对石粉含量有什么要求?答:国外标准对机制砂石粉含量及粒径的界定均存在差异,石粉粒径界定方面: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石粉界定粒径为0.075毫米,英国、法国等国则为0.063毫米;石粉含量方面:美国标准规定石粉含量最高限值为5-7%;日本则为7%;澳大利亚则为25%;英国则为15%;法国则12-18%。
33机制砂压碎值指标有什么要求?答:机制砂压碎值是检验其坚固性与耐久性的一项指标。
标准要求压碎值指标为30%。
压碎值指标较低会导致混凝土耐磨性明显下降。
34砂子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的关系?答:砂子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他们的关系是:a颗粒级配相同,细度模数相同;b细度模数相同,级配不一定相同;c砂的三个级配区并不准确与砂的粗、中、细程度划分相对应。
35公路工程机制砂技术标准中,如何分类?他们的适应范围又是什么?答:机制砂可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小于C60及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36石屑与机制砂的区别是什么?答:在母岩相同的情况下,石屑与机制砂的主要区别是石屑颗粒更加不规则,用水量会增加较多,石粉含量更高且波动更大,可能更易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