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优质课一等奖)
《水的组成》一等奖说课稿

《水的组成》一等奖说课稿《《水的组成》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水的组成》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实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导入】宇宙中是否还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呢?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家常常通过寻找水来寻找答案。
天文学家有多种研究星球是否有水的方法,当探测仪发回星球上含有氢气、含氧物质的信息后,科学家便可以作出星球曾经有水的猜想,水由什么组成呢?科学家又是如何得出这个猜想的呢?一起学习《水的组成》。
【信息】锌和稀硫酸或者稀盐酸混合就可以制得了氢气。
就像这样,打开活塞,稀硫酸和锌混接触,锌粒表面产生的气泡就是氢气,用试管收集氢气。
【思考】观察试管中的氢气,描述颜色,这是氢气的什么性质?虽然收集了氢气,看起来却像是空的。
【魔术】18世纪60年代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常拿着收集有氢气的试管给朋友们变魔术,当他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这样的空试管,“啪!”的一声,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立刻又熄灭了……【启示】很久以后,他才认真的观察了魔术后的试管,居然有了新的发现。
【信息】卡文迪许证明了露样液体就是水。
但由于他们受到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都没有得出水的组成的正确结论。
一年后,拉瓦锡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证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过渡】化学给人知识,化学史给人智慧。
这段化学史能为我们研究水的组成提供怎样的思路?下面,我们进入实验探究一——化合的方法研究水的组成。
【任务】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第一部分。
这个反应体现出氢气的什么化学性质?【提问】哪位同学来试着总结一下氢气的物理性质。
【评价】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差,难溶于水。
说的很全面,请坐。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氢气密度小?沾上肥皂液,出现了氢气泡,请一位同学上台试着点一下氢气泡,看看又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评价】感谢这位心灵手巧的同学,谢谢!【设疑】氢气燃烧生成水如何能证明水的组成呢?请小组讨论,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作出解释。
聆听,好奇,渴望了解认真倾听、思考、观察现象,从现象中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对魔术充满好奇,对现场再现魔术心情激动,魔术现象,“啪”的一声,吓了一跳的同时,情绪达到高潮,求知欲和好奇心高涨。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一、考点、热点回顾【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了解春水与自然谁、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谁的方法3、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4、认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氧化物重点: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3、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4、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3、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二、典型例题【目标落实】【知识要点】知识点一、爱护水资源☆知识详析☆水是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的重要物质。
探究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提出问题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2.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9×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1.07×1016m3。
3.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有困难。
知识拓展地球上的水不断蒸发到高空中,遇冷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探究点二爱护水资源提出问题淡水资源的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了解水的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1.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水的组成》优课教学一等奖课件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 成的。水是一种化合物。
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的构成:
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时,水分子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请将微观变化画出来
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
O
H
水分子
重播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H
O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的构成: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 不同数目的分子,也就是说,两种气 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分子个数比。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 则它们分子个数比也为2:1(水分子分 裂出来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就为 2:1) 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
一、水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即)纯净水: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状态 液体
密度
凝固点 沸点 (冰点)
4 ℃时密度最
大为1g
0℃
cm3
100℃
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个性质有关?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冰能浮在水面。
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
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
二、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探究:水的组成
(1)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璃管
玻璃管内装
满水(内加少 量氢氧化钠或
电极
稀硫酸溶液,
以增强溶液的 分别与
导电性。因为, 电源的
纯水是不易导 正、负
电的直。流电
极相连 水电解器
学生电源
提示信息:氢气可以燃烧,燃 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燃烧 产物是水。点火时,必须注意 安全,防止爆炸。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课题3 水的组成课题分析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2)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不吃一月,无水一周”,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
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水的组成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1.现象:(负氢——父亲)(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3)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讨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结论: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课题3 水的组成学归纳总结知识巩固老师投影正确答案,并进行点评通电水—→氢气+ 氧气H2O H2O2播放实验视频(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证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原子不能再分。
探讨教材中的“讨论”栏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指导学生自学老师总结: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原子不能再分创设情景:给出一些纯净物的化学式,请同学们按元素组成(老师强调分类原则:元素种类)如:O2、H2O、NaCl、P2O5、N2、KClO3、CO2、Fe3O4、C、HCl等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2.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小结)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组成。
通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氧气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并分别在纸上书写分析、讨论、交流、发言讨论、发言、归纳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要求学生每类物质自己再举出1~2个例子。
练习,反馈纠正让学生记忆一些化学式,分散化学式记忆难点。
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将已经接触过的纯净物进行分类。
练习并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出现气泡,V 正极∶V 负极=1∶2(体积比)(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 2O H 2 O 2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如O 2、H 2、N 22.化合物:如H 2O 、CO 2、Fe 3O 4、Al 2O 3、P 2O 5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教学反思水的组成探究是本单元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的良好素材。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掌握水的组成和水的化学式;3.加深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物理变化比较)和原子的概念;(二)能力目标4. 学会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三)情感目标5.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和水的化学式教学难点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确定水的化学式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动画辅助教学过程欣赏大自然中的水(鸟鸣水流声、解说水的美丽、生命因为有水而有灵气、水的重要性)启发水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水、学生说)设疑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激发求知欲)实验通电分解水(实物展示则现象明显、刻度清晰)动画水通电分解的简易装置(顺便指出家庭小实验的做法!)(根据实验现象,确定实验产物,逐步启发得出水的组成结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计算水的化学式(师生根据实验数据和氢气、氧气的密度计算)练习①根据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判断:水属于哪一类物质(纯净物---与天然水比较、不是单质、是化合物、氧化物)、水的组成与构成及水分子的构成叙述;②水通电分解与水的三态变化分别属于哪一类变化?导入动画1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过程(注意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引导分子本身并没有改变回答冰水混合物是不是混合物?动画2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变抽象为形象)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以及原子的概念(学生发现)练习巩固水的组成和水的化学式(学生比赛)①巩固水通电分解实验②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式量、元素的质量比及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结水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学生说)环保教育:树立节水、治水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画面:一条清澈的小河与一条被污染的小河比较)板书设计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4.爆炸极限:4%~74.2%。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课题3水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的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能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证明水的组成难点是做好电解水的实验三、教学用具水电解器简易装置、电源、火柴、烧杯、插座、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而且生命的孕育和维续都离不开水。
那么我们对水又了解多少?比如水有三态的变化,那么在变化过程中水有没有变成其它物质呢?生:没有。
师:水的物态变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呢?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物理变化。
师:对,那么水是否真的不能变成其它的物质了呢?实验探究:水真的不能变成别的物质了吗?师: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利用法国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的伏打电堆已经发现了实验结果。
今天我们将踏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去感受科学研究后成功的喜悦。
(二)新课教学师:我们先来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氢气有什么用途?氧气有什么用途?学生分组讨论。
师: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今天是讲水的组成,跟这个有什么联系了?慢慢看,等会你就明白。
1.简单介绍实验装置,并提出问题师: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电解水,但纯水是不易导电的,因该怎么办呢?生: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师:对,所以我们还要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3、验证推导:水的组成(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4.爆炸极限:4%~74.2%。
二、电解水实验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并记录现象。
负
正
极
极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均有气泡产生 水位下降较慢 水位下降较快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V正极:V负极=1 :2
实验探究 【电解水实验】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 现象。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木条燃烧更旺
?
?
结论:水是由 氢元素 和氧元素组成的
1、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
A
B (1)根据图判断:
A是 氢 气;B是 氧 气;
C是 负 极;D是 正 极。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应在水中加
C
D
入 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
(3)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 :2 。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
;
属于 分解 反应。
1.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B )
+
点燃
A
BB
反应前
C 反应后
氢原子 氧原子
A.图中A、B、C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A、B、C三种物质中,B、C属于氧化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图中A、B、C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氧化物
三、单质和化合物
水的组成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资料: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
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 一般都在 60 % 以上。
成年人体含水达65%至70%
鱼体含水达70%至80%
某些蔬菜和水果含水达90%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水 ……
你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吗? 水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吗?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解释 该气体支持燃烧,为氧气 该气体能够燃烧,为氢气
正极
负极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Fra bibliotek2、实验结论: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正氧负氢
3、注意事项:
一氧二氢
(1)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2)电解水所用电源是直流电;
3.讨论
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 明水不是一种元素?
具有可燃性 (最清洁的能源)
思考:若将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会怎样呢?
3.验纯方法: 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如听到很小的声音, 则表示氢气已纯,
如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 氢气不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 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 水
氢气 + 氧气
实验探究 【电解水实验】
1. 在电解器玻璃管里
D.一定不是化合物
解析: 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为混
合物。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只含 一种元素。
交流讨论
请问: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是氧化物吗?
不是 只是含氧化合物
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氧化物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注意分 类标准
氧化物 化合物
考考你…
1.水是生命之源,它属于( A )
①单质 ②混合物 ③纯净物 ④氧化物 ⑤化合物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③⑤
D.②④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交流讨论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想一想: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D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水的组成
走进拉瓦锡的实验
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始于一种
氢气 “易燃气体”——
......
一、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收集方法: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2.化学性质:
实验4-5 现象:纯净的氢气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氢气(H2)由 1 种元素组成 氧气(O2)由 1 种元素组成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H2O)是由 氢元和素 氧共元素种元素2组成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
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空气、溶液、合金等
物
质
单质
纯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