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定
目的地的竞争, 通过出境游客满意度竞争体 现 出来。2019年,目的地依然出现了更激烈的满 意度 竞争,这种竞争会在疫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3
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 体
3
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
体出境目的地应对疫情采取的主要措施
• 控制疫情的主要措施
目前境外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地区在防控手段上都较为严厉,对外主要采取限制入境 措施,严防境外输入,内部控制流通,避免疫情传播。同时采取病毒溯源检查、强制隔离 检查、增强核酸病毒检测能力、强化医疗设备设施配给、保障一线医疗设备供应、要求佩 戴口罩和禁止聚集等措施。在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过程中,也随形势在变动。这些防控疫情 的措施客观上对中国出境游客的到访造成了阻碍。
12
10
10
10
10
11
12
辽宁
15
13
13
11
8
8
8
8
9
7
重庆
16
15
15
14
16
19
17
17
16
16
天津
17
14
8
7
6
7
7
6
6
4
黑龙江
18
22
21
18
18
18
18
19
22
15
山西
19
18
18
19
19
23
19
18
14
19
内蒙古
20
19
19
21
22
21
22
20
18
30
云南
21
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趋势报告:新生与重构

世界的重要一年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国际旅行与国内旅行受限后 ,旅行者逐渐开始回归有序的生活、 工作及旅行状态 ,旅行者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家 门 ,充满热情地探索与拥抱世界。 Fastdata极数旅 游研究团队也满怀期待 ,并开展本次研究活动来揭
1旅游业复苏之路
69.5%
5.134.57
5.73
20,00015,00010,0005,0000
120%90%60%30%0%
同比增长
11,080
2023年一季度部分热点旅游城市接待游客数量大幅飙升,桂林、南京及杭州增长迅猛
2,22419. %10.0%
游客接待量2023年Q1部分热点旅游城市游客接待量及同比增速
120%90%60%30%0%
3009
114.0%
18,200
60.0%
46.3%
7,594
6,193
39.6%
25.8%
18.6%3,523
3,367
22.5%2,737256
2023年一季度部分省份接待游客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湖南及内蒙古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超一倍
游客接待量2023年一季部分城市游客接待量及同比增速 接待游客量(万人次)
2.63
3.943.423.03
1.931.26
2.041.30
2023年一季度,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5%,复苏势头强劲
国内旅游业收入2010年-2023年Q1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 中国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
80%40%0%-40%-80%
2.27 2.23
82% 83%
2023 年春节
2022 年春节
2022 年清明
北京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北京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旅游资源和景点,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北京的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备受关注,下面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策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1.北京入境旅游市场整体规模庞大北京的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庞大,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入境旅游游客达到了210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了约110亿美元。
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入境游客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是北京的入境旅游市场整体规模仍然庞大。
2.入境游客构成多样化北京的入境游客构成多样化,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有大量的国内游客。
其中,来自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的游客最为常见,这些游客对于北京的历史文化和遗产、名胜古迹、美食、购物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大城市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展览会等活动在北京举办,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参会商务客。
二、市场需求1.历史文化和遗产类景点最受欢迎北京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遗产资源,如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尤其是来自国外的游客,更加倾向于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和历史文化,因此对这些景点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他们。
此外,一些融合了文化体验和娱乐消费的旅游产品也备受游客青睐。
2.个性化定制和多元化体验受欢迎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游客需求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能够获得个性化定制和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比如从事文化、艺术、摄影、美食等特色体验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这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游客对于独特体验的需求,也能够提升北京的旅游品牌价值。
三、市场竞争1.市场竞争激烈北京的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不仅受到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还受到了一些国际目的地的竞争。
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北京在吸引国际游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仍然需要不断提升。
2023国际旅游报告

2023国际旅游报告目录1.引言2.国际旅游概况3.2022年国际旅游回顾4.2023年国际旅游趋势5.未来的挑战与机遇6.结论1. 引言国际旅游业是全球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带动了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本报告旨在分析和预测2023年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者和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2. 国际旅游概况国际旅游业是指跨国界的旅游活动,包括公务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等。
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14.4亿人次,创造收入2.65万亿美元。
然而,由于COVID-19疫情的爆发,2020年以及2021年国际旅游业受到了严重冲击。
3. 2022年国际旅游回顾2022年,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际旅游业开始逐渐复苏。
许多国家放松了入境限制并推出了各种旅游促销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国际游客。
根据报告显示,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在2022年增长了25%,达到10亿人次。
亚洲地区成为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游客。
4. 2023年国际旅游趋势预计2023年,国际旅游业将继续复苏并取得更大的发展。
以下是2023年国际旅游的主要趋势:4.1 绿色旅游的崛起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绿色旅游将成为2023年国际旅游的一个重要趋势。
游客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环保的旅游方式,比如骑自行车、徒步旅行等。
许多目的地也开始采取可持续旅游的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4.2 数字化旅游的兴起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旅游将在2023年得到进一步推动。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互联网预订机票、酒店以及旅游活动,提前规划和定制自己的旅行。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将为游客带来更丰富、更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4.3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增加国际旅游不仅仅是观光和消费,也是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平台。
2020-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2020-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2018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文旅融合开局顺利。
2018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不断优化。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把出境旅游增长作为民生改善的巨大成就,释放鼓励消费积极信号,部署推进厕所革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等重点工作,国家、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多部门联合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全年国民旅游人数保持两位数增长,假日旅游消费成新民俗,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参与性大幅增长,红色旅游实现较快发展。
二、产业创新更加活跃。
美好生活日益成为优质旅游发展和产业创新的现实动能。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消费品质、对象、方式和行为出现结构升级。
世界银行称,截至2020年我国更富有的家庭将超过2亿个,这些人口将把约19%的年薪用于出国旅游。
以中产阶层人群为代表,追求优质产品、品质休闲和定制旅游正在成为热点。
旅游品质化消费诉求带动企业产品研发和业态创新。
纯玩无购物、高端酒店、专属导游、精致小团、定制游,成为2018年国内游关键词。
城市居民出游能力稳步提升,居民出游频次和花费不断向城市集中,都市休闲旅游快速崛起。
三、文旅融合助力产业投资。
旅游就业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增长趋势,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相关的投资并购不断涌现。
总投资逾100亿元的黄石旅游度假区落地四川巴中,华侨城4.8亿元收购剑门旅游80%股权。
以美团大众点评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在服务本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的同时,开始战略性进入旅游业。
在“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上海创图、精彩旅图等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商业技术,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休闲资源转化成群众喜爱的旅游产品。
四、景区引流作用继续增强。
全域旅游和门票价格下调大背景下,景区吸引客流,二次消费拉升,逐渐成为目的地发展的基础路径。
黄山旅游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接待进山游客148.14万人,同比下降9.94%。
调查报告2020年关于全国发展红色旅游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XX年关于全国发展红色旅游情况调查报告范文近期,我们对各地发展红色旅游情况进行调研,总体感到,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央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下,红色旅游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红色旅游成效显著1、红色旅游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红色旅游开展4年多来,始终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即便在xx年先后经受了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下,在我国入境旅游下降和国内旅游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下,红色旅游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接待人数达2?72亿人次,同比增长18?26%其中,境外游客增幅较大,同比增长超过30%;综合收入达1239?35亿元,同比增长35?15%。
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43?7万,同比增长17?59%间接就业人数达207万,同比增长40%。
天津、辽宁、广东、云南、宁夏等省份接待人数增长超过50% 韶山、长沙、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广安和临沂等8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仍然保持20%左右的增长。
2、红色旅游发展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一是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国家安排专项经费5?36亿元,维护修缮了一大批红色遗存,保护了一大批红色文物;国家和地方还筹资近68亿元,建设红色旅游重点区域3300多公里公路,新建、改扩建边远地区21 个支线机场,现在延安、井冈山、百色等12个机场已建成通航,123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有106个设立了铁路停靠站,使红色旅游景区可进入性得到大大提高。
二是红色旅游精品体系建设逐步形成。
XX 年以来,国家为加快建设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排专项资金2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了200多个红色旅游项目,提高了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点)的质量。
此外,上海、重庆、长沙、南昌、遵义、延安等红色旅游资源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市党委、政府,将发展红色旅游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对红色旅游景区(点)建设的投入,提高了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点)的质量,增强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020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与2021年旅游形势预测

克LM依市2020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与2021年旅游经济预测克LM依市文旅局2021/2/262020年是我市旅游业整合提升、跨越发展的一年,全市旅游行业围绕打造“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产品建设,积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大力拓展客源市场,旅游业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2020年我市旅游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一)旅游形势总体好于2019年水平在2016年XJ旅游业受“XX”事件冲击急剧回落之后,经过2018和2019年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各项指标均达到近年来的高位。
2020年下半年,增长势头逐渐回归,在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不断向好的外部环境下,我市旅游业继续延续着平稳快速的增长趋势。
1、游客接待量持续走高2020年我市游客接待量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旅游接待324.6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38%。
尤其在第三季度旅游旺季,增速明显,同比增速达到48%。
(详见图1)图1:2019年、2020年我市分季度接待游客数量2、旅游收入继续增长2020年,我市旅游业总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32%。
进入旺季后的第三个季度,更是实现了45%以上的高速增长,达到全年峰值。
(详见图2)图2:2019年、2020年我市分季度旅游收入对比3、我市主要A级景区旅游持续稳定增长2020年,世界魔鬼城、黑油山等主要A级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其中世界魔鬼城接待23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7%,较2019年同比增长11%;收入1519.2万元,同比增长19.6%;黑油山景区接待8.06万人次,同比增长79%,收入110.881万元,同比增长146%。
4、过夜游客接待量增长较快2020年,我市新增快捷酒店较多,床位数比2019年增加1155张,但仍然满足不了旅游旺季住宿接待的需求。
在旅游旺季、黄金周节假日期间,星级饭店、旅游接待宾馆客房几近爆满,客房平均出租率达到90%以上,全年宾馆酒店接待过夜游客97.13万人次。
中国出入境旅游及旅游消费趋势分析

中国出入境旅游及旅游消费趋势分析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踩了一脚急刹车,旅游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由于此次疫情传播迅速、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变化快,并呈现全球性、全面性、全方位发展态势,对旅游业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冲击是巨大的。
一、2019年进出入境情况2019年我国提倡实施了一系列的通关便利政策,加之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出入境人数创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入境游客14530.78万人次,同比增长2.9%;2019年外国人入境游客3188.34,同比增长 4.39%;检查出入境交通运输3623.5万辆(架、列、艘)次,同比增长3.4%。
全年内地居民出入境3.5亿人次,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来往内地(大陆)分别为1.6亿、5358.7万、1227.8万人次,外国人入出境9767.5万人次。
2019年中国入境过夜游客6573万人次,同比增长4.5%;比2018年入境过夜游客6289.57万人次大幅增加。
2019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16921万人次;同比增加%;比2018年16199.34万人次增加不多。
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花费57250.9亿元,同比增加11.6%;消费是旅游者暴露在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即旅游花费支出也是对旅游接待地最有经济意义的一项指标。
2019年旅游外汇收入1312.5亿美元,2019年之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一直平稳增加;在春节旅游本应该旺盛的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二、国内旅游消费情况随着我国的旅游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在快速增长的道路上飞驰了许多年;国内游客数量也是随之增加,2019年中国国内游客数量6006百万人次,同比增加8.4%。
随着农村居民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子女们想让父母也看看这个不一样的国家。
每年也在平稳增加中。
中国旅游花费是越来越高,自由行,豪华团慢慢的占据着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多元化 打破业务模式太过单
提高企业的抗风 险能力
自媒体低成本宣传 通过视频进行相关主 题解说,提升潜在入 境游客对其熟悉度
受教育水平高、具有中高收入的中青年群体是海 外目的地营销的目标客群
25-44岁
的 中青年
大学本科学历
税前月收入3000 美元
以上
自由与深度体验是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关键词
后发机遇
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省市目的地将更受欢迎,这包括 西藏、青海、宁夏、贵州、甘肃等省份,疫后这些地区的入境旅游或将 得以优先恢复,从而为其入境旅游发展带来后发追赶机遇。
保障安全的同时积极谋划入境旅游的未来发展
安全保障&发展决心
疫情虽然极大地限制了入境旅游活动,但我国发展入境的 决心从未动摇,疫情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行动,为 入境旅游 的疫后恢复打好基础,做好宣传。
依托载体
中国西部独特风情 中医药旅游
宣传渠道
社交媒体 采用云游直播等活动方式
形象推广对象
优先选择与中国政治关系良 好、 距离更近的国家/地区
专业团队
专业的视频、直播等内容制 作团队
谢谢
团队游客占比
旅行目的
在线营销渠道是重中之重,重视泛目的地信息的传递
信息获取渠道
信息搜索内容
新冠疫情对目的地营销工作提出新要求
针对韩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专项调查 韩国居民疫后来华旅游意愿较高
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愿意来华旅行
安全和健康是韩国潜在入境游客最关心的议题
新冠疫情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及再次爆发的可能性所带来 的安全和健康顾虑是韩国潜在入境游客来华旅游的最大障碍
疫情期间入境签证政策持续收紧
暂时停止外国人持当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 允许持有效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夯实基础,蓄力储能,提质升级
为旅游从业者组织各类线上培训 保障文旅项目的建设,升级文旅产业
海外推广形式多样,〃云端〃 成新宠
利用新媒体开展在线推广 进行系列境外宣传、线上直播等活动
原始数据来源:HiChina Travel
构建安全、健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对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对外信息披露机制 对 外出台优惠政策,释放善意和友好
充分联合媒体、行业组织、企业、留学生等民间力量 基于其对客源国家/地区潜在入境游客的舆论影响力,传递安全、健康的旅 游目的地形象
将安全、健康的旅游形象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重点扶持品牌企业
联合入境旅游企业开展海外目的地营销,实现对优质市 场主体的间接帮扶
联合专业智库进行分析研判
加强与研究机构、院所等专业智库的合作,开展前瞻性 研究
疫情打击下市场主体积极开展自救
自救成为入境旅游业的年度主题
中小旅游服务提供商
疫情前自身已经具备直连C端、具有自有官方网站、品牌和口碑的,他 们通 过开发2B、2G端业务,来搭建多元化的经营生态。其典型代表 是北京赫默科 技(LETS)和桂林唐朝。
新冠疫情中断我国入境旅游的增长通道
增长态势被打断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部数据中 心)的最新统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接待 入境游客1454万人次,同比下降80.1%。
新冠疫情将改变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和目的地结构
安全需求
结构调整
近距离的周边市场将率先得以恢复,短期内可能拉低入境过夜 旅游市场和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占比,使入境旅游的市场结 构发生调整。
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
伴随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防控进入可控阶段,继续探索 率先开放部分客源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游政策
优化入境旅游签证政策
针对疫后需要重点开发的客源国家/地区实施灵活的签 证政策
推动入境旅游的快速恢复
对行政主体而言,在做好当前疫情防控,保障安全的同时,还需进一步谋划未来,推进疫后入境旅游的全面恢复。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
2020
疫情影响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塑
2020年11月10日
2019年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5 0 一-入境游客―入境过夜人次一一外国人入境游客
2019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45亿人次,同比增长2.9%o 我国入境过夜市场和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占比分别为45. 2%和21.9%,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国有大型旅游服务提供商
些疫前原有业务领域就相对多元化,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向国内业务转型,积 极加入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其典型代表是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 司。
入境旅游企业应对疫情的经验与建议
提前销售 通过提前销售' 打折 优惠等措施获得现金 流
DTC (客户直连) 突破2B业务模式对企 业和中国入境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