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诗词赏析
关于西湖的古诗

关于西湖的古诗关于西湖的古诗《夜泛西湖》——(明)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水龙吟·西湖怀古》——(宋)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宋)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宋)欧阳修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宋)苏轼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水龙吟原文及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水龙吟原文及赏析整理水龙吟原文及赏析原文: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
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
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
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
度春风、满城箫鼓。
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舻。
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
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译文都梁山涌出茫茫江海,穿越栈道峭叠在烟云迷漫的原野上流过。
在这楼台叠立之处登高再次凭栏远望,看这亘古不变的山川湖泽。
梁苑平坦无壑,汴堤上绿柳万棵,曾经受了几番晴日晒照又经过几番风吹雨篙。
看天空远远地与大地接连,江河万里空荡无边。
我登临的高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山正是吴、楚的界线。
落花飞絮飘舞在两岸,春风一到,山下满城锣鼓喧天。
英雄已慢慢地年轻,黄昏和拂晓、涨潮又退潮,载着不断归来的白帆、摇不完的橹篙。
淮水难阻向东流淌,边塞以北云雾缭绕,残阳西沉余晖斜照。
我正在凄凉的景象中远望,中原之路茫茫渺渺,一轮明月升上江河南岸的树梢。
解释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水龙吟令》《龙吟曲》《水龙吟慢》《鼓鳌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
双调,押仄韵,体式甚多。
字数不同,句读有异。
上片第一句或六言,或七言,上下片各四仄韵。
翠鳌(áo)涌出沧溟:形容青山险峻犹如一个巨鳌在大海中浮出。
影横栈叠墅:远望山上的屋舍被烟雾所覆盖。
梁苑:园囿名,在今河南开封,汉梁孝王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当时闻名文人如司马相如与枚乘皆出入其间。
汴(biàn)堤:指流经开封的汴河,为隋炀帝所建,堤上遍种柳树。
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指淮水空阔无限,登山远望,吴楚两地被淮水划开。
吴,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和浙江一带。
楚,战国时楚国占有南方的大部分土地,包括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
橹(lǔ):船橹,安于船尾的划水工具。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水龙吟》诗词及鉴赏

《水龙吟》诗词及鉴赏《水龙吟》诗词及鉴赏1《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②。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③。
萦损柔肠④,困酣娇眼⑤,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⑥,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⑦。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⑧。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①这首词大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且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②从教:任凭。
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③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有思(sì):有情思。
④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⑤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⑥“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⑦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
缀:连接。
落红:落花。
缀:连结。
⑧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
”【赏析】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的这首词题为“咏杨花”,而章质夫词则为咏“柳花”,二者看起来相互抵牾,实则不然。
隋炀帝开凿运河,命人在河边广种柳树,并御赐姓杨,故后来便称柳树为“杨柳”。
柳花亦被叫作杨花,它实际上是柳絮。
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印象不一样。
它细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
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6篇)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翻译/译文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诸山留顾。
云屯水神居住的府邸,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阕与嵩山旧隐,巢父与许由故友,南柯一梦,遽如许!回首金兵南侵的气焰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释伊嵩:伊阕与嵩山。
伊阕,今龙门石窟所在地,伊水西流,香山与龙门山两岸对峙,宛如门阕,故名伊阕。
巢由:巢父与许由,皆尧时隐士也。
铁锁横江:三国后期,司马炎篡魏灭蜀,惟东吴未平。
吴主孙皓守将吾彦以铁索横江,欲以天险阻敌,然终为王濬所破。
梁父:梁父吟,又名梁甫吟,原汉乐府的曲名,传乃诸葛亮所作。
喻功业未成而怀匡时之志也。
吴山:江苏南部古为吴地,吴山即泛指是处诸山。
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神女:指湘妃、洛神一类水中仙子。
九江: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派东流,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南柯梦:李公佐《南柯记》载淳于棼梦为南柯太守、享尽荣华,醒后方知为一梦之事。
后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状。
妖氛:指金兵南侵气焰。
白羽:白羽箭。
尘昏白羽指战局不利。
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
描写西湖的诗句——《水龙吟·西湖怀古》

描写西湖的诗句——《水龙吟·西湖怀古》描写西湖的诗句——《水龙吟·西湖怀古》描写西湖的诗句——《水龙吟·西湖怀古》《水龙吟怀古》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水龙吟西湖怀古》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水龙吟西湖怀古》原文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水龙吟西湖怀古》赏析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
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
写得慷慨悲壮。
下笔千钧,表情亦淋漓酣畅。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引出怀古思绪。
大处落笔突兀笼罩,气势十足。
临堤台榭,承开头多佳丽三字而来,至四山睛翠,一气直贯,展开对西湖景致的铺叙。
从堤到榭台、楼阁,从荷花到桂子和四山。
廖廖几笔,写尽西湖之美。
游人如织,歌吹飞扬之景象跃然纸上。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增加大笔濡染的四山睛翠一句,勾勒出西湖景物的特征。
山水之美,可怡人性情,但也会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
所在在铺叙之后,词人大笔一挥,引发无数感慨。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陈德武身历南宋覆亡,这几句无疑是对南宋百余年耻辱历史的沉痛总结。
也对百年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不思北复故地的极有力的鞭挞。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笔锋陡转,由怀古转入伤今。
天旋时异概括了南宋被元所灭的沧桑巨变。
可惜是承上启下之语; 藉何人是亟盼有人出来扭转乾坤。
反问句增加痛苦之沉重。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是全篇的文眼,作者登临之时,内心感情汹涌,似将倾泻而出,发挥英气因而要词情慷慨,又为下面拓展新的词境留下了余地。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这是面对西湖景物而产生的想法。
力士、天吴,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人。
词想借力士,天吴来填水移山。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水龙吟宋词赏析1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奁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白莲。
词的上片可分为四层来理解。
第一层,“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着眼于白莲的风韵,点明赏莲的具体环境和时间。
“冰肌”首先点破“白”字,“天真”是生来具有的自然天性,这是指白莲的纯洁无瑕。
“晓”是具体时间,“玉立”,亭亭的样子,形容极其标致轻盈苗条。
“瑶池”,是古代传说中昆仑山的池名,西王母的居所,这里形容白莲花生长的池塘广大浩淼。
全句的意思是冰雪一样的肌体表现着白莲纯真无瑕的天性,在清爽明丽的清晨,亭亭玉立在广淼的池塘里。
第二层,“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这是对白莲的个体描写。
“亭亭”是耸立的样子,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盈盈”,仪态佼美的样子,《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是说白莲高耸挺立的绿色叶子,如同标致的伞盖,白净美丽的面庞,显露在洁净时髦的服饰中。
由前一层的总体形象,推出了近景,对其单株进行静态描写。
第三层,“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太”是极大的样子,太液指莲塘的水;“霓裳舞”是唐代的宫廷音乐。
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吸取了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所制,宋代著名词人姜白石在其残曲上注有工尺谱,此舞的音乐、舞蹈、服饰都极力描写仙境和仙女的形象。
这里是以此比喻莲叶在风中的舞姿和气韵。
“断魂”在这里作销魂解,情意极其深长的样子。
韦庄《春怨》:“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林逋《山园小梅》中更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欲知合断魂”的名句。
这一层是写白莲的动态,莲塘之中微波荡漾,荷叶兴致勃勃地舞了一曲霓裳羽衣曲,脉脉的流水摇曳护卫着白莲花,一往情深。
水龙吟诗词介绍及赏析

水龙吟诗词介绍及赏析水龙吟诗词介绍及赏析《水龙吟》[南宋]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注释>建康:今南京,为六朝故都。
遥岑:远山。
远目:极目远眺。
玉簪螺髻:比喻山。
吴钩:佩剑。
“休说”三句:晋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因思家乡吴中美味的鲈鱼,便弃官回乡。
求田联问舍:买地置屋。
刘郎:三国时刘备,此泛指有大志之人。
流年:岁月流逝。
风雨:喻国事的艰难。
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言语》。
桓温北征,见昔日所种树皆已十围,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倩:请。
红巾翠袖:指美人。
揾:揩拭。
<韵译>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
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
流落江南的游子。
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
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
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
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评析>辛弃疾一生都是一个战士。
但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却使他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这首《水龙吟》是辛词中的名篇,作于乾道四年到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几年了。
明珠投暗,怀才不遇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之一,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具有绝大天才和具有巨大爱国热忱的辛弃疾身上呢。
辛弃疾南归前,驰骋抗金沙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何等的英雄。
而南归后,被南宋小朝廷中的投降派排挤打击,又何等的愤懑和无奈。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首词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出自哪首词----------------------------------------------------------------------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出自于宋代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原词:《水龙吟·西湖怀古》宋代: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释义:杭州是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
临堤有台榭楼参差,湖上有画船往来如梭,游人到处弄舞歌吹。
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风光明媚葱翠欲滴。
南渡百年来人们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张抗金的一些豪杰,也都耽于享乐忘却了平生大志。
可惜时代更替世换时移,如今靠何人来洗雪这奇耻?登临这地形险固的地方,感伤古今沧桑臣变,振兴国家要充分发挥英雄才气,请来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邀来水伯天吴移走西湖之水,把“销金锅”西湖改造为农桑之地。
借钱塘江的潮汐,为君洗尽奸臣误国的悲愤眼泪,以告慰岳飞的在天之灵。
注释:1、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龙吟曲》、《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它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
2、“东南”句:指杭州。
3、佳丽:俊美,秀丽。
4、台榭:泛指楼台等建筑物。
5、歌吹:唱歌和吹奏。
6、四山:四面的山峰。
睛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7、百年南渡:指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后渡江南下,至南宋灭亡,历一百二十余年,此说百年是约数。
8、平生志:生平大志,此指收复中原,为国立功。
9、天旋时异:谓时世巨变,指北宋覆亡,南宋偏安江南,时势也与南渡前不同。
天旋,比喻世局大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诗词赏析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代: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
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
将军泪。
译文
杭州是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
临堤有台榭楼参差,湖上有画船往来如梭,游人到处弄舞歌吹。
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风光明媚葱翠欲滴。
南渡百年
来人们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张抗金的一些豪杰,也都耽于享乐忘却了
平生大志。
可惜时代更替世换时移,如今靠何人来洗雪这奇耻?登临这地形
险固的地方,感伤古今沧桑臣变,振兴国家要充分发挥英雄才气,请
来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邀来水伯天吴移走西湖之水,把“销金锅”西湖改造为农桑之地。
借钱塘江的潮汐,为君洗尽奸臣误国的悲愤眼泪,以告慰岳飞的在天之灵。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龙吟曲》、《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
《丰年瑞》,它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
“东南”句:指杭州,此句化用宋仁宗《赐梅挚知杭州》诗句:“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
佳丽:俊美,秀丽。
台榭:泛指楼台等建筑物。
歌吹:唱歌和吹奏。
四山:四面的山峰。
睛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百年南渡:指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后渡江
南下,至南宋灭亡,历一百二十余年,此说百年是约数。
平生志:生平大志,此指收复中原,为国立功。
天旋时异:谓时世巨变,指北宋覆亡,南宋偏安江南,时势也与
南渡前不同。
天旋,比喻世局大变。
藉(jiè):同“借”,凭借,依靠。
当年耻:概言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国耻。
形胜:指地形险要、位置优越、山川壮美之地。
发挥:犹抒发。
英气:英武豪迈的气概。
力士推山:传说古时巴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
天吴:海神名。
潮汐: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
总称“潮汐”。
岳将军:指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赏析
该词上片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意,咏叹西湖的繁华秀丽,从而过渡到慨叹南宋王朝一百多年妥协屈辱的历史。
开头两句从
宋仁宗的诗句脱化而来,由杭州在中国东南部的历史地位,引出与杭
州紧密相关的西湖的“多佳丽”。
大处落笔扣题,很有气势。
接着围
绕“多佳丽”、“临堤台榭”六句作了具体的描绘。
首先以建筑的壮观,游船的美丽,游人的欢歌笑语写人游之乐,展示出一派繁华景象;其次以荷花面积之广,桂花香味之浓,四周群山之青翠来突出湖山景
色之美。
人为的与自然界的景物相结合和映村,极富地方特色地描绘
出西湖的热闹景象和诱人的风光,真是名不虚传的游览胜地。
以此为
衬笔,引出下文的感慨之辞。
虽然优美的湖光山色可供人游赏,使人
快乐,感情受到陶冶,却又带来了使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使百年
南渡”四句,以“使”字领承上文,从其因果关系中,写出无数英雄
豪杰沉溺在这种繁华、“佳丽”的欢乐之中,意志消沉,不图奋进,
平生的豪情壮志,早已消磨在享乐之中,最后导致被元人灭亡的悲惨
结局。
这种倒退的历史现象,该是多么令人沉痛。
作者借咏西湖风光,站在政治斗争的高度,总结出一条南宋亡国的历史教训。
这激起人们
的深思,也表达作者对南宋王朝政治*的愤恨。
换头两句由怀古转入伤今。
作者面对亡国现实,用“可惜”二字
领起,显得心情更为悲痛。
接着用反诘语调提出“藉何人雪当年耻”,希望能有人出来扭转乾坤。
下文“登临形胜”三句,一方面将上片的
怀古与下片的伤今联成一气;另一方面又用“发挥英气”将感伤古今
陡然煞住,为后面拓展新的词境留下余地。
作者面对西湖奇景忽发奇想,“力士推山”三句便表达他的强烈愿望。
过去西湖被称作“销金锅”,达官贵人和地主豪绅在此寻欢作乐,把美丽的西湖搞得乌烟气。
所以作者热烈期望能有オ人出来“推山”、“移水”,铲除这块土地
上集聚的罪恶,把它改造成农桑之地为群众造福。
此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希望于力士神和天吴海神能为现实服务,把热烈的追求变成超现实
的神力,充分表达作者对高尚理想的向往之情。
不但如此,在结尾三
句又遥应“藉何人雪当年耻”再作一设想,将满腔悲愤化为大自然的
伟力。
还要借钱塘江潮荡涤污浊,用潮水洗尽岳飞的冤屈泪,彻底为。