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指数测定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是衡量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测量材料的熔融温度和熔融指数,以及它们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
它也可以用来识别各种材料的性质,并对材料的熔点进行精确测量。
熔融指数测试的主要步骤包括测量样品的原始温度,随后将样品放入一个特定的容器中,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缓慢加热,直到样品开始熔化。
熔融指数是根据样品开始熔化的温度来确定的,这个温度是熔融指数测试中最重要的参数。
为了确定样品的熔融指数,需要使用一个特殊的仪器——熔融指数测定仪,它可以根据样品的熔化温度,以及将样品放入容器的温度,来测量样品的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测定仪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可以自动控制样品的温度,确保熔融指数的准确性。
在熔融指数测试的实际应用中,它可以用来检测材料的熔点,并对材料的耐热性进行测试,以了解它们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衡量材料在高温下的熔融特性,以及它们在低温下的熔融性能。
总之,熔融指数测试是用来衡量材料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测量材料的熔融温度,以及它们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识别材料的性质,并对材料的熔点进行精确测量。
因此,熔融指
数测试是材料研究和应用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
实验四 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四热塑性塑料熔融指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2、了解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3、掌握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方法,学习使用MFI-1221熔体流动速率仪。
4、掌握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它的熔体流动速率来表示它的流动性。
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指热塑性高聚物在规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其单位是g/10min,习惯用熔融指数(MI)表示,又称为熔融流动指数(MFI)。
对于同一种聚合物,在相同的条件下,流出的量越大,MI越大,说明其流动性越好。
对于不同的聚合物来说,由于测试时所规定的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熔融指数的大小来比较它们的流动性。
同时,对于同一种高聚物来说还可用MI来比较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MI越小,其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反之MI越大,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
因此,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支链越多,熔融指数越小,加工性越差,但生产出来的聚合物产品应用性能如断裂强度、硬度、韧性、缺口冲击、耐老化稳定性等就越好。
反之,分子量小、分子链越短,支链越小,熔融指数越大,加工性越好,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应用性能就相应较差。
在塑料加工成型中,对塑料的流动性常有一定的要求。
如压制大型或形状复杂的制品时,需要塑料有较大的流动性。
如果塑料的流动性太小,常会使塑料在模腔内填塞不紧,从而使制品质量下降,甚至成为废品。
而流动性太大时,会使塑料溢出模外,造成上下模面发生不必要的黏合或使导合部件发生阻塞,给脱模和整理工作造成困难,同时还会影响制品尺寸的精度。
所以聚合物生产要在加工性能和应用性能间找到平衡,根据产品的特点,发现最佳参数。
用MI表征高聚物熔体的黏度,作为流动物性指标已在国内外广泛采用。
由此可见,高聚物流动性的好坏,与加工性能关系非常密切,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用途、不同加工方法对高聚物MI值有不同的要求,对选择加工工艺参数如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加工时间等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熔融指数测定

第三章熔融指数测定目录CONTENTS Part 1 基本概念Part 2 测试原理Part 3 仪器简介Part 4 科学研究Part 1 基本概念1.1丨熔融指数熔融指数(或熔体流动指数, Melt Flow Index,MFI),指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
前者被称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g/10min);后者被称为熔体体积流动速率(cm3/10min)。
◆是一种表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
其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
◆是度量聚合物熔体在较低剪切速率下流变性质的一种重要手段,高分子加工中重要参数。
◆广泛应用于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石油化工等行业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商检部门。
挤出成型又称为挤塑,挤出机加工中利用液压机压力于模具本身的挤出称压出。
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吹塑过程开始于将塑料熔化并将其形成型坯,或者在注射和注射拉伸吹塑预成型件的情况下。
型坯是管状的塑料件,一端有一个孔,压缩空气可以通过该孔。
是利用气体压力使闭合于模具中的热塑性塑料吹胀成中空制品的成型方法,用于制造中空制品。
然后将型坯夹紧到模具中,并将空气吹入其中。
然后将空气压力推出塑料以匹配模具。
一旦塑料冷却和硬化,模具打开并且部件被弹出。
熔融指数会影响高分子产品加工中哪些性能,如何影响的呢? 思考题◆加工稳定性 ◆粉料分散性◆制品质量聚合物是由许多单个的高分子链聚集而成,因而其结构有两方面的含义:(1)单个高分子链的结构;(2)许多高分子链聚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聚集态结构。
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丨高分子的结构一级结构近程结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连接顺序、立体构型,以及支化、交联等二级结构远程结构高分子链的形态(构象)以及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链结构聚集态结构三级结构晶态、非晶态、取向态、液晶态及织态等。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熔融指数是衡量塑料材料熔融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材料的熔融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的选择对于熔融指数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熔融指数测试条件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温度、载荷和试样制备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熔融指数测试。
一、温度条件熔融指数测试中的温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材料的熔融流动性。
一般来说,测试温度应根据材料的熔点和熔融性能来确定。
对于高熔点材料,测试温度应适当提高,以确保材料能够充分熔化。
而对于低熔点材料,测试温度应适当降低,以避免过度熔化导致流动性不稳定。
此外,温度的控制精度也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一般要求在±0.1℃以内。
二、载荷条件熔融指数测试中的载荷条件是指施加在试样上的压力。
载荷的选择应考虑到材料的熔融性能和流动特性。
一般来说,较高的载荷可以加大试样的剪切力,使熔融流动更加充分,适用于那些具有较高粘度的材料。
而较低的载荷则适用于那些流动性较好的材料,可以避免过度流动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此外,载荷的施加速率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在0.2-0.3N/s之间。
三、试样制备熔融指数测试中的试样制备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测试条件的统一性。
常用的试样形状有圆柱形和长方形,尺寸的选择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测试要求来确定。
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试样的加工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热氧化或降解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此外,试样的数量也应根据测试需要来确定,一般要求进行多次测试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的选择对于熔融指数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熔融性能、流动特性和测试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温度、载荷和试样制备条件。
同时,在测试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的精度、载荷的施加速率和试样的加工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选择和控制测试条件,可以更好地评估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流动性,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熔融指数的测定

4 实验步骤
5、 温度稳定后即可加料。加料前取出料杆,置于耐高温物体上,避免 料杆头部碰撞。把加料用漏斗插入料筒内(尽量不与料筒壁相碰,以免 发烫),快速加料,加料完毕,用压料杆将料压实(以减少气泡),再 插入料杆,套上砝码托盘。 6、 加砝码,基础砝码325g,加负荷1835g(875g+960g),总负荷 2160g 7、 下环线与顶面平齐后,按“预切”“测量”开始试验,收集切下的 料条,含有气泡的料条舍弃
MI=m*600/t 式中:m:料段质量(算术平均值),g;
t = 20 s。
5 实验注意事项
♦料筒,压料杆,毛细管属于精密仪器要轻拿轻放,不可掉落地上, 清理时切忌擦伤; ♦加金属重物压出余料时,切忌用人的压力把余料挤出,一样压料杆 和出料托板等因受力不当和超载而变形; ♦操作过程中要戴上手套,以防烫手; ♦所切取的几个料段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能超过平均值的10%。有较高的实 际意义。
3 实验样品与仪器
实验样品
聚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实验仪器
XNR—400B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
3 实验样品与仪器
实验仪器介绍
XNR—400B熔体 流动速率测定仪
4 实验步骤
1、 熟悉仪器,并检查仪器是否水平,料筒、压料杆、毛细管是否清洁; 2、 备好样品,用架盘天平称取4~5gLDPE或PP; 3、 装好料筒,毛细管; 4、 开启电源,指示灯亮,设定参数(温度190℃、时间20s、次数10次), 按下“控温”开始升温,蜂鸣响4声,恒温15min;
近年来,熔体流动速率从“质量”的概念上,又引伸到“体积”的概念 上,即增加了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其定义为: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毛 细管的体积,用MVR表示,单位为cm3/10min。
实验四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四熔融指数的测定实验四热塑性塑料熔融指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2、了解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3、掌握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方法,学习使用MFI-1221熔体流动速率仪。
4、掌握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它的熔体流动速率来表示它的流动性。
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指热塑性高聚物在规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其单位是g/10min,习惯用熔融指数(MI)表示,又称为熔融流动指数(MFI)。
对于同一种聚合物,在相同的条件下,流出的量越大,MI越大,说明其流动性越好。
对于不同的聚合物来说,由于测试时所规定的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熔融指数的大小来比较它们的流动性。
同时,对于同一种高聚物来说还可用MI来比较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MI 越小,其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反之MI越大,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
因此,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支链越多,熔融指数越小,加工性越差,但生产出来的聚合物产品应用性能如断裂强度、硬度、韧性、缺口冲击、耐老化稳定性等就越好。
反之,分子量小、分子链越短,支链越小,熔融指数越大,加工性越好,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应用性能就相应较差。
在塑料加工成型中,对塑料的流动性常有一定的要求。
如压制大型或形状复杂的制品时,需要塑料有较大的流动性。
如果塑料的流动性太小,常会使塑料在模腔内填塞不紧,从而使制品质量下降,甚至成为废品。
而流动性太大时,会使塑料溢出模外,造成上下模面发生不必要的黏合或使导合部件发生阻塞,给脱模和整理工作造成困难,同时还会影响制品尺寸的精度。
所以聚合物生产要在加工性能和应用性能间找到平衡,根据产品的特点,发现最佳参数。
用MI表征高聚物熔体的黏度,作为流动物性指标已在国内外广泛采用。
由此可见,高聚物流动性的好坏,与加工性能关系非常密切,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用途、不同加工方法对高聚物MI值有不同的要求,对选择加工工艺参数如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加工时间等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的测试标准包括以下:
一、样品:
1. 选择可以熔融的物质,并按照规定的标准把样品分片或者研磨;
2. 将样品放入能够熔融的容器中,根据熔融指数测定要求放置在熔点内;
二、测定:
1. 利用温度差热量法,测定样品的熔点,并根据背景温度的变化,可以大致确定样品的流动性;
2. 利用温度梯度步进法,测定样品的熔点,根据不同的温度差步进,可以就近的估算出样品的熔点;
3. 在规定的温度区间内,测定样品的完全熔,即完全液化,以此作为样品的标准熔点;
三、计算:
1. 利用完全熔点和背景温度,计算熔融指数(MI);
2. 通过比较测定结果,与物料的性能指标构成比较,从而确定样品的可熔融性;
四、结果:
1. 根据计算出来的熔融指数,对物料进行分类,判定其在熔融时的行
为是否符合要求;
2. 熔融指数的测定结果可作为物料的评价和选择的依据。
通过熔融指数验证物料的可熔融性,可以有效地进行材料的性能测试。
也能根据物料的性能指标,及早发现物料的质量问题,从而确认大规
模生产的产品质量。
熔融指数的测试标准,可以为材料生产提供适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保证生产
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MFI)是一种用于测量塑料熔体流动性能的指标,通常用来评估塑料的加工性能。
熔融指数测试是塑料材料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塑料制品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遵守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为了确保不同实验室和生产厂家之间的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有ISO 1133和ASTM D1238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熔融指数测试的样品制备、试验条件、设备要求、测试程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熔融指数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样品。
通常情况下,样品是由塑料颗粒通过挤出、压片或注射成型等方式制备而成。
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标准的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还需要根据标准规定的条件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以确保测试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熔融指数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测试。
这包括熔体温度、试验负荷、试验时间等参数的设定,以及测试设备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准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记录和处理。
这包括测试样品的质量、熔体流动速率、熔体密度等数据的采集和计算,以及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是保证熔融指数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的要求,才能得到准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为塑料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因此,制定和遵守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融指数测定
————————————————————————————————作者:————————————————————————————————日期:
常州帝斯博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试验检测方法
文件名称: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检测方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常州帝斯博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发布ﻬ文件修改状态修改条款修改内容提出修改人版本号
ﻬ
常州帝斯博医疗有限公司试验检测方法
版本号:0修订状态:0
1目的
测试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条件下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速率MFR的方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热塑性塑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但不适用于流变行为受水解、缩聚或交联影响的热塑性塑料。
3引用标准
GB/T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ISO-1133-1997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ASTMD1238-04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4抽样方案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一次进货批次为一个检查批次,每批次从随机一个包装取一个样品进行检验。
5样品要求
5.1可为任何形状,如粒料或碎片,只需能顺利装入料筒。
5.2试验前按试样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必要时进行稳定化处理和干燥。
6试验原理
熔体流动速率系指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用MFR来表示,其数值可以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时的粘流特性。
7GB/T3682-2000、ISO-1133-1997、ASTM D1238的检验条件:
7.1GB/T3682-2000试料的加入量和切割的时间间隔
流动速率g/10min 试样加入量切样时间间隔
0.1~0.5 3-5 240
>0.5~1.0 4-6 120
>1.0~3.5 4-6 60
>3.5~10 6-8 30
>10 6-8 5-15
7.2ISO-1133-1997试料的加入量和切割的时间间隔
流动速率g/10min 试样加入量切样时间间隔
0.1≤MFR≤0.5 3-5 240
0.5<MFR≤1.0 4-6 120
1.0<MFR≤3.5 4-6 60
3.5<MFR≤10 6-8 30
>10 6-8 5-15
7.3ASTM D1238 试料的加入量和切割的时间间隔
流动速率g/10min 试样加入量切样时间间隔
0.15-1.0 2.5-3360
>1.0-3.53-5180
>3.5-104-8 60
>10-254-8 30
>254-8 15
常州帝斯博医疗有限公司试验检测方法版本号:0 修订状态:0
8试验步骤
8.1确定试验条件,进行具体试验
a. 如果材料吸潮性比较强,试验前要预处理(例如:PA6 需预进行100℃-2小时烘干处理);
b. 开机,设置温度,待稳定;且设置切料时间;
设定切料时间:按住「设定」键同时,按「清除」键增加设定值或按「启动/停止」键减少设定值,设定完松开「设定」即可。
c. 需要清洁料筒活塞杆,清洁后,将活塞杆插入,还需等待温度稳定;
d. 将活塞杆拔出;
e.加料,压实(应在1min内完成),重新插入活塞杆;
f. 待4~6分钟(一般4分钟后,温度已开始进入稳定状态);
g. 根据需要加砝码;
h.如料太多,或下移至起始刻度线太慢,可用手加压或增加砝码加压,使快速达到活塞杆上的测试起始刻线;
i.计时(按「启动/停止」按键),切样,切割取样应在料杆的上下标记线之间,每到切料的预定时间会发出“嘀”声,此时即可手动切下一段试料,可切数段,一般可取无气泡样段5段为一组,取3-5组样品;
j. 称重;
k. 计算,取平均值;
l. 用纱布、专用工具(清洗杆)清洗料筒、活塞杆,如料的粘性太重,不易清洗,可在表面涂一些润滑物,如石腊等。
清洗一定要趁热进行。
料筒、活塞杆在每次试验后都必须进行清洗。
m.口模清洗,用专用工具(口模清洗杆)将内孔中熔融物挤出。
在做相同材料的试验时,口模不必每次清洗,但在调换试验品种、关闭加热器前或已经多次试验,则必须清洗。
遇有不易清洗的情况,同样可涂一些石腊等润滑物。
n.清洗完毕,关掉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8.2计算:
通过上述操作过程,我们对每组样条都取样条平均值,取得了二个数值:
样条的质量-m,g
该样条流出的时间-t,s
计算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值,单位为g/10min,
MFR(θ、Mmon)=treg×m/t
式中θ—试验温度,℃;ﻫMmon—标称负荷,kg;
m—切段的平均质量,g;
treg—参比时间(10min),600s;
t—切段的时间间隔;s;
MFR值取小数点后三位。
式中,m、t的意义同上,MFR即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单位为g/10min。
注:
1)当材料密度大于1.0g/10min时,可能需要增加试样量;
2)当测定MFR大于25g/10min的材料时,为了获得足够的再现性,可能需要对小于0.1s的切割时间间隔进行自动控制和测量。
常州帝斯博医疗有限公司试验检测方法
版本号:0 修订状态:0
9 注意事项
7.1 安装、安放导套、压料都要迅速,否则料全部熔之后气泡难排出;
7.2操作及清洁过程中要戴上隔热手套,以防烫手;
7.3取出的塞杆等高温部件应放在特定的耐高温材料上;
7.4测试完毕,用干净纱布将料杆、料筒、口模趁热清洗干净,以备下次测试;
7.5如果本实验中所测得的实验值小于0.1g/10min,建议不测熔体流动速率;
7.6在开始做一组试验前,要保证料筒在选定温度恒温不少于15分钟。
10检验及试验记录
8.1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
8.2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应详细作记录,对于无要求的栏内应划斜线表示。
8.3及时出具检验报告。
11结果判定及检验标识
9.1以每批次的随机抽检的检验结果做为整个批次的检验结果。
9.2对于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在当批次材料包装上贴绿色合格标签。
9.3对于不合格又不能及时退回的材料在包装上贴红色警示标签,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
9.4对于来不及检验的物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
12紧急放行的控制
若需紧急放行时,由生产部提出紧急放行申请须有质保部经理或公司副总签字。
附录A
附录B
( ISO-1133-1997标准的附录 )
热塑性材料的实验条件
国际标准材料条件(字母代号)试验温度θ,℃标称负荷(组合),kg
ISO 1622-2 PS H200 5.00 ISO 1872-2PED190 2.16 ISO 1872-2 PE E 190 0.325 ISO 1872-2 PE G190 21.60 ISO 1872-2PET 190 5.00 ISO 1873-2 PP M230 2.16 ISO 1873-2PP 230 5.00 ISO 2580-2 ABS U 220 10.00 ISO 2580-2 ABS 240 10.00
附录B(完)
国际标准材料条件(字母代号) 试验温度θ,℃标称负荷(组合)
,kg
ISO 2580-2 ABS 265 10.00ISO 2897-2PS-1 H 200 5.00 ISO 4613-2 EVAC B 150 2.16 ISO 4613-2 EVAC D 190 2.16 ISO 4613-2 EVAC Z125 0.325 ISO 4894-2SANU 220 10.00 ISO 6402-2 ASA,ACS,AEDPSU22010.00 ISO 6402-2 ASA,AEDPS 240 10.00ISO 6402-2 ASA,AEDPS 26510.00 ISO 7391-2 PC W300 1.20 ISO 8257-2 PMMA N 230 3.80 ISO 8986-2 PB D 190 2.16 ISO 8986-2 PB F 190 10.00 ISO15876-3 PB T1905.00 ISO 9988-2 POM D 190 2.16ISO 15494PP T190 5.00 ISO 10366 MABSU 220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