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轮对的检修

合集下载

HXD3型电力机车车轮压装概述

HXD3型电力机车车轮压装概述

HXD3型电力机车车轮压装概述摘要:介绍了HXD3型电力机车轮对基础结构,阐述了检修过程中轮对压装应急处理办法,分析了新造与检修车轮压装曲线的区别,轮对从新造到C6修周期内经过多次拆解与压装,基本不会影响轮对装配的质量。

关键词:应急办法;过程简介;对比分析。

1引言对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研究,轮对压装应急处理办法,新造与检修阶段车轮拆卸、压装的操作过程和相关压装曲线对比分析,验证了轮对经过多次拆装后的质量仍可满足机车正常运用安全。

2轮对压装简介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轮对压装是轮对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车轮与车轴采用过盈配合,无键连接,其压装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运行安全。

根据TB/T1463-2015可知,轮对的压装分4种。

HXD3系列大都为注油压装。

3HXD3型轮对结构简介HXD3型电力机车轮对的车轴采用JZ50钢的实心轴,车轮为J11或J2的整体辗钢材质,车轮踏面采用JM3磨耗型踏面,车轮与车轴过盈量为0.26mm~0.33mm,毂孔直径约为250mm,过盈量与毂孔直径的比值=1.03‰~1.31‰,新造的滚动圆直径1250mm,轮对内侧距未负载状态为1353。

[1]4轮对压装应急处理办法HXD3型电力机车进行高级修的检修过程中,因车轮拆卸导致的车轴拉伤报废概率大致在0.98%左右,结合车轮与车轴的拆卸、检修及压装的简要步骤,分析车轴拉伤报废的原因如下。

4.1车轮拆卸拉伤的原因车轮拆卸过程中造成车轴拉伤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就是接磨,是车轮与车轴形成的夹角而导致接磨;其二,就是硬拉伤,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拉伤;未等到液压油渗出,毂孔涨开,就启动反拔机,所造成的;其三,有异物拉伤,比如在轮对运用中因振动过大造成有的注油孔螺堵丢失,导致灰尘进入车轮油槽,拆卸过程中,灰尘挤入车轮与车轴结合面造成拉伤。

4.2压装应急处理办法车轮压装过程,需进行清洁、尺寸测量、注油压力设置、压装曲线检查等相关工作,保证车轮压装不会出现因杂质、尺寸不符合技术要求等问题导致压装不合格。

机车轮对齿轮崩齿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机车轮对齿轮崩齿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机车轮对齿轮崩齿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摘要:通过对电力机车裂损从动齿轮进行现场检查、理化检验、断口分析、失效原因分析,指出从动齿轮齿裂是由于齿轮表面局部过载,淬硬层存在淬火软区,电力机车从动齿轮属于斜齿轮双侧驱动结构,在运用过程中多次发生从动齿轮齿面裂损现象,严重时发生齿圈崩箍事故,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减少从动齿轮发生裂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机车;从动齿轮;裂纹1现场检查情况以车型从动齿轮属于齿圈和齿轮芯组合结构,裂纹多位于轮对侧,某机车齿圈断裂崩箍故障现场。

该机车在运用途中发生齿圈崩箍现象。

电力机车从动齿轮,轮心材质为ZG25 Ⅱ(ZG230-450);齿圈材质为42 CrMo,表面中频感应淬火,为了深入分析齿部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对断裂的轮齿进行取样分析。

(1)化学成分。

在断裂齿圈上取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Si,Mn,P,S,Cu,Cr,Mo 等化学成分符合GB 3077—1999 的要求,个别齿心部组织存在较大的夹杂物。

(2)硬度检测。

心部硬度检测HB 266,满足要求。

齿面硬度在HRC 42~54之间,硬度平均值为HRC 49.4,淬硬层硬度分布不均匀,齿根部硬度不符合要求,存在淬火软区。

(3)淬硬层深度。

同一轮齿经线切割解剖为三部分,分别进行淬硬层检验,齿中部的淬硬层深度2~3.5 mm,且整体较为完整,对齿轮靠近车轮一侧的淬硬层进行检验,淬硬层不够完整,有个别地方没有淬硬层,见图3。

(4)断口分析。

齿轮在运行中出现多处疲劳裂纹,通过对断口的分析可以看出,裂纹均起源于齿轮表面,作用力低于材料屈服强度,无明显的冲击载荷存在的迹象,表面无严重的烧伤和腐蚀。

其中A 区为裂纹源区,有磨损和变形;B 区为疲劳裂纹扩展区,贝壳状纹理线十分清晰,且扩展得较为充分;C 区为瞬时破断区,有明显的放射状条纹,且纹路较粗。

除了局部地方外,断口整体无宏观塑性变形。

如图。

2失效原因分析(1)主从动齿轮啮合的影响。

影响机车轮对注油压装压力值的探讨

影响机车轮对注油压装压力值的探讨

影响机车轮对注油压装压力值的探讨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探究了影响机车轮对注油压装压力值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注油压力、配合表面粗糙度、润滑剂使用对压装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关键词:轮对;压装;因素分析;优化方案一前言和谐型电力机车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轮对是机车车辆重要的走行部件,轮对压装对车辆运行安全和运行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和谐型电力机车轮对压装方式主要为注油压装,在高压油的作用下,轮轴以一定过盈量通过压装机进行配合。

压力曲线是反映轮轴压装质量的直观指标,压力值不合格会导致压装失败甚至车轮、车轴报废的情况,影响压装合格率。

本文以HXD1系列机车轮对压装为例,采用统计分析、实验验证等方法,分析了影响注油压装压力值不合格的因素并提出优化改善方案,经验证可行有效。

二影响压装压力值的因素HXD1系列机车轮对组装采用的是整体车轮注油压装技术,压装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

第一阶段冷压阶段,通过轮对压装机将车轮在润滑剂辅助下压入车轴。

当车轮内孔油槽与车轴轮座接触时开始第二阶段注油压装阶段:通过油泵往车轮油嘴注入高于接触应力的高压油,油不断渗透,在车轴轮座和车轮内孔配合面形成油膜,压装过程在油膜隔开的状态下进行,直至压装结束[1]。

压装前需进行压装机和轮轴状态的检查调整,压装时操作者应关注压力曲线的实时变化,压装完成后进行轮对内测距、轮位差测量并按要求进行反压试验。

图1 车轮压装及压装曲线示意图本文统计分析了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2017-2018年共10117对和谐型电力机车检修轮对的压装情况,如表1,其中压力曲线不合格为105次。

表1 压力曲线不合格率统计结合数据及实际经验发现导致压装压力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注油压力、轮轴配合表面粗糙度和润滑剂使用等。

三各要因分析1 注油压力注油压力为高压油泵提供的油压值大小,据《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TB 1463-2015》[2],HXD1型电力机车轮对使用的整体车轮注油压装建议压力值为98~170MPa。

电力机车检修知识

电力机车检修知识

电力机车检修知识电力机车具有效率高、起动快、速度高、功率大、爬坡能力强等优点,是当今我国运输能力最大的机车,当其电源来自于水利发电时,更为经济。

电力机车不用油、煤等燃料,可以广泛使用各种能源,不污染空气,劳动条件好,运行中噪音较低,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机车发展方向。

电力牵引系统便于吸收和使用电子、微机控制等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易于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

电力机车主要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一整套电气设备组成。

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高速运行受到冲击振动、摩擦及腐蚀,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以后,各部分构件都会发生磨耗、变形、老化或者损坏。

一般来说,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时,运动配合之间的构件或系统都有其初期故障阶段、稳定工作阶段和耗损失效阶段。

当机车的零部件出现耗损失效时,便会发生故障,影响机车的正常使用,严重者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为了保证机车正常工作,延长机车使用期限,对机车进行日常保养和检修是十分必要的。

在日常保养和检修中必须牢固树立为运输生产服务的思想,贯彻“质量第一”和“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专业化、集中修”的原则组织生产。

在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四按三化”(即按范围、按“机统―28及机车状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按工艺;程序化、文明化、机械化)和记名检修。

电力机车的日常维护保养是把机车处于萌芽状态的故障现象及时发现并处理,这项工作由机车乘务员、机车整备车间共同完成的。

除了机车乘务员的日常检查和保养以外,还必须按时进行各种修程的定期检修。

目前,电力机车的检修制度有两种。

一种是定期检修,根据机车运行的走行公里或者时间来安排检修周期和修程。

这种检修制度有利于检修部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检修范围进行检修,便于管理;缺点是检修中盲目性大,浪费人力、材料、设备较大。

另一种是状态修,它的主要依据是机车的实际技术状态,根据不同的技术状态确定检修周期和修程,这种检修制度的检修针对性强,能够节约检修成本,但它必须有一个准确、及时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其管理难度也较高。

浅谈LY-660型机车轮对动态检测装置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浅谈LY-660型机车轮对动态检测装置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21 0 1年 1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Ec n my a oo
J n ay 2 1 a u r 0 1
NO .1 Tot lNo. 7 a 22
第 l 总 第 2 7期 期 2
浅 L - 型 轮 动 检 置 见 障 解 方法 谈 Y 6 机车 对 态 测装 常 故 及 决 6 0
于翠峰
( 和浩 特 铁 路 局集 宁机 务 段 , 呼 内蒙 古 呼 和 浩特 O O O ) L O O
摘 要 : 对 LY 一 6 0 型 机 车 轮 对 动 态 I , 置 投 入 使 用 后 频 繁 出 现 故 障 的 现 象 进 行 了 分 析 , 针 6 k ̄ 装 l 并 对该装 置常见 的 几种故 障及 解决方 法进行 了简单介 绍 。 关 键 词 : 车 轮 对 动 态 检 测 装 置 ; 见 故 障 ; 决 方 法 机 常 解

像 , 过 图 像 采 集 、 理 、 取 和 校 正 获 得 车 轮 外 形 经 处 提 曲 线 , 获 取 的 外 形 曲 线 与 标 准 曲 线 比 较 得 到 车 轮 将 外形 尺寸 。
该 装 置 实 现 了 在 线 动 态 检 测 车 轮 缺 陷 状 况 和 车 轮 外 形 尺 寸 , 有 技 术 先 进 、 占用 机 车 周 转 时 间 、 具 不
高 密 度 运 行 成 为 当前 铁 路 运 输 的 发 展 方 向 。 内 燃 或 电力机 车作 为列车 牵引 动力设 备至关 重要 , 中, 其 机 车 轮 对 是 机 车 走 行 部 中极 为 重 要 的 部 件 。 轮 对 不 仅 承 受 着 机 车 的 全 部 重 量 和 自身 的 重 量 , 且 还 要 传 而 递 机 车 与 钢 轨 间 的 驱 动 力 和 制 动 力 。 外 , 对 需 要 另 轮 承 受 很 大 的 静 载 荷 和 动 作 用 力 、 装 应 力 、 瓦 制 动 组 闸 时产 生 的热应力 以及 曲线 通过 时的构 架力 、 向力 、 导 轮 对 本 身 旋 转 的 离 心 力 等 。 此 , 求 轮 对 必 须 保 持 因 要 良好 的 技 术 状 态 。 由 于 在 高 速 、 载 、 密 度 条 件 下 运 行 , 车 轮 重 高 机 对 的磨 损 情 况 越 来 越 严 重 , 大 地 影 响 着 机 车 与 轨 极 道 设 施 的 安 全 与 使 用 寿 命 。 我 国 铁 路 部 门 对 车 轮 的 检测 主要采取 定期 检修 的方式 , 于车轮 缺 陷 , 规 对 常 的 无 损 检 测 方 法 主 要 采 用 压 电 超 声 探 伤 和 磁 粉 探 伤 , 电 超 声 探 伤 只 能 检 测 内部 缺 陷 , 粉 探 伤 只 能 压 磁 检 测 表 层 缺 陷 , 两 种 探 伤 方 式 都 只 能 实 现 局 部 探 这

浅谈SS4电力机车轮对轮缘偏磨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SS4电力机车轮对轮缘偏磨原因及预防措施


7 2.
现 代 工业经 济和 信 息化 x d g y j j x x h x @1 6 3 . c o n r
第4 卷
算轮对直径 时 ,为了便于计算 ,轮辋外径一般笼统地取
3 . 4 轮轨间润滑条件不 同
1 0 7 0 m i l l ,所以 ,计算出的轮对直径与实际值有一定的
轮对正常磨耗从原型 ( 3 4 r r m a ) 至禁用限度 ( 2 3 m m),一
样使得该轮 对左右直径相差变得更大 ,更加快 了轮缘的 偏磨 ,例如 ,我段S S 4 - - 7 0 7 9 1 (  ̄ 车 ( 2 0 1 2 年5 月1 5 日小3 修 程 ),第 1 、2 、8 车 色 对偏磨到限更换轮对时 ,发现第l 轮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1 — 1 6
轮箍 的厚度来推算的,计算
为: 轮对直径 ( mm) = 轮
作者简介 :李红明 ( 1 9 8 4 一),男,毕业 于兰州交通大学,助
理 工程 师 ,现 就职 于大秦铁路 有限公 司太原机务段技 术科 。
辋外 径 ( 1 / 1 1 1 3 _ ) + 轮箍厚度 ( I T I I T I )×2 ,在公式 中,轮辋 外径为在l 0 6 5 m m~ l 0 7 0 m l i 1 问变化 的不确定值 ,但在计
对左 、右直径相差3 . 5 mt n ,第2 轮 对相差3 . 2 mi l l ,第8 轮
对相差4 . 2 ai r n 。
般可运 行 l 4 万k m 至1 7 万k m,但 当轮缘发 生偏磨 时 ,则 仅运行 9 万k mL 右 。 列 如 太 原 段 S S 4 — 7 1 7 3( 1 1 年8 月 2 3 日中修 )机 车 ,运 行 1 0 万k m后 测 量 发 现 右 7 、 右 8 轮 对 发 生偏 磨 ,轮 缘 厚 度 为2 4 mm,轮 缘 厚 度减 小 量 为2 m/ m。轮对 轮缘 的偏磨 致使 机 车轮 对镟 修 周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科目专业知识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科目专业知识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科目专业知识电力机车是指以电力为动力源,用于运输货物或旅客列车的机车。

电力机车具有运行平稳、速度快、无污染、噪音小等优点,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营,运用与检修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电力机车的基本原理、运用与检修的重点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电力机车的基本原理1.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架空线路或第三轨供电系统提供的直流电,经过牵引变流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驱动电机实现机车的牵引运行。

电机通过齿轮传动使机车轮对轨道进行牵引,从而实现机车的运行。

电力机车的制动原理是通过制动电阻和牵引逆变器实现。

利用电机的反电动势通过牵引变流器使牵引电机成为发电机,将能量通过电阻转化成热能。

2.电力机车的主要构造电力机车主要由车体、架空接触网接触装置、牵引电动机、变流装置、辅助电源装置、制动装置、安全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牵引电动机是电力机车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机车的牵引功率和运行性能。

二、电力机车的运用与检修1.运用的注意事项(1)驾驶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

(2)机车的调度运行应符合列车运行图规定,并进行专业的调度计划。

(3)运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查机车的供电装置、制动系统、牵引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机车的安全运行。

2.检修的重点内容和方法(1)电力机车的定期检修电力机车应按照规定的里程或时间进行定期检修,包括外观检查、电器设备检查、机械部件检查等内容。

通过定期检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

(2)电力机车的故障检修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等。

检修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电气知识和机械知识,通过对机车进行分析检测,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3)电力机车的大修电力机车在运行一定里程后,需要进行一次大修,对机车的各个部件进行拆解检查和维修更换,确保机车在接下来的运行期间安全可靠。

铁路电力机车检修工作总结

铁路电力机车检修工作总结

铁路电力机车检修工作总结
铁路电力机车是铁路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货物和乘客的
运输任务。

为了确保电力机车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铁路电力机车检修工作的总结。

首先,电力机车的检修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检修人员需要对电力
机车的各个部件和系统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判断机车的故障和问题,并迅速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因此,培训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检修人员才能胜任这一重要工作。

其次,检修工作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流程。

在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
关的操作规程和流程进行,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保障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检修工作还需要先进的设备和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检修
设备和工具不断涌现,能够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

因此,铁路部门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检修设备和工具,以适应电力机车的检修需求。

最后,检修工作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在检修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
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每一个维修工作都符合标准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机车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总之,铁路电力机车的检修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检修人员具备
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流程,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及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机车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机车轮对的检修项目二电力机车轮对的检修【项目任务】1、了解HXD3型电力机车轮对的基本构造;2、了解电力机车轮对检修的修程;3、熟悉机车轮检修的工艺及流程;4、了解轮对的损伤及原因;5、掌握轮对的检查与测量方法;6、掌握轮对的修复方法;7、掌握轮对的装配工具及装配过程。

【项目准备】1、所需工具:检点锤、专用吊装工具及钢丝绳、塞尺、铜锤、角磨机、油光挫、半圆铲、扁锤、手锤、油石、轮箍厚度尺、踏面外形样板、轮径专用量具、齿形样板、卷尺、齿厚卡尺、窄塞尺、游标卡尺、毛刷。

2、所需设备:车轮车床、卧式镗床、立式车床、天车、注洗设备、超声波探伤仪、电磁探伤器。

3、所需物品:汽油、棉纱、砂布、油漆【项目实施】机车轮对机车轮对(locomotive wheelset)机车走行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由车轴、轮心及轮箍组成。

见下图。

机车全部重量通过轴颈、轮对支承在钢轨上,轮对滚动使机车前进。

牵引电动机驱动轮对回转时,车轮与钢轨的黏着产生牵引力,制动时轮轨间产生制动力。

当车轮行经钢轨接头、道岔等线路不平顺时,轮对直接承受来自钢轨的全部垂向和侧向冲击力。

因此轮对承受很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

内燃机车轮对。

1—从动齿轮;2—长毂轮心;3—车轴;4—短毂轮心;5—轮箍;6—螺堵。

车轴压装在轮心内,轮箍热套在轮心上,这些都会引起轮箍、轮心和车轴的组装应力。

闸瓦制动时,因摩擦发热,轮箍和轮心还产生热应力。

因此轮对的应力情况复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另外,轮对属于簧下部分,为了减轻对线路的动力作用,还要求尽量减小轮对的重量,这对于速度较高的机车尤为重要。

有些机车特别是高速机车、动车组、地铁及轻轨车辆,通常采用整体辗钢车轮,取消了轮箍,以便减轻车轮重量并提高运用的可靠性,但车轮踏面磨耗到限度时必须更换整个车轮,而不是仅更换轮箍,因而经济性较差。

此外,考虑到车轴中心部位的应力较小,材料强度特性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减轻车轴重量,有些机车采用空心车轴。

轮心与车轴接触部分称轮毂,轮心和轮箍接触部分称轮辋。

轮毂与轮辋之间的连接部分为轮辐。

轮辐通常采用辐板式,车轮直径较大时,例如蒸汽机车的动轮,轮辐采用箱式或辐条式。

轮心的结构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又要尽量减轻重量。

轮毂上有一油孔,平时用螺堵堵上,需要从车轴上卸下车轮时,用专用的高压油泵,向油孔压油,可减少车轮退出所需的压力,也使接触面不易拉伤。

有一些内燃机车的车轴上,装有长毂和短毂两种轮心,在长毂轮心上套装从动齿轮,这可以比从动齿轮直接装在车轴上减小车轴应力和避免压装从动齿轮时擦伤车轴,但轮对重量有所增加。

现代机车,特别是电力机车很少采用长毂轮心,而是把从动齿轮直接压装在车轴上。

车轴是轮对转动的中枢。

为了运行的安全必须严格控制车铀的材质、制造及维修要求。

车轴分轴颈、轴身、轮座等几部分。

车轴受力复杂:机车重量及垂向动态附加载荷由轴箱压在轴颈上,牵引电动机的扭矩通过从动齿轮传给车轴,作用于轮周的牵引力、通过曲线时的侧压力等均对车轴产生弯曲作用。

由于车轴在转动,上述载荷在车轴内产生的应力都是交变的,所以车轴的裂损都是疲劳引起的。

因此必须注意减少车轴上的应力集中:车轴上直径不同处的交接均用圆弧过渡,而且圆弧半径要尽可能大些;车轴表面粗糙度必须得到保证,车轴各配合部分均须进行磨光或滚压。

轮对的检修轮对根据使用情况可分为非动力轮对和动力轮对,其区别主要在于动力轮对具有齿轮箱。

齿轮箱的检修在驱动装置的章节介绍。

轮对的作用是沿着钢轨滚动,将轮对的滚动转化为车体的平移;除了传递车辆重量外,还传递轮轨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包括牵引力和制动力。

无论是架修还是大修,对轮对的检修内容是相同的。

轮对检修主要包括车轮检修和车轴检修。

在外观检查期间对车轮要进行精确测量,才能确保车轮磨耗被监控以及车轮在特殊路线运行状态和正常运行条件的车轮磨耗情况。

车辆检修人员有责任监控车轮磨耗以及对允许极限值做出判断。

(1)车轮的检修①车轮轮毂部分的检查修理:a、检查车轮轮毂上有无放射状裂纹存在,放射状裂纹可能削弱车轮在车轴上的夹紧力(例如,腐蚀脏物,车轮扭曲迹象)。

如果对裂纹的存在有怀疑,可以进行磁粉探伤检查。

一旦发现任何反常迹象就应该拆卸轮对。

b、确保注油孔内的堵塞密封完好,如果丢失,应清洁注油孔安装一个新的堵塞并密封。

②车轮圆周踏面破损的检查修理。

仔细检查车轮轮缘、踏面的破损,比如磨平、裂纹、剥离、踏面翻卷和其他破损a、轮缘的刃面(从A010到Aq0区域)。

如果发现金属凹口和撕开,则评估破损的深度。

作如下处理:如果深度小于1mm,车轮可继续使用。

如果深度大于1mm,则须对车轮进行镟修处理。

b、轮缘的非刃面(从Aq0到B区域)。

如果发现金属凹口和撕开,则评估破损的深度。

作如下处理:如果深度小于2.5mm,把尖锐部分展平到其周围车轮可继续使用。

如果深度大于2.5mm,则须对车轮进行镟修处理。

c、检查车轮与轮座的结合部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进行分解,并重新选配、压装。

(2)踏面金属鼓起的检查修理。

检查车轮踏面金属鼓起。

如果金属鼓起厚度超过1mm或长度超过60mm,则须对车轮进行镟修处理,或更换轮对。

(3)车轮踏面擦伤的检查修理。

擦伤达到以下限度则需要镟修加工:①一处以上大于75mm。

②两处以上在50~75mm之间。

3)四处以上在25~50mm之间。

4)深度大于0.8mm。

(4)车轮踏面剥离的检查修理。

检查车轮踏面的剥离,如果达到以下限度车轮就必须退卸或镟修轮对。

①剥离长度:1处≤30mm;2处(每一处长)≤20mm。

②剥离深度:≤1mm。

③车轮踏面磨耗深度(包括沟槽):≤4mm。

(5)车轮踏面刻痕和凹槽的检查修理。

①检查轮缘踏面圆周边缘的尖锐卷边和凹槽,如果深度超过2mm,车轮必须退卸。

仔细检查制动闸瓦的状况,检查闸瓦和车轮之间的金属包含物或踏面金属残骸。

②检查车轮踏面圆周的凹槽或波动(外形像波状凹进),如果深度超过5mm,车轮必须退卸。

仔细检查制动闸瓦状况。

(6)车轮几何型面检查。

车轮几何尺寸检查参考点在进行几何型面检查时应采用专用检查工具进行测量,如轮径尺、轮对内侧距测量尺、轮缘形状专用测量尺(测量倾斜度“qR”值)、轮缘高度/厚度测量尺、轮缘尺寸专用测量仪、车轮轮辋侧面鼓起专用测量仪等。

①DO:滚动圆位置据车轮内侧面70mm处。

②d:车轮直径检查,用轮径尺测量。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轮公称直径为840mm,采用磨耗型踏面,允许车轮磨耗最小直径为770mm,并在轮辋上刻有一沟槽记痕。

轮径差必须满足:同一轴≤lmm,同一转向架≤3mm,同一辆车s6mm,否则必须镟轮。

③qR:轮缘尺寸检查(在P1和P2之间测量),用轮缘形状专用测量尺测量。

车轮qR值检查轮缘根部的最小厚度为26mm,轮缘角为700,由于轮缘角的测量很困难,因此制造商提供了一个以轮缘角和轮缘根部的宽度等因素为依据而制造的专供测量轮缘形状的专用量具并用该尺的特定的“qR”值来指示轮缘的综合值。

轮缘的“qR”值应在6.5~12.5mm范围内。

测量尺轮缘的qR值,应在轮缘两个接近180°的点测量,检查量规的触点是否接触轮缘,如果触点在轮缘公差之外(即接触到轮缘)则需要镟修后使用,否则更换轮对。

qR值不得超出6.5~12.5mm这个范围,否则应将车轮进行镟修。

④轮缘高度检查。

使用轮缘高度检查尺检查轮缘高度。

检查量规的触点是否接触到车轮踏面,如果触点在轮缘公差之外(即没有接触到踏面)则需要镟修后使用,否则更换轮对。

轮缘最大高度为31mm。

轮缘高度检查⑤轮缘厚度检查。

使用专用测量尺检查轮缘厚度。

检查量规的触点是否接触到车轮踏面,如果触点在轮缘公差之外(即接触到踏面)则需要镟修后使用,否则更换轮对。

轮缘最小厚度为22mm。

轮缘厚度检查⑥轮缘尺寸的精确测量检查。

采用一种可调专用测量仪在车轮的合适位置精确测量轮缘qR值、高度和宽度。

车轮轮缘qR值、高度、宽度的测量⑦车轮轮辋侧面鼓起检查。

使用车轮轮辋侧面鼓起专用量规检查车轮轮辋侧面鼓起,如果量规的边缘接触到了车轮轮辋,则车轮需要镟修后使用,否则更换轮对。

一旦发现鼓起金属开裂或裂纹,车轮必须退卸。

车轮轮辋最大鼓起厚度为6mm。

车轮轮辋侧面鼓起检查⑧车轮轮辋宽度检查。

使用合适量规检查车轮轮辋宽度。

如果量规的边缘与轮辋接触,则车轮需要镟修后使用,否则更换轮对。

车轮轮辋最大宽度为140mm。

车轮轮辋宽度检查⑨车轮内侧距检查。

检查车轮轮辋的过热迹象,如果车轮有过热或制动后出现异常过热迹象时就必须测量车轮内侧距。

在轮对空载条件下,测量值在1353~1355mm之间时,就要与轮对内侧距初始值比较,在空载条件下车轮位移量不得超过0.5mm。

车轮内侧距检查在车轮退卸操作时,建议检查轮对内侧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